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格调共情:“李健现象”折射出的电视音乐传播与社会审美趋向
被引量:
11
1
作者
孙文峥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21,共9页
格调作为作品或审美本质的诠释和理解,在剥离艺术作品载体后,逐渐被援引为高品质与个人审美趣味的概念集合;在社会语境中被理解为社会受众对该气质品格的理解、认同与归属感。格调共情即指大众审美突破以艺术或作品为中心的传统,转而向...
格调作为作品或审美本质的诠释和理解,在剥离艺术作品载体后,逐渐被援引为高品质与个人审美趣味的概念集合;在社会语境中被理解为社会受众对该气质品格的理解、认同与归属感。格调共情即指大众审美突破以艺术或作品为中心的传统,转而向环境要素扩展,进而需要受众群体的广泛回应与互动,并在其中形成强烈的审美认同与格调定位,是由受众、社会媒体及传播过程共同营造的回应与共情的结果。"李健现象"是歌手李健因电视音乐真人秀《我是歌手》爆红而引发的传播和文化现象思考,体现出宏观层面的社会文化契合与转变,也体现了流行文化传播的整体结构变迁,是音乐电视传播与社会审美情趣的共情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健现象
格调共情
社交货币
传播生态
电视传播
社会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格调共情:“李健现象”折射出的电视音乐传播与社会审美趋向
被引量:
11
1
作者
孙文峥
机构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2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4BXW043)
文摘
格调作为作品或审美本质的诠释和理解,在剥离艺术作品载体后,逐渐被援引为高品质与个人审美趣味的概念集合;在社会语境中被理解为社会受众对该气质品格的理解、认同与归属感。格调共情即指大众审美突破以艺术或作品为中心的传统,转而向环境要素扩展,进而需要受众群体的广泛回应与互动,并在其中形成强烈的审美认同与格调定位,是由受众、社会媒体及传播过程共同营造的回应与共情的结果。"李健现象"是歌手李健因电视音乐真人秀《我是歌手》爆红而引发的传播和文化现象思考,体现出宏观层面的社会文化契合与转变,也体现了流行文化传播的整体结构变迁,是音乐电视传播与社会审美情趣的共情现象。
关键词
李健现象
格调共情
社交货币
传播生态
电视传播
社会审美
Keywords
LI Jian phenomenon
taste empathy
social currency
communication ecology
TV communication
social aesthetic
分类号
G229.27 [文化科学]
J603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格调共情:“李健现象”折射出的电视音乐传播与社会审美趋向
孙文峥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