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合金泡沫材料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向阳 龙波 +1 位作者 刘宏专 李劼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1-63,共3页
轻合金泡沫在汽车及建筑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制备方法也较多。目前,轻合金泡沫的主要制备方法有粉体发泡法、熔体发泡法、渗流铸造法及气体发泡连续法等。在简要分析了这些轻合金泡沫制备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以后轻合金泡沫方面... 轻合金泡沫在汽车及建筑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制备方法也较多。目前,轻合金泡沫的主要制备方法有粉体发泡法、熔体发泡法、渗流铸造法及气体发泡连续法等。在简要分析了这些轻合金泡沫制备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以后轻合金泡沫方面的研究重点。今后的重点应放在进一步研究金属泡沫材料性能与基体合金成分及发泡工艺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泡工艺对泡沫密度和气孔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等方面;轻合金泡沫的低成本生产工艺与相关设备的设计等方面的研究也应该作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合金泡沫材料 低成本 制备技术 合金泡沫 材料制备技术 熔体发泡法 制备方法 发泡工艺 渗流铸造法 前景广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俊寿 尹玉军 尹晓春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6-310,共5页
从纳米微粒、纳米薄膜、纳米纤维的角度综述了SnO2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报道了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的新方法--热爆合成法,讨论了用该方法制备纳米纤维的基本条件,并对用该方法制备出的SnO2纳米纤维进行了S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SnO... 从纳米微粒、纳米薄膜、纳米纤维的角度综述了SnO2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报道了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的新方法--热爆合成法,讨论了用该方法制备纳米纤维的基本条件,并对用该方法制备出的SnO2纳米纤维进行了S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SnO2纤维的直径约20~100 nm,其X射线衍射谱与标准的SnO2衍射谱完全一致.用热爆合成法制备的SnO2纳米纤维,经过研磨还可以制成长度不同的纳米棒.这种材料尺寸均匀、无团聚、稳定性高、比表面积较大,与气体的接触面较大,有利于提高对气体的灵敏度,有望发展成较为理想的气敏、湿敏、压敏基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锡 纳米纤维 热爆形变合成 传感器材料 材料制备技术 SNO2 纳米微粒 X射线衍射谱 XRD分析 纳米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三维多孔支架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3
作者 丑修建 陈庆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10期216-218,共3页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是组织工程成败之关键因素,制备一种既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又具有特定形状和三维连通多孔结构的支架材料是组织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综述了组织工程多孔支架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和总结了各...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是组织工程成败之关键因素,制备一种既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又具有特定形状和三维连通多孔结构的支架材料是组织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综述了组织工程多孔支架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和总结了各制备技术的优缺点,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制备技术 组织工程 研究现状 多孔支架 三维 支架材料 生物降解性 生物相容性 多孔结构 发展趋势 优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最新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其永 《陶瓷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62-70,共9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最新进展情况,并对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材料制备技术 纳米复合 发展前景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金属多孔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
5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9-619,共1页
金属多孔材料是高温、高压、高浓度等工业环境生产巾过滤分离的关键材料,特别是在冶金化工等领域,过滤分离问题已成为阻碍其转型升级的桎梏。常规金属多孔材料已不能满足材料孔径更小、过滤精度更高、
关键词 金属多孔材料 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 梯度 过滤分离 环境生产 分离问题 过滤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压电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6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3-33,共1页
本项目在研究压电材料各向异性和微结构相图基础上,针对钙钛矿结构压电陶瓷和有机压电聚合物,采用独特工艺,制备了高性能低成本压电陶瓷,实现了新型陶瓷成分设计、微结构表征和性能优化;结合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方法,建立了高性能... 本项目在研究压电材料各向异性和微结构相图基础上,针对钙钛矿结构压电陶瓷和有机压电聚合物,采用独特工艺,制备了高性能低成本压电陶瓷,实现了新型陶瓷成分设计、微结构表征和性能优化;结合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方法,建立了高性能有机压电聚合物的组织设计、结构调控、性能分析的理论和准则。该制各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制备技术 性能优化 压电材料 压电聚合物 微结构表征 应用 压电陶瓷 密度泛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7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9年第1期37-37,共1页
世界专利WO200694325中公布了一种奥地利科研人员研发的制备含有纳米级颗粒的块体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工序包括:1)先制备一种固态粗晶粒材料作为原料,该原料中应当含有两种以上的金属组分,金属组分之间都不互溶,
关键词 材料制备技术 金属基复合材料 纳米复合 金属组分 纳米级颗粒 科研人员 世界专利 奥地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二氧化钛基纳米杂化材料制备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8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14-114,共1页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 重要进展 纳米杂化材料 导电聚合物 高韧性 材料制备技术 纳米线阵列 聚吡咯 半导体材料 同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俄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发明热膨胀系数近零的纳米陶瓷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9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74-274,共1页
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与俄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强度物理和材料学研究所共同开发了热膨胀系数近零的纳米陶瓷制备技术,这种陶瓷复合材料具有极高的耐磨性,将被用来制造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新型密封元件。
关键词 材料制备技术 陶瓷复合材料 热膨胀系数 纳米陶瓷 西伯利亚 国立大学 科学院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硬质薄膜材料制备技术获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0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8-48,共1页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主任委员徐可为等研究的复杂型腔工模具表面硬质薄膜材料制备成套设备及关键工艺技术获得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围绕脉冲直流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CVD)成套工业设备研制...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主任委员徐可为等研究的复杂型腔工模具表面硬质薄膜材料制备成套设备及关键工艺技术获得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围绕脉冲直流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CVD)成套工业设备研制、PCVD制备硬质薄膜材料以及在工模具表面薄膜材料强化领域的关键应用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制备技术 技术发明 硬质薄膜 模具表面 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西安交通大学 关键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化物所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取得新进展
