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FE膜材力学试验与材料本构研究
1
作者 袁野 张其林 +2 位作者 罗晓群 顾锐杰 黄永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4,共14页
STFE膜材是一种新型建筑膜材料,它具有良好的透光和透景性能,并且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可用于大跨度张拉结构中。本文针对这种新式膜材料,基于国内检测标准改进了单、双轴力学试验方法,并测定了其弹性模量、泊松比、剪切模量、徐变伸长率... STFE膜材是一种新型建筑膜材料,它具有良好的透光和透景性能,并且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可用于大跨度张拉结构中。本文针对这种新式膜材料,基于国内检测标准改进了单、双轴力学试验方法,并测定了其弹性模量、泊松比、剪切模量、徐变伸长率等力学参数。进一步地,提出了描述STFE膜材应力-应变关系与短期时变(徐变、应力松弛现象)力学性能的材料本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STFE膜材相对于传统织物涂层膜材,拥有更高的弹性模量和同等水平的徐变伸长率,相对于同样透光透景的ETFE膜材,STFE膜材的强度为其6~7倍,弹性模量为其6倍以上,且徐变伸长率不到其15%。综上所述,STFE膜材具有优异的建筑表现效果和力学性能,适合作为透明张拉膜结构的建筑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拉膜结 STFE膜材 单双轴力学试验 框剪试验 徐变试验 材料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50航空铝合金“单因素”本构模型参数与温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勇 柯映林 董辉跃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9-24,共6页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7050航空铝合金“单因素”本构模型中参数与温度的相关性。通过位错理论分析和进行材料基本关系式推导指出铝合金材料模型受温度的影响。设计准静态压缩实验和高速冲击压缩实验研究材料的静、动态力学性能。通过...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7050航空铝合金“单因素”本构模型中参数与温度的相关性。通过位错理论分析和进行材料基本关系式推导指出铝合金材料模型受温度的影响。设计准静态压缩实验和高速冲击压缩实验研究材料的静、动态力学性能。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拟合和比较,得出7050航空铝合金“单因素”本构模型中的参数与温度相关的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建立材料参数与温度之间的数学映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7050航空铝合金“单因素”本构模型,最后进行切削实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7050航空铝合金“单因素”本构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开展切削加工有限元模拟和进行工艺优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切削 7050航空铝合金 材料本构模型 压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高强度钢BR1500HS本构模型二次开发
3
作者 赵鹏展 魏良庆 谢志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34-136,141,共4页
以BR1500HS高强度钢板为研究对象,基于传热学、相变动力学和弹塑性理论基础,建立了高强度钢热冲压成形的本构模型。基于Abaqus软件对其进行了二次开发,对某汽车A柱的局部U型件进行了热冲压成形模拟。以板料厚度变化和零件回弹量为评价参... 以BR1500HS高强度钢板为研究对象,基于传热学、相变动力学和弹塑性理论基础,建立了高强度钢热冲压成形的本构模型。基于Abaqus软件对其进行了二次开发,对某汽车A柱的局部U型件进行了热冲压成形模拟。以板料厚度变化和零件回弹量为评价参数,对比分析了自行开发模型与软件系统自带的Johnson-Cook模型得到的模拟结果。结果表明:所开发模型考虑了相变对材料的影响,模拟的结果更接近于实验值,更适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钢 热冲压 材料本构模型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形锯齿切屑的切削法构建GH2136合金本构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薛鸿垚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2-95,共4页
基于梯形锯齿切屑的切削模型,使用准静态压缩实验和正交切削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能够描述铁基高温合金GH2136切削加工过程的Johnson-Cook材料本构模型。该模型的应变及应变率范围远高于常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Split Hopkinson ... 基于梯形锯齿切屑的切削模型,使用准静态压缩实验和正交切削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能够描述铁基高温合金GH2136切削加工过程的Johnson-Cook材料本构模型。该模型的应变及应变率范围远高于常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PHB)方法所能达到的范围,大大地提高了模型在切削加工仿真中的准确度。在专业的切削仿真软件Advant Edge(AE) FEM中应用新建立的Johnson-Cook材料本构模型进行正交切削仿真,将仿真结果同实验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仿真 Johnson-Cook材料本构模型 梯形锯齿切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性能对柔辐式非充气轮胎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岩 付宏勋 +2 位作者 陈凯 张金焱 肖振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41,共8页
