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的束箔光谱测量
1
作者 曾宪堂 杜树斌 +6 位作者 李景文 江历阳 姚淑德 赵迎春 王友德 马新文 刘惠萍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59-59,共1页
用2.2米掠入射真空紫外单色仪和束箔技术,在原子能院HI-13串列加速器上测量了110MeV和80MeVCu的光谱。谱仪置于与束流90°方向,光栅为600槽/mm,入射狭缝距束流中心线为4.5mm,碳膜厚为18μ... 用2.2米掠入射真空紫外单色仪和束箔技术,在原子能院HI-13串列加速器上测量了110MeV和80MeVCu的光谱。谱仪置于与束流90°方向,光栅为600槽/mm,入射狭缝距束流中心线为4.5mm,碳膜厚为18μg/cm2,束流在800-1200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入射狭缝 束箔技术 串列加速器 真空紫外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近代物理研究所 光谱测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的2p-2s跃迁的VUV光谱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友德 刘惠萍 +4 位作者 马新文 李治虎 赵孟春 姜仁滨 王宛珏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81-82,共2页
简述在重离子加速器上用束箔方法观察高电离态氩离子2p-2s跃迁的真空紫外(VUV)光谱的实验过程及其结果。
关键词 重离子加速器 束箔技术 激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的激发光谱的测量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治虎 刘慧萍 +2 位作者 王友德 马新文 苏弘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25-628,共4页
用120keV的Al+离子与10μg/cm2的碳箔相互作用,研究AlⅠ、AlⅡ和AlⅢ的激发光谱,其结果与其它实验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激发光谱 重离子加速器 束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离化态氖的类H、类He离子激发光谱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友德 刘惠萍 +2 位作者 马新方 杨治虑 赵孟春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1-144,共4页
利用束箔技术研究由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47MeV能量的Ne离子,穿过厚度为39μg/cm2的碳箔而产生高离化态类H(NeX)、类He(NeⅨ)离子激发谱的情况。
关键词 束箔技术 高离化态 重离子 激发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Ⅱ的某些能级平均寿命的测量
5
作者 王友德 刘惠萍 +3 位作者 赵孟春 杨治虎 马新文 徐谦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3-57,共5页
用110keV的Ar+离子与8.5μg/cm2的碳箔相互作用,研究ArⅠ、ArⅡ的激发光谱,并测量了6条ArⅡ的某些能级的平均寿命,其结果和别的实验及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为了延长碳箔的使用寿命,我们改进了制箔工艺,并... 用110keV的Ar+离子与8.5μg/cm2的碳箔相互作用,研究ArⅠ、ArⅡ的激发光谱,并测量了6条ArⅡ的某些能级的平均寿命,其结果和别的实验及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为了延长碳箔的使用寿命,我们改进了制箔工艺,并调节合适的电流强度,使箔的使用寿命延长到30分钟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箔技术 原子能级 激发态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剥离态离子Ni跃迁谱线
6
作者 杜树斌 杨治虎 +7 位作者 常宏伟 江历阳 李景文 王丽华 张艳萍 陈华中 曾宪堂 颜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4期84-86,共3页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 13串列加速器上 ,用束箔光谱学方法测量了 4 5MeV和 70MeVNi的光谱 ,33条谱线已归类为镍的类镁离子跃迁。
关键词 高离化态离子 束箔技术 跃迁谱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离态Ti原子光谱的测量
7
作者 杨治虎 杜树斌 +6 位作者 任守田 曾宪堂 李景文 常宏伟 张艳萍 王丽华 苏弘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4期110-110,共1页
在加速器上利用束箔光谱方法 。
关键词 束箔技术 高电离态离子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