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图书分类法映射系统设计原理——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和《杜威十进分类法》为例 |
戴剑波
侯汉清
|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9
|
|
2
|
文献分类法自动映射系统的构建——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与《杜威十进分类法》为例 |
戴剑波
侯汉清
|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1
|
|
3
|
《杜威十进分类法》第21版心理学类表评析 |
俞君立
|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4
|
美国国会分类法和杜威十进分类法的计算机化进展 |
沈怡
|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5
|
美国图书分类法的发展趋势 |
黄晓斌
|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1
|
|
6
|
民国时期清华图书馆分类法变迁考略 |
董琳
何玉
|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7
|
2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科在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变迁 |
张小丽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8
|
《十进分类法》简介(上) |
刘擎天
|
《图书馆论坛》
|
1987 |
0 |
|
9
|
关于体系分类法和组配分类法的问题—致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会同志 |
皮高品
|
《图书与情报》
|
1984 |
0 |
|
10
|
杜定友图书分类思想中的“常”与“变” |
朱晓梅
|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1
|
对《杜定友先生分类思想初探》一文的几点补充 |
卢中岳
|
《图书馆论坛》
|
1986 |
1
|
|
12
|
论分类主题一体化 |
姜戈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13
|
UDC、DDC网络化发展对《中图法》电子版应用及推广的启示 |
邹瑾
张燕飞
|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14
|
DDC电子化历程概述 |
王忠红
|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8
|
|
15
|
王云五的新目录学及其实践 |
朱渊清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16
|
“DDC”的网络发展及其服务模式 |
侯雅楠
|
《国家图书馆学刊》
|
2005 |
1
|
|
17
|
旅美学习有感 |
石运华
|
《图书馆论坛》
|
1983 |
0 |
|
18
|
基于关联书目数据的DDC与LCC类号映射实现 |
贾君枝
陈瑞
|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9
|
《中图法》G8(体育类)修订刍议 |
刘春霖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
1986 |
0 |
|
20
|
《美国图书出版记录1950—1977累积本》简介 |
李德宁
|
《国家图书馆学刊》
|
198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