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杜甫漫游时期的诗歌创作与审美观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恩成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103-109,共7页
受满足型社会心态的影响,漫游时期的杜甫缺乏对社会人生的深层体验,因而其诗歌多采取直观表述的手法,形成叙事多于抒情的特征。其审美观中崇尚古秀典雅占主导地位,其诗风也相应地呈现出古秀、典重之美。杜甫漫游时期的诗歌创作,是其全... 受满足型社会心态的影响,漫游时期的杜甫缺乏对社会人生的深层体验,因而其诗歌多采取直观表述的手法,形成叙事多于抒情的特征。其审美观中崇尚古秀典雅占主导地位,其诗风也相应地呈现出古秀、典重之美。杜甫漫游时期的诗歌创作,是其全部诗歌创作的探索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杜甫漫游时期的诗歌创作 杜审言 满足型社会心态 古秀 典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夔州时期的审美观照及诗歌创作
2
作者 吕蔚 滕春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23-127,共5页
杜甫夔州时期的诗歌创作 ,展现了诗人一生的政治追求及人生追求 ,尤其是展现了诗人晚年的精神面貌及审美观照 。
关键词 夔州时期 审美观照 杜甫 诗歌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杜甫与山东
3
作者 凌迅 《齐鲁学刊》 1978年第4期47-50,共4页
杜甫不是山东籍作家,他一生的主要经历也不是在山东度过的,但杜甫与山东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厚的感情。杜甫青年时期,曾经两次游历山东,时间长达五六年之久,其间写下了许多首诗歌记述这两次北游的所见、所闻、所感。直到晚年,杜甫追忆起... 杜甫不是山东籍作家,他一生的主要经历也不是在山东度过的,但杜甫与山东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厚的感情。杜甫青年时期,曾经两次游历山东,时间长达五六年之久,其间写下了许多首诗歌记述这两次北游的所见、所闻、所感。直到晚年,杜甫追忆起这段生活,仍然饶有兴味,十分向往。杜甫第一次来山东,是在公元七三六年,时年二十五岁。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封建士大夫家庭。远祖杜预的武功及“好为后世名”(《晋书·杜预传》),祖父杜审言“修文于中宗之朝,高视于藏书之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山东 诗歌创作 登泰山 青年时期 李白 高适 中国诗歌 封建士大夫 杜审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农史研究及对当今乡村振兴的启示
4
作者 马文辉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I0008-I0009,共2页
唐代近300年历史长河之中,实现从农业实践到农业诗歌创作,杜甫是第一人。不仅如此,在考证唐代农业活动发生地点、年代规模与杜甫农业诗作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从某种程度上讲,即便将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包括在内,杜甫也应该算是中国将具体的... 唐代近300年历史长河之中,实现从农业实践到农业诗歌创作,杜甫是第一人。不仅如此,在考证唐代农业活动发生地点、年代规模与杜甫农业诗作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从某种程度上讲,即便将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包括在内,杜甫也应该算是中国将具体的农业实践全部融入自己诗歌创作中的第一人。《杜甫农业诗研究:八世纪中国农事与生活之歌》一书,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全书精彩叠见,作者从杜甫诗对农业生产的细腻描述中归纳出许多规律性的现象,可以看出杜甫的诗作不仅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及对农业生产、地理环境、农作物及农村房屋营造的关注,为研究当时社会农业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之歌 杜甫 东晋时期 农村房屋 乡村振兴 诗歌创作 地理环境 陶渊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