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熟度和温度对芙蓉李贮藏期间生理生化特性及蜡质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丹蓉 叶新福 +1 位作者 方智振 林炎娟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为研究成熟度和温度对芙蓉李贮藏期间生理生化特性和果皮蜡质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选择2个成熟度(F:约六成熟;S:约八成熟)的芙蓉李,于4、25℃条件下进行试验,分析16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筛选不同成熟度... 为研究成熟度和温度对芙蓉李贮藏期间生理生化特性和果皮蜡质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选择2个成熟度(F:约六成熟;S:约八成熟)的芙蓉李,于4、25℃条件下进行试验,分析16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筛选不同成熟度芙蓉李在不同温度贮藏期间的主要差异性指标,检测芙蓉李贮藏前后蜡质结构的变化并分析其贮藏效应。结果表明,4℃条件下F与S之间的主要差异性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果肉硬度(FF)、果皮色度值a^(*)(PC-a^(*))、花色苷(AC)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果皮硬度(PF),25℃时为S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C-a^(*)、果皮色度值b*(PC-b*)。不同成熟度果实的SS含量、PC-a^(*)、AC含量均随贮藏天数增加而逐渐上升(S贮藏28 d除外),同一贮藏天数下AC含量在25℃时显著高于4℃时,同一温度同一贮藏天数时S中的SS含量、PC-a^(*)显著高于F;PF、FF和TA含量随贮藏天数的延长而逐渐下降,4℃和F有利于FF和PF的保持,而25℃下TA含量下降更快;SOD活性随贮藏天数的延长先升高后下降,且在25℃和S中下降更显著。芙蓉李蜡质主要以直立片状晶体和颗粒状结晶的形式存在;两种晶体数量和形态的变化可能影响水分的流失,从而影响细胞壁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影响贮藏性。本研究可为芙蓉李的采收和贮藏保鲜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 成熟度 贮藏温度 生理生化特性 蜡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李105井奥陶系乌拉力克组笔石生物地层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传尚 胡勇 +1 位作者 Jörg MALETZ 危凯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282,共10页
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李105井奥陶系乌拉力克组的笔石化石的研究,划分出两个笔石生物带,即Nemagraptus gracilis带和Cilmacograptus bicornis带,其时限为桑比期。根据乌拉力克组的沉积学特征,结合最新的岩相古地理研究进展,认为... 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李105井奥陶系乌拉力克组的笔石化石的研究,划分出两个笔石生物带,即Nemagraptus gracilis带和Cilmacograptus bicornis带,其时限为桑比期。根据乌拉力克组的沉积学特征,结合最新的岩相古地理研究进展,认为原乌拉力克组的底界以一套特征的砾屑灰岩为标志欠妥,建议将克里摩里组上段的以黑色含笔石页岩为主的地层划归乌拉力克组,新厘定的乌拉力克组在盆地西缘北部露头区内蒙古乌海桌子山一带至少包含了Pterograptus elegans、Didymograptus murchisoni和Nemagraptus gracilis带等三个笔石带,其时限跨越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晚期到晚奥陶世桑比期早期。可见,乌拉力克组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其顶、底界线均存在明显的穿时。这一发现不仅为乌拉力克组的时限及其相变穿时提供了准确的生物地层约束,也为这一地区岩相古地理的重建及页岩气勘探有利相带的优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乌拉力克组 笔石带 穿时 105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李叶片营养元素丰缺分级标准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邢飞 黄源 +6 位作者 杨传祥 凌丽俐 王男麒 戚志恩 孔文斌 淳长品 王寿先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186,191,共6页
