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种、株随机扩增DNA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金莉莉 王秋雨 王海鹏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8-41,共4页
目的 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种、株基因组DNA多态性 ,为其分型、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李斯特氏菌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根据DNA指纹图谱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种、株的遗传多样性 ,同时构... 目的 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种、株基因组DNA多态性 ,为其分型、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李斯特氏菌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根据DNA指纹图谱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种、株的遗传多样性 ,同时构建相似性系数矩阵和树状图。结果 不同序列的随机引物扩增的RAPD图谱的多态性程度不同 ,其中单一引物P-7与复合引物P-1P-3 、P-4P-9扩增产生的指纹图谱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种、株均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由该 3种引物扩增的RAPD图谱计算出的相似性系数矩阵及由此构建的聚类树状图均能得到李斯特氏菌的系统发育关系。结论 RAPD技术可用于李斯特氏菌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 基因扩增 基因多态性 dna指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依赖解旋酶DNA恒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建广 雷质文 +7 位作者 石琰璟 付静芸 祝素珍 房保海 姜英辉 刘云国 张健 杨大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0-132,共3页
为建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的依赖解旋酶DNA恒温扩增(HDA)检测方法,本研究以Lm的iap基因为目的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可在65℃恒温扩增快速(90 min)检测Lm的HDA检测方法,分别对反应体系中的MgAc2、Bst聚合酶、UvrD解旋酶、dN... 为建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的依赖解旋酶DNA恒温扩增(HDA)检测方法,本研究以Lm的iap基因为目的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可在65℃恒温扩增快速(90 min)检测Lm的HDA检测方法,分别对反应体系中的MgAc2、Bst聚合酶、UvrD解旋酶、dNTPs以及引物等的浓度进行优化,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并与普通PCR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起的检测法最低检测限为7.8×103 cfu/mL,灵敏度与普通PCR方法相当。Lm的HDA检测方法具有普通PCR的特异、灵敏等特点,并且对仪器要求更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 检测 依赖解旋酶dna恒温基因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IC-PCR技术在李斯特氏菌种、菌株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金莉莉 王秋雨 侯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5-197,共3页
应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技术(ERIC-PCR)对李斯特氏菌基因组DNA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李斯特氏菌种间DNA指纹图谱带型差异较大;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株间及相同血清型不同来源的菌株,其DNA指纹图谱带型也有明显差异... 应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技术(ERIC-PCR)对李斯特氏菌基因组DNA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李斯特氏菌种间DNA指纹图谱带型差异较大;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株间及相同血清型不同来源的菌株,其DNA指纹图谱带型也有明显差异。在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各株的DNA指纹图谱中发现1600bp的种专一性扩增带。结果表明,ERIC-PCR技术可用于李斯特氏菌种、菌株的鉴定及进一步分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 PCR 李斯特氏菌dna指纹图谱 株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3种李斯特氏菌的快速分类鉴定 被引量:6
