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撒×大长撒猪NR6A1基因多态及其与生产性状的关联研究
1
作者 周春露 刘诗意 +5 位作者 兰艺 罗舒元 许文坤 严达伟 董新星 马黎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4,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NR6A1基因在杜撒×大长撒猪中的多态性及其对育肥、胴体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共测定了321头杜撒×大长撒猪的育肥、胴体和肉质指标,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对杜撒×大长撒猪(n=321)、杜洛克(n=35)、长白(n... 试验旨在探究NR6A1基因在杜撒×大长撒猪中的多态性及其对育肥、胴体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共测定了321头杜撒×大长撒猪的育肥、胴体和肉质指标,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对杜撒×大长撒猪(n=321)、杜洛克(n=35)、长白(n=32)、大白(n=32)NR6A1基因10个外显子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并计算NR6A1基因多态位点基因型频率及基因频率,采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各SNPs位点与育肥、胴体、肉质的关联。结果表明,杜撒×大长撒猪NR6A1基因第5外显子检测到一个SNP位点(NR6A1 g.265347265T>C),该位点存在TT、TC和CC 3种基因型,处于中度多态(PIC=0.3670),杂合度(H)为0.4842,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在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中,NR6A1 g.265347265T>C位点TT基因型频率为1,表现为单态;杜撒×大长撒猪NR6A1 g.265347265T>C位点TT基因型肋骨数(14.13±0.06对)显著多于CC基因型(13.94±0.08对,P<0.05),TC基因型胴体直长(98.54±0.57 cm)显著大于CC基因型(95.94±1.07 cm,P<0.05),TT基因型胴体瘦肉率(55.28±0.53%)显著高于CC基因型(53.16±0.80%,P<0.05)。综上,NR6A1 g.265347265T>C位点T等位基因能显著增加杜撒×大长撒猪肋骨数、胴体直长和瘦肉率,可作为撒坝猪优化选育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撒×大长撒 NR6A1基因 生产性状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撒×大长撒VRTN基因多态及其与生产性状的关联研究
2
作者 马黎 兰艺 +5 位作者 谢冰心 周春露 罗舒元 许文坤 董新星 严达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2-1510,共9页
为研究杜撒×大长撒VRTN基因多态及其对育肥、胴体、肉质的影响。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杜撒×大长撒、杜洛克、长白、大白VRTN基因启动子区和4个外显子区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计算VRTN基因多态位点基因型频率及基因频率,测定... 为研究杜撒×大长撒VRTN基因多态及其对育肥、胴体、肉质的影响。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杜撒×大长撒、杜洛克、长白、大白VRTN基因启动子区和4个外显子区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计算VRTN基因多态位点基因型频率及基因频率,测定杜撒×大长撒猪群的育肥、胴体和肌肉品质,采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VRTN基因与育肥、胴体、肉质的关联。结果显示:在4个猪群中共检测到VRTN g.97615896_97615897ins291和VRTN g.97622607G>A 2个突变位点具有多态性,其中,g.97615896_97615897ins291在4个猪群中均存在Q/Q、Q/Wt、Wt/Wt 3种基因型,4个群体均属于中度多态,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杜撒×大长撒g.97615896_97615897ins291位点Q/Q基因型活体背膘厚比Wt/Wt基因型少0.36 mm(P<0.05)、肋骨数比Wt/Wt基因型多0.63对(P<0.01),Q/Wt基因型胴体斜长比Wt/Wt长1.56 cm(P<0.05),Q/Q和Q/Wt基因型眼肌面积比Wt/Wt多4.38 cm^(2)、4.34 cm^(2)(P<0.05),Q/Q基因型瘦肉率比Wt/Wt高3.23百分点(P<0.05)、脂率比Wt/Wt低4.1百分点(P<0.05);VRTN g.97622607G>A位点在杜撒×大长撒属于低度多态(PIC=0.0799),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杜撒×大长撒VRTN g.97622607G>A位点GG基因型30~100 kg日增重比GA基因型多61.43 g·d^(-1)(P<0.01),瘦肉率比GA基因型高2.53百分点(P<0.05)。结果表明:VRTN g.97615896_97615897ins291位点插入等位基因Q可增加杜撒×大长撒猪群肋骨数、胴体斜长、眼肌面积和瘦肉率,降低活体背膘厚和脂率;VRTN g.97622607G>A位点GG基因型可提高杜撒×大长撒猪群的日增重和瘦肉率。本研究结果为利用VRTN基因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撒坝猪的生产性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撒×大长撒 VRTN基因 生产性能 遗传多样性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撒♂×大长撒♀F_(1)代猪ARHGEF37基因多态性及其对生长性状的影响
3
作者 朱怡轩 闵鹏聪 +4 位作者 陈强 王孝义 鲁绍雄 严达伟 李明丽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8-925,共8页
【目的】揭示ARHGEF37基因多态性及其对猪生长性状的影响,为利用该基因标记推进滇撒猪配套系的进一步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74头杜撒♂×大长撒♀F;代猪为试验材料,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ARHGEF37基因外... 【目的】揭示ARHGEF37基因多态性及其对猪生长性状的影响,为利用该基因标记推进滇撒猪配套系的进一步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74头杜撒♂×大长撒♀F;代猪为试验材料,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ARHGEF37基因外显子8多态性,采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各SNP位点基因型及单倍型组合对5个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在杜撒♂×大长撒♀F;代猪ARHGEF37基因外显子8上检测出C1262G、T1293C、G1395A和C1398T 4个SNPs位点,分别以CC、TT、GA、CC基因型、等位基因C、T、G、C及单倍型CTGC的频率最高;除T1293C位点外,其余各位点的杂合度在0.4552~0.4940,遗传多样性较丰富。C1262G位点GG基因型个体达100 kg体重日龄(258.93±2.95 d)显著高于CG基因型个体(249.87±2.68 d)(P<0.05,下同),CG基因型个体30~60 kg日增重(462.44±15.44 g)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409.29±14.30 g);T1293C位点TT基因型个体30~60 kg日增重(445.04±9.70 g)极显著高于TC基因型个体(329.33±42.26 g)(P<0.01),TT基因型个体30~100 kg日增重(516.96±6.44 g)显著高于TC基因型和CC基因型个体(470.92±28.08 g和480.64±16.94 g)。此外,达60 kg体重日龄和达100 kg体重日龄均以CTGC/GTGC组合最短(161.84±5.07 d和241.00±5.11 d),CTGC/CCGC组合最长(188.80±11.33 d和272.60±11.42 d);30~60 kg日增重和30~100 kg日增重分别以CTGC/GTAT组合和CTGC/GTGC组合最高(479.56±20.66 g和545.42±19.76 g),均以CTAC/CCGC组合最低(275.00±84.33 g和437.00±55.88 g)。【结论】ARHGEF37基因的G1395A和C1398T位点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C1262G位点的CG基因型、T1293C位点的TT基因型及CTGC/GTGC单倍型组合对杜撒♂×大长撒♀F;代生长性状的影响较大,携带有CTGC单倍型个体的各生长性状均处于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长♀F_(1) 代猪 ARHGEF37基因 外显子8 单核苷酸多态性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