材料性能对柔辐式非充气轮胎力学特性的影响较大,是柔辐式非充气轮胎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选取了4种不同属性的聚氨酯材料进行单轴拉伸试验,基于应力-应变试验数据构建了5种超弹性材料本构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基于单元构型方法,构建... 材料性能对柔辐式非充气轮胎力学特性的影响较大,是柔辐式非充气轮胎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选取了4种不同属性的聚氨酯材料进行单轴拉伸试验,基于应力-应变试验数据构建了5种超弹性材料本构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基于单元构型方法,构建了柔辐式非充气轮胎数值模型,对其刚度特性、接地特性和支撑体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仿真分析,并将仿真结果与轮胎样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不同材料性能柔辐式非充气轮胎的刚度特性、接地特性及应力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刚度曲线基本为线性变化,接地压力集中分布在胎肩区域,支撑体应力集中分布在中、下两侧辐板,随着材料硬度的增加,径向刚度及最大接地压力增加,但接地长度及支撑体应力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充气轮胎 单轴拉伸 材料本构模型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结构件铣削加工变形仿真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丁悦 刘畅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3期81-89,共9页
针对航空结构件在铣削加工过程中易产生变形等问题,探讨了结构件铣削加工有限元仿真方法,逐步解决了本构模型建立、毛坯初始应力场构建、切削载荷施加、网格细化与状态更新等系列问题。根据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对试验件进行了加工变形仿真... 针对航空结构件在铣削加工过程中易产生变形等问题,探讨了结构件铣削加工有限元仿真方法,逐步解决了本构模型建立、毛坯初始应力场构建、切削载荷施加、网格细化与状态更新等系列问题。根据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对试验件进行了加工变形仿真和铣削加工试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可满足工程应用需要。同时,提出了先加工两端后加工中间的加工变形控制策略,并采用该策略对大尺寸铝合金单面框进行了工艺设计。通过加工变形仿真验证了工艺方案的可行性。实际加工结果表明变形量和变形趋势与加工结果基本吻合,实现了大型航空结构件的一次加工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结 铣削 加工变形 有限元方法 材料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粒尺寸对Inconel 718薄板塑性微变形行为的影响:实验与建模
7
作者 纪开盛 刘艳雄 +3 位作者 张怡俊 宋燕利 尹飞 魏文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412-1425,共14页
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微型化Inconel 718薄板构件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晶粒尺寸显著影响金属薄板的塑性变形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Inconel 718薄板构件的生产和应用。本文对不同晶粒尺寸的Inconel 718薄板进行了一系列单轴... 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微型化Inconel 718薄板构件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晶粒尺寸显著影响金属薄板的塑性变形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Inconel 718薄板构件的生产和应用。本文对不同晶粒尺寸的Inconel 718薄板进行了一系列单轴拉伸试验和扫描电镜实验,研究了晶粒尺寸对其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通过EBSD技术表征了晶粒尺寸、晶粒取向和晶粒平均取向偏差,阐明了晶粒尺寸效应的变形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大,在拉伸应力作用下,晶粒旋转和协调变形机制减弱,取向转变为<232>的晶粒数量逐渐减少,从而导致屈服强度和最大抗拉强度显著降低;此外,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大,晶粒内部的塑性变形明显减弱,晶界滑动逐渐成为拉伸过程中主要的变形机制,导致断裂应变减小,韧性断裂特征减弱。本文综合考虑晶粒尺寸和应变量影响,建立了能够应用于Inconel 718薄板的微成形研究的混合材料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 718薄板 晶粒尺寸 力学性能 断裂机理 混合材料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台阶抛掷爆破速度规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4
8
作者 黄永辉 刘殿书 +2 位作者 李胜林 李祥龙 王家磊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500,共6页