4
作者 杨丽君 李兆杰 +4 位作者 王静 王骏 胡巧茹 刘玉敏 崔凤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9-173,共5页
为建立李斯特氏菌属内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绵羊李斯特氏菌、英诺克李斯特氏菌3种菌的傅立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数据库及FT-IT分类鉴定方法,作者应用FT-IR技术对3种李斯特氏菌进行指纹图谱数据采集,建... 为建立李斯特氏菌属内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绵羊李斯特氏菌、英诺克李斯特氏菌3种菌的傅立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数据库及FT-IT分类鉴定方法,作者应用FT-IR技术对3种李斯特氏菌进行指纹图谱数据采集,建立了3种李斯特氏菌的标准FT-IR导数谱数据库,同时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分级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两种聚类分析模型。结果表明,两种聚类模型均可成功将3种李斯特氏菌进行区分,FT-IR光谱数据库可用于FT-IR技术对3种可疑李斯特氏菌进行鉴定。FT-IR分析方法简便、快速、易操作,结果重现性好,是一种区分3种李斯特氏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 李斯特 主成分分析 分级聚类分析 分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DNA指纹图谱技术分析中长跑运动员肠道菌群结构特征 被引量:21
5
作者 乔德才 陈敬 +2 位作者 魏桂芳 王凌华 赵立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7-521,共5页
目的 :用DNA指纹图谱技术分析中长跑运动员肠道菌群区系结构的特征。方法 :对 7名中长跑运动员进行连续 6天的跟踪观察 ,直接从其粪便样品中提取出总DNA为模板 ,进行ERIC-PCR扩增 ,得到反映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特征的DNA指纹图。结果 :... 目的 :用DNA指纹图谱技术分析中长跑运动员肠道菌群区系结构的特征。方法 :对 7名中长跑运动员进行连续 6天的跟踪观察 ,直接从其粪便样品中提取出总DNA为模板 ,进行ERIC-PCR扩增 ,得到反映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特征的DNA指纹图。结果 :根据图谱多样性指数变化和相似性系数值的分布特征 ,受试运动员表现出两种类型 :一类菌群区系结构稳定 ,受运动负荷变化影响较小 ;另一类菌群区系结构随运动负荷的增减出现较大波动。结果表明 :运动员DNA指纹图谱特征存在明显个体差异 ;运动负荷的变化可能改变运动员肠道菌群区系结构。提示稳定的菌群结构可能是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条件下保持良好机能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dna指纹图 取出 改变 剧烈运动 观察 中长跑运动员 运动负荷 特征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伟 李素芳 刘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5-99,112,共6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危害公共卫生和食品行业的一种重要人畜共患病致病菌。PCR技术是近年来被广泛地运用到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之一。就PCR技术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中的特异性鉴...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危害公共卫生和食品行业的一种重要人畜共患病致病菌。PCR技术是近年来被广泛地运用到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之一。就PCR技术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中的特异性鉴别基因、模板DNA制备等关键因素及多重PCR、巢式PCR、反转录PCR与定量PCR等主要技术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 PCR检测 毒力基因 模板dna制备 多重PCR 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指纹图谱技术在奶酪发酵菌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娟 张铭霞 +2 位作者 曹雁平 杨贞耐 王蓓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95-399,共5页
