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勒泰意象:李娟散文的生态批评阅读 被引量:4
1
作者 郑亮 王聪聪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4,共5页
李娟的散文构筑了一个新疆的原生态边远世界。李娟的作品从《九篇雪》到《阿勒泰的角落》再到《我的阿勒泰》,给我们带来的就是阿勒泰意象的塑造。她从自己的点滴生活中写活了阿勒泰,并把这一意象推向了外面的世界。一个新的阿勒泰被一... 李娟的散文构筑了一个新疆的原生态边远世界。李娟的作品从《九篇雪》到《阿勒泰的角落》再到《我的阿勒泰》,给我们带来的就是阿勒泰意象的塑造。她从自己的点滴生活中写活了阿勒泰,并把这一意象推向了外面的世界。一个新的阿勒泰被一个单纯的女子慧眼所发现,这个阿勒泰的意象是属于李娟的。在她的文字中人与自然和空间及其他生命平等地并列在一起。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阅读《我的阿勒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充满绿色和诗意的清新美好的自然,让粗犷的阿勒泰充满了生态田园色彩,建立起一种女性文化特色;但文本隐含着变化所带给阿勒泰的生态危机足以给我们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娟散文 《我的阿勒泰》 生态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自然发言:李娟散文的生态伦理观及其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齐红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7-160,共4页
李娟的散文在追随哈萨克牧民的迁移转场中为我们描述了一种久违了的自然、自在的人性状态。与一般表现西部风情的散文有所不同的是:李娟为我们呈现出了她独特的观照视角及生态伦理观念,她笔下的自然景观丰富奇妙,酣畅淋漓,牧民平静、自... 李娟的散文在追随哈萨克牧民的迁移转场中为我们描述了一种久违了的自然、自在的人性状态。与一般表现西部风情的散文有所不同的是:李娟为我们呈现出了她独特的观照视角及生态伦理观念,她笔下的自然景观丰富奇妙,酣畅淋漓,牧民平静、自足地生活,人与自然生息与共。对于日日深陷于城市的人们而言,这种生态伦理的展现既可以充当精神的抚慰,又是一种批判与警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娟散文 生态伦理观 生态主义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边缘、焦虑——周涛、刘亮程、李娟散文的共同言说方式 被引量:3
3
作者 汪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0-173,共4页
周涛、刘亮程、李娟是新疆地区的当代散文作家,共同的文化背景使他们的散文创作呈现出一种共同的言说方式。对于生命的阐释是其散文创作中最本质的内蕴,三者的作品无不透彻地体现出对于生命意识的传达与感悟;在他们的散文书写中,"... 周涛、刘亮程、李娟是新疆地区的当代散文作家,共同的文化背景使他们的散文创作呈现出一种共同的言说方式。对于生命的阐释是其散文创作中最本质的内蕴,三者的作品无不透彻地体现出对于生命意识的传达与感悟;在他们的散文书写中,"边缘"不仅是地理的边缘更是文化的边缘,边缘经验是他们对新疆文化地理在心灵层面的体会;"焦虑"是他们散文中蕴涵的普遍性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涛、刘亮程、李娟散文 生命 边缘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让“有用”成为执念
4
作者 王国梁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9期12-12,共1页
在由李娟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中,女儿李文秀问:“我还是个有用的人,对不对?”母亲张凤侠说:“啥叫有用?李文秀,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吗?你看这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如果没人吃没人用,... 在由李娟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中,女儿李文秀问:“我还是个有用的人,对不对?”母亲张凤侠说:“啥叫有用?李文秀,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吗?你看这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如果没人吃没人用,它就那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这句话让很多人大呼“太治愈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自在 在草原上 李文秀 阿勒泰 李娟散文 电视剧 有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