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李开先的曲史观与曲词观及其曲学史意义
1
作者 李亦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191,共11页
李开先是明代曲学史上承先启后的重要曲家,其曲史观与曲词观具有一体两面、互为表里的关系。他以“本色”“文词”的错综交替为曲史嬗变的基本线索,认为金、元及明初是曲史发展的繁盛期,曲词以本色为主,部分杰出曲家则本色、文词“兼而... 李开先是明代曲学史上承先启后的重要曲家,其曲史观与曲词观具有一体两面、互为表里的关系。他以“本色”“文词”的错综交替为曲史嬗变的基本线索,认为金、元及明初是曲史发展的繁盛期,曲词以本色为主,部分杰出曲家则本色、文词“兼而有之”;明初以降是曲史发展的新变期,本色、文词“分而两之”,“词人之词”与“文人之词”各擅胜场。基于对曲史的整体观照与对曲体的深入思考,尤其是对“犹唐之李、杜”的张可久、乔吉与其词友袁崇冕的曲作的精心体察,李开先提出“语俊意长,俗雅俱备”的曲词观,主张浅畅之词与沉挚之思相结合,俗与雅两种风格要素同时具备,开晚明雅俗相济的曲词审美理想之先河。其曲论回应了当时曲坛所面临的理论难题,指明了曲体文学正确的发展方向,为晚明清初传奇戏曲高峰期的到来廓清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开先 《西野〈春游词〉序》 本色 文词 俗雅俱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谑》作者确为李开先——与吴书荫先生商榷 被引量:5
2
作者 黄仕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78,84,共6页
吴书荫《〈词谑〉的作者献疑》一文主要据明徐复祚《南北词广韵选》所引材料,认为《词谑》中“词套”、“词尾”两部分出自康海之手,《词谑》为李开先和康海两人著作的合刊本。本文详核同书,认为吴文存在材料理解错误和引录证据不全等问... 吴书荫《〈词谑〉的作者献疑》一文主要据明徐复祚《南北词广韵选》所引材料,认为《词谑》中“词套”、“词尾”两部分出自康海之手,《词谑》为李开先和康海两人著作的合刊本。本文详核同书,认为吴文存在材料理解错误和引录证据不全等问题,其结论难以成立。徐复祚所引当为万历间刻本《词谑》,并因此书未题撰者姓名而误以为出于康海之手。所以不能据徐复祚的之说来否定李开先的著作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谑 南北词广韵选 李开先 康海 明刊《词谑》刻印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开先旧藏与元刊杂剧之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杜海军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8-174,共7页
李开先藏书甚多,其中富有元杂剧作品,因邀门人选刊成了《改定元贤传奇》,也促成自作《词谑》等书。从这些书中我们看到有多种元杂剧整剧或单折,如《陈抟高卧》、《萧何月夜追韩信》、《李太白贬夜郎》、《王粲登楼》等可与今传元刊本作... 李开先藏书甚多,其中富有元杂剧作品,因邀门人选刊成了《改定元贤传奇》,也促成自作《词谑》等书。从这些书中我们看到有多种元杂剧整剧或单折,如《陈抟高卧》、《萧何月夜追韩信》、《李太白贬夜郎》、《王粲登楼》等可与今传元刊本作比较。经研究发现,凡李开先藏书无论剧或曲,其内容与今存元刊本录曲比较,数量、曲牌的名称以及排列先后等皆无差别,由此,基本可以断定,今传《元刊杂剧三十种》与李开先所录曲词的杂剧应是出于一个版本系统,即是说今传《元刊杂剧三十种》本出自李开先旧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李开先 元刊杂剧 词谑 改定元贤传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元刊杂剧与李开先的收藏关系——甄炜旎《〈元刊杂剧三十种〉与李开先旧藏之关系》失误辨 被引量:2
4
作者 杜海军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9-163,共5页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仅存的元刊元人杂剧,对于人们认识元杂剧、推进元杂剧研究的深化有着特别的意义,于是其出处流传也为人们关注。长期以来,人们据孙楷第等人研究以为出自李开先旧藏,近年来甄炜旎博士论文别持一端,以为并不一定都出...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仅存的元刊元人杂剧,对于人们认识元杂剧、推进元杂剧研究的深化有着特别的意义,于是其出处流传也为人们关注。长期以来,人们据孙楷第等人研究以为出自李开先旧藏,近年来甄炜旎博士论文别持一端,以为并不一定都出自李开先,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其将《词谑》与元刊杂剧比较,以及解读内容的错误,结论也就不能支持其论点,因此我们据现有的论据,还只能认定元刊杂剧属于李开先的旧藏,只是提醒人们还须继续关注元刊杂剧的出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李开先 元刊杂剧 词谑 《元刊杂剧三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开先的曲学实践与戏曲理论 被引量:1
