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仲总黄酮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袁带秀 舒丽霞 黄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332-1336,共5页
目的:研究杜仲总黄酮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H22荷瘤小鼠模型,给予杜仲总黄酮12d后,观察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情况,测定抑瘤率;检测血清中SOD、MDA变化;病理切片观察瘤细胞生长及病理形态变化情况;免疫组化... 目的:研究杜仲总黄酮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H22荷瘤小鼠模型,给予杜仲总黄酮12d后,观察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情况,测定抑瘤率;检测血清中SOD、MDA变化;病理切片观察瘤细胞生长及病理形态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杜仲总黄酮对小鼠H22皮下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小鼠成瘤时间普遍晚于空白对照组,肿瘤生长缓慢,低、中、高3个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5.90%、44.70%、47.60%;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杜仲总黄酮能提高小鼠SOD值,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P<0.05);病理切片显示杜仲总黄酮各组和环磷酰胺组坏死面积均比空白对照组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小鼠经杜仲总黄酮作用后,肿瘤组织内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Bax蛋白表达水平上升。结论:杜仲总黄酮具有很强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和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总黄酮 肿瘤 小鼠 病理切片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素与杜仲总黄酮连续提取分离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马柏林 董娟娥 +2 位作者 刘丽 高锦明 梁淑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0-73,共4页
通过对 7种大孔树脂的研究 ,筛选出适宜于连续提取分离杜仲素和杜仲总黄酮的树脂为 LY- 7,其对绿原酸和桃叶珊瑚甙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 1 0 .0 6、6.79mg/g,吸附时间为1 8h,洗脱剂浓度为 2 0 % ;杜仲素和杜仲总黄酮的得率分别为 7.44%... 通过对 7种大孔树脂的研究 ,筛选出适宜于连续提取分离杜仲素和杜仲总黄酮的树脂为 LY- 7,其对绿原酸和桃叶珊瑚甙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 1 0 .0 6、6.79mg/g,吸附时间为1 8h,洗脱剂浓度为 2 0 % ;杜仲素和杜仲总黄酮的得率分别为 7.44%和 2 .80 % ;产品杜仲素中绿原酸的含量为 1 5 .5 1 % ,桃叶珊瑚甙的含量为 1 1 .2 4 % ,另一产品杜仲总黄酮中黄酮的含量为 2 2 .4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杜仲总黄酮 大孔吸附树脂 连续提取分离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总黄酮对H_2O_2诱导的IEC-6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才超 袁带秀 +4 位作者 李玲 李悦 秦璐 程力 胡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研究杜仲总黄酮对H2O2诱导IEC-6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H2O2致IEC-6细胞氧化损伤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微量酶标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观察细胞的损伤程度;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WST-1法... 目的:研究杜仲总黄酮对H2O2诱导IEC-6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H2O2致IEC-6细胞氧化损伤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微量酶标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观察细胞的损伤程度;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WST-1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H2O2处理组相比,杜仲总黄酮各剂量组能使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细胞培养液中LDH的漏出量减少,细胞内MDA含量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杜仲总黄酮对H2O2诱导的IEC-6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总黄酮 H2O2 IEC-6细胞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