11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9-609,共1页
5月30日获悉,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复合润滑材料研究组采用简单方法成功制备出粒度均匀的聚四氟乙烯纳米微球,并于近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聚四氟乙烯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0710188... 5月30日获悉,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复合润滑材料研究组采用简单方法成功制备出粒度均匀的聚四氟乙烯纳米微球,并于近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聚四氟乙烯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071018857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材料制备技术 纳米微球 聚四氟乙烯 润滑材料 防护材料 制备方法 专利授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兰化所:柔性二氧化钛基纳米杂化材料制备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12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2-122,共1页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刘维民、周峰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在多孔封开氧化钛纳米管制备高韧性同轴纳米杂化材料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研究将导电聚合物或金属纳米线和纳米管沉积在二氧化钛纳米管中形成两相交替...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刘维民、周峰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在多孔封开氧化钛纳米管制备高韧性同轴纳米杂化材料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研究将导电聚合物或金属纳米线和纳米管沉积在二氧化钛纳米管中形成两相交替排列的杂化复合材料,为高韧性二氧化钛纳米管/导电聚合物(半导体,金属)纳米线和纳米管同轴材料的大面积制备提供了新的便捷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制备技术 纳米杂化材料 二氧化钛基 中科院 二氧化钛纳米管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属纳米线 化学物理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铝、镁基多孔复合材料制备技术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13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2-133,共2页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轻金属材料研究组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努力,在铝镁合金多孔复合材料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成果,目前以铝和镁及其合金为多孔材料基体核心专利,已获得4项国家发...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轻金属材料研究组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努力,在铝镁合金多孔复合材料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成果,目前以铝和镁及其合金为多孔材料基体核心专利,已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包括3项核心专利和1项外围专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发明专利 多孔复合材料 铝镁合金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材料制备技术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镁基 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二氧化钛基纳米杂化材料制备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14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0-850,共1页
关键词 材料制备技术 纳米杂化材料 二氧化钛基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二氧化钛纳米管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属纳米线 导电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衬底材料制备技术适合联机生产
15
作者 冯建情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7年第10期46-46,共1页
为了制备单晶Ni衬底,将大约100nm厚的牺牲外延铜层电沉积在单晶镍基极层上,然后再沉积一个10~50μm的外延镍层,利用选择性的腐蚀去除铜层,把顶部的Ni层从基极层上分离。和初始材料一样,自由无束缚的Ni膜就成为具有良好织构的单晶... 为了制备单晶Ni衬底,将大约100nm厚的牺牲外延铜层电沉积在单晶镍基极层上,然后再沉积一个10~50μm的外延镍层,利用选择性的腐蚀去除铜层,把顶部的Ni层从基极层上分离。和初始材料一样,自由无束缚的Ni膜就成为具有良好织构的单晶层。这种Ni膜适用于制备高温超导带材,同时基极层能重复使用制备更多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制备技术 高温超导带材 衬底 生产 联机 Ni层 重复使用 单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50填充石墨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在高速磁力泵上的应用研究新型磁力传动技术研究及400Hz高速磁力泵研制通过鉴定
16
作者 孔繁余 《排灌机械》 2005年第1期6-6,共1页
关键词 材料制备技术 400Hz 传动技术 磁力泵 高速 通过鉴定 研制 应用 石墨 填充 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 2004年 计划项目 研究项目 高新技术 流体机械 江苏大学 委员会 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制备新技术:激光快速成形技术
17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4,共1页
激光快速成形技术(Laser rapid forming,LRF)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材料制备新技术,它是将激光快速成形技术获得的独特凝固组织通过逐层堆积并扩展到整个三维实体零件,从而使传统的材料成形多步制造工艺集成为一步制造,极大地提高... 激光快速成形技术(Laser rapid forming,LRF)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材料制备新技术,它是将激光快速成形技术获得的独特凝固组织通过逐层堆积并扩展到整个三维实体零件,从而使传统的材料成形多步制造工艺集成为一步制造,极大地提高了工件制造效率以及材料性能并节省了成本被认为是制造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代表先进制造技术和材料制备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目前,已应用于金属、陶瓷、塑料以及各种复合材料的制备和零件修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制备技术 快速成形 传统制造技术 制备技术 工艺集成 先进制造技术 制造效率 发展方向 力学性能 材料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与表面处理技术(Ⅱ)
18
作者 覃奇贤 刘淑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0-31,35,共3页
关键词 表面处理技术 复合材料 复合电刷镀 复合化学镀 复合电镀 材料制备技术 复合镀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材料时代的创新精神——评《多层喷射沉积技术及应用》
19
作者 陈建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多层喷射沉积技术及应用》 大尺寸结构材料 材料制备技术 快速凝固技术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维网状二氧化钛/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20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4-34,共1页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网状TiQ2/Si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特点是选取由AERQSIL工艺生产的一种髙度分散的二氧化钛P25与氢氧化钠反应,并将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在反应釜加人机械搅拌,通过机械外力生成极细超长的二...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网状TiQ2/Si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特点是选取由AERQSIL工艺生产的一种髙度分散的二氧化钛P25与氢氧化钠反应,并将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在反应釜加人机械搅拌,通过机械外力生成极细超长的二氧化钛纳米线.选取阿拉丁公司生产的纳米级硅颗粒溶于无水乙醇溶液中,机械搅拌直至纳米级硅颗粒完全溶解.极细超长的二氧化钛纳米线和纳米级硅颗粒溶液混合,机械搅拌至均匀混合,再次放人反应釜中二次反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制备方法 复合材料 网状 三维 机械搅拌 材料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