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小食心虫在果园的空间分布变化及其最适抽样数的分析
1
作者 刘雨萍 徐兵强 +5 位作者 宋博 李海强 陈浩宇 郝敬喆 朱晓锋 任金龙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72-1777,共6页
【目的】研究李小食心虫(Grapholitha funebrana Treitscheke)幼虫在果园的空间分布,为李小食心虫的科学防控及确定最适抽样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聚集指标法、Iwao回归分析、Taylor幂法则和Iwao最适抽样模型等方法,研究李小食... 【目的】研究李小食心虫(Grapholitha funebrana Treitscheke)幼虫在果园的空间分布,为李小食心虫的科学防控及确定最适抽样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聚集指标法、Iwao回归分析、Taylor幂法则和Iwao最适抽样模型等方法,研究李小食心虫空间分布规律及确定其最佳抽样数。【结果】李小食心虫幼虫空间分布型与种群密度有关,在调查范围内(蛀果率在0.22%~10.10%),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其空间由均匀分布向聚集分布转变,蛀果率在0.22%时为均匀分布,蛀果率在1.67%~10.10%时为聚集分布,该变化是其生活习性和环境条件所引起的;确定了不同种群密度和允许误差下的最适抽样数。【结论】随着李小食心虫幼虫种群密度的增加其空间分布亦由均匀分布向聚集分布转变;对于李小食心虫聚集分布的果园(蛀果率>1.67%的果园),应重点防治为害严重株或部位,有效控制该虫的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小食心虫 果园 空间分布 抽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气候因子为主的李小食心虫生态防治 被引量:3
2
作者 姚渝丽 李春子 +2 位作者 万保成 白景刚 伊伯仁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0,共3页
在李小食心虫GrapholithafanebranaTreistchek发生规律及主要习性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以利用吉林省气候特点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秋天利用 5cm土层未冻结前的强寒潮天气 ,减少越冬虫源 ;初春进行树下防治 ,利用土壤小气候特点 ,恶化越冬... 在李小食心虫GrapholithafanebranaTreistchek发生规律及主要习性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以利用吉林省气候特点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秋天利用 5cm土层未冻结前的强寒潮天气 ,减少越冬虫源 ;初春进行树下防治 ,利用土壤小气候特点 ,恶化越冬茧化蛹的小气候环境 ,降低虫源基数 ;成虫出现高峰期 ,尤其是越冬代和第一代成虫高峰期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小食心虫 气候 生态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小食心虫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兵强 张齐武 +4 位作者 宋博 吾尔肯·叶尔肯 艾合买提·沙吾提 杨森 朱晓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2-275,302,共5页
为了高效防控果园李小食心虫,本文研究了李小食心虫羽化规律、化蛹场所、成虫寿命、产卵习性等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在1天之中有40.39%的李小食心虫在上午8:00-12:00羽化,羽化后第4天成虫开始产卵,并有2个产卵高峰期,分别在羽化后第5~6... 为了高效防控果园李小食心虫,本文研究了李小食心虫羽化规律、化蛹场所、成虫寿命、产卵习性等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在1天之中有40.39%的李小食心虫在上午8:00-12:00羽化,羽化后第4天成虫开始产卵,并有2个产卵高峰期,分别在羽化后第5~6天和第8~9天;雌成虫平均寿命为8.60~9.08 d,雄成虫为7.40~8.11 d,不同营养对成虫寿命无显著影响,但对产卵量有显著影响,取食10%蜂蜜水的雌成虫产卵量最高,平均达51.56粒/雌,与不取食的雌成虫产卵量有显著性差异;有83.34%的卵产在果实上,显著高于在其他部位的产卵量;产卵后第2天便有幼虫孵化,第3天的卵孵化率为43.81%,显著高于其他日龄卵的孵化率;有47.40%的幼虫在0~3 cm深土壤中化蛹,显著高于其他场所的化蛹量;6月之前幼虫没有滞育现象,7月上旬有53.58%的幼虫进入滞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小食心虫 羽化 产卵 孵化 滞育 生物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小食心虫幼虫在美国杏李上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军和 禹明甫 《湖南农业科学》 2008年第5期111-112,115,共3页
初步调查研究了河南驻马店蚁封林场7年生美国杂交杏李李小食心虫幼虫的种群动态,结果显示,李小食心虫幼虫在美国杏李上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型,而每个果实中李小食心虫幼虫分布均匀,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不同调查时间同... 初步调查研究了河南驻马店蚁封林场7年生美国杂交杏李李小食心虫幼虫的种群动态,结果显示,李小食心虫幼虫在美国杏李上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型,而每个果实中李小食心虫幼虫分布均匀,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不同调查时间同一枝条上李小食心虫的幼虫密度不相同。李小食心虫幼虫存在明显的扩散性和空间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小食心虫 美国杏李 空间格局 聚集型 扩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李树李小食心虫发生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庆东 杨永利 +2 位作者 陈松 李超 罗家栋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35-36,共2页
