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4不锈钢极薄带微流道气胀成形材料流动行为及微观组织
1
作者 张鹏 朱学卫 +2 位作者 于保洋 武天枫 朱锦州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6-1422,共7页
针对304不锈钢极薄带开展了微流道气胀成形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成形过程中坯料应力、应变的分布及不同位置的厚度变化规律,分析了气胀成形试样典型位置微观组织的演变机制。实验与模拟的成形流道轮廓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针对304不锈钢极薄带开展了微流道气胀成形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成形过程中坯料应力、应变的分布及不同位置的厚度变化规律,分析了气胀成形试样典型位置微观组织的演变机制。实验与模拟的成形流道轮廓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在25 MPa的成形压力和常温条件下,上圆角处的厚度由100μm减小至84.05μm,是成形易破裂区域;模拟流道深度为619.67μm,实验流道深度为556.34μm。成形后,试样晶粒减小且位错密度增大,小角度晶界占比由58.04%提升至62.61%,加工硬化现象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极薄带 气胀成形 微流道 材料流动行为 有限元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材料流动行为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继忠 马正斌 +1 位作者 董春林 栾国红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0,共5页
采用异种铝合金交替排列的方法,研究了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材料的变形和流动行为。结果表明:采用垂直焊缝交替排列的焊缝表面形成了两套弧纹,其中粗大弧纹是由于在焊接方向上两种铝合金交替排列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所致;受焊速和转速的影... 采用异种铝合金交替排列的方法,研究了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材料的变形和流动行为。结果表明:采用垂直焊缝交替排列的焊缝表面形成了两套弧纹,其中粗大弧纹是由于在焊接方向上两种铝合金交替排列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所致;受焊速和转速的影响,材料在前进侧流动剧烈且混合均匀,而后退侧因材料流动较弱仍与母材保持连续分布状态;由于材料塑性变形程度的差异,在轴肩影响区、搅拌针影响区和母材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分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异种铝合金 材料流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双轴肩搅拌摩擦焊过程材料流动行为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西畅 李文亚 +1 位作者 高彦军 温泉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56,I0005,共10页
由于下轴肩的引入,双轴肩搅拌摩擦焊(BT-FSW)过程中的材料流动行为较常规搅拌摩擦焊更为剧烈和复杂,显著影响接头力学性能.以2219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基于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BT-FSW过程三维热力耦合模型,并利用示踪粒子技术分析... 由于下轴肩的引入,双轴肩搅拌摩擦焊(BT-FSW)过程中的材料流动行为较常规搅拌摩擦焊更为剧烈和复杂,显著影响接头力学性能.以2219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基于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BT-FSW过程三维热力耦合模型,并利用示踪粒子技术分析了焊接过程中材料的流动行为.结果表明,BT-FSW过程中的材料流动存在不同时性,靠近轴肩的材料先开始运动,且流动剧烈,随着逐渐远离轴肩位置,材料流动愈加滞后,但流动状态更加平稳;水平方向上前进侧材料作为剪切层内侧材料,绕搅拌针旋转后大部分沉积于搅拌头后方前进侧区域,而后退侧材料仅受到剪切层内侧材料的带动,进而被旋推至后方沉积;厚度方向上塑性材料在抵达搅拌头后方焊缝中心线前流动较弱,随后材料受到上、下轴肩挤压向板材中心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肩搅拌摩擦焊 铝合金 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示踪 材料流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焊接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彩霞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18,共5页
从搅拌摩擦焊材料的流动行为、焊接参数、异种材料焊接、高熔点金属焊接、焊接方法的改进以及新型材料接头的研究等几个方面对近五年来国内外关于搅拌摩擦焊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根据目前的研究趋势对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 从搅拌摩擦焊材料的流动行为、焊接参数、异种材料焊接、高熔点金属焊接、焊接方法的改进以及新型材料接头的研究等几个方面对近五年来国内外关于搅拌摩擦焊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根据目前的研究趋势对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做出了预测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材料流动行为 焊接参数 高熔点金属 新型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NiCrSi铜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参数与组织性能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贺地求 孙友庆 +1 位作者 马力 赖瑞林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3-88,共6页
为了探究CuNiCrSi铜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参数与组织性能,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研究了焊缝的组织性能及材料流动性.结果表明,焊接速度是对焊接过程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试验得到焊接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在最优参数组合下焊缝... 为了探究CuNiCrSi铜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参数与组织性能,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研究了焊缝的组织性能及材料流动性.结果表明,焊接速度是对焊接过程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试验得到焊接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在最优参数组合下焊缝的抗拉强度为491.4 MPa,达到母材抗拉强度的84.7%.当焊接速度过大时会在焊缝的前进侧出现隧道型缺陷;材料的流动可以分为四部分;前进侧材料流动情况比返回侧复杂;焊接速度过小时表面会出现毛刺;母材区粗大的粒子为铬和硅的偏聚物,而镍无偏聚均匀地分布在材料中;焊核区晶粒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而变小.最优参数下焊核区晶粒虽然细小均匀,但硬度却比母材区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法 搅拌摩擦焊 工艺参数 材料流动行为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