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初盛唐之际的诗坛交谊与诗名评骘:以杜审言诗名升降为核心
1
作者
王伟
倪超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156,F0002,共11页
杜审言名列“文章四友”是初盛唐之际诗名并列传播文化现象的代表之一,但这一诗名组合缺乏足够的史料支撑。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对此并未言及,杜审言与李峤、苏味道的身份地位也不相匹配。《新唐书》载杜审言的交往时间更是有误。...
杜审言名列“文章四友”是初盛唐之际诗名并列传播文化现象的代表之一,但这一诗名组合缺乏足够的史料支撑。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对此并未言及,杜审言与李峤、苏味道的身份地位也不相匹配。《新唐书》载杜审言的交往时间更是有误。相较而言,张说关于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的文学评论更能体现当时诗坛的实际情况;而“文章四友”中缺少薛稷、宋之问,与当时诗名评骘的真实史貌不符。因此,《新唐书》是基于推崇杜甫的文化需求而塑造了“文章四友”,杜审言诗名由此逐渐升高,至明代更被胡应麟推为律诗之宗。“文章四友”和张说诗评的排序,反映出杜审言、张说与李、崔、苏、薛、宋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友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审言
文章四友
张说
杜甫
宋之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审言《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诗系年考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建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8-112,共5页
关于杜审言《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一诗的系年历来分歧较大,徐定祥先生认为作于708年岁夜,王雄夫先生认为此诗应作于708年之后且非杜审言所作,张清华先生认为作于707或708年岁夜,陈钧先生认为此诗最早应作于景龙三年(709)岁夜。...
关于杜审言《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一诗的系年历来分歧较大,徐定祥先生认为作于708年岁夜,王雄夫先生认为此诗应作于708年之后且非杜审言所作,张清华先生认为作于707或708年岁夜,陈钧先生认为此诗最早应作于景龙三年(709)岁夜。经笔者详加考证,认为此诗当作于神龙二年(706)岁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审言
《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系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诗人杜审言卒年考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钧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8-89,共2页
论者普遍认为,杜审言卒于景龙二年。但杜审言的《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诗却写作于是年以后:因为安乐公主是在这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结婚的,"产男满月"最早也应在次年"岁夜"。杜审言大约卒于景龙三、四年。
关键词
唐代
杜审言
卒年
诗人
文学研究
《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旧唐书·杜审言传》辨误一则
4
作者
段塔丽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108-108,共1页
《旧唐书》卷190上《杜审言传》载:“乾封中,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预选”。按:“天官侍郎”乃武则天光宅元年九月以后由吏部侍郎所改,“乾封”是高宗年号,不当有此官。疑“乾封”为“登封”之讹。《旧唐书·苏味道传》云:“证圣元...
《旧唐书》卷190上《杜审言传》载:“乾封中,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预选”。按:“天官侍郎”乃武则天光宅元年九月以后由吏部侍郎所改,“乾封”是高宗年号,不当有此官。疑“乾封”为“登封”之讹。《旧唐书·苏味道传》云:“证圣元年,坐事出为集州刺史,俄召拜天官侍郎。”可知苏味道拜天官侍郎远在光宅元年以后。按苏味道“坐事”被贬的原因,《旧唐书》卷90《豆卢钦望传》有专门记载:“时李昭德亦为内史,执权用事,钦望与同时宰相韦巨源、陆元方、苏味道、杜景俭(全)等并委曲从之。证圣元年,昭德坐事左迁涪陵尉,则天以钦望等不能执政,……乃左迁钦望为赵州刺史,韦巨源……为鹿州刺史,陆元方……为绥州刺史,苏味道……为集州刺史。”上述诸人所贬,《旧唐书·则天皇后纪》作”证圣元年春一月,戊子”。《新纪》及《新宰相表》均作“万岁登封元年正月戊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唐书
天官
武则天
辨误
登封
苏味道
年号
吏部
杜审言
内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文章四友”与唐前期诗歌艺术进程
被引量:
4
5
作者
许总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85-89,共5页
论“文章四友”与唐前期诗歌艺术进程许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据《新唐书》卷二百零一《杜审言传》载: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这一文人集团的形成,在那一特定时代文化氛围与艺术进程的推就...
