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谷一歌唱艺术特点系列研究之一 被引量:2
1
作者 牛毅蓉 《音乐时空》 2012年第3X期26-27,共2页
论文通过听、观等研究方法分析李谷一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结合研究她咬字、行腔、气声等不同情感艺术处理技巧,总结出李谷一歌唱艺术最大的特点。
关键词 李谷一 中国民族声乐 演唱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著名电影歌曲概述——以“李谷一从艺50周年演唱会”上的选曲为例
2
作者 廖凌 《当代音乐》 2016年第3期87-88,共2页
经历了十年"文革"和"八个样板戏"垄断银屏的年代之后,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市场迎来了一片繁荣,李谷一作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歌唱家,她美妙的歌声为影片插上了"翅膀",飞入了大众的心田。本文以李谷一演唱的8... 经历了十年"文革"和"八个样板戏"垄断银屏的年代之后,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市场迎来了一片繁荣,李谷一作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歌唱家,她美妙的歌声为影片插上了"翅膀",飞入了大众的心田。本文以李谷一演唱的80年代初期的部分电影歌曲为例,从歌曲内容、音乐风格、二度创作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此期著名电影歌曲的大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年代初期 电影歌曲 李谷一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李谷一歌唱艺术特点研究(之二)
3
作者 牛毅蓉 《音乐时空》 2012年第A04期19-20,共2页
通过研究李谷一发声技巧、丰富音色技巧等方面,研究她歌唱艺术风格创新的过程和演唱艺术特点的总结。
关键词 李谷一 混合声 演唱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谷一电影音乐的三重审美与创作溯源
4
作者 于海洋 苏米尔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44-47,共4页
电影属于空间结构的叙事艺术,音乐则属于时间结构的宣情艺术。在二者交融互渗中,电影音乐或是作为一项情节要素参与叙事,或是作为一种声音意象营造氛围,或是作为一种话语手段优化影像时空,从而彰显出电影音乐独特的审美价值。许多电影... 电影属于空间结构的叙事艺术,音乐则属于时间结构的宣情艺术。在二者交融互渗中,电影音乐或是作为一项情节要素参与叙事,或是作为一种声音意象营造氛围,或是作为一种话语手段优化影像时空,从而彰显出电影音乐独特的审美价值。许多电影音乐中的经典电影歌曲甚至超越电影本身的传播力而成为观众对一个时代的一段集体情感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音乐 情感记忆 空间结构 经典电影 营造氛围 传播力 声音意象 李谷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大为李谷一“颂歌献给党”
5
作者 邢晓芳 《北方音乐》 2007年第7期10-,共1页
  今年是建党86周年,也是香港回归1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交响乐团(原总政交响乐团)将来沪为上海观众献上一台"颂歌献给党"大型主题音乐会,特邀著名老歌唱家蒋大为、李谷一领衔主演,演出汇集总政歌剧团的潘淑珍、于爽、张海...   今年是建党86周年,也是香港回归1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交响乐团(原总政交响乐团)将来沪为上海观众献上一台"颂歌献给党"大型主题音乐会,特邀著名老歌唱家蒋大为、李谷一领衔主演,演出汇集总政歌剧团的潘淑珍、于爽、张海庆等一批活跃在当今舞台上的优秀中青年歌唱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谷一 蒋大为 音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的民族特性与时代表达——从尚雯婕与李谷一的对立说起
6
作者 黄晓意 《戏剧之家》 2018年第5期63-64,共2页
2016年10月21日在央视三套播出大型原创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叮咯咙咚呛》第二季节目。作为毕业于复旦大学法语系高材生的尚雯婕,用法语演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道情"传承人合作了一曲《夜之缪斯》,还融入了一段三国演义名段花腔... 2016年10月21日在央视三套播出大型原创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叮咯咙咚呛》第二季节目。作为毕业于复旦大学法语系高材生的尚雯婕,用法语演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道情"传承人合作了一曲《夜之缪斯》,还融入了一段三国演义名段花腔渔鼓《要荆州》。演唱完,选手尚雯婕与评委李谷一,就以何种方式传承和传播非遗发生了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雯婕 李谷一 民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样的情 海样的爱——硝烟中匆访李谷一
7
作者 徐殿国 吴明举 《音乐爱好者》 1989年第1期33-34,共2页
掌声,经久不息的掌声如狂涛回荡在南疆战场上;泪水,纯洁晶莹的泪水像温暖的细雨落浸在张张刚毅的脸上。老山将士用这种特殊的语言,表达了他们对自己所敬爱的歌唱家李谷一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赏。带着情、带着爱、带着对战士的深深理解,
