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约瑟问题的政治学回答
1
作者 顾超 李健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9,共10页
现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展出来?这是李约瑟问题的核心。中国之所以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关键不在于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而在于科学的结构特征。中国古代科学具有历史理性的思维方式、博物学的科学体系、“大一统”型的技术体系、较... 现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展出来?这是李约瑟问题的核心。中国之所以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关键不在于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而在于科学的结构特征。中国古代科学具有历史理性的思维方式、博物学的科学体系、“大一统”型的技术体系、较高的体制化程度等四个主要的结构特征。它使得中国古代科学持续发展且高度发达,但是不利于科学革命的发生。历史理性的思维方式使得理论—形式理性消亡,博物学的科学体系和“大一统”型的技术体系使得中国古代科学无法向培根科学的受控实验方法转化,较高体制化的程度使得中国无法产生科学共同体,无法产生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和为科学发展辩护的意识形态。中国古代科学的结构特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儒法国家的权力结构:帝制儒学的国家意识形态塑造了历史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博物学的科学体系,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权力一体化塑造了“大一统”型的技术体系,权力关系稳定的结晶塑造了较高的体制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问题 结构特征 科学革命 权力结构 儒法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性汉字与中国文明史的空间动力学猜想--与媒介环境学派的“李约瑟问题”对话
2
作者 孙藜 罗喆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29,共13页
“李约瑟问题”是关乎技术与东西方文明传统及现代转型的重要媒介学议题,媒介环境学派从文字入手以“模式识别”的想象力回应“李约瑟问题”,但其媒介观内蕴着文字对感知比率乃至社会组织的单向决定论,汉字文明史叙事很大程度上错失了... “李约瑟问题”是关乎技术与东西方文明传统及现代转型的重要媒介学议题,媒介环境学派从文字入手以“模式识别”的想象力回应“李约瑟问题”,但其媒介观内蕴着文字对感知比率乃至社会组织的单向决定论,汉字文明史叙事很大程度上错失了媒介复杂性视域下对中国历史性的理解。以“媒介存在论”总是历史的、多重媒介纠缠的而不能还原为一般“存在”的概念为前提,求解“李约瑟问题”的媒介学理路亦可从图像性汉字“在场”的媒介性及其与声音、数字的特定关系入手,展示汉字存在论在地理与社会组织中蕴含着的空间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图像性 李约瑟问题 媒介存在论 中国历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李约瑟问题:无穷穷举——驳“李约瑟问题”终结论 被引量:4
3
作者 程广云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5,共6页
提出"李约瑟问题",乃是以西方的科学技术为典范,考察东方和中国的科学技术。我们以分析、解决一个"泛李约瑟问题"为基本线索。这个问题不仅是对于中(东)西科学技术的比较研究,而且是对于中(东)西科学技术、人文社... 提出"李约瑟问题",乃是以西方的科学技术为典范,考察东方和中国的科学技术。我们以分析、解决一个"泛李约瑟问题"为基本线索。这个问题不仅是对于中(东)西科学技术的比较研究,而且是对于中(东)西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由此,"李约瑟问题"形成了一个开放的问题的结构和模式。也就是说,"李约瑟问题"不仅在答案上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而且问题本身也具有无限可能性。这是一个无穷穷举过程。从中(东)西科学技术的比较研究到中(东)西人文社会等等的比较研究,乃是转换和扩展"李约瑟问题"。只要存在中西科技、人文、社会比较,或者任意两个以上的文化和社会比较,"李约瑟问题"就有其意义和价值。只有社会和文化的全球化真正达到一体化程度,"李约瑟问题"才会真正宣告"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问题 李约瑟问题 无穷穷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绿色技术范式的制度建构——从李约瑟问题谈起 被引量:5
4
作者 邬晓燕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为何现代科学发生在西方而没有发生在具有悠久文明的中国?著名的"李约瑟问题"激发了中外学者不同角度的思考与激辩,其对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启示在于,令我们明确技术发展的制度诉求,即先进的技术要素如何通过... 为何现代科学发生在西方而没有发生在具有悠久文明的中国?著名的"李约瑟问题"激发了中外学者不同角度的思考与激辩,其对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启示在于,令我们明确技术发展的制度诉求,即先进的技术要素如何通过制度变革而成功地转化为普遍有效的新技术范式。现代技术范式及其引领的工业文明模式制造出严峻无比的全球生态危机,资本主义资本取向的经济制度、专家统治的决策组织制度、技术至上主义的经济增长模式、消费享乐主义的现代文化等制度缺失遭到了严厉的生态学批判。要成功地实现从现代技术范式到绿色技术范式的转向,从而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必须进行一场全方位的政治革命和制度重建,同时需要根据国家和地区的制度背景与民众基础的不同而施以差异化的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问题 绿色技术范式 技术发展 制度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审“李约瑟问题”(英文) 被引量:5
5