李小食心虫是李树最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呈逐年加重发生为害的趋势。该虫在四川李产区一年发生2~3,主要以幼虫为害果实。冬春季清园、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是防治李小食心虫的主要防控措施。
关键词 李小食心虫 发生与为害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李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晓华 《中国林副特产》 2010年第3期27-28,共2页
李小食心虫属于昆虫纲鳞翅目异脉亚目卷蛾科,是黑龙江省果树生产主要蛀果害虫。在黑龙江省一年发生三代,发生期在6月初、7月上旬、8月初。温度影响发生期,温度高的地区如东宁县发生期最早。主要危害期是第一次和第二次高峰期,防治住这... 李小食心虫属于昆虫纲鳞翅目异脉亚目卷蛾科,是黑龙江省果树生产主要蛀果害虫。在黑龙江省一年发生三代,发生期在6月初、7月上旬、8月初。温度影响发生期,温度高的地区如东宁县发生期最早。主要危害期是第一次和第二次高峰期,防治住这两个时期是关键。目前,我省主要的方法是药剂防治,首选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替代溴氯菊酯,甲氰菊酯,联苯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李小食心虫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杏李园李小食心虫幼虫的防治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崔文艺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77-79,共3页
室内采用叶片喂毒法测定几种药剂对美国杏李园李小食心虫4龄幼虫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3%鱼藤氰、4.8%苦参素对李小食心虫幼虫的杀虫效果显著;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灭幼脲悬浮剂、5%吡虫啉、48%乐斯本乳油是防治李小食心虫的理想药... 室内采用叶片喂毒法测定几种药剂对美国杏李园李小食心虫4龄幼虫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3%鱼藤氰、4.8%苦参素对李小食心虫幼虫的杀虫效果显著;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灭幼脲悬浮剂、5%吡虫啉、48%乐斯本乳油是防治李小食心虫的理想药剂。幼虫孵化后未蛀入果肉之前和成虫产卵期,是防治李小食心虫的最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杏李 李小食心虫 幼虫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树李小食心虫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书铭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15期26-27,共2页
李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是为害李树果实的主要害虫之一。危害轻时,幼果提早落果;危害严重时,果实内充满虫粪,不仅使果实无法食用,而且造成大量果实脱落,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和产量。2007~2009年,我们对李小食心虫的发生... 李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是为害李树果实的主要害虫之一。危害轻时,幼果提早落果;危害严重时,果实内充满虫粪,不仅使果实无法食用,而且造成大量果实脱落,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和产量。2007~2009年,我们对李小食心虫的发生危害及防治进行了综合试验,防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小食心虫 发生危害 防治技术 李树 果实脱落 小卷叶蛾 果品质量 综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小食心虫的防治技术
9
作者 孙伟 刘文东 《中国林副特产》 1998年第4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李小食心虫 防治 李树 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小食心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10
作者 张静茹 陆致成 《现代农业》 1997年第4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李树 李小食心虫 发生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小食心虫种群动态监测及3种双酰胺类药剂应用
11
作者 徐世才 崔瑞媛 +4 位作者 刘伟燕 曾桂润 郑毅鹏 孙勇 李伯辽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3期90-94,共5页