5
作者 俞为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167,共6页
李开先虽以诗文著称,为"嘉靖八才子"之一,但他一生酷爱戏曲,主持曲社,看戏听曲,编撰剧本。在戏曲理论上,推崇戏曲和俗曲的文学地位,强调戏曲的劝惩功能,提倡本色通俗的戏曲语言。这些理论对扭转明代前期的"以时文为南曲&... 李开先虽以诗文著称,为"嘉靖八才子"之一,但他一生酷爱戏曲,主持曲社,看戏听曲,编撰剧本。在戏曲理论上,推崇戏曲和俗曲的文学地位,强调戏曲的劝惩功能,提倡本色通俗的戏曲语言。这些理论对扭转明代前期的"以时文为南曲"的创作倾向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理论 李开先 艺术创作 《宝剑记》 劝惩功能 本色语言 艺术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戏剧家李开先在藏书史上的贡献 被引量:1
6
作者 徐苗蓁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7-98,共2页
通过对一些史料的勾稽 ,介绍了李开先的生平 ,求书、藏书活动及著述情况。
关键词 明代 戏剧家 李开先 藏书史 戏曲收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开先文学思想综论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铭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92-97,共6页
李开先是明中后期文学理论领域,尤其是曲论方面非常值得注意的人物。综观其文学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复古而不泥古、强调文学的真情实感、提倡南北文学风格的融合以及强调文学的自然、通俗等。这其中包含有许多新的理论因子,对于明代中... 李开先是明中后期文学理论领域,尤其是曲论方面非常值得注意的人物。综观其文学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复古而不泥古、强调文学的真情实感、提倡南北文学风格的融合以及强调文学的自然、通俗等。这其中包含有许多新的理论因子,对于明代中期的文坛,乃至影响深远的晚明文学思潮来讲,都具有明显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意义和价值是不能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开先 文学思想 价值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曲交游与李开先的曲学成就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恒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88-92,共5页
学界以往对李开先的曲作曲论等个案关注颇多,但对其戏曲交游尚无专门系统的研究。李开先一生交游广泛,词曲交游尤多,广泛的交游不仅扩大了李开先的文坛名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李开先广博的曲学成就,李开先戏曲及散曲的创作、曲... 学界以往对李开先的曲作曲论等个案关注颇多,但对其戏曲交游尚无专门系统的研究。李开先一生交游广泛,词曲交游尤多,广泛的交游不仅扩大了李开先的文坛名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李开先广博的曲学成就,李开先戏曲及散曲的创作、曲学理论的形成与深化、元明曲选的整理辑录、相关作品的刊刻传播等都与其广泛的词曲交游活动密切相关。词曲交游不仅对李开先本人有重要影响,对整个明代戏曲文化史而言亦意义重大。嘉靖年间以李开先为代表的曲家彼此往来,互相切磋,活跃了曲坛氛围,在"创作—批评"的良性循环中,明中叶曲坛渐趋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开先 交游 章丘词社 嘉靖曲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开先《闲居集》简论
9
作者 周潇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42-49,共8页
李开先为明"嘉靖八才子"之一,以其传奇、散曲的成就著称于世,为明代北派曲家的代表,同时又兼善诗文,有诗文集《闲居集》十二集。其诗浅显朴野,不求华艳,不循格律,信手放笔;其文透彻光明、委屈详尽。较之戏曲,更直接地表明了... 李开先为明"嘉靖八才子"之一,以其传奇、散曲的成就著称于世,为明代北派曲家的代表,同时又兼善诗文,有诗文集《闲居集》十二集。其诗浅显朴野,不求华艳,不循格律,信手放笔;其文透彻光明、委屈详尽。较之戏曲,更直接地表明了李开先崇尚天然活泼之趣、随笔随心、不尚虚饰的诗文主张,也更真切地展现了他积极用世的抱负、愤世嫉俗的悲慨、暗老豪杰的遭际以及民胞物与的情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开先 《闲居集》 明代诗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开先的救世心态与《一笑散》院本创作
10
作者 孙晓东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87-90,共4页