以连续多年在重庆8个脆李主要种植区采集的1385个叶片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叶片矿质营养元素水平。通过正态分布分析,并结合基于产量划分的优质果园数据,制定脆李叶片营养元素标准。结果表明,N、Ca和S服从正态分布,P、K、Mg、Fe、Mn、Zn... 以连续多年在重庆8个脆李主要种植区采集的1385个叶片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叶片矿质营养元素水平。通过正态分布分析,并结合基于产量划分的优质果园数据,制定脆李叶片营养元素标准。结果表明,N、Ca和S服从正态分布,P、K、Mg、Fe、Mn、Zn、Cu和B元素则呈偏态分布。对于服从正态分布的元素,采用4点5分段概率分级法确定了将其分为缺乏、偏低、适宜、偏高和过量5个级别,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元素参考优质果园的叶片营养元素值和现有标准进行矫正,初步制定了重庆脆李叶片营养元素的诊断标准。基于此标准,进一步分析了重庆不同区县脆李叶片营养水平,8个区县中,梁平和渝北的李叶片N不足(缺乏和偏低)比例较高,分别达到49.1%和48.2%,Mg、Cu和B大部分处于适宜范围,而S大部分处于充足(偏高和过量)状态,N、P、Fe、Mn、Zn在采样区域内以不足为主,其中,梁平、万州、巫山和渝北Zn不足比例超过65%,值得引起重视。初步建立了重庆脆李叶片营养诊断分级标准,在建立的标准下,明确了各脆李产区叶片营养状况,为实现脆李产业标准化管理和果实品质提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标准研究 营养诊断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气调保鲜处理对香蕉李保鲜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刘佳 王华 +4 位作者 周倩 李晓雪 马云啸 王翠芳 倪娜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2-160,共9页
目的为了延长香蕉李的保鲜期,探究低温等离子体协同气调保鲜处理对香蕉李保鲜效果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香蕉李为实验材料,分别通过MAP组(3%O_(2)+6%CO_(2)+91%N_(2))、CAP组(功率800 W、射流距离8 mm、时间60 s)、协同组对香蕉李进行保... 目的为了延长香蕉李的保鲜期,探究低温等离子体协同气调保鲜处理对香蕉李保鲜效果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香蕉李为实验材料,分别通过MAP组(3%O_(2)+6%CO_(2)+91%N_(2))、CAP组(功率800 W、射流距离8 mm、时间60 s)、协同组对香蕉李进行保鲜处理,分析低温贮藏期间的感官评分、硬度、质量损失率、腐烂率、PPO活性、POD活性以及MDA、TSS、VC含量的变化。结果在4℃下贮藏过程中,各组均能延缓果实品质劣变,其中协同组保鲜效果最佳。贮藏35 d时,协同组香蕉李的感官评分为(7.9±0.36)分(>5分),在可食用范围内;硬度为(4.12±0.22)kg/cm^(2),分别较MAP组和CAP组显著提高32.05%、7.01%(P<0.05);质量损失率、腐烂率分别为(1.8±0.16)%、(12±1.2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PO、POD活性分别为(1.7±0.28)U/g、(14.4±1.36)U/g;MDA含量为(25.4±1.32)nmol/g,均保持较低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协同处理通过整合2种保鲜方法的优势,在抑制酶活性以延缓酶促褐变的同时,有效降低香蕉李的生理代谢速率和呼吸强度,从而显著减缓果实的氧化进程。这种协同效应不仅延长了香蕉李的保鲜期,还能更好地维持其品质特性。结论相较于对照组,协同组可将香蕉李的保鲜期延长14 d并维持其可食用价值,进而为香蕉李的保鲜与贮藏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调保鲜 低温等离子体 香蕉 保鲜 贮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李用农药登记现状分析
5
作者 张志林 秦和生 +4 位作者 蒋振华 秦忠明 黄幸 刘许辉 何慈 《中国果业信息》 2025年第8期77-80,共4页
通过检索《中国农药信息网》登记作物为李的农药,统计李用病虫害防治的农药数量、类别、有效成分、剂型、毒性、防治对象,分析目前李生产中使用农药存在问题。提出新增农药登记,优化农药产品结构,增加生物农药等建议,以期为李病虫害防... 通过检索《中国农药信息网》登记作物为李的农药,统计李用病虫害防治的农药数量、类别、有效成分、剂型、毒性、防治对象,分析目前李生产中使用农药存在问题。提出新增农药登记,优化农药产品结构,增加生物农药等建议,以期为李病虫害防治、科学使用农药及其农药登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 农药登记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橘’李温室高效栽培技术
6
作者 徐铭 高涵 +4 位作者 刘宁 刘威生 张玉君 马小雪 刘硕 《北方果树》 2025年第5期34-36,共3页
‘蜜橘’李是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根据市场需求,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由美国育成的红肉品种。通过多年温室栽培试验,该品种表现出成熟早、优质、效益高、易管理等特点。温室栽培采用限根栽培,限根槽三面单层红砖铺设,高40cm、宽100cm,槽内... ‘蜜橘’李是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根据市场需求,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由美国育成的红肉品种。通过多年温室栽培试验,该品种表现出成熟早、优质、效益高、易管理等特点。温室栽培采用限根栽培,限根槽三面单层红砖铺设,高40cm、宽100cm,槽内施生物有机肥;栽培株行距1.5m×2.5m,温室南部采用自然开心形,中部和北部采用纺锤形;疏果分2次进行,留果间距10cm左右。果实采收后及时进行夏季修剪、扣棚前冬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橘’ 温室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不同外源物质处理对蜂糖李着果率的影响
7
作者 覃贵勇 刘露 +5 位作者 王东 樊建霞 王强 许彦 黄志伟 陈井生 《中国果业信息》 2025年第8期61-64,80,共5页