DNA指纹图谱技术是近年来较为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由于发酵菌群的DNA指纹图谱直接反映DNA水平上的差异,因而作为微生物指纹图谱的一个组成部分,DNA指纹图谱这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有其独特的作用,这种技术在发酵菌群的... DNA指纹图谱技术是近年来较为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由于发酵菌群的DNA指纹图谱直接反映DNA水平上的差异,因而作为微生物指纹图谱的一个组成部分,DNA指纹图谱这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有其独特的作用,这种技术在发酵菌群的鉴定、遗传育种及多样性等研究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常用于发酵菌群研究的DNA指纹图谱技术有RFLP、T-RFLP、SSCP、RAPD、DGGE、AFLP等。本论文在综合介绍DNA指纹图谱的一般常用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奶酪发酵菌群中DNA指纹图谱技术研究现状,在探讨其在奶酪发酵菌群相关领域应用的基础上,逐一介绍了各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研究现状,对我国传统奶酪发酵菌群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与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指纹图 传统奶酪 发酵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在李斯特氏菌毒力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8
作者 吴凌伟 刘全俊 +1 位作者 吴中伟 陆祖宏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2-516,共5页
单核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食源性李斯特氏病的病源菌,该病可引起败血病、脑膜炎、流产等。李斯特氏菌的毒力因子listeriolysin O(LLO)是引发李斯特氏病的主要原因。文章使用一种特殊的电化学方法从样品中检测编码LLO... 单核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食源性李斯特氏病的病源菌,该病可引起败血病、脑膜炎、流产等。李斯特氏菌的毒力因子listeriolysin O(LLO)是引发李斯特氏病的主要原因。文章使用一种特殊的电化学方法从样品中检测编码LLO的hlyA基因。该方法以化合物Nhydroxy sulfosucc inimide(NHS)和N-(3-dimethylamion)propyl-N'-ethyl carbodiimidehydroc hloride(EDC)作为激活剂,使单链DNA探针结合到金电极表面组成工作电极,以[Co(phen)3](ClO4)3作为指示剂来检测循环伏安曲线(Cyclic voltammetry,CV),通过CV峰值的变化来估算hlyA基因的含量,从而确定LM的污染情况。这种新颖的电化学方法用于免标记的目标DNA的杂交检测,具有快速和方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李斯特 电化学 dna检测 Hly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指纹图谱法鉴别火鸡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株和野毒株
9
作者 C.J.Kim 冯专照 《动物检疫》 1991年第2期20-22,共3页
禽霍乱是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在火鸡及其它禽类已发现多年了,尽管采取预防接种,但在商品,代及种火鸡群中,仍常常发生。 目前,鉴定多杀性巴氏杆菌通常依据一种或多种表型特征(如形态学和生化或血清学... 禽霍乱是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在火鸡及其它禽类已发现多年了,尽管采取预防接种,但在商品,代及种火鸡群中,仍常常发生。 目前,鉴定多杀性巴氏杆菌通常依据一种或多种表型特征(如形态学和生化或血清学反应)。由于该菌抗原性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鸡 禽霍乱 dna指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增生李斯特菌ERIC-PCR分子分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润芳 柯晓静 +3 位作者 韩军 于宏伟 周硕 贾英民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70,76,共5页
以单核增生李斯特菌10403s基因组为模板,运用L16(54)正交试验,对影响ERIC-PCR的多个因素,包括Mg2+、dNTP、引物、模板和rTaq酶浓度等进行优化,并应用于不同来源的单核增生李斯菌株的ERIC-PCR,其扩增图谱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结果表明:... 以单核增生李斯特菌10403s基因组为模板,运用L16(54)正交试验,对影响ERIC-PCR的多个因素,包括Mg2+、dNTP、引物、模板和rTaq酶浓度等进行优化,并应用于不同来源的单核增生李斯菌株的ERIC-PCR,其扩增图谱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建立的ERIC-PCR反应体系和程序适合于单核增生李斯特菌进行分子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增生李斯特 亚型 指纹图 dna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似松茸菌株Z-s、R-b、H-c的DNA指纹鉴定
