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压气机失速主动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俊杰 苏三买 +1 位作者 孙占恒 刘超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88-2495,共8页
针对压气机主动稳定控制方法中模态控制需要大量传感器及高频执行装置的不足,以喷气装置作为失速控制的执行机构,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利用回溯法设计了采用周向同步喷气的压气机预失速和过失速阶段的失速控制算法。理论分析和仿... 针对压气机主动稳定控制方法中模态控制需要大量传感器及高频执行装置的不足,以喷气装置作为失速控制的执行机构,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利用回溯法设计了采用周向同步喷气的压气机预失速和过失速阶段的失速控制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在预失速阶段,经过约1.1s持续喷气后,扰动的各阶模态的幅值均趋于0,各阶模态的相位均趋于恒定;在过失速阶段,持续约0.1s的喷气控制后,扰动的各阶模态被完全抑制,其各阶幅值趋于0,各阶模态相位趋于恒定;实现了对预失速和过失速的有效控制。由于以平均流量作为反馈输入,该方法只需安装少量传感器,且喷气装置的作动频率不高于50Hz,远低于模态控制方法。此外,采用同步喷气,也降低了执行机构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失速 李亚诺夫稳定性理论 主动稳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电液位置滑模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施光林 钟廷修 +1 位作者 史维祥 李天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049-1052,共4页
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以及 Slotine等的思想 ,面向电液控制系统的非线性模型 ,提出了电液滑模控制系统的直接非线性分析与综合新方法 ,并以一非线性电液位置滑模控制系统为例 ,对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 ,给出了相关的定理... 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以及 Slotine等的思想 ,面向电液控制系统的非线性模型 ,提出了电液滑模控制系统的直接非线性分析与综合新方法 ,并以一非线性电液位置滑模控制系统为例 ,对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 ,给出了相关的定理及证明 .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电液滑模控制系统的直接非线性分析与综合方法简单实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模型 电液位置系统 滑模控制 李亚诺夫稳定性理论 控制律 控制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miltonian理论的受控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方法 被引量:17
3
作者 孙元章 彭疆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6,共6页
从电力系统暂态能量函数出发,应用哈密顿系统理论首次提出新的李亚普诺夫函数。用该函数分析了具有切机切负荷稳定控制的简单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对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按该稳定性条件的切机控制能有效改善故障后系统... 从电力系统暂态能量函数出发,应用哈密顿系统理论首次提出新的李亚普诺夫函数。用该函数分析了具有切机切负荷稳定控制的简单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对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按该稳定性条件的切机控制能有效改善故障后系统的功角稳定性。最后指出了该研究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miltonian理论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性 哈密顿系统 李亚诺夫函数 稳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机组目标全息反馈大范围稳定控制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辉 汪旎 +1 位作者 韦化 李啸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21-26,共6页
针对中间再热式汽轮发电机组,提出具有大范围稳定性的目标全息反馈非线性协调控制设计方案,确保全部重要物理量均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运用李亚普诺夫函数构造非线性协调控制规律,通过极点任意配置,使李亚普诺夫能量函数全导数在除... 针对中间再热式汽轮发电机组,提出具有大范围稳定性的目标全息反馈非线性协调控制设计方案,确保全部重要物理量均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运用李亚普诺夫函数构造非线性协调控制规律,通过极点任意配置,使李亚普诺夫能量函数全导数在除平衡点以外的整个实数范围内是负定的,从而使系统在提出的控制规律作用下具有大范围稳定性。设计过程表明:在李亚普诺夫能量函数衰减的同时,各重要物理量逼近自己的参考轨迹。由于控制目标的选择不会严重影响非线性设计过程,因此提出的方案可根据实际需要全面、灵活地选择控制目标。仿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提出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全局渐近稳定性 目标全息反馈 中间再热式汽轮发电机组 极点配置 李亚诺夫稳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开关磁阻电机模型参考自适应位置控制 被引量:6
5
作者 曹广忠 黄苏丹 +2 位作者 汪济欢 段吉安 钱清泉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共8页