论“文章四友”与唐前期诗歌艺术进程许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据《新唐书》卷二百零一《杜审言传》载: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这一文人集团的形成,在那一特定时代文化氛围与艺术进程的推就之中,显示出共同的审美趣尚与艺术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四友
诗歌艺术
咏物诗
杜审言
宫廷文学
唐前期
七言排律
苏味道
宫廷诗
近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杜甫漫游时期的诗歌创作与审美观
被引量:
1
6
作者
杨恩成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103-109,共7页
受满足型社会心态的影响,漫游时期的杜甫缺乏对社会人生的深层体验,因而其诗歌多采取直观表述的手法,形成叙事多于抒情的特征。其审美观中崇尚古秀典雅占主导地位,其诗风也相应地呈现出古秀、典重之美。杜甫漫游时期的诗歌创作,是其全...
受满足型社会心态的影响,漫游时期的杜甫缺乏对社会人生的深层体验,因而其诗歌多采取直观表述的手法,形成叙事多于抒情的特征。其审美观中崇尚古秀典雅占主导地位,其诗风也相应地呈现出古秀、典重之美。杜甫漫游时期的诗歌创作,是其全部诗歌创作的探索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杜甫漫游时期的诗歌创作
杜审言
满足型社会心态
古秀
典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唐诗人的诗
7
作者
王启兴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S1期10-26,共17页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原是乐府旧体。据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唐书·乐志》,此为陈后主所作艳曲。属清商曲辞的吴声歌曲。陈后主所作今已不传,流传下来最早的是隋炀帝的两首,五言四句。唐代张子容...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原是乐府旧体。据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唐书·乐志》,此为陈后主所作艳曲。属清商曲辞的吴声歌曲。陈后主所作今已不传,流传下来最早的是隋炀帝的两首,五言四句。唐代张子容有二首为五言六句。他们都没有扩展成长篇歌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洗六朝余风,展拓为七言三十六旬的长篇七古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月
咏物诗
初唐诗人
《春江花月夜》
月光
花林
张若虚
五言律诗
骆宾王
杜审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李峤及其诗歌
被引量:
7
8
作者
徐定祥
《江淮论坛》
CSSCI
1992年第6期95-102,共8页
初唐诗人李峤,文思“神敏”,诗赋“典丽”,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与同乡苏味道并称“苏李”。开元名相张说赞其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①。刘昫则曰:“苏李文学,一代之雄”②。欧阳修曾引时人赞语日:“苏李居前,...
初唐诗人李峤,文思“神敏”,诗赋“典丽”,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与同乡苏味道并称“苏李”。开元名相张说赞其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①。刘昫则曰:“苏李文学,一代之雄”②。欧阳修曾引时人赞语日:“苏李居前,沈宋比肩”③。这都说明,李峤诗歌在唐代以及后世,均有相当大的影响。但通行的几本文学史著作在论及初唐诗歌时,对李峤作品或一字不提,或一笔带过,或目为御用文人,贬之甚低;在唐诗研究中,迄今尚无一篇研究李峤的专文。实际上,李峤是初唐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在唐代诗史上,自有其承上启下的历史功绩。笔者试图从考察李峤其人出发,探讨其诗歌创作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历史功绩
欧阳修
李峤
苏味道
代表性
初唐诗歌
唐诗研究
杜审言
御用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律诗不完成于沈宋
被引量:
2
9
作者
刘宝和
《中州学刊》
1984年第3期86-88,114,共4页
律诗的出现,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一件大事,它以完美的形式,铿锵的语言,严密的格律,照耀着诗歌前进的道路。为后来诗人们所遵循、所继承、所发展。使唐人诗歌,在中国文学上,放出了异样光彩的,主要就是它的出现和繁荣的结果。它势力之大,远...
