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时期首席女评论家李子云
1
作者
陈辽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8-151,共4页
李子云在新时期文学评论方面有三大突出成就:一是她拔除了作为极左文艺路线根子的"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论;二是她在我国大陆第一个评介了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三是她在晚年撰写的文艺回忆录在文学界受到普遍好评。这三个方...
李子云在新时期文学评论方面有三大突出成就:一是她拔除了作为极左文艺路线根子的"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论;二是她在我国大陆第一个评介了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三是她在晚年撰写的文艺回忆录在文学界受到普遍好评。这三个方面的突出成就把李子云推上了新时期首席女评论家的位置。家庭父母的教养、夏衍的指点、个人的努力造就了李子云。"成似容易实艰辛",李子云的文学评论道路并不平坦,她曾经历过多次磨难和坎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子云
新时期
首席女评论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派”讨论与“新时期文学”的分化
被引量:
9
2
作者
黄平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6年第4期41-55,共15页
引言 李子云曾回忆过自己怎样与冯牧和解的,那是夏衍先生85岁的寿诞庆典(1985年10月),嘉宾云集,气氛热烈,在人群中李子云仔细地寻找着已经失和两三年的冯牧:
关键词
“现代派”
新时期文学
李子云
《文艺报》
嘉宾云集
高行健
徐迟
冯骥才
张光年
刘心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期首席女评论家李子云
1
作者
陈辽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8-151,共4页
文摘
李子云在新时期文学评论方面有三大突出成就:一是她拔除了作为极左文艺路线根子的"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论;二是她在我国大陆第一个评介了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三是她在晚年撰写的文艺回忆录在文学界受到普遍好评。这三个方面的突出成就把李子云推上了新时期首席女评论家的位置。家庭父母的教养、夏衍的指点、个人的努力造就了李子云。"成似容易实艰辛",李子云的文学评论道路并不平坦,她曾经历过多次磨难和坎坷。
关键词
李子云
新时期
首席女评论家
Keywords
Li Zi-yun
the New Age
chief female critic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派”讨论与“新时期文学”的分化
被引量:
9
2
作者
黄平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6年第4期41-55,共1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期文学之发生"(项目编号:13YJC751016)阶段性成果
文摘
引言 李子云曾回忆过自己怎样与冯牧和解的,那是夏衍先生85岁的寿诞庆典(1985年10月),嘉宾云集,气氛热烈,在人群中李子云仔细地寻找着已经失和两三年的冯牧:
关键词
“现代派”
新时期文学
李子云
《文艺报》
嘉宾云集
高行健
徐迟
冯骥才
张光年
刘心武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时期首席女评论家李子云
陈辽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现代派”讨论与“新时期文学”的分化
黄平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