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18
1
作者 邵和 周福宝 +1 位作者 李金海 高宗飞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0-82,共3页
介绍了束管监测系统在煤矿井下防灭火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束管监测系统在时滞性、标志性气体选择以及自然发火程度判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束管监测系统在现场正确合理地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矿井火灾 自然发火 束管监测系统 解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XSG8C井下火灾束管监测系统控制箱的研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胜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25,共3页
对KXSG8C井下火灾束管监测系统控制箱的软、硬件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该控制箱核心采用嵌入式PC为主CPU控制采样、分析计算、显示、存储、通讯等,作为井下型火灾监控预测预报系统分站,具有功能强大、现场实时性强、准确性高、自动化程... 对KXSG8C井下火灾束管监测系统控制箱的软、硬件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该控制箱核心采用嵌入式PC为主CPU控制采样、分析计算、显示、存储、通讯等,作为井下型火灾监控预测预报系统分站,具有功能强大、现场实时性强、准确性高、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能够满足大、中、小型矿井进行井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监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火灾 控制箱 分站 束管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束管监测系统工作站的分析比较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7
3
作者 房文杰 李长录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57,共3页
介绍了矿用束管监测系统工作站的作用和功能;从硬件控制及辅助软件两个方面对气相色谱仪型束管监测系统工作站与组合型束管监测系统工作站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气相色谱仪型束管监测系统工作站功能较多、集成化程度较高、使用方便的结... 介绍了矿用束管监测系统工作站的作用和功能;从硬件控制及辅助软件两个方面对气相色谱仪型束管监测系统工作站与组合型束管监测系统工作站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气相色谱仪型束管监测系统工作站功能较多、集成化程度较高、使用方便的结论;指出了束管监测系统工作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管监测系统 工作站 火灾监测 红外分析仪 气相色谱仪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报矿井煤自燃火灾的正压束管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栋 陆伟 +1 位作者 李金亮 徐帅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60,共4页
为了解决负压束管系统气样传输过程中气体组分和浓度监测值易失真,以及采样滞后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以正压输送作为检测气体的输送方式,研制一种正压束管监测系统。对正压泵输出压力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在不同负压段束管长度条件下对气样传... 为了解决负压束管系统气样传输过程中气体组分和浓度监测值易失真,以及采样滞后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以正压输送作为检测气体的输送方式,研制一种正压束管监测系统。对正压泵输出压力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在不同负压段束管长度条件下对气样传输滞后时间及流量进行测试,理论计算及测试结果表明:正压泵输出压力宜为0.75 MPa,负压段束管长度须小于320 m。利用不同长度正压段束管进行正压输气试验,结果表明:在负压段束管长度200 m、正压段束管长度5000 m的条件下,气样传输滞后时间仅为872 s,完全满足束管监测系统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火灾监测 束管监测系统 正压束管 传输滞后时间 输出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HY-3型隔爆式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余明高 黄之聪 +1 位作者 岳超平 赵善扬 《煤炭工程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11,共3页
介绍了新研制的KHY-3型隔爆式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试验情况。该产品可用于采区内煤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具有自动显示、声光报警及与环境监测系统并网运行等功能。
关键词 煤层 自然发火 束管监测系统 隔爆式 火灾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束管监测系统气体管路理论计算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邢震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5-67,共3页
针对目前束管监测系统对长管路的抽气时间及泵的选择缺乏理论依据,仅依靠经验判断而导致误差较大的问题,通过判别气体在束管管路内流动状态,计算了束管管路的流导以及束管真空系统的有效抽速及抽气时间,并选取3种真空泵以及4种长度的管... 针对目前束管监测系统对长管路的抽气时间及泵的选择缺乏理论依据,仅依靠经验判断而导致误差较大的问题,通过判别气体在束管管路内流动状态,计算了束管管路的流导以及束管真空系统的有效抽速及抽气时间,并选取3种真空泵以及4种长度的管路进行组合实验,验证了理论计算结论的准确性,进而提出束管监测系统中气体管路和泵的选型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管监测系统 气体管路 真空泵 有效抽速 抽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报煤矿自然发火的束管监测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黄之聪 余明高 岳超平 《煤炭工程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8期34-36,共3页
介绍了新开发的KHY-3型隔爆式束管监测系统预报自然发火的原理及适用范围。该系统安装于井下采区内,可单独采样分析,也可与矿井环境监测系统联网运行,适于我国大、中、小型煤矿作自然发火预报。
关键词 自然发火 束管监测系统 煤矿 火灾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数据传输在束管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英杰 粟君 +2 位作者 钱建生 张迎弟 李志军 《煤矿自动化》 1997年第2期35-38,共4页
简要介绍了光纤数据传输技术在束管监测系统中的应用,描述了数据光端机的结构、原理等。
关键词 光纤 数据传输 环境监测 束管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潘西煤矿应用束管监测系统预防井下火灾
9
作者 周峰 秦义宝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井下火灾 束管监测系统 潘西煤矿 煤矿自燃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的应用
10
作者 寇翠云 《煤炭工程师》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8-28,共1页