为了获得高台阶抛掷爆破作用下岩石的抛掷速度变化规律,结合现场实验,采用理论分析、高速摄影技术、数值计算方法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炮孔内炸药起爆后,坡面岩石抛掷初速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在93~105 ms之间,最大抛掷初速度在18~28 ... 为了获得高台阶抛掷爆破作用下岩石的抛掷速度变化规律,结合现场实验,采用理论分析、高速摄影技术、数值计算方法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炮孔内炸药起爆后,坡面岩石抛掷初速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在93~105 ms之间,最大抛掷初速度在18~28 m/s之间;坡面岩石的最大抛掷初速度在延炮孔内传爆方向呈增长、稳定、下降的趋势;岩石抛掷运动过程的最后阶段呈自由落体运动,个别岩块的运动速度存在增减现象,主要是由于岩体破碎后岩块间存在的相互碰撞作用;高速摄影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正确性、RHT材料本构模型及参数在高台阶抛掷爆破数值计算过程中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速度场 RHT材料本构模型 高台阶抛掷爆破 高速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钝性撞击损伤影响因素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崔世海 吴飞宏 +2 位作者 李海岩 贺丽娟 吕文乐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7-662,675,共7页
目的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肾脏钝性撞击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肾脏CT图像构建不同年龄人群肾脏有限元模型,重构肾脏钝性撞击实验,分析肾脏材料本构参数、肾脏组织结构、肾脏大小、撞击位置和撞击速度等参数对肾脏损伤的影响。结果相同... 目的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肾脏钝性撞击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肾脏CT图像构建不同年龄人群肾脏有限元模型,重构肾脏钝性撞击实验,分析肾脏材料本构参数、肾脏组织结构、肾脏大小、撞击位置和撞击速度等参数对肾脏损伤的影响。结果相同撞击工况下,肾皮质应力随肾脏质量的增加有所减少,随撞锤撞击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肾包膜具有一定的吸能效果,从而降低肾脏的应力;肾脏受到撞击时,侧面撞击的肾皮质应力明显高于正面撞击。结论相比黏弹性本构模型,Mooney Rivlin材料本构模型更适合用于肾脏损伤的有限元评价;肾脏损伤随肾脏质量的增加有所减少;撞锤撞击速度的增加会加剧肾脏损伤;肾包膜会一定程度上减轻肾脏损伤,故在进行肾脏有限元建模时,必须考虑肾包膜结构的存在;相比正面和背面撞击,肾脏侧面受到撞击时损伤相对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材料本构模型 钝性撞击损伤 肾脏质量 肾包膜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长岩力学性能实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永辉 刘殿书 +2 位作者 程志彬 卢宝华 冯亚飞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66-1070,共5页
针对燕山期的蚀变闪长岩静动态基础力学参数缺乏的问题.采用现场取样、现场试验及实验室实验的方法,分别对闪长岩岩石样本进行了密度测试、点载荷仪的点载荷试验、压力机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和声波测试仪的纵横波测试试验.得到了该燕山... 针对燕山期的蚀变闪长岩静动态基础力学参数缺乏的问题.采用现场取样、现场试验及实验室实验的方法,分别对闪长岩岩石样本进行了密度测试、点载荷仪的点载荷试验、压力机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和声波测试仪的纵横波测试试验.得到了该燕山期蚀变闪长岩的密度为2 848 kg/m3、点载荷强度为7.12 MPa,单轴抗压强度为140.68 MPa,纵波平均波速为4 797 m/s,横波平均波速为2 705 m/s,并在此试验数据基础上运用弹性波理论计算公式得出了该闪长岩试件的动弹性模量52.8GPa和动泊松比0.267.该试验结果为制定井筒爆破方案设计及确定脆性岩石材料本构模型参数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岩 点载荷强度 单轴抗压强度 纵波 横波 动泊松比 动弹性模量 材料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大型复杂冲压件拉延回弹仿真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坤民 高岩 +3 位作者 赵德望 任大鑫 龚春忠 许赢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20,共9页
为了分析有限元仿真技术在计算复杂大型冲压件拉延回弹中的问题,系统研究了仿真参数对回弹的影响,发现了准确预测回弹的关键仿真技术,对复杂冲压件的工艺和模具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以某汽车后地板拉延成形为例,分析了板料初始网格尺寸、... 为了分析有限元仿真技术在计算复杂大型冲压件拉延回弹中的问题,系统研究了仿真参数对回弹的影响,发现了准确预测回弹的关键仿真技术,对复杂冲压件的工艺和模具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以某汽车后地板拉延成形为例,分析了板料初始网格尺寸、单元类型、厚向积分点个数、冲压速度、压边圈控制方式和材料本构模型对回弹的影响,发现准确计算复杂冲压件拉延回弹的关键仿真技术在于合理设置压边间隙和压边力,以及采用合理的材料本构模型。根据具体的模具标准设置了压边间隙;压边力要接近实际值,可以根据拉延筋的布置、截面形状及板料强度,或者参考位移控制压边圈的仿真结果对压边力进行估算;材料本构模型的强化法则对回弹影响最大,随动-各向同性混合强化法则预测回弹最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制造 冲压仿真 拉延模具 回弹预测 材料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纤维增强聚合物注塑件翘曲变形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2
作者 江青松 柳和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6-131,共6页
基于长纤维增强聚合物注塑件的纤维分布,运用Mori-Tanaka复合材料性能均质化理论模型,采用耦合有限元方法,分别建立了长纤维增强聚合物材料的弹性、弹塑性本构关系,研究了材料本构对翘曲变形模拟结果的影响程度,分析了主要纤维参数对翘... 基于长纤维增强聚合物注塑件的纤维分布,运用Mori-Tanaka复合材料性能均质化理论模型,采用耦合有限元方法,分别建立了长纤维增强聚合物材料的弹性、弹塑性本构关系,研究了材料本构对翘曲变形模拟结果的影响程度,分析了主要纤维参数对翘曲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于弹性、弹塑性材料本构的翘曲变形形状均为"穹顶"结构,但弹塑性本构的翘曲变形更大;翘曲变形随初始纤维长度、初始纤维长径比及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纤维增强聚合物 注塑件 材料本构模型 纤维参数 翘曲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孪生诱发塑性钢大变形试样制备试验参数设计