通过配合施用液硼(B≥140 g/L)、99%磷酸二氢钾,以及喷施不同浓度的75%赤霉酸、0.0075%14-羟基芸苔素甾醇、5%苄胺基嘌呤、1.8%复硝酚钠等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蜂糖李着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施用硼500倍液+磷酸二氢钾500~1000倍液,对... 通过配合施用液硼(B≥140 g/L)、99%磷酸二氢钾,以及喷施不同浓度的75%赤霉酸、0.0075%14-羟基芸苔素甾醇、5%苄胺基嘌呤、1.8%复硝酚钠等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蜂糖李着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施用硼500倍液+磷酸二氢钾500~1000倍液,对花期着果率提升明显;而使用硼1000倍液+磷酸二氢钾333~1000倍液,对幼果期着果率提升效果明显,且随磷酸二氢钾浓度增加,着果率提升效果越明显。喷施苄胺基嘌呤500倍液或赤霉酸25000倍液,可明显提升蜂糖李花期着果率,着果提升率分别为51.1%和56.9%;喷施复硝酚钠2500倍液或赤霉酸15000~25000倍液,可明显提升幼果期着果率,且随着赤霉酸浓度增加,着果率提升效果越好。其中,75%赤霉酸结晶粉剂15000倍液处理着果提升率最大,为109.1%;但喷施14-羟基芸苔素甾醇对着果率提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糖 着果率 外源物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槜李-茶间作对槜李果实与茶叶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谢小波 尹君前 +1 位作者 张光星 鲍旭飞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综合收益,在浙江仙居县安岭乡实施了槜李-茶间作试验。茶树品种为黄芽茶“中黄1号”。槜李品种为“名媛”和“醉贵妃”,采用稀植方法,行株距为10.0 m×(8.0~10.0)m。设计了两种间作模式,一种是槜李种植在茶树中间...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综合收益,在浙江仙居县安岭乡实施了槜李-茶间作试验。茶树品种为黄芽茶“中黄1号”。槜李品种为“名媛”和“醉贵妃”,采用稀植方法,行株距为10.0 m×(8.0~10.0)m。设计了两种间作模式,一种是槜李种植在茶树中间,施肥管理与茶树一致;另一种是用50 cm高(约25.0 cm埋在土面下)的塑料片围绕槜李隔出半径约1.5 m的范围,在槜李结果期对槜李进行独立施肥管理。试验结果表明,槜李树阴下与非树阴下春茶品质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差异,但槜李树下茶树枝条腋芽数显著减少,减少幅度为23.9%;与茶树一致施肥的槜李果实品质显著低于独立施肥,“名媛”与“醉贵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独立施肥的0.858和0.813倍,裂果率则分别是独立施肥的8.01与7.03倍。茶适宜与槜李间作,但需将挂果的槜李树与茶树分开施肥,槜李树独立施肥半径可在1.5 m以上,肥料以有机肥(如腐熟菜籽饼)为主,以控制氮肥过量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茶叶品质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宝A+B”防治李果实褐腐病试验初探
9
作者 杨华 李广旭 +3 位作者 戴启东 赵雨萌 韩丽红 刘莹 《北方果树》 2025年第1期15-17,20,共4页
为明确“菌宝A+B”防治李果实褐腐病的药效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2024年我们开展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菌宝A+B”对李果实褐腐病田间防效为78.10%,较对照药剂40%氯氟醚菌唑、12%苯甲·氟酰胺、24%腈苯唑、70%甲基硫菌灵依次高5.99%、1... 为明确“菌宝A+B”防治李果实褐腐病的药效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2024年我们开展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菌宝A+B”对李果实褐腐病田间防效为78.10%,较对照药剂40%氯氟醚菌唑、12%苯甲·氟酰胺、24%腈苯唑、70%甲基硫菌灵依次高5.99%、14.92%、6.34%、13.39%,但差异均不显著。果实品质测定表明,“菌宝A+B”处理的单果重最高,为197.70 g,较对照药剂40%氯氟醚菌唑、12%苯甲·氟酰胺、24%腈苯唑、70%甲基硫菌灵依次高12.98%、4.34%、10.38%、17.97%。但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较其他处理相对较低。室温贮藏7 d后,“菌宝A+B”对李果实褐腐病的防效达到100%,较对照药剂40%氯氟醚菌唑、12%苯甲·氟酰胺、24%腈苯唑、70%甲基硫菌灵依次高50%、25%、50%、75%;“菌宝A+B”处理的果实硬度为5.25 N,分别是对照药剂40%氯氟醚菌唑、12%苯甲·氟酰胺、24%腈苯唑、70%甲基硫菌灵的3.22、4.86、4.27、1.45倍。说明“菌宝A+B”对李果实褐腐病田间及贮藏期均有较好的防效,能提高果实单果重和硬度,增加产量,延长商品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宝A+B 果实褐腐病 防效 果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夷犹者的捣乱与辨难——李洱小说论兼及一种创作诗学的探索
10