通过对李开先家世与经历的分析,认为李开先有很强烈的救世心态,虽然被罢官,但仍然关注现实,思考救世之法。但官场经历使其内心深受"创伤",他晚年所创作的《一笑散》院本就是其救世之心不能实现,发泄心中郁积之情的产物。
关键词 李开先 救世心态 《一笑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以来李开先曲学研究述评
11
作者 刘恒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1年第4期56-60,共5页
李开先是明代中期重要的戏曲学家,其曲学成果涵盖曲作、曲论、曲选等各个方面,二十世纪以来,学界对其曲学研究呈现出步步发展之势,本文将百年来的研究分成三个阶段,从资料整理、曲作分析、曲论研究等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作出综述,总结出... 李开先是明代中期重要的戏曲学家,其曲学成果涵盖曲作、曲论、曲选等各个方面,二十世纪以来,学界对其曲学研究呈现出步步发展之势,本文将百年来的研究分成三个阶段,从资料整理、曲作分析、曲论研究等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作出综述,总结出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同时找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以期引起学界的关注,共同解决疑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开先 研究分期 成果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李开先与浙派绘画
12
作者 冯保荣 《书画世界》 2019年第10期86-87,共2页
作为明中叶著名的文学家,李开先的《中麓画品》对浙派极力推崇。在当时浙派日渐衰微的形势下,他为理论界注入了一些新鲜的血液。本文从浙派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李开先推崇浙派的原因,并对《中麓画品》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客观的评论。
关键词 李开先 浙派 中麓画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开先曲学思想的初探——论戏曲创作中“雅正”观
13
作者 连洁 《戏剧之家》 2016年第23期7-8,11,共3页
嘉靖年间是戏曲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戏曲艺术逐渐走向繁荣,并且曲学思想多元化。在曲学思想不断交融碰撞中,以传统儒家思想为主要指导思想的李开先,坚持以"雅正"观为指引,对戏曲如何发展作出了思考。他提出戏曲... 嘉靖年间是戏曲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戏曲艺术逐渐走向繁荣,并且曲学思想多元化。在曲学思想不断交融碰撞中,以传统儒家思想为主要指导思想的李开先,坚持以"雅正"观为指引,对戏曲如何发展作出了思考。他提出戏曲作品应"文随俗远,体深悟正",并且要达到"激劝人心,感移风化"1的效果,此外,他认为戏曲创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等等。总之,李开先的曲学思想对明代曲学思想嬗变和明代戏曲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开先 曲学 雅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开先曲论的二重性
14
作者 黄洽 《文化艺术研究》 1996年第6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李开先 曲论 艳词 嘉靖八才子 张可久 珠船 小山词 四时悼内 元词 乔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开先与嘉靖《山东盐法志》关系考论
15
作者 孙云霄 《盐业史研究》 2022年第3期65-71,共7页
《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等史料中,记载李开先和王贵均编有《山东盐法志》。然而,通过考察李开先的仕宦履历及其文集中的《山东盐运司志序》,发现他只是为王贵《山东盐法志》作序,并未参与编辑。但李开先序文的首尾部分,都... 《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等史料中,记载李开先和王贵均编有《山东盐法志》。然而,通过考察李开先的仕宦履历及其文集中的《山东盐运司志序》,发现他只是为王贵《山东盐法志》作序,并未参与编辑。但李开先序文的首尾部分,都是讲述他自己在户部编书的经过以及对当时盐政的看法,尤侗和黄虞稷等人在编纂书目时或许受此影响,从而著录失误。虽然未曾编撰盐志,但李开先留心盐政,他在序文中提出十二条治理大纲,并围绕“南北搭派”制度,指出盐商承担的风险过高,建议朝廷施行宽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开先 王贵 《山东盐法志》 《千顷堂书目》 明代盐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开先及其曲论