13
作者 段若尘 魏国前 赵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24,160,共6页
为了探究孪生诱发塑性(TWIP)钢在弯曲等大变形下的微观组织变化,需要制备给定大变形材料试样,然而在实际试验中很难精准确定合适的力学性能试验参数。针对四点弯作用下的TWIP钢试样制备条件,分别基于弹性模型、Ramberg模型和Chaboche模... 为了探究孪生诱发塑性(TWIP)钢在弯曲等大变形下的微观组织变化,需要制备给定大变形材料试样,然而在实际试验中很难精准确定合适的力学性能试验参数。针对四点弯作用下的TWIP钢试样制备条件,分别基于弹性模型、Ramberg模型和Chaboche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模拟了试样在不同位移条件下的变形过程,获得了与给定大变形相匹配的试验参数。基于得到的试验参数开展了24次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实际变形与仿真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基于Chaboche模型的有限元仿真能够有效获取材料大变形试验的力学参数,而合适的材料参数是决定仿真结果精确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生诱发塑性钢 有限元分析 材料本构模型 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of rock-like materials containing a single crack under the action of chemical corrosion and uniaxial compression 被引量:12
14
作者 PAN Ji-liang CAI Mei-feng +1 位作者 LI Peng GUO Qi-f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486-498,共13页
To describe the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roded rock-like specimens containing a single crack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a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combining hydro-chemical damage with coupli... To describe the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roded rock-like specimens containing a single crack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a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combining hydro-chemical damage with coupling damage of micro-flaws and macro-cracks is proposed.Firstly,based on phenomenological theory,the damage variable of the rock-like specimens subjected to water environment erosion and chemical corrosion is obtained.Secondly,a coupled damage variable for cracked rock-like specimens is derived based on the Lemaitre strain equivalence hypothesis,which combines the Weibull statistical damage model for micro-flaws and the fracture mechanics model for a macro single crack.Then,considering the residual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ck-like materials,the damage variable is modified by introducing the correction coefficient,and the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of the corroded rock-like specimens with a single crack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is established.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experimental stress−strain curves,and 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provided in the literature.Finally,the corre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damage variabl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discussed.The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describe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and residual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roded rock-like specimens with a single crack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like material single-cracked rock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hydro-chemical erosion residual strength damage variab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