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的应用大同矿务局科研所寇翠云大同矿务局四老沟矿14 ̄#层402盘区,其煤层厚度为2.52~5.8m,平均4.06m,倾角3~9°。在14 ̄#层上面30~36m的11层,位于四老沟矿南湾风井,珍... 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的应用大同矿务局科研所寇翠云大同矿务局四老沟矿14 ̄#层402盘区,其煤层厚度为2.52~5.8m,平均4.06m,倾角3~9°。在14 ̄#层上面30~36m的11层,位于四老沟矿南湾风井,珍珠沟一带,全部为小煤窑所采,大约在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火灾 束管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在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11
作者 余明高 《煤矿自动化》 1998年第3期25-27,共3页
介绍了KHY-2型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其应用计算机,设计有外部事件连接器,编制了相应软件,实现了采样柜控制、色谱仪进样控制、色谱仪分析信号接收、火灾数据处理等一系列工作的自动化。
关键词 矿井 火灾监测 色谱仪 计算机 束管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束管”监测预报自然发火系统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之骢 《煤炭工程师》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5,共5页
介绍新型KHY-1型“束管”监测预报自然发火系统(可连续监测CO、CO_2、O_2、CH_4四种组分)。它在萍乡青山矿进行的运转试验中,准确预报了自然发火。试验确定了该矿自然发火预报的临界参量。
关键词 煤矿 火灾 自然发火 束管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采工作面防火监测措施
13
作者 王志强 田海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2,共2页
针对平庄煤业集团六家煤矿回采工作面采空区遗煤极易自燃问题,对回采工作面采空区采取了束管监测的措施,同时利用温度传感器对采空区温度进行了监测。通过这两种措施可分析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规律,对预防采空... 针对平庄煤业集团六家煤矿回采工作面采空区遗煤极易自燃问题,对回采工作面采空区采取了束管监测的措施,同时利用温度传感器对采空区温度进行了监测。通过这两种措施可分析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规律,对预防采空区自燃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三带 束管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家梁煤矿401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杨富强 范军富 +2 位作者 王兆峰 郝海伟 王国涛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6-101,共6页
为明确高家梁煤矿401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燃风险范围,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利用束管监测系统监测采空区气体体积分数,结果表明:O_(2)体积分数随采空区深度的增加呈... 为明确高家梁煤矿401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燃风险范围,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利用束管监测系统监测采空区气体体积分数,结果表明:O_(2)体积分数随采空区深度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二者拟合关系符合Logistic函数规律;CO_(2)、CH_(4)、C_(2)H_(6)等气体体积分数随采空区深度的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CO体积分数随采空区深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综合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结果,40101综采工作面回风巷侧氧化带范围为采空区深19~131 m,运输巷侧氧化带范围为采空区深100~163 m。在不采取其他采空区防火措施的情况下,40101综采工作面最小推进速度为4.08 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采空区 自燃“三带” 束管监测系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Y型通风方式下的采空区自燃“三带”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桂小红 蔚世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53,共5页
为了研究高河煤矿3#煤层W1310工作面采空区在Y型通风(柔膜墙沿空留巷支护)、高抽巷情况下采空区遗煤自燃发火规律、"三带"分布范围,对采空区遗煤自燃做出超前预测。通过在工作面布置束管监测系统,抽取采空区气体并用气相色谱... 为了研究高河煤矿3#煤层W1310工作面采空区在Y型通风(柔膜墙沿空留巷支护)、高抽巷情况下采空区遗煤自燃发火规律、"三带"分布范围,对采空区遗煤自燃做出超前预测。通过在工作面布置束管监测系统,抽取采空区气体并用气相色谱仪化验,分析O_2、CO、CO_2、CH_4、C_2H_2、C_2H_4、C_2H_6等气体浓度变化,综合考虑来划分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最终确定"三带"范围,进风侧:散热带:0~45m;氧化升温带:45~135m;窒息带:大于135m。回风侧:散热带:0~20m;氧化升温带:20~43m;窒息带:大于43m。月推进速度大于70. 8m/月。实践表明,与工作面实际情况非常符合,防止了采空区自燃,为W1310工作面防灭火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采空区 束管监测系统 O2浓度 自燃“三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湾煤矿8.8m综采工作面防灭火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玉福 吴海旭 田银素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93-197,共5页
针对上湾煤矿世界上首个8.8 m大采高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两道两线"遗留浮煤较多,采空区存在自然发火的安全隐患。制定了以注浆、注氮为主、以井上下堵漏为辅的综合防灭火措施。同时为加强采空区气体和温度监测,在工作面安设... 针对上湾煤矿世界上首个8.8 m大采高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两道两线"遗留浮煤较多,采空区存在自然发火的安全隐患。制定了以注浆、注氮为主、以井上下堵漏为辅的综合防灭火措施。同时为加强采空区气体和温度监测,在工作面安设了JSG-4红外束管监测系统和ZD5光纤测温装置。最后对工作面防灭火治理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通过采取措施降低了开切眼氧气和一氧化碳浓度,降低了回风隅角一氧化碳浓度,缩短了采空区氧化带长度,制定了工作面合理推进度,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工作面 防灭火 氧化带 红外束管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互动
17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潘西煤矿 束管监测系统 井下火灾 湿式打孔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河煤矿1303综放面自燃火区观测分析
18
作者 王彦伦 《煤矿开采》 2003年第4期64-65,73,共3页
 介绍了运河煤矿1303综放面火区监测中使用的现场日常检测、色谱分析和束管监测系统分析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火区观测方法,获得了相对准确的观测数据,为分析自燃火区变化趋势提供了依据,为综放面自燃火区的防治提供了参考资料。
关键词 运河煤矿 综放面 自燃火区 观测 的现场日常检测 色谱分析 束管监测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