作者 樊迎春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一、夷犹者在午后出发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李洱的成名作是发表于1993年的《导师死了》,彼时李洱27岁,已经在郑州一高校任教六年。而仅比他大两岁、同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友的格非已经以先锋小说家的身份成名多时。略长几岁的余华、苏... 一、夷犹者在午后出发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李洱的成名作是发表于1993年的《导师死了》,彼时李洱27岁,已经在郑州一高校任教六年。而仅比他大两岁、同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友的格非已经以先锋小说家的身份成名多时。略长几岁的余华、苏童更是早已名满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苏童 余华 名满天下 华东师范大学 诗学 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前喷施CaCl_(2)对蜂糖李果实贮藏品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运星 聂小双 +4 位作者 尚磊 欧明伟 刘姗 宋倩军 陈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9,共11页
【目的】探究采前钙处理对蜂糖李果实贮藏品质和活性氧(ROS)代谢的影响,为外源钙在提高蜂糖李果实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长势基本一致的蜂糖李树,于花后80,90和100 d分别喷施质量分数1.5%CaCl_(2)溶液(CaCl_(2)处理),... 【目的】探究采前钙处理对蜂糖李果实贮藏品质和活性氧(ROS)代谢的影响,为外源钙在提高蜂糖李果实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长势基本一致的蜂糖李树,于花后80,90和100 d分别喷施质量分数1.5%CaCl_(2)溶液(CaCl_(2)处理),以清水作为对照(CK),采收2个处理八成熟果实,将其置于(25±1)℃、相对湿度85%~95%光照培养箱条件下贮藏,在贮藏0,5,10,15,20和25 d时测定了果实品质及ROS代谢指标,并分析了果实品质及ROS代谢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贮藏0~25 d,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CaCl_(2)处理和CK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TA)含量均下降,腐烂率、失重率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增加,呼吸强度、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TSS)、钙、丙二醛(MDA)、H_(2)O_(2)、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体上均先增加后降低。与CK相比,CaCl_(2)处理可提高果实硬度和TSS含量,降低果实腐烂率、失重率、呼吸强度和TA含量,抑制O_(2)^(-·)产生速率及H_(2)O_(2)和MDA含量的升高,保持较高的SOD、APX、POD和CAT活性以及GSH和AsA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K果实中,硬度与失重率和POD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腐烂率、MDA和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腐烂率与MDA和钙含量及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TA含量与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失重率、腐烂率、MDA和钙含量及POD活性呈显著或者极显著负相关。CaCl_(2)处理果实中,硬度与失重率、腐烂率、钙含量和P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失重率与腐烂率、钙和GSH含量及POD活性呈显著或者极显著正相关;腐烂率与钙和GSH含量及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TA含量与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失重率、腐烂率、钙和GSH含量及POD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采前喷施CaCl_(2)可以使采后蜂糖李果实维持较高的贮藏品质及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果实耐贮性,延长果实保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糖 果实贮藏品质 CaCl_(2)处理 活性氧代谢 耐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李实生后代株系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欧明伟 吴运星 +1 位作者 宋倩军 陈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17,126,共14页
