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戏曲作品中的李白形象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朱玉麒
《河南社会科学》
2002年第2期19-22,72,共5页
本文是对李白及其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原典之后的影响研究。李白的影响非止一端,戏曲文学的叙事技巧带来了较之传统诗文的表现更为汪洋恣肆的故事流传,戏曲作品受到审美创造者和接受群体———读者(听众)的制约也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时代意识...
本文是对李白及其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原典之后的影响研究。李白的影响非止一端,戏曲文学的叙事技巧带来了较之传统诗文的表现更为汪洋恣肆的故事流传,戏曲作品受到审美创造者和接受群体———读者(听众)的制约也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时代意识。本文正是通过对后世戏曲中的李白题材作品全面系统的考证叙录,梳理其故事情节的渊源变化,反映出李白形象在后世的流传特点,从而揭示中国文化中李白接受史的内涵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形象
戏曲作品
关目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近年影像媒介中李白形象的消费问题
2
作者
刘波维
刘云春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03-106,共4页
生活在盛唐时期的大诗人李白,留给世人近千首诗歌及几十篇文章,其作品主要完成于安史之乱之前,因此,李白也成为盛唐时期精神和艺术风格的主要代表。“安史之乱”是唐代历史的重要分水岭。盛唐以其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和强盛的国...
生活在盛唐时期的大诗人李白,留给世人近千首诗歌及几十篇文章,其作品主要完成于安史之乱之前,因此,李白也成为盛唐时期精神和艺术风格的主要代表。“安史之乱”是唐代历史的重要分水岭。盛唐以其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和强盛的国力以及强势的军事,为文学艺术上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这个时期也为豪情满怀的唐代士子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舞台,他们胸怀蓬勃的理想,努力仕进,建功于朝堂,或者报国疆场,或科举入仕,他们的诗文中充满了昂扬有为的理想主义精神。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正是盛唐之音的最好呈现。可以说李白的思想融汇中国诸子百家思想,如儒家的仁民爱物、墨家的任侠博爱、纵横家的博辩机智、释家的空灵超脱都在李白的诗歌艺术中有所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形象
消费问题
影像媒介
理想主义精神
盛唐时期
安史之乱
诗歌艺术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沉香亭》《舞霓裳》到《长生殿》─—论《长生殿》创作的心理历程
被引量:
2
3
作者
孙京荣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7-51,共5页
从《沉香亭》《舞霓裳》到《长生殿》─—论《长生殿》创作的心理历程孙京荣学术界对清代著名传奇《长生殿》研究中的许多问题至今仍争论不休,悬而未决。本文试图以洪的创作历程作为视角,以剖析他各个生活阶段的心态为支点,通过对从...
从《沉香亭》《舞霓裳》到《长生殿》─—论《长生殿》创作的心理历程孙京荣学术界对清代著名传奇《长生殿》研究中的许多问题至今仍争论不休,悬而未决。本文试图以洪的创作历程作为视角,以剖析他各个生活阶段的心态为支点,通过对从创作《沉香亭》《舞霓裳》到《长生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生殿》
《舞霓裳》
《沉香亭》
洪异
艺术技巧
开元天宝
李白形象
汤显祖
李泌
情爱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戏曲作品中的李白形象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朱玉麒
机构
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2002年第2期19-22,72,共5页
文摘
本文是对李白及其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原典之后的影响研究。李白的影响非止一端,戏曲文学的叙事技巧带来了较之传统诗文的表现更为汪洋恣肆的故事流传,戏曲作品受到审美创造者和接受群体———读者(听众)的制约也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时代意识。本文正是通过对后世戏曲中的李白题材作品全面系统的考证叙录,梳理其故事情节的渊源变化,反映出李白形象在后世的流传特点,从而揭示中国文化中李白接受史的内涵构成。
关键词
李白形象
戏曲作品
关目渊源
Keywords
LI Bai's image
opera works
source
derivation in late ages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近年影像媒介中李白形象的消费问题
2
作者
刘波维
刘云春
机构
绵阳师范学院宣传部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03-106,共4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近年影像媒介对李白形象的消费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LB15-18)
绵阳市社会联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近年影像媒介对李白形象的消费研究"(项目编号:MYS2014YB13)成果
文摘
生活在盛唐时期的大诗人李白,留给世人近千首诗歌及几十篇文章,其作品主要完成于安史之乱之前,因此,李白也成为盛唐时期精神和艺术风格的主要代表。“安史之乱”是唐代历史的重要分水岭。盛唐以其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和强盛的国力以及强势的军事,为文学艺术上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这个时期也为豪情满怀的唐代士子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舞台,他们胸怀蓬勃的理想,努力仕进,建功于朝堂,或者报国疆场,或科举入仕,他们的诗文中充满了昂扬有为的理想主义精神。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正是盛唐之音的最好呈现。可以说李白的思想融汇中国诸子百家思想,如儒家的仁民爱物、墨家的任侠博爱、纵横家的博辩机智、释家的空灵超脱都在李白的诗歌艺术中有所体现。
关键词
李白形象
消费问题
影像媒介
理想主义精神
盛唐时期
安史之乱
诗歌艺术
艺术风格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沉香亭》《舞霓裳》到《长生殿》─—论《长生殿》创作的心理历程
被引量:
2
3
作者
孙京荣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7-51,共5页
文摘
从《沉香亭》《舞霓裳》到《长生殿》─—论《长生殿》创作的心理历程孙京荣学术界对清代著名传奇《长生殿》研究中的许多问题至今仍争论不休,悬而未决。本文试图以洪的创作历程作为视角,以剖析他各个生活阶段的心态为支点,通过对从创作《沉香亭》《舞霓裳》到《长生殿...
关键词
《长生殿》
《舞霓裳》
《沉香亭》
洪异
艺术技巧
开元天宝
李白形象
汤显祖
李泌
情爱心理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戏曲作品中的李白形象研究
朱玉麒
《河南社会科学》
200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近年影像媒介中李白形象的消费问题
刘波维
刘云春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沉香亭》《舞霓裳》到《长生殿》─—论《长生殿》创作的心理历程
孙京荣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