作者 刘钝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2000年第4期293-305,共13页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这个被历史学家称作“李约瑟问题”的命题今天仍然是全世界科学史家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科学”和“中国”这两个特定范畴。此文的目的不是对这一问题再添加一个或数个特解 ,即不...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这个被历史学家称作“李约瑟问题”的命题今天仍然是全世界科学史家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科学”和“中国”这两个特定范畴。此文的目的不是对这一问题再添加一个或数个特解 ,即不讨论与此有关的种种动力因素——无论是从科学内部还是从科学外部 ;相反 ,它将对国际上有关“李约瑟问题”的近期研究提供一个广角俯瞰 ,着重分析这一问题的来源和发展 ,指出其在世界范围内科学编史学上的作用 ,进而将“李约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问题 中国 近代科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约瑟问题和席文的批评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祖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8-10,共3页
李约瑟从开始写作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时就说明中国文明产生不了伽利略、哈维和牛顿水平的现代科学。那么 ,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伽利略的时候崛起于西方 ?14年后他又提出 ,为什么公元前一世纪起中国在应用自然知识于人类... 李约瑟从开始写作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时就说明中国文明产生不了伽利略、哈维和牛顿水平的现代科学。那么 ,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伽利略的时候崛起于西方 ?14年后他又提出 ,为什么公元前一世纪起中国在应用自然知识于人类需要方面领先西方 160 0年 ?席文指出这里所谓的自然知识有些虽在历史上也可以叫科学 ,却并未在哲学领域下整合、革命为现代科学。现代科学在发展中留下的欧洲烙印太强 ,不能认为科学革命在全球别处均属可能。对李约瑟明知故问的启发式问题牵扯过多容易引起误解。果然它在中国引起了“李约瑟难题”的误会 ,在港、台亦曾引起牟宗三教授的无端指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问题 席文 中国 自然知识 科学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美文化连续体背景下的科学——“李约瑟问题”的人类学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纪潮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5-260,共16页
“科学”是西方话语霸权中的术语。亚美文化连续体是西方文明以外的一个普遍性的人类学现象,它以宇宙整体性、连续性为特征。亚美文化连续体中的“科学”受意识形态的约束,与西方文明中的“科学”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李约瑟问题”实际... “科学”是西方话语霸权中的术语。亚美文化连续体是西方文明以外的一个普遍性的人类学现象,它以宇宙整体性、连续性为特征。亚美文化连续体中的“科学”受意识形态的约束,与西方文明中的“科学”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李约瑟问题”实际上是西方中心论的产物,它的学说根源是社会单线发展的进化论。在亚美文化连续体的背景下面,不存在李约瑟所质疑的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问题。西方术语体系中的“李约瑟问题”只是亚美文化连续体中的一个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人类学 亚美文化连续体 李约瑟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约瑟问题”的深层解读——从逻辑的观点看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叶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1,共4页
“李约瑟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学术界。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答方案 ,但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笔者从逻辑学的角度对“李约瑟问题”深层解读后认为 :“李约瑟问题”的重大意义在于启发我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区分及其内... “李约瑟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学术界。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答方案 ,但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笔者从逻辑学的角度对“李约瑟问题”深层解读后认为 :“李约瑟问题”的重大意义在于启发我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区分及其内在机制进行再思考 ;造成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和近代科学落后的关键因素是逻辑传统的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问题 逻辑 科学 技术 科学理性 实用理性 传统文化 中国 科学技术史 古代 自然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约瑟问题——基于古代中西方科技传统之差异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沈步珍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2,共3页
通过对古代中西方科技传统的比较,从中西方在科技传统的内在结构上的差异来分析李约瑟问题的根源。科技传统可划分为三个系统:科学精神传统、科技内容结构和作用机制。古代中国科学精神缺乏科学理性内核,缺少概念抽象,逻辑推理等,科技... 通过对古代中西方科技传统的比较,从中西方在科技传统的内在结构上的差异来分析李约瑟问题的根源。科技传统可划分为三个系统:科学精神传统、科技内容结构和作用机制。古代中国科学精神缺乏科学理性内核,缺少概念抽象,逻辑推理等,科技内容结构的特征是以实践和经验研究为主,而科学精神与科技内容相互作用,决定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研究方法以主体体悟式归纳总结为主,并以实用为原则,形成了以技术为主、理论薄弱和缺乏实验的特点,这决定了中国必然不能产生近代科学。从系统论的角度对李约瑟问题进行新的解读,以期对科学发展逻辑和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问题 科学精神 科学技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约瑟问题”新探与进一步的思考
10
作者 宋圭武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80,共6页