律诗的出现,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一件大事,它以完美的形式,铿锵的语言,严密的格律,照耀着诗歌前进的道路。为后来诗人们所遵循、所继承、所发展。使唐人诗歌,在中国文学上,放出了异样光彩的,主要就是它的出现和繁荣的结果。它势力之大,远远超过了五言古风和七言古风,几乎成了诗歌的正宗,直到“五四”运动以前,盛行不衰,在诗歌史上,还没有一种体裁,能和它比肩骧首的。 律诗,是指五言律、排律、七言律和五、七言绝句而言,为了区别五七言古体诗,也叫近体诗。最先出现的是五言律诗,它开始于六朝,盛行于唐代。至于它的完成,历来都归功于宋之问、沈佺期。《新唐书·文艺·宋之问传》说:“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庚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这便是后来论者之所本。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说:“唐兴,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号为律诗,其后寖盛。”王世贞的《艺苑巵言》则更进一步说:“五言至沈、宋,始可称律。律为音律法律,天下无严于是者。知虚实平仄不得任情,而法度明矣,二君正是敌手。”这便把律诗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言律诗
杜审言
李峤
失粘
沈宋
宋之问
五言律诗
排律
合规律
杨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沈佺期“配流岭表”考辨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李云逸
《学术论坛》
1983年第4期96-98,共3页
我在《沈佺期“考功受赇”考辨》一文中对“配流岭表”事稍加涉及(见《学术论坛》1983年第3期),现就此一问题再作专门考证。武后神龙元年(705)正月癸卯(二二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日韦)、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定策率羽林兵诛除张易之...
我在《沈佺期“考功受赇”考辨》一文中对“配流岭表”事稍加涉及(见《学术论坛》1983年第3期),现就此一问题再作专门考证。武后神龙元年(705)正月癸卯(二二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日韦)、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定策率羽林兵诛除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乙巳(二十四日),太后传位于皇太子。丙午(二十五日),中宗即位(据《新唐书·则天皇后纪》)。以前依附二张的诸朝士皆被窜逐。据旧书《张行成传》附张易之、张昌宗传,其时坐贬者,有“房融、崔神庆、崔融、李峤、宋之问、杜审言、沈佺期、阎朝隐等……凡数十人”(沈氏《初达驩州》诗谓十八人)。查房融流高州(见《通鉴》),崔神庆流钦州,皆在神龙元年二月。沈之长流驩州,疑亦在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氏
宋之问
配流
张昌宗
台州
杜审言
考辨
使君
学术论坛
中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州——哺育诗圣成长的摇篮
11
作者
子肖
《中州学刊》
1987年第2期22-54,共2页
唐朝伟大的诗人杜甫,是河南巩县人。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三十四岁以前)除短期的外出游历外,都是在河南度过的。他生于河南,学习成长于河南,死后又归葬于河南。他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代表作《三吏》、《三别》也是在故乡河南的土地上酝酿创...
唐朝伟大的诗人杜甫,是河南巩县人。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三十四岁以前)除短期的外出游历外,都是在河南度过的。他生于河南,学习成长于河南,死后又归葬于河南。他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代表作《三吏》、《三别》也是在故乡河南的土地上酝酿创作的,河南可以说是诗圣杜甫成长的摇篮。 青少年时代的杜甫,在故乡读书习作,受到家教的严格训练和社会风气的浓厚熏陶。“奉儒守官”的世族观念、“诗是吾家事”的传统家学,给了他以深刻的影响。对杜甫影响最大的有三个人:在功名事业方面,是他的远祖西晋鸿儒名将当阳侯杜预,在诗歌方面是他的祖父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和天宝三载(744)在东都一见倾心的大诗人李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圣
杜甫
中州
河南
摇篮
杜审言
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歌
律诗
青年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结构和语音形式美
12
作者
张传曾
《齐鲁学刊》
1987年第5期123-125,共3页
自从南朝诗人沈约揭示出汉语所具有的声调现象之后,他本人以及同时代的一些文人就纷纷探索这一语言现象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力,并且力求以此为基础创造一种诗律,使得按照这种格律写出的诗能够“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玄黄律吕、各适物...