调查陕西省延安地区李小食心虫(Grapholitha funebrana)的种群动态,进行新型双酰胺类药剂的药效试验,并对防治效果、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为新型双酰胺类药剂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案。利用李小食心虫性诱剂进行昆虫诱集试验以获得该... 调查陕西省延安地区李小食心虫(Grapholitha funebrana)的种群动态,进行新型双酰胺类药剂的药效试验,并对防治效果、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为新型双酰胺类药剂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案。利用李小食心虫性诱剂进行昆虫诱集试验以获得该地区的种群动态;将四氯虫酰胺、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等3种新型双酰胺类药剂分别以500、1000、1500倍浓度进行稀释,每2周喷药1次,以清水喷洒为空白对照,通过虫果率来确定该害虫防治的最佳药剂和最适浓度,估算每种药品的成本和净收益。延安地区的李小食心虫在5月上旬和7月下旬为高峰期。同一稀释浓度施药条件下,3种新型双酰胺类药剂的药效无显著差异;同类药剂中,稀释1500倍的药剂可以获得最佳的净收益。经过计算净收益及药剂成本,使用稀释1500倍氯虫苯甲酰胺的单位面积净收益最高,为15786.0元·hm 2。李小食心虫的防治选用稀释1500倍的氯虫苯甲酰胺最为经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小食心虫 种群动态 双酰胺类杀虫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小食心虫头孢霉防治李小食心虫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玉贤 李云峰 康芝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39-39,共1页
小食心虫头孢霉(Cephalosporium grapholithcola sp.nov)是从李小食心虫僵虫上分离出来的。其分生孢子聚集成近球形,内含有15—20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大小为2.5—5.4×1.4—2.5μm。在瓶状小梗上溢出的第一个分生孢子着生方式为正... 小食心虫头孢霉(Cephalosporium grapholithcola sp.nov)是从李小食心虫僵虫上分离出来的。其分生孢子聚集成近球形,内含有15—20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大小为2.5—5.4×1.4—2.5μm。在瓶状小梗上溢出的第一个分生孢子着生方式为正轴顶生、偏轴顶生和横轴顶生、分生孢子连续溢出聚合成分生孢子头,直径可达16—21μm。分生孢子梗长达45(64)μm。与近似种蜡蚧头孢(C.lecanii)有明显区别。目前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小食心虫 分生孢子梗 僵虫 蜡蚧 小梗 分生孢子头 偏轴 近似种 近球形 性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小食心虫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波 任立伟 王洪波 《吉林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46-48,共3页
以不同李品种为材料,采用物理和化学防治法对李小食心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几种物理防治方法综合使用时,不同品种有虫果率在7.5%-17.2%之间,虫口减退率在74.6%-86.5%之间;化学防治时,有虫果率分别为26.3%、24.5%,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 以不同李品种为材料,采用物理和化学防治法对李小食心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几种物理防治方法综合使用时,不同品种有虫果率在7.5%-17.2%之间,虫口减退率在74.6%-86.5%之间;化学防治时,有虫果率分别为26.3%、24.5%,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9.5%、71.6%。晚熟品种危害程度轻,中熟品种受害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小食心虫 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种植区梨/李小食心虫性引诱剂应用技术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木尼热·买买提 索银·图娅 +1 位作者 阿地力·沙塔尔 阿洪江·吾斯曼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2-949,共8页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林果种植区梨/李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监测技术。【方法】试验区分别按4、8、12个/667m^(2)的密度悬挂含有梨/李小食心虫诱芯的诱捕器,另设置3种不同类型诱捕器,在杏园不同密度、不同类型诱捕器对梨/李小食心虫的诱捕...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林果种植区梨/李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监测技术。【方法】试验区分别按4、8、12个/667m^(2)的密度悬挂含有梨/李小食心虫诱芯的诱捕器,另设置3种不同类型诱捕器,在杏园不同密度、不同类型诱捕器对梨/李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进行对比,对诱捕器粘虫板和诱芯更换期进行试验。【结果】诱捕器密度4、8、12个/667m^(2)试验区杏子采摘前蛀果率分别为11.33%、7.20%、5.60%,诱捕器密度4个/667m^(2)与8、12个/667m^(2)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诱捕器密度8和12个/667m^(2)个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类型诱捕器对梨/李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有明显差异。其中,盆式诱捕器对梨/李小食心虫诱捕效果最好,三角形诱捕器次之,盆式诱捕器和三角形诱捕器之间无显著差异,瓶式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显著差于三角形诱捕器和盆式诱捕器。粘虫板和诱芯持效期对梨/李小食心虫诱捕效果有一定的影响。粘虫板更换期5 d和诱芯更换期10 d诱捕效果最佳。【结论】在南疆高温干旱区域杏园以性引诱剂来防治梨/李小食心虫无法达到有效控制其危害的目的。尽管盆式诱捕器诱捕效果好,但是每日需要加水,采用三角形诱捕器,粘虫板和诱芯更换期对诱捕效果影响很大,7~10 d更换1次粘虫板、30 d更换1次诱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果种植区 梨小食心虫 李小食心虫 诱捕器 诱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小食心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勇 李广伟 徐世才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2期92-96,102,共6页