16
作者 郑传寅 《上海戏剧》 1981年第2期55-56,共2页
李开先(1502—1568)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作家。关于他的生平,不少典籍上均有记载,《列朝诗集》中有一小传,似较为详切。开先,字伯华,又自称中麓子、中麓山人、中麓放客。山东章丘人。嘉靖己丑(1529)进士,在户部任职约三年,后迁吏部,历任考... 李开先(1502—1568)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作家。关于他的生平,不少典籍上均有记载,《列朝诗集》中有一小传,似较为详切。开先,字伯华,又自称中麓子、中麓山人、中麓放客。山东章丘人。嘉靖己丑(1529)进士,在户部任职约三年,后迁吏部,历任考功司主事、稽勋司员外、文选司郎中、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他耿直清廉,“谢绝请托,不善事新贵人”,对阁臣弄权、政治腐败不满。因上疏抨击朝政,“辛丑(1541)夏,罢归田庐”(李开先《东村乐府序》)。从此,居“林下”,以著述终其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开先 提督四夷馆 太常寺少卿 明代嘉靖 司主事 考功 中麓 曲论 稽勋司 司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曲论中的“本色”论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山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3-28,共6页
关键词 古代曲论 “本色论” 戏曲语言 何良俊 《西厢》 语言风格 李开先 审美特色 雅俗之间 汤显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谑》的作者献疑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书荫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7-70,共4页
《词谑》一书的明刊本或清抄本,均未标明作者,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时,始定为李开先所著。但徐复祚的《南北词广韵选》提供了大量材料,说明《词套》、《词尾》两部分出自康海之手。因此,我怀疑《词谑》的作者很可能是李开先和... 《词谑》一书的明刊本或清抄本,均未标明作者,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时,始定为李开先所著。但徐复祚的《南北词广韵选》提供了大量材料,说明《词套》、《词尾》两部分出自康海之手。因此,我怀疑《词谑》的作者很可能是李开先和康海两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谑 南北词广韵选 李开先 康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清俗曲兴盛发展之原由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元勇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3-17,共5页
明清俗曲肇始、兴盛于明代中叶,发展、延续至清代。明清俗曲是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及市民阶层的崛起而兴盛发展起来的,它对中国传统音乐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意义。
关键词 明朝 清朝 俗曲 产生原因 社会环境 市民文化 文人 李开先 冯梦龙 王廷绍 华广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元为尚:《一笑散》文体及其宗元曲观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丽华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7,共5页
关于李开先《一笑散》的文体,明清以降多数著述皆以为是杂剧,但近现代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当视其为院本或者小令套数的自选集。实际上,杂剧体裁不断发展变化,明代既有谨遵元剧模式的杂剧,也有在折数、牌调、演唱等剧本形态上创新改制的... 关于李开先《一笑散》的文体,明清以降多数著述皆以为是杂剧,但近现代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当视其为院本或者小令套数的自选集。实际上,杂剧体裁不断发展变化,明代既有谨遵元剧模式的杂剧,也有在折数、牌调、演唱等剧本形态上创新改制的杂剧。特别是在与传奇的比较语境中,短小成为杂剧的核心特征。然而,由于嘉隆时期,一折杂剧尚未盛行,李开先、王九思等人所制短剧与元剧之一本四折截然不同,其剧本的"院本"之称,意在以元剧为参照,是与元杂剧在体制上比较之后所取,此称名透露出"以元为尚"的戏曲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开先 《一笑散》 文体 宗元 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