关键词 李谷一 通俗唱法 歌唱演员 发声方法 战场上 轻音乐团 年轻的朋友 会唱 艺术享受 补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谷一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之启示
8
作者 杨晖 《黄河之声》 2018年第5期125-125,共1页
李谷一是我国民族声乐和通俗音乐艺术的杰出代表,其重要启示在于:创新是其发展的动力;注重艺术个性是其灵魂;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关键词 李谷一 民族声乐 通俗音乐 声乐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中间腔”演唱风格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韡 《歌海》 2018年第2期67-72,共6页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的流行音乐开始复苏。此时流行歌手的演唱形态与方式也独具特色,以歌手李谷一为代表的"中间腔"演唱风格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中间腔"演唱风格的形成因素进行论述,同时对"中间腔...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的流行音乐开始复苏。此时流行歌手的演唱形态与方式也独具特色,以歌手李谷一为代表的"中间腔"演唱风格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中间腔"演唱风格的形成因素进行论述,同时对"中间腔"演唱风格的代表性人物——李谷一的演唱进行音乐学分析,可以更好阐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音乐 演唱风格 李谷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湖南花鼓戏唱法对民族唱法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静 《黄河之声》 2015年第12期79-80,共2页
我国许多著名民族唱法演员都有学习湖南花鼓戏的经历,其演唱婉转动人,轻松自然,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湖南花鼓戏对于民族唱法究竟有何影响?文章首先对广义和狭义的民族唱法作出相关界定,继而通过实例从呼吸、共鸣以及润腔三方面说明... 我国许多著名民族唱法演员都有学习湖南花鼓戏的经历,其演唱婉转动人,轻松自然,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湖南花鼓戏对于民族唱法究竟有何影响?文章首先对广义和狭义的民族唱法作出相关界定,继而通过实例从呼吸、共鸣以及润腔三方面说明湖南花鼓戏唱法对民族唱法的借鉴作用,说明二者之间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花鼓戏唱法对民族唱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花鼓戏 唱腔 李谷一 民族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第二~”“第三~” 被引量:2
11
作者 亓艳萍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16-18,共3页
现代汉语里序数一般只和少数名词直接连用,如“第三人称”“第五纵队”。近来出现一种新情况,就是由序数“第二”“第三”直接加名词,构成一批成系列的新词新语,如“第二课堂”“第三产业”。这些“第二~”“第三~”为数不少,值得注... 现代汉语里序数一般只和少数名词直接连用,如“第三人称”“第五纵队”。近来出现一种新情况,就是由序数“第二”“第三”直接加名词,构成一批成系列的新词新语,如“第二课堂”“第三产业”。这些“第二~”“第三~”为数不少,值得注意。一“第二~”“第三~”时常出现在报纸杂志上,下面是我们收集的一些例子。1.常见的“第二~”有:“第二课堂”“第二祖国”“第二家庭”“第二故乡”“第二大庆”“第二专业”“第二矿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词新语 “第二课堂” 现代汉语 第三医学 报纸杂志 构词成分 中间状态 李谷一 构成方式 第二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开满篱笆——访作家、词作家张藜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雁来 《北方音乐》 2008年第3期10-11,共2页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隔.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每当看到这熟悉而优美的歌词,你的心底是否就流淌着一段美丽的旋律?……
关键词 词作家 李谷一 徐沛东 鼓浪屿 电视连续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花花》三种演唱版本的比较研究
13
作者 李倩 《戏剧之家》 2016年第22期96-96,共1页
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兰花花》,是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曲。演唱《兰花花》这首歌曲的歌唱家很多,其中以郭兰英、李谷一、彭丽媛三位歌唱家演唱的《兰花花》最有代表性,并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兰花花》三种演唱版本。