11
作者 胡国平 王淑珍 +2 位作者 陆文蔚 唐立伟 白晨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16,共3页
以松茸子实体为DNA参照样品,对疑似松茸菌株Z-s、R-b、H-c进行亲菌鉴定。运用RAPD-PCR技术,采用筛选的5个随机引物对1个供试松茸子实体及3个疑似松茸菌株Z-s、R-b、H-c进行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PCR鉴定,获得DNA指纹图讲... 以松茸子实体为DNA参照样品,对疑似松茸菌株Z-s、R-b、H-c进行亲菌鉴定。运用RAPD-PCR技术,采用筛选的5个随机引物对1个供试松茸子实体及3个疑似松茸菌株Z-s、R-b、H-c进行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PCR鉴定,获得DNA指纹图讲;分析菌株Z-s、R-b、H-c间及其与松茸子实体间DNA同源性及遗传相似度,以鉴定疑似松茸菌株Z-s、R-b、H-c是否是目的松茸菌株。实验结果其相似系效分别为:Ssz 35.7%;Sbz 74.1%;Scz 76.9%,可以看出疑似菌株Z-s与松茸子实体DNA指纹图谱差异比较明显,相似系数只有Ssz 35.7%,而疑似菌株R-b和H-c则和松茸子实体的DNA指纹图谱比较相近,相似系数分别为Sbz 74.1%,Scz 76.9%。在分离菌株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进行表型鉴别的基础上,初步判定疑似菌株R-b和H-c-很可能是目的松茸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茸亲鉴定RAPD-PCR分析 dna指纹图目的 子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幼虫肠道细菌桃色欧文氏菌的代谢表型组学分析(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文红 金道超 +2 位作者 李凤良 金剑雪 程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6-463,共8页
【目的】肠道细菌桃色欧文氏菌Erwinia persicina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肠道的优势细菌,本研究旨在阐明桃色欧文氏菌的代谢表型特征。【方法】采用BIOLOG细胞表型芯片技术系统研究了桃色欧文氏菌的细胞表型;采用PM 1-10代谢板... 【目的】肠道细菌桃色欧文氏菌Erwinia persicina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肠道的优势细菌,本研究旨在阐明桃色欧文氏菌的代谢表型特征。【方法】采用BIOLOG细胞表型芯片技术系统研究了桃色欧文氏菌的细胞表型;采用PM 1-10代谢板,对桃色欧文氏菌的950种代谢表型进行了测定。【结果】桃色欧文氏菌能代谢39.47%的碳源、89.74%的氮源、100%的硫源和100%的磷源;高效代谢的碳源为有机酸类和碳水化合物类,高效代谢的氮源为氨基酸类。该肠道细菌表现出261种不同的氮源代谢通路和95种生物合成通路。桃色欧文氏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在分别具有高达9%氯化钠、4%氯化钾、5%硫酸钠、20%乙二醇、6%甲酸钠、2%尿素、6%乳酸钠、200mmol/L磷酸钠(p H 7.0)、20 mmol/L苯甲酸钠(p H 5.2)、100 mmol/L硫酸铵(p H 8.0)、100 mmol/L硝酸钠和100 mmol/L亚硝酸钠的渗透溶液中正常代谢;其适应p H值范围为4.5~10,最适7.0。在多种氨基酸的作用下,桃色欧文氏菌均表现出脱羧酶和脱氨酶活性。【结论】桃色欧文氏菌的代谢特征增加了我们对该肠道细菌,特别是其与宿主昆虫的互作及其在肠道环境中的适应性的认识,同时表明通过降低桃色欧文氏菌密度来防治小菜蛾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色欧文 小菜蛾 表型芯片 代谢指纹图 肠道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沉积物中产淀粉酶细菌的rep-PCR基因指纹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戴世鲲 郑天凌 +1 位作者 郑伟 王晓颖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171-174,共4页
利用淀粉酶筛选培养基平板从27个深海沉积物样品中筛选得到30个具有胞外淀粉酶活性的菌株.其中革兰氏阴性细菌有22株,阳性细菌有8株.对这些细菌的基因组DNA进行ERICPCR和BOXPCR扩增,指纹图谱显示大部分菌株均存在数目不等的各自独特的带... 利用淀粉酶筛选培养基平板从27个深海沉积物样品中筛选得到30个具有胞外淀粉酶活性的菌株.其中革兰氏阴性细菌有22株,阳性细菌有8株.对这些细菌的基因组DNA进行ERICPCR和BOXPCR扩增,指纹图谱显示大部分菌株均存在数目不等的各自独特的带型,各特异性扩增的主带型能重复稳定出现.比较两种引物的指纹图谱,显示ERICPCR比BOXPCR具有较丰富的图谱多态性.对产生的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学分析,30株细菌可分为10组,其中5株细菌分别独立成组,最多的第Ⅱ组包含有8株细菌,而在同一聚类组内的细菌可能是处于进化上亲缘关系较近的位置.