[目的]对58份空心李种质资源果实的外观指标和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探究空心李果实品质特性,为筛选优良空心李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贵州省沿河县58份空心李实生后代株系(编号为Yk-1~Yk-58)果实为试样,描述果实形状、果顶形状、果实... [目的]对58份空心李种质资源果实的外观指标和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探究空心李果实品质特性,为筛选优良空心李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贵州省沿河县58份空心李实生后代株系(编号为Yk-1~Yk-58)果实为试样,描述果实形状、果顶形状、果实缝合线、果粉厚度、果皮着色程度等5项外观指标,测定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形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单核质量、可食率等13项品质指标,通过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空心李果实外观指标的分布比例差异,再联合使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确定评价空心李果实的品质指标,并建立空心李品质综合评价模型,从中筛选优良种质资源。[结果]按照描述型性状将58份空心李聚为2类,果实形状和果顶形状构成第1类,果皮着色程度、果实缝合线、果粉厚度构成第2类,其中果皮着色程度变异类型最多。果实硬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7.39%。单果质量、纵径、横径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可食率与单果质量、纵径、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呈极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硬度与其余品质指标相关性均不显著。第1~4主成分反映果实的质量与大小、风味与糖度、酸度与食用性、硬度,综合评价排名前10的空心李单株为Yk-1、Yk-35、Yk-4、Yk-31、Yk-26、Yk-3、Yk-57、Yk-37、Yk-39、Yk-41。基于4个主成分的Q型聚类分析所聚类型相对较少,能够准确、有效区分单株果实品质的优劣及特性。[结论]Yk-1、Yk-35、Yk-4、Yk-37、Yk-26为空心李优异单株。综合而言,单果质量、固酸比、硬度、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为评价空心李果实品质的核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 果实外观 果实品质 主成分分析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李雅普诺夫函数的一般非线性系统渐近镇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可馨 李永强 +1 位作者 侯忠生 冯宇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9,共13页
针对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多李雅普诺夫(Lyapunov)函数的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保证闭环系统稳定性,还能够扩大闭环吸引域(Domain of attraction,DOA).首先,给出基于多Lyapunov函数下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结果表... 针对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多李雅普诺夫(Lyapunov)函数的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保证闭环系统稳定性,还能够扩大闭环吸引域(Domain of attraction,DOA).首先,给出基于多Lyapunov函数下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结果表明,由多个Lyapunov函数的负定不变集构成的并集是一个稳定的控制集合,其从控制空间到状态空间的投影是闭环DOA的估计.随后,使用区间分析算法求解集合的内近似估计,基于此算法可以求解多Lyapunov函数的负定不变集的近似值和闭环DOA的估计值,并给出相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雅普诺夫函数 稳定性 吸引域 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半乳聚糖处理对青脆李果实采后糖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调控作用研究
14
作者 刘莹 袁田 +5 位作者 刘玲 韩赛影 郑安祺 张婷婷 明建 邓丽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6-283,共8页
为研究阿拉伯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AG)浸泡处理对青脆李果实成熟衰老进程的调控作用,该实验用5 g/L AG对采后青脆李果实进行浸泡处理,通过对贮藏果实可溶性糖、有机酸、能量物质(ATP、ADP、AMP以及能荷)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 为研究阿拉伯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AG)浸泡处理对青脆李果实成熟衰老进程的调控作用,该实验用5 g/L AG对采后青脆李果实进行浸泡处理,通过对贮藏果实可溶性糖、有机酸、能量物质(ATP、ADP、AMP以及能荷)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NADPH、呼吸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以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分析,初步从糖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角度阐明AG处理延缓采后青脆李果实成熟衰老的机制。结果表明,AG处理可延缓采后青脆李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减少,并能促进贮藏后期果实ATP含量的上升,抑制果实能荷的下降;此外,AG处理可降低青脆李果实的NAD含量,同时减慢NADPH降低的速度。同时,AG处理能使与呼吸代谢有关的酶的基因表达量降低,进而显著降低果实丙酮酸脱羧酶、乙醇脱氢酶、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P<0.05)。综上,AG处理主要通过改变呼吸代谢途径,减少果实有机物的消耗,以此维持青脆李果实内部较高的糖酸含量和能量供应,从而延缓青脆李果实的成熟衰老进程,延长果实的贮藏期和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脆 阿拉伯半乳聚糖 采后 呼吸代谢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赏食兼用李新品种红樱的选育
