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中水球静电极化束缚电荷面密度的分布 被引量:2
1
作者 蒋礼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8-51,共4页
采用旋转椭球模型模拟油中水球极化后的形状,将其视为椭圆边界的物理问题,通过儒可夫斯基的正反变换,求解椭球内外的电势、电场,再由电介质的性质和椭圆有关性质,得出了束缚电荷面密度的表达式,并引入了相对束缚电荷面密度概念,... 采用旋转椭球模型模拟油中水球极化后的形状,将其视为椭圆边界的物理问题,通过儒可夫斯基的正反变换,求解椭球内外的电势、电场,再由电介质的性质和椭圆有关性质,得出了束缚电荷面密度的表达式,并引入了相对束缚电荷面密度概念,得出相对束缚电荷面密度的分布与束缚电荷面密度分布两端增强中间减弱,随着D值增大,束缚电荷面密度由端点到中点的衰减率增大等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中水球 电势 介质极化强 束缚电荷面密度 静电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探针显微镜测壳聚糖材料的表面电荷分布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吟野 汤洪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5-608,共4页
提出一种测量材料表面电荷是非均匀的、没有中性区的弱电荷的方法。即测试时,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的静电力显微镜(EFM)测量技术,依靠轻敲模式(TappingMode)和抬举模式(LiftMode),用相位成像测量有机高分子膜———壳聚糖膜(CHI)的... 提出一种测量材料表面电荷是非均匀的、没有中性区的弱电荷的方法。即测试时,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的静电力显微镜(EFM)测量技术,依靠轻敲模式(TappingMode)和抬举模式(LiftMode),用相位成像测量有机高分子膜———壳聚糖膜(CHI)的表面电荷密度空间分布,但由于仪器设计中相位的泰勒展开是:sinΔΦ≈1/2ΔΦ,所以所获的电荷图像只能确定材料的表面电荷分布和表面电荷密度的近似值。然而,嵴宽约为2.12μm表面正电荷微沟槽结构的这种特殊电荷形貌分布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因此获得的表面电荷分布补充了生物材料表面理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M EFM 表面电荷分布 表面束缚电荷密度 表面形貌 壳聚糖膜(C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硫氰酸亚铜空穴注入层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性能优化研究
3
作者 廖明月 何敏 +2 位作者 陈平 张巧明 雷衍连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2-1270,共9页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因其优异的光学性能和可溶液加工特性,成为下一代显示和照明技术的有力候选。然而,传统空穴注入材料(如PEDOT∶PSS)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其性能提升。本文采用硫氰酸亚铜(Copper thiocyanate,简写为CuSCN)作为空...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因其优异的光学性能和可溶液加工特性,成为下一代显示和照明技术的有力候选。然而,传统空穴注入材料(如PEDOT∶PSS)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其性能提升。本文采用硫氰酸亚铜(Copper thiocyanate,简写为CuSCN)作为空穴注入层,绿色CdSe/ZnS量子点作为发光层,结合不同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 layer,简写为HTL),如PVK和Poly-TPD,通过溶液加工工艺制备了绿色QLED器件,并对比分析了交流驱动与直流驱动下器件的光电性能。研究发现,CuSCN与PVK之间的能级势垒导致界面电荷束缚,降低了器件性能;而引入poly-TPD后,由于其更高的空穴迁移率和更浅的HOMO能级,有效减少了界面电荷束缚,显著提高了器件的发光亮度和电流效率,最大发光亮度和最大电流效率分别为132 075 cd/m^(2)和15.6 cd/A。本研究揭示了CuSCN/HTL界面电荷束缚对QLED性能的影响机制,为无机CuSCN在高效溶液加工QLED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氰酸亚铜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空穴注入层 束缚电荷 交流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体扭转效应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涧彤 孙宝元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7-191,共5页