诚信和理性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两轮,政府是国家发展的主导者,需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西方社会之所以能够产生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主要原因就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充满理性和诚信精神,这为西方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诚信和理性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两轮,政府是国家发展的主导者,需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西方社会之所以能够产生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主要原因就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充满理性和诚信精神,这为西方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二是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的实质是市场需求的大发现,这为欧洲社会的整体变革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引力;三是在发展中政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相对于西方而言,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主要原因就是在专制集权体制下,一是缺少诚信和理性,二是缺乏需求,三是政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通过进一步探讨,笔者认为,其中宗教文明差异是最关键和最深层的因素,也就是说,中国和西方最大的差别就是宗教文明差异。也正是宗教文明差异,才最终为中国与西方走向分岔提供了一个最关键和最主要的一个解释变量。另外,从中国历史源头和历史长河看,由于宗教文明的欠缺,再加上专制集权制度的浓重,二者在历史的长河中共同作用而形成合力,最终导致中国产生了所谓的"李约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问题 研究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符号的缺失是中国未产生近代科学的重要根源———“李约瑟问题”之我见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文丽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5-38,共4页
为什么中国古代数学会最终走向衰落并与西方数学拉开如此大的差距?为什么它没能形成高级的数学文明并为其它学科奠定基础?为什么时至近代数学传入我国它却难以消化吸收?通过大胆的思考和不断的考证,笔者得出———除了实用主义思想、儒... 为什么中国古代数学会最终走向衰落并与西方数学拉开如此大的差距?为什么它没能形成高级的数学文明并为其它学科奠定基础?为什么时至近代数学传入我国它却难以消化吸收?通过大胆的思考和不断的考证,笔者得出———除了实用主义思想、儒家思想和社会环境对数学有着不利影响之外,中国古代数学的传载始终围困在汉字体系之内,几千年的传世著作中都未曾出现过科学系统的数学语言———这一点不容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问题 李约瑟难题 近代科学 产生 数字符号 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约瑟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成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67-69,共3页
李约瑟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成果很多。在表述李约瑟问题的基础上,对学术界有关李约瑟问题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解释进行了简单述评。
关键词 李约瑟问题 工业革命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农业科技变迁的角度看李约瑟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锐 刘馨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2期233-236,259,共5页
目前,我国农业土地急剧萎缩,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仍存在不足,导致农业资源面临消亡的危机。为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重新审视“李约瑟问题”。从农业科技角度探讨农业“李约瑟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缺乏改善农业科技的原动力;... 目前,我国农业土地急剧萎缩,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仍存在不足,导致农业资源面临消亡的危机。为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重新审视“李约瑟问题”。从农业科技角度探讨农业“李约瑟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缺乏改善农业科技的原动力;强调农业经验总结,轻视技术革新;封闭性社会环境的限制。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议: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形成全社会重视农业技术创新的社会氛围;加强跨学科、跨地区的农业科技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李约瑟问题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约瑟难题”和中国传统数学的现代化
14
作者 王志健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十四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科学技术从先进变成落后。由此生出了问题:“为什么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在中国?”这就是所谓“李约瑟难题”。这里所说的“近代科学”,指的是现存的各门学科形态... 十四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科学技术从先进变成落后。由此生出了问题:“为什么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在中国?”这就是所谓“李约瑟难题”。这里所说的“近代科学”,指的是现存的各门学科形态。于是,“难题”可以具体表述为:“为什么近代××学科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这里××指的是具体某一学科,比如:为什么近代数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在中国? 在本文中,我们将具体讨论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问题 数学 自然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当代问题:新世纪以来国内科学史研究专题回顾——以五种重要刊物为主 被引量:3
