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百药、杨师道诗论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青 尹静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50-53,共4页
贞观诗人在文学史上是一个不应被忽略的生动存在,文章在贞观诗人中选了李百药、杨师道来分析,细读他们的诗歌。李百药是"名臣之子"、"四海名流",作诗"藻思沉郁",尤长于五言诗;杨师道是皇亲,"雅善篇... 贞观诗人在文学史上是一个不应被忽略的生动存在,文章在贞观诗人中选了李百药、杨师道来分析,细读他们的诗歌。李百药是"名臣之子"、"四海名流",作诗"藻思沉郁",尤长于五言诗;杨师道是皇亲,"雅善篇什,又工草隶","酣赏之际,援笔直书,有如宿构"。在政治上二人都曾得到太宗重用,同时他们又都是当时的重要诗人,在唐诗发展史上都起了不应忽视的作用,很有研究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百药 杨师道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魏书》非“秽史” 被引量:11
2
作者 瞿林东 《江汉论坛》 1985年第5期70-75,共6页
一千四百三十年前,即北齐天保五年(公元554年),史学家魏收(505-572)撰成《魏书》一百三十卷.当时,北齐的一些显赫人物,针对此书的有关的内容,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后魏收对所争论的问题也有一定的修改.八十二年后,即唐太宗贞观十年(636)... 一千四百三十年前,即北齐天保五年(公元554年),史学家魏收(505-572)撰成《魏书》一百三十卷.当时,北齐的一些显赫人物,针对此书的有关的内容,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后魏收对所争论的问题也有一定的修改.八十二年后,即唐太宗贞观十年(636),李百药在他所撰的《北齐书·魏收传》里,以北齐人之口,把《魏书》"号为’秽史’".此后,《魏书》为"秽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书 魏收 李百药 北齐 唐太宗 评价 史书 门阀士族 赵翼 史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本《珠英集·帝京篇》作者考实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素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90,共4页
《珠英集》全名《珠英学士集》,是唐武后时参与编修《三教珠英》诸人的诗歌选集。其书宋以后散佚,直到敦煌藏经洞开启,发现斯坦因2717号、伯希和3771号两件残卷,研究者才得以复睹本书原貌。其中,斯2717号《珠英集》第一首《帝京篇》作... 《珠英集》全名《珠英学士集》,是唐武后时参与编修《三教珠英》诸人的诗歌选集。其书宋以后散佚,直到敦煌藏经洞开启,发现斯坦因2717号、伯希和3771号两件残卷,研究者才得以复睹本书原貌。其中,斯2717号《珠英集》第一首《帝京篇》作者阙名,一直未见研究者探讨。本文从考实《帝京篇》的性质入手,通过考实作者范围,进而考实作者,认为:《帝京篇》系和韵诗,和的应是李百药《帝京篇》的韵,作者应为李百药的曾孙李羲仲。当时武周新立不久,李羲仲作为文学之士,应参加编修《三教珠英》盛事,其撰《帝京篇》,和曾祖李百药旧韵,目的是歌颂新朝帝京繁华,矜己家学渊源有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英集》 斯2717号 《帝京篇》 李百药 李羲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代咏史诗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恩成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62-70,共9页
本文认为,咏史诗是唐代诗人间接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艺术形式。唐代咏史诗在体裁上经历了由古入律、再由律体入绝句的发展历史。初唐是咏史诗的草创期,盛唐是咏史诗的奠基期,中唐是咏史诗的成熟期,晚唐是咏史诗的繁荣期。从唐代咏史诗同... 本文认为,咏史诗是唐代诗人间接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艺术形式。唐代咏史诗在体裁上经历了由古入律、再由律体入绝句的发展历史。初唐是咏史诗的草创期,盛唐是咏史诗的奠基期,中唐是咏史诗的成熟期,晚唐是咏史诗的繁荣期。从唐代咏史诗同社会的关系看,它经历了由浅入深、由歌颂到暴露、由规讽到鞭笞的演进规律,在艺术上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唐代咏史诗是研究唐代社会与唐代审美观变化的必不可少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史诗 唐后期 唐代社会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统治者 诸葛亮 社会矛盾 唐人 李百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陈子昂的诗
5
作者 韩理洲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40-48,共9页
刘勰说: 昔屈平有言;“文质疏内,众不知余之异采。”见异,唯知音耳。这里所说的“见异”,就是指发现作品的特异之点。不能“见异”,便无法对作品做出惬当的评价。因此,要真正了解陈子昂的诗歌,就得研究它的特色。
关键词 武则天 统治者 庶族 陈子昂 贵族 唐太宗 李百药 东都洛阳 虞世南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太宗与史书编篡
6
作者 汪豫 《档案管理》 1994年第2期40-,44,共2页
唐太宗与史书编篡汪豫唐代在档案的收集和利用上,继承了春秋以来利用档案修史的传统,大规模编修史书取得丰硕成果,这与唐太宗的积极倡导和躬身参与是分不开的。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视以史为鉴的封建帝王之一,“贞观之治”的一个... 唐太宗与史书编篡汪豫唐代在档案的收集和利用上,继承了春秋以来利用档案修史的传统,大规模编修史书取得丰硕成果,这与唐太宗的积极倡导和躬身参与是分不开的。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视以史为鉴的封建帝王之一,“贞观之治”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是致治。虽然致治的途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帝王 令狐德 李百药 魏郑公谏录 史佐 下诏 通直散骑常侍 帝范 于志宁 门下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