自从南朝诗人沈约揭示出汉语所具有的声调现象之后,他本人以及同时代的一些文人就纷纷探索这一语言现象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力,并且力求以此为基础创造一种诗律,使得按照这种格律写出的诗能够“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玄黄律吕、各适物宜”。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在唐代初期创立了律诗这种空前工巧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审言
声调
奠基人
文学作品
平声字
语言现象
仄声
近体诗
汉语
五言律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唐浮靡诗风点滴论
13
作者
童嘉新
《西部论坛》
1995年第2期26-30,共5页
初唐浮靡诗风点滴论童嘉新本文无意全面地去论述初唐的浮靡诗风,只想谈些点滴认识。下文将论及三点:(1)初唐前期并未“把江左余风收束”,后期诗风也并未“变化渐多”。(2)初唐浮靡诗风长期蔓延的深刻原因。(2)初唐浮靡诗风...
初唐浮靡诗风点滴论童嘉新本文无意全面地去论述初唐的浮靡诗风,只想谈些点滴认识。下文将论及三点:(1)初唐前期并未“把江左余风收束”,后期诗风也并未“变化渐多”。(2)初唐浮靡诗风长期蔓延的深刻原因。(2)初唐浮靡诗风有促进和借鉴作用,应给予一定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诗
诗风
初唐诗坛
浮靡
上官仪
杜审言
宋之问
《大唐新语》
陈子昂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杜甫的七律
14
作者
金启华
《高校教育管理》
1980年第1期55-60,共6页
七律是唐代的新体格律诗.它是在南朝诗歌重骈丽、讲声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宋祁在《新唐书·杜甫传赞》里曾道:“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佺期等,
关键词
七律
杜甫
吴郎
沈宋
长安
初唐
组诗
宋之问
杜审言
成都草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杜甫与山东
15
作者
凌迅
《齐鲁学刊》
1978年第4期47-50,共4页
杜甫不是山东籍作家,他一生的主要经历也不是在山东度过的,但杜甫与山东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厚的感情。杜甫青年时期,曾经两次游历山东,时间长达五六年之久,其间写下了许多首诗歌记述这两次北游的所见、所闻、所感。直到晚年,杜甫追忆起...
杜甫不是山东籍作家,他一生的主要经历也不是在山东度过的,但杜甫与山东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厚的感情。杜甫青年时期,曾经两次游历山东,时间长达五六年之久,其间写下了许多首诗歌记述这两次北游的所见、所闻、所感。直到晚年,杜甫追忆起这段生活,仍然饶有兴味,十分向往。杜甫第一次来山东,是在公元七三六年,时年二十五岁。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封建士大夫家庭。远祖杜预的武功及“好为后世名”(《晋书·杜预传》),祖父杜审言“修文于中宗之朝,高视于藏书之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山东
诗歌创作
登泰山
青年时期
李白
高适
中国诗歌
封建士大夫
杜审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盛唐之际的诗坛交谊与诗名评骘:以杜审言诗名升降为核心
1
作者
王伟
倪超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江苏警官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156,F0002,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出土墓志与隋唐家族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21&ZD270)。
文摘
杜审言名列“文章四友”是初盛唐之际诗名并列传播文化现象的代表之一,但这一诗名组合缺乏足够的史料支撑。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对此并未言及,杜审言与李峤、苏味道的身份地位也不相匹配。《新唐书》载杜审言的交往时间更是有误。相较而言,张说关于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的文学评论更能体现当时诗坛的实际情况;而“文章四友”中缺少薛稷、宋之问,与当时诗名评骘的真实史貌不符。因此,《新唐书》是基于推崇杜甫的文化需求而塑造了“文章四友”,杜审言诗名由此逐渐升高,至明代更被胡应麟推为律诗之宗。“文章四友”和张说诗评的排序,反映出杜审言、张说与李、崔、苏、薛、宋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友谊。
关键词
杜审言
文章四友
张说
杜甫
宋之问
Keywords
Du Shenyan
Four Literary Friends
Zhang Yue
Du Fu
Song Zhiwen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审言《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诗系年考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建明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8-112,共5页