为了提高平面开关磁阻电机的位置精确度,研究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理论的平面开关磁阻电机控制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辨识了平面开关磁阻电机的线性化模型参数,根据李亚普若夫稳定性理论,以力指令为控制量并采用输入输出变量设计... 为了提高平面开关磁阻电机的位置精确度,研究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理论的平面开关磁阻电机控制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辨识了平面开关磁阻电机的线性化模型参数,根据李亚普若夫稳定性理论,以力指令为控制量并采用输入输出变量设计了平面开关磁阻电机模型参考自适应位置控制器,基于dSPACE半实物实时仿真系统,构建了实时在线控制实验平台,进行了平面开关磁阻电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位置控制实验。研究表明: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平面开关磁阻电机系统能平稳、准确地跟随给定位置,提高了电机位置精确度,验证了提出的平面开关磁阻电机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开关磁阻电机 定位精确度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李亚普若夫稳定性理论 位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混沌系统的改进函数投影同步一般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杜洪越 曾庆双 +1 位作者 王常虹 李锋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8-561,共4页
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研究混沌系统的改进函数投影同步问题,该种同步可使两个混沌系统渐近同步于一个期望的比例函数矩阵。对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混沌系统,给出改进函数投影同步控制器设计的一般方法,并分别以混沌Chen和混沌Newton-Le... 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研究混沌系统的改进函数投影同步问题,该种同步可使两个混沌系统渐近同步于一个期望的比例函数矩阵。对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混沌系统,给出改进函数投影同步控制器设计的一般方法,并分别以混沌Chen和混沌Newton-Leipnik系统及超混沌Chen和超混沌Henon-Heiles系统为例证实所提算法。理论分析及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同步 投影同步 函数投影同步 改进函数投影同步 李亚诺夫稳定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异构多智能体系非线性协议下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孙一杰 张国良 张胜修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6-139,共4页
针对一阶、二阶混合异构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问题研究中,存在状态不可测和系统最终仅可以获得静态一致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参考速度的非线性一致性协议。在此基础上,首先,将一致性分析转化为稳定性证明;然后,构造李亚普诺夫函数;最后... 针对一阶、二阶混合异构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问题研究中,存在状态不可测和系统最终仅可以获得静态一致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参考速度的非线性一致性协议。在此基础上,首先,将一致性分析转化为稳定性证明;然后,构造李亚普诺夫函数;最后,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拉塞尔不变集原理,分析得出了该异构系统获得一致性的充分条件。仿真结果表明,满足文中的条件,系统在所提出的协议下获得了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多智能体系统 非线性一致性协议 参考速度 图论 李亚诺夫稳定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材料的汽车悬架半主动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青云 王芃 +1 位作者 袁姝 陈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3-138,共6页
结合磁流变液和磁流变弹性体的特性,提出了一种能同时调节刚度和阻尼的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先设计该悬架的大体结构并说明其工作原理,然后建立半主动悬架的控制模型,最后基于李亚普洛夫稳定性理论设计该悬架的半主动控... 结合磁流变液和磁流变弹性体的特性,提出了一种能同时调节刚度和阻尼的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先设计该悬架的大体结构并说明其工作原理,然后建立半主动悬架的控制模型,最后基于李亚普洛夫稳定性理论设计该悬架的半主动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半主动控制算法可以有效地抑制车身振动,且悬架动挠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此外,该策略实现了系统与参考模型的速度差和位移差同时为零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材料 汽车悬架 半主动控制 李亚洛夫稳定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自适应抗饱和控制 被引量:7
9
作者 鄂东辰 路时雨 +2 位作者 刘超强 蔡玉强 张立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48-53,共6页
针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不确定性与输入饱和问题,提出自适应抗饱和控制策略。建立阀控缸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基于反步法的设计框架下,将输入饱和导致的跟踪误差加入到李亚普诺夫函数当中,并根据该李亚普诺夫函数设计控制器。通过使李亚普... 针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不确定性与输入饱和问题,提出自适应抗饱和控制策略。建立阀控缸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基于反步法的设计框架下,将输入饱和导致的跟踪误差加入到李亚普诺夫函数当中,并根据该李亚普诺夫函数设计控制器。通过使李亚普诺夫函数渐近稳定,使得系统跟踪误差收敛于零。针对系统模型中的不确定参数,通过自适应算法对其进行迭代更新,以保证控制器的有效性。以跟踪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粒子群搜索算法优化控制器的4个参数。结果表明:加入抗饱和时的控制信号比未考虑输入饱和时的控制信号的幅值明显减小,消除了输入饱和现象;在参数不确定和输入饱和情况下液压缸活塞的最大跟踪误差仅为5.8×10^(-6)mm,相对无抗饱和算法时的跟踪误差有了大幅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控制 李亚诺夫稳定性理论 自适应抗饱和控制 粒子群优化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