研究显示,30株菌具有丰富的种属多样性,揭示了深海微生物资源的丰富和潜力.ERICPCR和BOXPCR技术可用于对深海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沉积物 指纹分析 R基因 rep 革兰阴性细 指纹图 ERIC 基因组dna 特异性扩增 PCR扩增 淀粉酶活性 筛选培养基 深海微生物 PCR技术 微生物资源 BOX 亲缘关系 群落组成 多样性 显示 聚类组 多态性 丰富 带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稻瘟病菌遗传谱系与致病型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杜宜新 杨秀娟 +3 位作者 阮宏椿 石妞妞 朱春雨 陈福如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4-128,共5页
采用rep-PCR技术对福建省189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在58%相似水平上可以将供试菌株分为15个遗传谱系,表明该菌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其中谱系FJL04出现频率为35.98%,为优势谱系.利用全国统一生理小种鉴别体系和LTH-N... 采用rep-PCR技术对福建省189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在58%相似水平上可以将供试菌株分为15个遗传谱系,表明该菌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其中谱系FJL04出现频率为35.98%,为优势谱系.利用全国统一生理小种鉴别体系和LTH-NILs鉴别体系从供试的189个稻瘟病菌株中分别鉴别出15和21个致病型(生理小种),优势型分别为ZB13和J76.2,出现频率分别为58.72%和28.57%.采用这2套鉴别体系鉴别的致病型与DNA指纹图谱之间无明显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致病型 生理小种 鉴别体系 dna指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稻瘟病菌群体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益军 白娟 +3 位作者 程兆榜 范永坚 熊如意 王跃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7-280,共4页
利用Pot2 rep PCR技术对收集自我国 14个省水稻产区的 32 4个稻瘟病菌株进行了DNA指纹分析。稻瘟病菌在DNA水平上的变异比较高 ,具有很丰富的多态性 ;在 2 0 %的遗传距离水平上 ,170个单型被划分成 2 0个遗传系谱 ,其中CL2 0是绝对优... 利用Pot2 rep PCR技术对收集自我国 14个省水稻产区的 32 4个稻瘟病菌株进行了DNA指纹分析。稻瘟病菌在DNA水平上的变异比较高 ,具有很丰富的多态性 ;在 2 0 %的遗传距离水平上 ,170个单型被划分成 2 0个遗传系谱 ,其中CL2 0是绝对优势系谱 ;对病菌系谱的地区分布分析发现 ,不同地区之间稻瘟菌的群体结构差异是明显的 ,但是也有部分菌株属于相同的系谱甚至是同一单型 ;14个省稻区的菌株指纹图谱可以分为明显的两类 ,江浙、北方等省稻区菌株的DNA指纹相似程度比较高 ,南方 9省稻区菌株DNA指纹相似程度比较高 ,这可能与两类地区的主栽品种类型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群体结构 dna指纹图 多态性 品种 遗传系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和2001年江苏省稻瘟病菌的群体结构 被引量:8
16
作者 白娟 周益军 +5 位作者 程兆榜 陈毓苓 熊如意 刘娟 陈夕军 郑小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3-46,共4页
利用Pot2 rep PCR技术分析了 2 0 0 0及 2 0 0 1年采自江苏省五大稻区稻瘟病菌的DNA指纹。单元型和系谱分析结果表明 :稻瘟病菌在DNA水平上具有很高的多态性 ;不同的年份及地区间稻瘟病菌的群体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但也有部分菌株属于... 利用Pot2 rep PCR技术分析了 2 0 0 0及 2 0 0 1年采自江苏省五大稻区稻瘟病菌的DNA指纹。单元型和系谱分析结果表明 :稻瘟病菌在DNA水平上具有很高的多态性 ;不同的年份及地区间稻瘟病菌的群体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但也有部分菌株属于相同系谱甚至同一单元型 ,而JSL17是各稻区均有分布的优势系谱 ;来自不同地区、相同寄主品种的菌株有相似的遗传背景 ,说明寄主品种的遗传背景在病菌进化的变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dna指纹图 群体结构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陀螺菌菌株的分离及鉴定(英文) 被引量:7
17
作者 谭爱华 马富英 +1 位作者 罗信昌 黄亚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7,共4页