基金
四川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杜审言研究"(编号:11QNW11)的研究成果
文摘
关于杜审言《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一诗的系年历来分歧较大,徐定祥先生认为作于708年岁夜,王雄夫先生认为此诗应作于708年之后且非杜审言所作,张清华先生认为作于707或708年岁夜,陈钧先生认为此诗最早应作于景龙三年(709)岁夜。经笔者详加考证,认为此诗当作于神龙二年(706)岁夜。
关键词
杜审言
《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系年
Keywords
Du Shenyan
Suiye Anlegongzhu Manyue Shiyanyingzhi
writing year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诗人杜审言卒年考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钧
机构
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8-89,共2页
文摘
论者普遍认为,杜审言卒于景龙二年。但杜审言的《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诗却写作于是年以后:因为安乐公主是在这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结婚的,"产男满月"最早也应在次年"岁夜"。杜审言大约卒于景龙三、四年。
关键词
唐代
杜审言
卒年
诗人
文学研究
《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诗歌
Keywords
Tang dynasty
DU Shen-yan
death year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K8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旧唐书·杜审言传》辨误一则
4
作者
段塔丽
出处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108-108,共1页
文摘
《旧唐书》卷190上《杜审言传》载:“乾封中,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预选”。按:“天官侍郎”乃武则天光宅元年九月以后由吏部侍郎所改,“乾封”是高宗年号,不当有此官。疑“乾封”为“登封”之讹。《旧唐书·苏味道传》云:“证圣元年,坐事出为集州刺史,俄召拜天官侍郎。”可知苏味道拜天官侍郎远在光宅元年以后。按苏味道“坐事”被贬的原因,《旧唐书》卷90《豆卢钦望传》有专门记载:“时李昭德亦为内史,执权用事,钦望与同时宰相韦巨源、陆元方、苏味道、杜景俭(全)等并委曲从之。证圣元年,昭德坐事左迁涪陵尉,则天以钦望等不能执政,……乃左迁钦望为赵州刺史,韦巨源……为鹿州刺史,陆元方……为绥州刺史,苏味道……为集州刺史。”上述诸人所贬,《旧唐书·则天皇后纪》作”证圣元年春一月,戊子”。《新纪》及《新宰相表》均作“万岁登封元年正月戊子”。
关键词
旧唐书
天官
武则天
辨误
登封
苏味道
年号
吏部
杜审言
内史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文章四友”与唐前期诗歌艺术进程
被引量:
4
5
作者
许总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85-89,共5页
文摘
论“文章四友”与唐前期诗歌艺术进程许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据《新唐书》卷二百零一《杜审言传》载: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这一文人集团的形成,在那一特定时代文化氛围与艺术进程的推就之中,显示出共同的审美趣尚与艺术贡...
关键词
文章四友
诗歌艺术
咏物诗
杜审言
宫廷文学
唐前期
七言排律
苏味道
宫廷诗
近体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杜甫漫游时期的诗歌创作与审美观
被引量:
1
6
作者
杨恩成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103-109,共7页
文摘
受满足型社会心态的影响,漫游时期的杜甫缺乏对社会人生的深层体验,因而其诗歌多采取直观表述的手法,形成叙事多于抒情的特征。其审美观中崇尚古秀典雅占主导地位,其诗风也相应地呈现出古秀、典重之美。杜甫漫游时期的诗歌创作,是其全部诗歌创作的探索期。
关键词
杜甫
杜甫漫游时期的诗歌创作
杜审言
满足型社会心态
古秀
典重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唐诗人的诗
7
作者
王启兴
机构
武大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S1期10-26,共17页
文摘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原是乐府旧体。据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唐书·乐志》,此为陈后主所作艳曲。属清商曲辞的吴声歌曲。陈后主所作今已不传,流传下来最早的是隋炀帝的两首,五言四句。唐代张子容有二首为五言六句。他们都没有扩展成长篇歌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洗六朝余风,展拓为七言三十六旬的长篇七古歌行。
