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村级组织行政化及其自主调适 被引量:3
1
作者 史明萍 魏程琳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3年第5期80-90,154,155,共13页
以治理信息化和行政服务化为核心特征的基层治理现代化,客观上加深了村级组织行政化,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村民自治空间,造成标准服务与社会需求错位、干群关系松散等问题。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村“两委”组织,通过深化村“两委”成员的专业... 以治理信息化和行政服务化为核心特征的基层治理现代化,客观上加深了村级组织行政化,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村民自治空间,造成标准服务与社会需求错位、干群关系松散等问题。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村“两委”组织,通过深化村“两委”成员的专业分工、发挥村民小组的自治功能,满足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要求,降低了村级组织行政化的负向影响。实践中,有着良好自治基础的村民小组,在社区公共服务、集体行动达成上实现有效治理,成为村民自治的重要实现形式。未来乡村治理体系完善,应注重村级行政和村民自治的协调性关系建设,从制度上界定村级行政权边界、赋予村民小组更大自治权能,同时加强村委会的村组统筹协调能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对村组的政治统领能力,夯实国家治理的乡村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现代化 村级组织行政化 自治单元下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在乡村社会的治理事务类型与治理机制重构
2
作者 杜姣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3,127,128,共12页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介入力度空前加大,乡村治理附带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意志与国家目标,落实与执行国家意志成为当前中国乡村治理的重要方面。从当前中国乡村治理实践来看,国家在乡村社会的目标主...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介入力度空前加大,乡村治理附带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意志与国家目标,落实与执行国家意志成为当前中国乡村治理的重要方面。从当前中国乡村治理实践来看,国家在乡村社会的目标主要包括对乡村社会的规范化目标、服务性目标、信息认证目标以及回应性目标,与之相应的是管理型事务、服务型事务、统计型事务以及社会型事务的大量生产。面对这些来自国家的治理事务,将村级组织行政化,使村级组织作为这些事务的治理主体成为各地乡村的普遍选择。这不仅加重了村级组织的工作负担,而且改变了“乡政村治”的基本体制架构,村庄社会的自治面向被极大削弱。结合对国家在乡村社会的诸多事务类型的特征剖析,研究得出可在不改变“乡政村治”这一基本体制架构的前提下,探索适合不同类型事务的治理机制,合理配置乡镇政府与村级组织角色,构建乡镇政府与村级组织在国家下达至乡村社会的相应事务类型处理中的有效配合与协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下乡 治理目标 治理事务 村级组织行政化 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干部职业化的实践、后果及其制度监控——以南京远郊农村经验为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高万芹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90,165,166,共12页
不少学术观点认为村干部职业化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然而,笔者在一些农村地区调研发现,村干部职业化并非只有利,而是利弊共存。村干部职业化虽然能够有效激励村干部积极行政,并促进村级组织的规范化管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村干... 不少学术观点认为村干部职业化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然而,笔者在一些农村地区调研发现,村干部职业化并非只有利,而是利弊共存。村干部职业化虽然能够有效激励村干部积极行政,并促进村级组织的规范化管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村干部职业化并没有解决村干部作为"当家人"为民服务的动力问题;伴随村干部职业化的是村级组织的行政化和村民参与的缺失。为解决这些问题,南京市政府通过一些制度化的监控手段,改进村干部职业化,使村干部有效地为民服务。南京市村干部职业化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及其为克服弊端进行的制度创新,回应了当下村干部职业化的争议,为村干部职业化提供了借鉴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干部职业化 村级组织行政化 村干部角色 村民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