15
作者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46-52,共7页
本文选择国内最重要的五种与科学史直接有关的刊物,披阅其上自2000年第1期以来的所有文章,择其论题直接关注当代问题者,归纳为六个方面:中医问题、现代中国科学体制及政策、科学传播、科学主义、李约瑟问题、科学史理论。笔者结合此六... 本文选择国内最重要的五种与科学史直接有关的刊物,披阅其上自2000年第1期以来的所有文章,择其论题直接关注当代问题者,归纳为六个方面:中医问题、现代中国科学体制及政策、科学传播、科学主义、李约瑟问题、科学史理论。笔者结合此六方面近年在国内的争议及某些文化背景,缕述数十篇相关论文要旨,给出一个新世纪以来国内科学史研究之专题回顾。由此亦可看出近年国内科学技术史研究者关注方向之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注当代 专题回顾 中医问题 现代中国科学体制及政策 科学传播 科学主义 李约瑟问题 科学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关系:环境社会系统中的四种关系论 被引量:7
16
作者 甘晖 叶文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6期7-11,共5页
文章主要以中国古代文明为例,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文明演化中存在分裂的现象,并初步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被分解成两种关系,即人与天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从系统的整体角度考虑,将涉及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称为... 文章主要以中国古代文明为例,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文明演化中存在分裂的现象,并初步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被分解成两种关系,即人与天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从系统的整体角度考虑,将涉及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称为人与天的关系;从自然中一个个独立存在的个体角度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人与物的关系。此种分解亦可以作为理解"李约瑟问题"的一种视角。本文将这两种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共四种关系,统一在三种生产理论的框架内。这样的划分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环境管理学都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天的关系 人与物的关系 李约瑟问题 生态文明 三种生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科学的世界视角与“王朝科学”的提出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现海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0-138,共9页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从世界视角出发,通过对中国科学的全面系统考察,致力于揭示中国科学的世界地位,提出了“李约瑟问题”,既包含欧洲视角下的“为什么近代科学产生于欧洲,却没有产生于中国”的疑问,又包含中国视角下的“为什么在文艺复...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从世界视角出发,通过对中国科学的全面系统考察,致力于揭示中国科学的世界地位,提出了“李约瑟问题”,既包含欧洲视角下的“为什么近代科学产生于欧洲,却没有产生于中国”的疑问,又包含中国视角下的“为什么在文艺复兴以前,中国科技比欧洲更为先进”的疑问。中国古代长期而规模庞大的科学实践构成了世界科学的重要内涵,并参与塑造了世界科学的发展轨迹。当前仍应从世界视角出发,立足于中国本位,揭示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道路与内在逻辑。中国古代建立起长期稳定而强大的“王朝国家”,一方面推动了“王朝科学”思想与技术的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呈现出对于“王朝科学”的强力管控,导致中国古代科学缺乏重大变革,部分领域甚至由于缺乏国家的长期支持,而陷于停滞乃至倒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视角 李约瑟问题 王朝国家 王朝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经济实现的制度环境
18
作者 潘天群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76-77,共2页
知识经济主要依赖于知识,而工业、农业经济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因此,知识经济的发育与发展需要一个不同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的制度环境。有形物可以分割、转让或变卖,且都在人们常识的理解之下,从古至今法律条文都很完善,偷盗者... 知识经济主要依赖于知识,而工业、农业经济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因此,知识经济的发育与发展需要一个不同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的制度环境。有形物可以分割、转让或变卖,且都在人们常识的理解之下,从古至今法律条文都很完善,偷盗者受罚是任何法律都有的规定,拾到失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实现 知识经济时代 制度环境 带来利润 李约瑟问题 比尔·盖茨 盗版软件 农业经济 创新力 技术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总目录
19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I0001-I0007,共7页
关键词 社会科学辑刊 马克思辩证法 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视域 李约瑟问题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