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什么是“李广难封”的真正原因?——兼与高敏先生商榷
被引量:
10
1
作者
姚小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50-53,15,共5页
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以李广名气之大,竟然终身未得封侯,这似乎是不合理的.如何解释这一现象?高敏先生在《“李广难封”的原因何在?》一文中认为,李广“不得重用而封侯赐爵”的真实原因主要有...
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以李广名气之大,竟然终身未得封侯,这似乎是不合理的.如何解释这一现象?高敏先生在《“李广难封”的原因何在?》一文中认为,李广“不得重用而封侯赐爵”的真实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当时官府以年龄取人而不以德才取人,二是有嫉贤妒能的人对李广进行诬蔑陷害”.笔者认为,高先生的观点值得商榷。故不揣冒昧,陈布陋见,以就正於高先生和史学界方家。我们认为,“李广难封”的直接原因在于李广积功未达到封侯标准。如所周知,《史记》《汉书》中屡次提到高祖约言“非有功不得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广难封
高敏
史记
商榷
直接原因
周亚夫
重用
嫉贤妒能
中国历史
军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谈李广难封的原因
被引量:
5
2
作者
高兵
《齐鲁学刊》
CSSCI
1995年第1期94-98,共5页
也谈李广难封的原因高兵汉将军李广戎马一生,与匈奴大小数十战,却终身不得封侯,晚年又因"失道后期"而自杀。李广的悲剧,使后人为之扼腕长叹。李广难封的原因究竟何在?在学界前贤研究的基础上,近年高敏、姚小鸥、崔明德等先生又...
也谈李广难封的原因高兵汉将军李广戎马一生,与匈奴大小数十战,却终身不得封侯,晚年又因"失道后期"而自杀。李广的悲剧,使后人为之扼腕长叹。李广难封的原因究竟何在?在学界前贤研究的基础上,近年高敏、姚小鸥、崔明德等先生又分别撰文进行了探讨。①总其要旨,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广难封
匈奴
文景时期
个人因素
军事将领
社会因素
客观因素
战略防御阶段
《史记》
全盛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谈“李广难封”的原因——与高敏同志商榷
被引量:
4
3
作者
周晓痴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57-59,共3页
读高敏同志《“李广难封”的原因何在?》一文(见一九八七年四月八日《光明日报》史学栏),颇受启发。“李广难封”的原因,诚如高文所言,既非李广诱杀降羌八百而遭“报应”,更非李广自己也怀疑的“命数不好”。但是否如高文所言,一是因为...
读高敏同志《“李广难封”的原因何在?》一文(见一九八七年四月八日《光明日报》史学栏),颇受启发。“李广难封”的原因,诚如高文所言,既非李广诱杀降羌八百而遭“报应”,更非李广自己也怀疑的“命数不好”。但是否如高文所言,一是因为“当时官府以年龄取人而不以德才取人”,“二是有嫉贤妒能的人对李广进行诬蔑陷害”呢?本人未敢苟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广难封
高敏
李将军
匈奴
贾谊
汉景帝
汉武帝
《史记》
七国之乱
太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冯唐易老”与汉初的用人政策
被引量:
2
4
作者
高兵
《齐鲁学刊》
CSSCI
1996年第2期52-53,共2页
"冯唐易老"与汉初的用人政策高兵"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乃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历来探讨李广难封者较多,但对于冯唐易老的问题却鲜有人论及,这主要是史料匮乏所致。冯唐一生的沉浮与汉初政治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探讨冯唐...
"冯唐易老"与汉初的用人政策高兵"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乃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历来探讨李广难封者较多,但对于冯唐易老的问题却鲜有人论及,这主要是史料匮乏所致。冯唐一生的沉浮与汉初政治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探讨冯唐易老的问题就有助于我们对汉初社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人政策
汉初政治
黄老思想
《汉书·武帝纪》
举孝廉
诸侯王
李广难封
居家养老
以孝治天下
汉初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事”论
被引量:
1
5
作者
祁志祥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20-26,共7页
“用事”,又叫“用典”。刘勰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文心雕龙·事类》)据此可知,用事(用典),是引用古事、古语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的一种修辞方法和论证方法。王勃倾...
“用事”,又叫“用典”。刘勰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文心雕龙·事类》)据此可知,用事(用典),是引用古事、古语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的一种修辞方法和论证方法。王勃倾吐“怀才不遇”的牢骚,却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就含蓄多了。萧统提出自己的诗学观点,则说:“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关雎》《麟趾》,正始之道著;桑间濮上,亡国之音表”(《文选序》),第一句和后面一联对偶的上半联引自《毛诗序》,下半联引自《礼记·乐记》,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就不证自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李广难封
滕王阁序
毛诗序
诗学观
事类
修辞方法
思想感情
典故
吟咏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勃及其《滕王阁序》
被引量:
1
6
作者
蒋彰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90-92,共3页
本文就初唐四杰的代表王勃短暂而坎坷的生命历程、才华横溢的诗文创作及其代表作《滕王阁序》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进行了简明而精当的论述。
关键词
《滕王阁序》
王勃
《唐摭言》
艺术成就
骈体文
腾蛟起凤
李广难封
卢照邻
诗文创作
思想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昆邪未谗及其它
7
作者
周晓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47-49,共3页
近年来,学术界对西汉名将李广难封的原因进行探讨,发表了很多有说服力的见解,但也有些看法还值得进一步商榷。其一是昆邪进谗说。此说认为公孙昆邪因嫉妒而诬陷李广,汉景帝是“听了公孙昆邪的谗言,信以为真”才使“李广从此辗转边郡,不...
