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村庄差异、新乡贤类别与作用模式选择--以粤西地区Z市四类村庄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周春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95,共16页
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新乡贤组织化是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规范化、制度化及有序化的必然要求。基于粤西地区四类村庄的调研资料,开展新乡贤类别与新乡贤组织化的关联性分析,研究发现,作为一种内生性的社会组织,... 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新乡贤组织化是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规范化、制度化及有序化的必然要求。基于粤西地区四类村庄的调研资料,开展新乡贤类别与新乡贤组织化的关联性分析,研究发现,作为一种内生性的社会组织,新乡贤组织化更应该遵循村庄内在的秩序安排,依靠内在的强动力推动来完成,主要表现为集中型乡土权威和强团结结构两个动力要素;只有在内生动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才需要外部力量的介入,借助政府权威来整合新乡贤资源。在此基础上分类施策,总结出三种失衡类型相对应的作用模式:村级新乡贤组织+项目认领制助力模式、新乡贤+村两委+村民代表复合治理组织助力模式,以及政府推动+镇级乡贤组织+结对帮扶助力模式。而模式要真正起到示范效应,应从筑牢信任关系、积极搭建平台载体、完善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寻求突破,方能应对现实的治理困境,有利于形成多元协同共治的乡村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 组织化 乡村振兴 新乡贤类别 乡村治理权威 村庄团结结构 作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