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束流位置监测系统的研制及其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沈连婠 王筠华 +5 位作者 王贵诚 何新 赵建宾 李晓光 姚建平 朱阳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83-786,共4页
介绍一种储存环束流位置监测系统的标定装置。这套标定装置是为NSRL二期工程储存环注入段真空盒改造而研制的。系统的标定精度达± 0 .0 1mm。该装置已用于新增注入段真空管的束流位置探测器的定标 ,获得了探头定标值 ,并根据其拟... 介绍一种储存环束流位置监测系统的标定装置。这套标定装置是为NSRL二期工程储存环注入段真空盒改造而研制的。系统的标定精度达± 0 .0 1mm。该装置已用于新增注入段真空管的束流位置探测器的定标 ,获得了探头定标值 ,并根据其拟合和计算结果对注入段真空管进行了筛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流位置监测系统 定标系统 真空管 储存环 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级的合肥光源闭轨测量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筠华 孙葆根 +4 位作者 李京 刘祖平 李为民 刘建宏 卢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25-829,共5页
 描述了合肥同步辐射光源二期工程中,电子储存环升级的闭轨测量系统及其在设备研制中的应用。介绍了性能稳定可靠的Bergoz束流位置监测电子学信号处理器。升级后的闭轨测量系统中处理电子学电路的束流位置分辨率可达1μm,系统误差小于1...  描述了合肥同步辐射光源二期工程中,电子储存环升级的闭轨测量系统及其在设备研制中的应用。介绍了性能稳定可靠的Bergoz束流位置监测电子学信号处理器。升级后的闭轨测量系统中处理电子学电路的束流位置分辨率可达1μm,系统误差小于10μm。整个测试系统的分辨率小于3μm。利用该高精度闭轨测量系统和基于束流准直系统完成了束流准直四极铁磁中心的测量,并和控制系统完成了储存环全环闭轨反馈校正试验。一个完整的束流位置监测系统已投入了在线运行,保障了为用户提供高稳定高品质的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流位置监测系统 闭轨测量 基于束流准直系统 闭轨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圈测量系统定标和新近实验结果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筠华 刘建宏 +5 位作者 孙葆根 李为民 刘祖平 王琳 杨永良 郑凯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72-676,共5页
 主要介绍了合肥光源储存环上,正在应用和改进中的逐圈测量系统的定标和灵敏度;比较和分析了利用该系统获得的储存环200MeV和800MeVdamping时间测量结果;在环注入调试中发现了束流积累限制的原因。它不仅可测到储存环的damping时间、b...  主要介绍了合肥光源储存环上,正在应用和改进中的逐圈测量系统的定标和灵敏度;比较和分析了利用该系统获得的储存环200MeV和800MeVdamping时间测量结果;在环注入调试中发现了束流积累限制的原因。它不仅可测到储存环的damping时间、beta振荡幅度和工作点瞬时变化,而且是研究抑制环的束流不稳定性和提高注入积累效率的重要测量手段。系统使用对数比电路完成位置信号处理,具有宽的动态范围和带宽以及好的线性度和稳定的运行性能,而且造价低廉,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流位置监测系统 逐圈测量 对数比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低频反馈系统的初步尝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筠华 贡顶 +5 位作者 刘建宏 刘祖平 李为民 郑凯 杨永良 孙葆根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1-525,共5页
 为了提高注入束流的积累,抑制由于注入系统误差引起较大的β残余振荡是非常有必要的。较系统地介绍了利用合肥光源逐圈测量(turnbyturn)系统[1],研究束流不稳定性,并给出了抑制注入β振荡的反馈系统设计原理和线路及初步实验结果。作...  为了提高注入束流的积累,抑制由于注入系统误差引起较大的β残余振荡是非常有必要的。较系统地介绍了利用合肥光源逐圈测量(turnbyturn)系统[1],研究束流不稳定性,并给出了抑制注入β振荡的反馈系统设计原理和线路及初步实验结果。作为原理论证和预研,使用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模拟滤波移相器对Kicker过程激发的β振荡进行反馈,得到了明显的对damping时间和振荡幅度的抑制作用,为以后低频和高频逐束团(bunchbybunch)反馈系统研制和抑制束流的横向和纵向不稳定性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流位置监测系统 横向和纵向不稳定性 反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