关键词 《兰花花》 演唱版本 郭兰英 李谷一 彭丽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浏阳河》、《又唱浏阳河》、《浏阳河2008》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光练 《音乐时空》 2014年第12期111-111,108,共2页
湖南是一个地域与人文背景独具特色的省份,境内生活着50个少数民族,所以湖南也有着非常浓郁的民族音乐文化。由于各个民族的差异与文化地域性的差异,使得湖南民歌各式各样,产生了不同民族不同方言的民歌,《浏阳河》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 湖南是一个地域与人文背景独具特色的省份,境内生活着50个少数民族,所以湖南也有着非常浓郁的民族音乐文化。由于各个民族的差异与文化地域性的差异,使得湖南民歌各式各样,产生了不同民族不同方言的民歌,《浏阳河》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由于传唱的广泛与其影响使得《浏阳河》不仅传唱于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有着较大的影响,也使得《浏阳河》的旋律深入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文化 李谷一 周笔畅 双送粮 人文背景 宋祖英 词作家 演唱形式 词曲作者 时代印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三姐”杯民族歌曲演唱邀请赛观感
15
作者 范国彰 《艺术探索》 1992年第1期90-91,共2页
“刘三姐”杯民族歌曲演唱邀请赛的举行,为民族声乐艺术提供了一次高档次、高水平的展现机会。各路高手在南宁精堪的表演,大大开阔了广西听众的“耳界”。邀请赛作为我国、我区音乐生活的一件大事,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及深远影响定会在今... “刘三姐”杯民族歌曲演唱邀请赛的举行,为民族声乐艺术提供了一次高档次、高水平的展现机会。各路高手在南宁精堪的表演,大大开阔了广西听众的“耳界”。邀请赛作为我国、我区音乐生活的一件大事,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及深远影响定会在今后得到进一步的显示。作为一个声乐教师,我所受到的启示是多方面的,这里仅谈点滴: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曲演唱 民族声乐艺术 民族唱法 刘三姐 声乐教师 郭兰英 声乐界 彭丽媛 李谷一 声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舞台发生的故事
16
作者 周健尔 《文化艺术研究》 1994年第4期54-57,共4页
关键词 戏剧节 徐玉兰 汇报演出 艺术群体 民族唱法 同台演出 李谷一 螺女 歌舞艺术 演唱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通俗唱法”
17
作者 陈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9年第4期48-49,共2页
在我国音乐歌坛上于80年代初提出了“通俗唱法”这一演唱方法,十年中对它褒贬不一,风风雨雨,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已不必再争论其唱法是否“科学,是否应该给予承认,因为它已被广大人民所接受,而且越来越被采用。前不久在上海举... 在我国音乐歌坛上于80年代初提出了“通俗唱法”这一演唱方法,十年中对它褒贬不一,风风雨雨,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已不必再争论其唱法是否“科学,是否应该给予承认,因为它已被广大人民所接受,而且越来越被采用。前不久在上海举行的“新潮民歌大奖赛”中再次显出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唱法 演唱方法 流行唱法 高声区 民族声乐 民族唱法 传统声乐 李谷一 演唱技巧 发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卜奎音苑集群星 龙沙乐坛斗芳艳
18
作者 陈桂生 《北方音乐》 1984年第6期20-20,共1页
齐齐哈尔市于七月下旬,举办了第三届《龙沙音乐会》。共演出了七台一百二十个音乐舞蹈节目。 这届音乐会是在广泛开展群众歌咏活动基础上,经过层层选拔、优中选优地选了七台一百二十个节目,在《龙沙音乐会》上向全市人民作汇报演出的。
关键词 卜奎 龙沙 舞蹈节目 汇报演出 歌咏活动 音乐作品 刘秉义 演出单位 李谷一 轻音乐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化了旋律的“吟念歌曲”
19
作者 郭兆胜 《北方音乐》 1994年第4期24-26,共3页
前二年,通俗歌曲的园地上俏然走来了一位艾敬。如吟如念地唱出了自己的《我的1997》;去年,又一下子闪出一个令人怜惜惜的大男孩张楚,如吟如念地唱出了自己的《姐姐》。近日,李春波的歌声又浸漫了整个大地,先是《小芳》,后是《一封家书》... 前二年,通俗歌曲的园地上俏然走来了一位艾敬。如吟如念地唱出了自己的《我的1997》;去年,又一下子闪出一个令人怜惜惜的大男孩张楚,如吟如念地唱出了自己的《姐姐》。近日,李春波的歌声又浸漫了整个大地,先是《小芳》,后是《一封家书》,仍旧如吟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春波 艾敬 张楚 音乐情感 音乐语言 崔健 民族歌曲 李谷一 毛阿敏 民间歌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星唱法与歌风
20
作者 《北方音乐》 1989年第6期28-29,共2页
不少音乐爱好者来信让我们就当前通俗歌星的演唱,谈谈通俗歌唱的流派,以及各派的优缺点。这实在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唱法不同是存在的。
关键词 音乐爱好者 崔健 李谷一 发声方法 声音技巧 用嗓 通俗唱法 发声技巧 声地 乡村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