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景观在灾后重建中的变异问题解析
1
作者 卢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5-119,I0004,共6页
汶川大地震后,整个羌族地区进行了灾后重建工作。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羌族地区村寨的灾后重建基本完成。为了弘扬羌族文化,新营建的羌族村寨在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思想指导下,建成了一些特色景观。但民族文化的弘扬应该是建立在对其本... 汶川大地震后,整个羌族地区进行了灾后重建工作。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羌族地区村寨的灾后重建基本完成。为了弘扬羌族文化,新营建的羌族村寨在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思想指导下,建成了一些特色景观。但民族文化的弘扬应该是建立在对其本身的理解之上,重建景观也应该在村寨文化的传统基础上,而不是想象复原远古"古羌"的文化传统。本文以龙溪羌人谷村寨的景观与羌族地区大禹像修建为例,解析新建的羌族村寨的民族文化景观变异及其相关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给我们的警示是:今后民族文化村寨的景观建设应该建立在充分调查该村寨文化传统以及充分了解该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 古羌 村寨景观 灾后重建 大禹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村寨景观的价值取向及其对生态博物馆工作模式的启示
2
作者 余压芳 《中国博物馆》 2005年第3期85-87,共3页
文章从使用价值、文化传播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等方面归纳总结了自然村寨景观的多重价值取向,通过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哲学层面的对照分析指出自然村寨景观的多层面价值之间的辨证关系。据此笔者结合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实例,提... 文章从使用价值、文化传播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等方面归纳总结了自然村寨景观的多重价值取向,通过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哲学层面的对照分析指出自然村寨景观的多层面价值之间的辨证关系。据此笔者结合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实例,提出了生态博物馆保护自然村寨文化遗产的工作模式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村寨景观 价值取向 生态博物馆 贵州 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学视角下的西双版纳州巴坡村村寨景观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肖峰 徐博 张云 《现代园艺》 2021年第21期28-32,共5页
少数民族的园林景观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符号意义。根据皮尔斯符号分类学的三分法,从景观图像符号、景观指示符号、景观象征符号3个层面对西双版纳州基诺族巴坡村村寨景观符号的构成形式及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对符号学视角下巴坡村景观... 少数民族的园林景观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符号意义。根据皮尔斯符号分类学的三分法,从景观图像符号、景观指示符号、景观象征符号3个层面对西双版纳州基诺族巴坡村村寨景观符号的构成形式及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对符号学视角下巴坡村景观研究进行相关讨论,并依此提出符合巴坡村景观符号保护与传承的建议,为符号学视角下的民族村寨景观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村寨景观 保护和传承 西双版纳州巴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式语言的西双版纳哈尼族村寨坝丙老寨景观语汇图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云晖 张云 《山东林业科技》 2022年第5期19-25,18,共8页
西双版纳哈尼族支系是哈尼族代表支系之一,在改造与适应州境内自然地理环境中逐渐将本族原始文化与西双版纳地域性特征相融合,形成西双版纳哈尼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反映在村寨人文景观当中,使其村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图式... 西双版纳哈尼族支系是哈尼族代表支系之一,在改造与适应州境内自然地理环境中逐渐将本族原始文化与西双版纳地域性特征相融合,形成西双版纳哈尼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反映在村寨人文景观当中,使其村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图式语言方法,借助于语言语汇结构的系统性,分析西双版纳坝丙老寨村寨三生空间的景观元素、空间单元、空间组合,总结归纳出元素字图式27种、单元词图式40种、组合词组图式28种,共计语汇图式95种,由此建立了阐述村寨各类景观要素特征与空间结构关系的坝丙老寨语汇图式体系,为进一步分析西双版纳哈尼族村寨景观空间语法结构,绘制并建立其村寨景观完整图式语言体系,探究村寨价值以及保护传承、利用和更新发展举措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哈尼族 村寨景观 图式语言 语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