初步探讨了压电体的扭转效应 .应用弹性理论、压电理论分析了压电体内的扭转应力及由其所导致的非线性极化状态 .由电动力学理论得知 ,极化将会在空间产生电场 .根据电场的等效原理 ,极化梯度的存在 ,不仅在压电体表面上产生等效面束缚... 初步探讨了压电体的扭转效应 .应用弹性理论、压电理论分析了压电体内的扭转应力及由其所导致的非线性极化状态 .由电动力学理论得知 ,极化将会在空间产生电场 .根据电场的等效原理 ,极化梯度的存在 ,不仅在压电体表面上产生等效面束缚电荷 ,在压电体内部同时也会有等效体束缚电荷聚集 .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及矢量分析出发 ,推导得到了束缚电荷激发的电场所满足的偏微分方程 .通过引入静电场的标量位函数 ,将电场强度的矢量泊松方程转化为位势的椭圆型偏微分方程的诺依曼边值问题 .采用有限元法求解得到了束缚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在压电体内及边界上的分布 ,得到了迥异于线性极化的结果 .根据导体在电场中的边界条件分析 ,有效地在压电体表面布置了检测电极 .理论分析结论得到了实验结果的有力支持 ,并将为单压电体扭矩测量技术奠定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效应 非线性极化 束缚电荷 扭转效应 压电体 扭转应力 压电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扭转问题中非线性极化分析及电场检测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涧彤 孙宝元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5-88,共4页
应用弹性理论、压电理论分析了压电体内的应力状态及由其所导致的非线性极化状态。由于极化梯度的存在 ,不仅在压电体的表面上会产生等效面束缚电荷 ,在压电体内部同时也会有等效体束缚电荷的聚集。以矩形截面石英柱体为例 ,选取级数形... 应用弹性理论、压电理论分析了压电体内的应力状态及由其所导致的非线性极化状态。由于极化梯度的存在 ,不仅在压电体的表面上会产生等效面束缚电荷 ,在压电体内部同时也会有等效体束缚电荷的聚集。以矩形截面石英柱体为例 ,选取级数形式的应力函数 ,采用能量法及根据电场的等效原理推导了由扭转而产生的剪应力和面束缚电荷密度及体束缚电荷密度的解析表达式 ,得到了迥异于线性极化的结果。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束缚电荷产生的电场。建立了机械扭矩同检测电极的输出电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效应 非线性极化 等效束缚电荷 压电扭转 电场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晶体弯曲效应的理论解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英光 孙宝元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8-311,共4页
初步探讨了压电体的弯曲效应,应用各向异性弹性理论,压电理论分析了压电体内的弯曲应力及其所导致的线性极化状态。由电动力学理论计算出压电体内部及表面的等效束缚电荷,并从实验上加以验证,得出表面等效束缚电荷同所受弯矩具有确定的... 初步探讨了压电体的弯曲效应,应用各向异性弹性理论,压电理论分析了压电体内的弯曲应力及其所导致的线性极化状态。由电动力学理论计算出压电体内部及表面的等效束缚电荷,并从实验上加以验证,得出表面等效束缚电荷同所受弯矩具有确定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压电理论,为应用单压电体弯曲效应研制执行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弯曲效应 线性极化 等效束缚电荷 压电理论 执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静电聚苯乙烯纳米微粒对LiNbO_3铁电畴结构的观测
7
作者 柯常 祁鸣 +1 位作者 刘宏 王继扬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58-962,共5页
利用静电聚苯乙烯纳米微粒缀饰技术,在铁电晶体铌酸锂(L iNbO3)的极性表面观察到铁电畴表面束缚电荷吸附带异性电荷纳米小球所形成的衬度图像,正负电畴衬度图像清晰稳定。这种对铁电晶体表面电畴结构进行表征的新方法不会对样品造成任... 利用静电聚苯乙烯纳米微粒缀饰技术,在铁电晶体铌酸锂(L iNbO3)的极性表面观察到铁电畴表面束缚电荷吸附带异性电荷纳米小球所形成的衬度图像,正负电畴衬度图像清晰稳定。这种对铁电晶体表面电畴结构进行表征的新方法不会对样品造成任何程度的损伤和破坏,操作简便易行,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纳米微粒缀饰技术 铌酸锂晶体 铁电畴结构 表面束缚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势有“双重”性
8
作者 刘英南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S1期83-86,共4页
如图1示,接地金属壳空腔内有两个带电体C和D,C带负电,D带正电,D带的正电荷数量和C带的负电荷数量完全相等。 图1 图2 在离C较近的金属壳上开一个小孔,在小孔中放置一块不带电的金属块F,F与壳绝缘;A是一个不带电的金属体,有导线把它与F相... 如图1示,接地金属壳空腔内有两个带电体C和D,C带负电,D带正电,D带的正电荷数量和C带的负电荷数量完全相等。 图1 图2 在离C较近的金属壳上开一个小孔,在小孔中放置一块不带电的金属块F,F与壳绝缘;A是一个不带电的金属体,有导线把它与F相连;在F外侧表面接上—P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和F表面紧密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型半导体 电势 电荷面密度 金属壳 电场强度 近空间 N型半导体 绝缘介质 束缚电荷 等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