15
作者 王雪松 李思宇 +2 位作者 陈蕾 崔龙 张艳波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7-1651,共5页
红樱李是由孔雀蛋实生×紫叶李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观赏与鲜食兼备的优质新品种。果实为圆形,果顶平,缝合线较浅。紫红色果皮,红色果肉,肉质松软,汁液适中,纤维细,果味甜酸,完熟时香气浓郁,鲜食品质上,平均单果质量19.7 g。可溶性... 红樱李是由孔雀蛋实生×紫叶李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观赏与鲜食兼备的优质新品种。果实为圆形,果顶平,缝合线较浅。紫红色果皮,红色果肉,肉质松软,汁液适中,纤维细,果味甜酸,完熟时香气浓郁,鲜食品质上,平均单果质量19.7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6.9%,可滴定酸含量1.03%,可溶性糖含量8.41%,类黄酮含量33.71 mg·100 g^(-1),花青素含量58.33 mg·100 g^(-1),类胡萝卜素含量96.44 mg·100 g^(-1)。公主岭4月下旬开花,花期7~10 d,果实成熟于7月下旬,果实生育期80 d。抗寒性强,抗李红点病,中抗褐腐病。品种具有观赏性,成枝力强,1年生枝条、幼叶、幼果及果柄均为红色。适合吉林省及无霜期≥130 d、≥10℃有效积温2800℃以上的相似地区引种试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红樱 观赏 鲜食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份李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16
作者 王亚铜 杨芬芬 +6 位作者 王尚栋 孙妍蕾 张展闳 王格格 耿文娟 樊国全 章世奎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193,共15页
【目的】解析新疆收集、保存的65份李Prunus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筛选特异或优良的李种质资源。【方法】以欧洲李P.domestica、中国李P.salicina和杏李P.salicina×armeniaca为试验材料,通过调查物候期、测定表型性状和果实品质,利... 【目的】解析新疆收集、保存的65份李Prunus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筛选特异或优良的李种质资源。【方法】以欧洲李P.domestica、中国李P.salicina和杏李P.salicina×armeniaca为试验材料,通过调查物候期、测定表型性状和果实品质,利用变异系数、隶属函数、相关性、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供试的李种质资源物候期和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及重要性状综合评价。【结果】物候期的综合变异系数为15.64%~104.49%。始花时序类群划分为4大类群,其中杏李资源均属于早花期和中花期类群,中国李LT1417属于晚花资源,欧洲李中乌孜干1号和MY-O2013-2为极晚花资源。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为0.078~1.466;数量性状的综合变异系数为1.56%~231.71%,隶属函数值为0.434~0.584。重要性状之间存在广泛的相关性。聚类分析将65份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到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4.031%,分别包括李的果实大小、果实硬度、自然坐果率、果实发育期、开花持续时长、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维生素C质量比、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特征。通过综合评价指标,筛选出了6份综合性状特异或优良的李种质资源,分别为冬李01、总统、味厚、冬李02、恐龙蛋和早熟2241。【结论】65份李种质资源遗传变异较为丰富。通过综合性状评价筛选出了6份综合性状优异的李种质资源,可为新疆地区李种质的开发利用及资源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突变对α-L-鼠李糖苷酶性质的影响
17
作者 唐艺玲 刘小琴 +2 位作者 李乐 李利君 倪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共10页