李小食心虫是小食心虫属中的一种害虫,该虫对多种蔷薇科的果树的果实产量和质量影响巨大。长期以来,因物理防治选择及化学药喷施的方法不当,李小食心虫在果树种植区域发生量较大,导致果树常年增量不增收。本文讨论了李小食心虫的分布、... 李小食心虫是小食心虫属中的一种害虫,该虫对多种蔷薇科的果树的果实产量和质量影响巨大。长期以来,因物理防治选择及化学药喷施的方法不当,李小食心虫在果树种植区域发生量较大,导致果树常年增量不增收。本文讨论了李小食心虫的分布、寄主、危害特点、形态特征、鉴定、发生规律、生态学特性以及综合防治方面的研究情况,通过对李小食心虫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旨在为李小食心虫探讨新的研究方向及寻找更好的防治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小食心虫 生态学特性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元福 夏莉 陈阳琴 《农技服务》 2016年第7期62-62,共1页
李小食心虫发生代数因地而异,在北方每年发生1~4代,黑龙江1代,大部分地区2~3代,山西忻州2~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周围土中、杂草等地被下及皮缝中结茧(纺锤形、污白色)越冬。
关键词 李小食心虫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习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宝云 张泽勇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8期30-30,共1页
李小食心虫又名李小蠹蛾,简称李小,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李小食心虫是李子果实的主要害虫,它以幼虫蛀入果实内为害,被害幼果僵硬或脱落;成熟果被害后,内部积满棕色粪便,
关键词 李小食心虫 发生规律 防治 小卷叶蛾 鳞翅目 果实 蠹蛾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信息素诱剂防治李小食心虫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军 王正坤 +1 位作者 黎竹花 何腊珍 《植物医生》 2016年第8期78-79,共2页
沙子空心李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独有的特色水果,栽植面积达到1.056万hm^2,年产量8 000万kg以上,沙子空心李在生产中最常见的害虫是李小食心虫。该虫以幼虫蛀食李果实为害,严重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为了安全有效控制沙子空心李李小食心... 沙子空心李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独有的特色水果,栽植面积达到1.056万hm^2,年产量8 000万kg以上,沙子空心李在生产中最常见的害虫是李小食心虫。该虫以幼虫蛀食李果实为害,严重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为了安全有效控制沙子空心李李小食心虫的发生为害,在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和提倡"食品安全、绿色环保"的基础上,沿河县植保植检站在沙子空心李盛产期果园基地采用性信息素对李小食心虫进行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子空心李 李小食心虫 性诱器 防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树李小食心虫的监测和防治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伟 《山西果树》 2019年第6期85-87,共3页
李小食心虫是一种常见的蛀果虫害,主要为害桃、李、杏等的果实,该虫在晋北地区杏树种植区发生频率高,对杏果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对果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基于此,以李小食心虫的虫态特征,生活习性为出发点,简要分析了李小食心虫的... 李小食心虫是一种常见的蛀果虫害,主要为害桃、李、杏等的果实,该虫在晋北地区杏树种植区发生频率高,对杏果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对果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基于此,以李小食心虫的虫态特征,生活习性为出发点,简要分析了李小食心虫的监测意义和方法,并提出了对应的防治措施,旨在为晋北地区杏树李小食心虫的监测和防治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小食心虫 监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防治“李小食心虫” 被引量:1
20
作者 云生 《农村科学实验》 2009年第7期21-21,共1页
李子食心虫,学名叫李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是李子果实的主要害虫.它以幼虫蛀入果实内为害.被害幼果僵硬或脱落;成熟果被害后内部积满棕色粪便,形成“豆沙馅”,失去食用价值,在虫害严重地区,可形成满树虫害。李小食心虫在我省发... 李子食心虫,学名叫李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是李子果实的主要害虫.它以幼虫蛀入果实内为害.被害幼果僵硬或脱落;成熟果被害后内部积满棕色粪便,形成“豆沙馅”,失去食用价值,在虫害严重地区,可形成满树虫害。李小食心虫在我省发生较普遍,而且相当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小食心虫 防治 食用价值 豆沙馅 李子 果实 虫害 幼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