采用5种培养基配方,对紫陀螺菌子实体不同生长期的不同部位及菌根、菌索进行组织分离,结果从子实体得到的菌丝生长缓慢,菌丝致密,从菌根和菌索得到的菌丝生长快,絮状不致密。以紫陀螺菌干子实体DNA为参照样品,对得到的相关分离纯培养物... 采用5种培养基配方,对紫陀螺菌子实体不同生长期的不同部位及菌根、菌索进行组织分离,结果从子实体得到的菌丝生长缓慢,菌丝致密,从菌根和菌索得到的菌丝生长快,絮状不致密。以紫陀螺菌干子实体DNA为参照样品,对得到的相关分离纯培养物进行亲菌鉴定。供试的26条随机引物中,有8条对所有供试样品可扩增出清晰、稳定的DNA指纹图谱,且从子实体分离得到的菌丝体DNA指纹与干子实体的基本一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子实体不同生长期得到的2个菌株相似系数0.979,它们与干子实体间的相似系数为0.884,从菌根和菌索得到的分离物与干子实体间的相似系数为0.389。结果表明,从子实体分离得到的2个菌株与对照物相似度最高,可以认定是紫陀螺菌的纯培养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陀螺 分离 鉴定 培养基 dna指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中PHA合成优势菌的筛选及产物结构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晓雁 黄海东 +3 位作者 卢显芝 杨红澎 王燕森 曹晓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4-128,共5页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物可降解塑料,活性污泥中存在大量PHA合成菌,通过好氧/微好氧/沉淀的方式对污泥进行驯化,使PHA占污泥MLVSS的比例提高到21.19%。用BOX-PCR、ERIC-PCR和REP-PCR指纹图谱技术,对驯化前后污...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物可降解塑料,活性污泥中存在大量PHA合成菌,通过好氧/微好氧/沉淀的方式对污泥进行驯化,使PHA占污泥MLVSS的比例提高到21.19%。用BOX-PCR、ERIC-PCR和REP-PCR指纹图谱技术,对驯化前后污泥样品的菌群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尼罗蓝荧光平板法和菌落原位杂交技术,筛选得到活性污泥中PHA合成的优势菌株CAMP11。分类鉴定表明CAMP11属于芽孢杆菌属,FT-IR与NMR碳谱分析表明其合成的产物为羟基丁酸与羟基戊酸的共聚物(PHBV)。将菌株CAMP11回注入污泥驯化液,可使PHA占污泥MLVSS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到3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酯 污泥驯化 dna指纹图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香菇栽培菌株RAPD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邓旺秋 杨小兵 +2 位作者 李泰辉 林群英 周洁莹 《食用菌学报》 2004年第1期7-11,共5页
对广东省5个香菇(Lentinulaedodes)栽培菌株或其衍生菌株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扩增指纹能有效分辨不同菌株的基因型,可为香菇的商业菌株质量监测提供快速有效的技术手段,为规范食用菌菌种生... 对广东省5个香菇(Lentinulaedodes)栽培菌株或其衍生菌株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扩增指纹能有效分辨不同菌株的基因型,可为香菇的商业菌株质量监测提供快速有效的技术手段,为规范食用菌菌种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香菇 栽培 RAPD 多态性分析 遗传 dna指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稻瘟病菌种群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亚玲 王宝玉 +4 位作者 台莲梅 左豫虎 郑雯 邓本良 靳学慧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1-4,31,共5页
为明确黑龙江和吉林省稻瘟病菌种群多样性,采用Pot2-Rep-PCR方法对来自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部分稻区49个稻瘟病菌菌株的DNA进行指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稻瘟病菌种群在DNA水平上变异较大,存在丰富的多态性;在20个遗传谱中第2个... 为明确黑龙江和吉林省稻瘟病菌种群多样性,采用Pot2-Rep-PCR方法对来自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部分稻区49个稻瘟病菌菌株的DNA进行指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稻瘟病菌种群在DNA水平上变异较大,存在丰富的多态性;在20个遗传谱中第2个谱系为优势谱系,包含黑龙江省11个菌株,吉林省9个菌株,其他19个系谱的菌株数为1~10个不等。谱系3菌株既是黑龙江省菌株,又是黑龙江省特有的谱系类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稻瘟菌株遗传多样性程度(系谱数/菌株数)黑龙江省(7/23=0.3043)、吉林省(11/26=0.4230),吉林省稻瘟病菌的多样性要强于黑龙江省稻瘟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群体结构 dna指纹图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