【目的】提升α-L-鼠李糖苷酶(EC 3.2.1.40)的催化活性、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方法】基于已改良的单点突变体,构建了3个联合突变体:K423R-R307Y-D508N、K423R-R307Y-N561D和K389R-R307Y-N561D。【结果】相比于原始酶(wild type,WT),K4... 【目的】提升α-L-鼠李糖苷酶(EC 3.2.1.40)的催化活性、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方法】基于已改良的单点突变体,构建了3个联合突变体:K423R-R307Y-D508N、K423R-R307Y-N561D和K389R-R307Y-N561D。【结果】相比于原始酶(wild type,WT),K423R-R307Y-D508N在温度为65、70℃时的半衰期均提高了0.24 min,在pH为7.0、8.0时的半衰期分别提高了145.64、4.91 min,但其相对酶活力仅为WT的41.01%;K423RR307Y-N561D在pH为7.0、8.0时的半衰期分别提高了51.42、20.65 min,相对酶活力为WT的63.26%;K389R-R307Y-N561D的相对酶活力是WT的167.20%,在温度为65、70℃时的半衰期分别提高了1.60、1.34 min,但在碱性环境下的pH稳定性未发生明显变化。通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和MM-PBSA分析发现,K389R-R307Y-N561D的催化结构域Loop区和底部部分α螺旋结构的柔性增大,使酶与底物结合更充分,提升了亲和性;但R307突变引发局部扰动,破坏氢键网络及π-π疏水相互作用,导致结构稳定性下降。【结论】联合突变触发位点补偿机制是α-L-鼠李糖苷酶催化活性与结构稳定性难以协同提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L-鼠糖苷酶 联合突变 位点组合效应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脆李采后商品化处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力心 聂青玉 +4 位作者 王强 付勋 张艳 冯婷婷 张文玲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6期82-87,92,共7页
青脆李甜脆爽口,营养价值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因其属于晚熟型李果,采后生理活动旺盛,鲜食一直以来是青脆李的主要方式。因此,对青脆李的分级、贮藏保鲜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近年来青脆李果实在商品化处理中预冷、分级、包装的方法,贮... 青脆李甜脆爽口,营养价值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因其属于晚熟型李果,采后生理活动旺盛,鲜食一直以来是青脆李的主要方式。因此,对青脆李的分级、贮藏保鲜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近年来青脆李果实在商品化处理中预冷、分级、包装的方法,贮藏保鲜常用的物理、化学及生物保鲜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并展望今后青脆李在商品化处理及贮藏保鲜的研究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脆 商品化处理 贮藏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m-李代数的分解唯一性
19
作者 王雨涵 陈良云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研究了正则Hom-李代数的中心、导子代数和内导子代数的分解问题,给出了具有平凡中心的Hom-李代数的分解唯一性定理.
关键词 Hom-代数 分解 导子 内导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新疆野生樱桃李多糖工艺及抗氧化、抑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玲赫 谢浩 努尔买买提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8-236,共9页
为探究新疆野生樱桃李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抗氧化及抑菌活性。以新疆霍城县大西沟的樱桃李为原材料,采用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法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再对其进行脱脂、脱色、除蛋白等得到粗多糖(PCE)... 为探究新疆野生樱桃李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抗氧化及抑菌活性。以新疆霍城县大西沟的樱桃李为原材料,采用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法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再对其进行脱脂、脱色、除蛋白等得到粗多糖(PCE),最后通过体外抗氧化和抑菌实验进行功效评价。结果表明:当苹果酸与氯化胆碱的摩尔比例为4:1、微波功率400 W、微波温度60℃、微波时间70 min、液料比30:1 mL/g、DES浓度50%时,PCE得率最高值为26.38%±0.73%;PCE对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1.163、0.506、2.958 mg/mL,PCE在质量浓度为4 mg/mL时总还原能力值为0.667。质量浓度为200 mg/mL的PCE对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45±1.88、16.12±0.47、17.68±1.32、17.20±1.18、12.00±0.72 mm,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和抑菌能力。研究结果可为以樱桃李多糖为功能性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生樱桃 多糖 提取工艺 抗氧化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