关键词
明月
咏物诗
初唐诗人
《春江花月夜》
月光
花林
张若虚
五言律诗
骆宾王
杜审言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李峤及其诗歌
被引量:
7
8
作者
徐定祥
机构
安徽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1992年第6期95-102,共8页
文摘
初唐诗人李峤,文思“神敏”,诗赋“典丽”,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与同乡苏味道并称“苏李”。开元名相张说赞其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①。刘昫则曰:“苏李文学,一代之雄”②。欧阳修曾引时人赞语日:“苏李居前,沈宋比肩”③。这都说明,李峤诗歌在唐代以及后世,均有相当大的影响。但通行的几本文学史著作在论及初唐诗歌时,对李峤作品或一字不提,或一笔带过,或目为御用文人,贬之甚低;在唐诗研究中,迄今尚无一篇研究李峤的专文。实际上,李峤是初唐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在唐代诗史上,自有其承上启下的历史功绩。笔者试图从考察李峤其人出发,探讨其诗歌创作的特点。
关键词
诗歌
历史功绩
欧阳修
李峤
苏味道
代表性
初唐诗歌
唐诗研究
杜审言
御用文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律诗不完成于沈宋
被引量:
2
9
作者
刘宝和
出处
《中州学刊》
1984年第3期86-88,114,共4页
文摘
律诗的出现,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一件大事,它以完美的形式,铿锵的语言,严密的格律,照耀着诗歌前进的道路。为后来诗人们所遵循、所继承、所发展。使唐人诗歌,在中国文学上,放出了异样光彩的,主要就是它的出现和繁荣的结果。它势力之大,远远超过了五言古风和七言古风,几乎成了诗歌的正宗,直到“五四”运动以前,盛行不衰,在诗歌史上,还没有一种体裁,能和它比肩骧首的。 律诗,是指五言律、排律、七言律和五、七言绝句而言,为了区别五七言古体诗,也叫近体诗。最先出现的是五言律诗,它开始于六朝,盛行于唐代。至于它的完成,历来都归功于宋之问、沈佺期。《新唐书·文艺·宋之问传》说:“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庚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这便是后来论者之所本。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说:“唐兴,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号为律诗,其后寖盛。”王世贞的《艺苑巵言》则更进一步说:“五言至沈、宋,始可称律。律为音律法律,天下无严于是者。知虚实平仄不得任情,而法度明矣,二君正是敌手。”这便把律诗的完成。
关键词
七言律诗
杜审言
李峤
失粘
沈宋
宋之问
五言律诗
排律
合规律
杨炯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沈佺期“配流岭表”考辨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李云逸
出处
《学术论坛》
1983年第4期96-98,共3页
文摘
我在《沈佺期“考功受赇”考辨》一文中对“配流岭表”事稍加涉及(见《学术论坛》1983年第3期),现就此一问题再作专门考证。武后神龙元年(705)正月癸卯(二二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日韦)、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定策率羽林兵诛除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乙巳(二十四日),太后传位于皇太子。丙午(二十五日),中宗即位(据《新唐书·则天皇后纪》)。以前依附二张的诸朝士皆被窜逐。据旧书《张行成传》附张易之、张昌宗传,其时坐贬者,有“房融、崔神庆、崔融、李峤、宋之问、杜审言、沈佺期、阎朝隐等……凡数十人”(沈氏《初达驩州》诗谓十八人)。查房融流高州(见《通鉴》),崔神庆流钦州,皆在神龙元年二月。沈之长流驩州,疑亦在其时。
关键词
沈氏
宋之问
配流
张昌宗
台州
杜审言
考辨
使君
学术论坛
中宗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州——哺育诗圣成长的摇篮
11
作者
子肖
出处
《中州学刊》
1987年第2期22-54,共2页
文摘
唐朝伟大的诗人杜甫,是河南巩县人。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三十四岁以前)除短期的外出游历外,都是在河南度过的。他生于河南,学习成长于河南,死后又归葬于河南。他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代表作《三吏》、《三别》也是在故乡河南的土地上酝酿创作的,河南可以说是诗圣杜甫成长的摇篮。 青少年时代的杜甫,在故乡读书习作,受到家教的严格训练和社会风气的浓厚熏陶。“奉儒守官”的世族观念、“诗是吾家事”的传统家学,给了他以深刻的影响。对杜甫影响最大的有三个人:在功名事业方面,是他的远祖西晋鸿儒名将当阳侯杜预,在诗歌方面是他的祖父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和天宝三载(744)在东都一见倾心的大诗人李白。
关键词
诗圣
杜甫
中州
河南
摇篮
杜审言
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歌
律诗
