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小型规模厌氧消化设施应用进展和挑战
- 1
-
-
作者
吕凡
彭伟
章骅
何品晶
-
机构
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
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上海多源固废协同处理和能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沼气》
CAS
2023年第3期3-12,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11006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00144)。
-
文摘
传统户用沼气池建造成本低、运行简易,但产气量较低、产气不稳定、有机物稳定时间长;而大型工业化规模厌氧消化工程(≥50 t·d^(-1))不适合人均或单位面积产量低的易腐废物的就近就地处理。因此,在全球双碳目标约束的背景下,处理量0.5~30 t·d^(-1)的小型规模高效厌氧消化设施的应用需求日益增加。处理规模的缩减对厌氧消化主体反应器、易腐废物进料控制、预处理工艺、固液分离等后处理工艺、沼气净化和利用小型设备、沼液沼渣处理和利用方式、臭气等二次污染控制方式、自动化和远程控制等,从技术、设备、运维、技术模式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合理控制处理成本,提高运行的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系统梳理了小型规模厌氧消化设施的类型、技术特征、技术模式和应用案例,以期指导基于小型规模厌氧消化设施的循环系统的构建,从而实现易腐废物的负碳就近就地就农资源化。
-
关键词
易腐废物
村镇多源有机废物
厌氧消化
就近就地处理
分布式处理设施
-
Keywords
easily biodegradable biowaste
multi-source biowaste in rural areas
anaerobic digestion
in-situ or nearby treatment
decentralized treatment facilities
-
分类号
S216.4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