近年来,学术界对西汉名将李广难封的原因进行探讨,发表了很多有说服力的见解,但也有些看法还值得进一步商榷。其一是昆邪进谗说。此说认为公孙昆邪因嫉妒而诬陷李广,汉景帝是“听了公孙昆邪的谗言,信以为真”才使“李广从此辗转边郡,不得重用”,“更不能封侯赐爵”的。其根据是《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活:“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广难封
匈奴
汉景帝
史记
学术界
汉书
李将军
都尉
武帝时期
战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什么是“李广难封”的真正原因?——兼与高敏先生商榷
被引量:
10
1
作者
姚小鸥
机构
东北师大中文系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50-53,15,共5页
文摘
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以李广名气之大,竟然终身未得封侯,这似乎是不合理的.如何解释这一现象?高敏先生在《“李广难封”的原因何在?》一文中认为,李广“不得重用而封侯赐爵”的真实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当时官府以年龄取人而不以德才取人,二是有嫉贤妒能的人对李广进行诬蔑陷害”.笔者认为,高先生的观点值得商榷。故不揣冒昧,陈布陋见,以就正於高先生和史学界方家。我们认为,“李广难封”的直接原因在于李广积功未达到封侯标准。如所周知,《史记》《汉书》中屡次提到高祖约言“非有功不得侯”.
关键词
李广难封
高敏
史记
商榷
直接原因
周亚夫
重用
嫉贤妒能
中国历史
军事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谈李广难封的原因
被引量:
5
2
作者
高兵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1995年第1期94-98,共5页
文摘
也谈李广难封的原因高兵汉将军李广戎马一生,与匈奴大小数十战,却终身不得封侯,晚年又因"失道后期"而自杀。李广的悲剧,使后人为之扼腕长叹。李广难封的原因究竟何在?在学界前贤研究的基础上,近年高敏、姚小鸥、崔明德等先生又分别撰文进行了探讨。①总其要旨,不...
关键词
李广难封
匈奴
文景时期
个人因素
军事将领
社会因素
客观因素
战略防御阶段
《史记》
全盛时代
分类号
K8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谈“李广难封”的原因——与高敏同志商榷
被引量:
4
3
作者
周晓痴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57-59,共3页
文摘
读高敏同志《“李广难封”的原因何在?》一文(见一九八七年四月八日《光明日报》史学栏),颇受启发。“李广难封”的原因,诚如高文所言,既非李广诱杀降羌八百而遭“报应”,更非李广自己也怀疑的“命数不好”。但是否如高文所言,一是因为“当时官府以年龄取人而不以德才取人”,“二是有嫉贤妒能的人对李广进行诬蔑陷害”呢?本人未敢苟同。
关键词
李广难封
高敏
李将军
匈奴
贾谊
汉景帝
汉武帝
《史记》
七国之乱
太守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冯唐易老”与汉初的用人政策
被引量:
2
4
作者
高兵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1996年第2期52-53,共2页
文摘
"冯唐易老"与汉初的用人政策高兵"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乃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历来探讨李广难封者较多,但对于冯唐易老的问题却鲜有人论及,这主要是史料匮乏所致。冯唐一生的沉浮与汉初政治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探讨冯唐易老的问题就有助于我们对汉初社会的...
关键词
用人政策
汉初政治
黄老思想
《汉书·武帝纪》
举孝廉
诸侯王
李广难封
居家养老
以孝治天下
汉初社会
分类号
K23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事”论
被引量:
1
5
作者
祁志祥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20-26,共7页
文摘
“用事”,又叫“用典”。刘勰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文心雕龙·事类》)据此可知,用事(用典),是引用古事、古语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的一种修辞方法和论证方法。王勃倾吐“怀才不遇”的牢骚,却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就含蓄多了。萧统提出自己的诗学观点,则说:“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关雎》《麟趾》,正始之道著;桑间濮上,亡国之音表”(《文选序》),第一句和后面一联对偶的上半联引自《毛诗序》,下半联引自《礼记·乐记》,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就不证自明了。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李广难封
滕王阁序
毛诗序
诗学观
事类
修辞方法
思想感情
典故
吟咏情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勃及其《滕王阁序》
被引量:
1
6
作者
蒋彰明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90-92,共3页
文摘
本文就初唐四杰的代表王勃短暂而坎坷的生命历程、才华横溢的诗文创作及其代表作《滕王阁序》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进行了简明而精当的论述。
关键词
《滕王阁序》
王勃
《唐摭言》
艺术成就
骈体文
腾蛟起凤
李广难封
卢照邻
诗文创作
思想内容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昆邪未谗及其它
7
作者
周晓痴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47-49,共3页
文摘
近年来,学术界对西汉名将李广难封的原因进行探讨,发表了很多有说服力的见解,但也有些看法还值得进一步商榷。其一是昆邪进谗说。此说认为公孙昆邪因嫉妒而诬陷李广,汉景帝是“听了公孙昆邪的谗言,信以为真”才使“李广从此辗转边郡,不得重用”,“更不能封侯赐爵”的。其根据是《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活:“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
关键词
李广难封
匈奴
汉景帝
史记
学术界
汉书
李将军
都尉
武帝时期
战役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什么是“李广难封”的真正原因?——兼与高敏先生商榷
姚小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也谈李广难封的原因
高兵
《齐鲁学刊》
CSSCI
199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也谈“李广难封”的原因——与高敏同志商榷
周晓痴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冯唐易老”与汉初的用人政策
高兵
《齐鲁学刊》
CSSCI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用事”论
祁志祥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王勃及其《滕王阁序》
蒋彰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昆邪未谗及其它
周晓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