青年时期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结构和语音形式美
12
作者
张传曾
出处
《齐鲁学刊》
1987年第5期123-125,共3页
文摘
自从南朝诗人沈约揭示出汉语所具有的声调现象之后,他本人以及同时代的一些文人就纷纷探索这一语言现象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力,并且力求以此为基础创造一种诗律,使得按照这种格律写出的诗能够“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玄黄律吕、各适物宜”。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在唐代初期创立了律诗这种空前工巧的形式。
关键词
杜审言
声调
奠基人
文学作品
平声字
语言现象
仄声
近体诗
汉语
五言律诗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唐浮靡诗风点滴论
13
作者
童嘉新
出处
《西部论坛》
1995年第2期26-30,共5页
文摘
初唐浮靡诗风点滴论童嘉新本文无意全面地去论述初唐的浮靡诗风,只想谈些点滴认识。下文将论及三点:(1)初唐前期并未“把江左余风收束”,后期诗风也并未“变化渐多”。(2)初唐浮靡诗风长期蔓延的深刻原因。(2)初唐浮靡诗风有促进和借鉴作用,应给予一定的历史...
关键词
宫廷诗
诗风
初唐诗坛
浮靡
上官仪
杜审言
宋之问
《大唐新语》
陈子昂
历史地位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杜甫的七律
14
作者
金启华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0年第1期55-60,共6页
文摘
七律是唐代的新体格律诗.它是在南朝诗歌重骈丽、讲声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宋祁在《新唐书·杜甫传赞》里曾道:“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佺期等,
关键词
七律
杜甫
吴郎
沈宋
长安
初唐
组诗
宋之问
杜审言
成都草堂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杜甫与山东
15
作者
凌迅
出处
《齐鲁学刊》
1978年第4期47-50,共4页
文摘
杜甫不是山东籍作家,他一生的主要经历也不是在山东度过的,但杜甫与山东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厚的感情。杜甫青年时期,曾经两次游历山东,时间长达五六年之久,其间写下了许多首诗歌记述这两次北游的所见、所闻、所感。直到晚年,杜甫追忆起这段生活,仍然饶有兴味,十分向往。杜甫第一次来山东,是在公元七三六年,时年二十五岁。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封建士大夫家庭。远祖杜预的武功及“好为后世名”(《晋书·杜预传》),祖父杜审言“修文于中宗之朝,高视于藏书之府,
关键词
杜甫
山东
诗歌创作
登泰山
青年时期
李白
高适
中国诗歌
封建士大夫
杜审言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初盛唐之际的诗坛交谊与诗名评骘:以杜审言诗名升降为核心
王伟
倪超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杜审言《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诗系年考
赵建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唐诗人杜审言卒年考
陈钧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旧唐书·杜审言传》辨误一则
段塔丽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文章四友”与唐前期诗歌艺术进程
许总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杜甫漫游时期的诗歌创作与审美观
杨恩成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初唐诗人的诗
王启兴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李峤及其诗歌
徐定祥
《江淮论坛》
CSSCI
199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律诗不完成于沈宋
刘宝和
《中州学刊》
198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沈佺期“配流岭表”考辨
李云逸
《学术论坛》
198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中州——哺育诗圣成长的摇篮
子肖
《中州学刊》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谈《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结构和语音形式美
张传曾
《齐鲁学刊》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初唐浮靡诗风点滴论
童嘉新
《西部论坛》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论杜甫的七律
金启华
《高校教育管理》
198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杜甫与山东
凌迅
《齐鲁学刊》
197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