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燕山褶断带下板城盆地杏石口组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
17
1
作者
刘健
赵越
+1 位作者
柳小明
刘晓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39-654,共16页
本文通过对燕山褶断带下板城盆地杏石口组沉积物的成分、古水流及其底部砾岩的砂质充填物中碎屑锆石和砾岩中部出露的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砾石中锆石LA-ICP-MS U-Pb测年分析结果,并结合来源区的构造与岩浆作用的调查,揭示了杏石口组沉积...
本文通过对燕山褶断带下板城盆地杏石口组沉积物的成分、古水流及其底部砾岩的砂质充填物中碎屑锆石和砾岩中部出露的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砾石中锆石LA-ICP-MS U-Pb测年分析结果,并结合来源区的构造与岩浆作用的调查,揭示了杏石口组沉积时环境的剧变。三叠纪时期刘家沟组至二马营组均为河流相沉积,其古流向自东向西,而杏石口组沉积期变为快速堆积的山麓冲积扇相砾岩,古流向自北-北西向南-南东。杏石口组一段至二段的沉积特征记录了该时期内蒙古隆起的构造抬升及剥露过程。杏石口组中碎屑锆石和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砾石中锆石U-Pb年龄范围可分为3组:2025~2565Ma、1659~1888Ma和193~691Ma。其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97±6Ma,表明杏石口组的砂砾岩沉积时代应晚于197±6Ma,即其沉积时代应为早侏罗世。笔者曾获得下板城盆地北侧王土房杂岩体中不同单元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91±1Ma和207±1Ma,其与本文获得杏石口组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及两枚花岗岩砾石中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197±6Ma和206±2Ma、207±2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与王土房杂岩体同期侵位的岩体在杏石口期发生了快速抬升剥露。暗示了内蒙古隆起在早侏罗世发生了快速抬升及剥露的构造过程。结合前人研究,燕山褶断带前180Ma构造幕发生时代应在197~180Ma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褶断带
杏石口组
碎屑锆
石
剥露过程
锆
石
LA-ICP-MS
U-Pb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西山杏石口组的鱼化石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宪亭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8年第4期278-286,321,共10页
本文记述了北京西山杏石口组的—占鳕——Xingshikous xishanensis gen. et sp. nov.,其形态与延长群的 Triassodus 和石拐群召沟组的 Daqingshaniscus 有所相似,但更近似后者.根据古鳕类的进化水平,推证含鱼化石沉积杏石口组的时代为...
本文记述了北京西山杏石口组的—占鳕——Xingshikous xishanensis gen. et sp. nov.,其形态与延长群的 Triassodus 和石拐群召沟组的 Daqingshaniscus 有所相似,但更近似后者.根据古鳕类的进化水平,推证含鱼化石沉积杏石口组的时代为早侏罗世.文中还讨论了我国北方古鳕类基干支的某些分子如 Turfania、Triassodus、Xingshikous、Daqingshaniscus 和 Uighuroniscus 的分布及其生物地层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西山
杏石口组
早侏罗世
古鳕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西山杏石口组发育特征及其时代
3
作者
米家榕
张川波
+2 位作者
孙春林
宁岩
姚春青
《地质学报》
1984年第4期273-283,357,共12页
北京西山门头沟群底部发育一套以中粗粒碎屑岩为主的陆相地层。这套地层由杨杰(1947)首先报道。1957年,杨氏将其命名为杏石口亚统。1959年,由原北京矿业学院改称杏石口组。1977年,《华北区区域地层表-北京市分册》沿用之。
关键词
北京西山
杏石口组
碎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燕山褶断带下板城盆地杏石口组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
17
1
作者
刘健
赵越
柳小明
刘晓文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实物资料中心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39-654,共1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2006CB4035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132020)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00013000168)
文摘
本文通过对燕山褶断带下板城盆地杏石口组沉积物的成分、古水流及其底部砾岩的砂质充填物中碎屑锆石和砾岩中部出露的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砾石中锆石LA-ICP-MS U-Pb测年分析结果,并结合来源区的构造与岩浆作用的调查,揭示了杏石口组沉积时环境的剧变。三叠纪时期刘家沟组至二马营组均为河流相沉积,其古流向自东向西,而杏石口组沉积期变为快速堆积的山麓冲积扇相砾岩,古流向自北-北西向南-南东。杏石口组一段至二段的沉积特征记录了该时期内蒙古隆起的构造抬升及剥露过程。杏石口组中碎屑锆石和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砾石中锆石U-Pb年龄范围可分为3组:2025~2565Ma、1659~1888Ma和193~691Ma。其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97±6Ma,表明杏石口组的砂砾岩沉积时代应晚于197±6Ma,即其沉积时代应为早侏罗世。笔者曾获得下板城盆地北侧王土房杂岩体中不同单元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91±1Ma和207±1Ma,其与本文获得杏石口组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及两枚花岗岩砾石中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197±6Ma和206±2Ma、207±2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与王土房杂岩体同期侵位的岩体在杏石口期发生了快速抬升剥露。暗示了内蒙古隆起在早侏罗世发生了快速抬升及剥露的构造过程。结合前人研究,燕山褶断带前180Ma构造幕发生时代应在197~180Ma期间。
关键词
燕山褶断带
杏石口组
碎屑锆
石
剥露过程
锆
石
LA-ICP-MS
U-Pb定年
Keywords
Yanshan fold-and-thrust belt
Xingshikou formation
Detrital zircons
Denudation process
Zircon LA-ICP-MSU-Pb dating
分类号
P542.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88.21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西山杏石口组的鱼化石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宪亭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出处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8年第4期278-286,321,共10页
文摘
本文记述了北京西山杏石口组的—占鳕——Xingshikous xishanensis gen. et sp. nov.,其形态与延长群的 Triassodus 和石拐群召沟组的 Daqingshaniscus 有所相似,但更近似后者.根据古鳕类的进化水平,推证含鱼化石沉积杏石口组的时代为早侏罗世.文中还讨论了我国北方古鳕类基干支的某些分子如 Turfania、Triassodus、Xingshikous、Daqingshaniscus 和 Uighuroniscus 的分布及其生物地层意义.
关键词
北京西山
杏石口组
早侏罗世
古鳕科
Keywords
Beijing
Xingshikou Formation
Lower Jurassic
Palaeoniscidae
分类号
P6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西山杏石口组发育特征及其时代
3
作者
米家榕
张川波
孙春林
宁岩
姚春青
机构
长春地质学院
出处
《地质学报》
1984年第4期273-283,357,共12页
文摘
北京西山门头沟群底部发育一套以中粗粒碎屑岩为主的陆相地层。这套地层由杨杰(1947)首先报道。1957年,杨氏将其命名为杏石口亚统。1959年,由原北京矿业学院改称杏石口组。1977年,《华北区区域地层表-北京市分册》沿用之。
关键词
北京西山
杏石口组
碎屑岩
分类号
P535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燕山褶断带下板城盆地杏石口组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刘健
赵越
柳小明
刘晓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京西山杏石口组的鱼化石
刘宪亭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京西山杏石口组发育特征及其时代
米家榕
张川波
孙春林
宁岩
姚春青
《地质学报》
198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