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杉阔混交人工林皆伐前后植物种类组成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正雄 周新年 +3 位作者 郑世群 丘进渊 李勤良 陈玉凤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对皆伐作业前后杉阔混交人工林林地植被变化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皆伐后一部分植物消失(衰退种)、一部分植物增加(侵入种),但优势植物基本保留下来(保留种),这主要是由于迹地清理方式采用带堆法的缘故.皆伐后灌木层种数减少,草本层... 通过对皆伐作业前后杉阔混交人工林林地植被变化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皆伐后一部分植物消失(衰退种)、一部分植物增加(侵入种),但优势植物基本保留下来(保留种),这主要是由于迹地清理方式采用带堆法的缘故.皆伐后灌木层种数减少,草本层种数增加,且皆伐对灌木层植物的干扰影响比草本层的大.因此,为了减小皆伐对林地生态环境(植被和水土流失)的负面影响,使皆伐后林地植被能尽快恢复,建议皆伐后迹地清理方式采用沿等高线分布的带堆法,避免采用火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皆伐 杉阔混交人工林 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BA的杉阔混交人工林林分择伐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赖阿红 游航 +4 位作者 周新年 巫志龙 周成军 郑长仙 卢秀琳 《森林工程》 2014年第4期66-70,76,共6页
基于VBA建立的林分空间结构分析系统,主要包括林分空间参数自动化计算及林分择伐优化两部分。利用Excel VBA对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个空间结构参数的数学模型进行编码,实现林分空间结构自动分析计算,采用第4邻体距离判定法校正边... 基于VBA建立的林分空间结构分析系统,主要包括林分空间参数自动化计算及林分择伐优化两部分。利用Excel VBA对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个空间结构参数的数学模型进行编码,实现林分空间结构自动分析计算,采用第4邻体距离判定法校正边缘效应,提高空间参数计算的准确性;在Excel VBA编辑器中通过编写宏语言设置择伐参数进行模拟采伐,对比分析林分择伐前后空间结构,在择伐强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对林分空间结构进行多次调整优化。以杉阔混交人工林为例,林分空间结构分析系统在分析现实林分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采伐木,使调整后的杉阔混交人工林分空间结构趋向合理。结果表明:基于Excel VBA建立的林分择伐空间结构分析系统,其计算过程简化,结果可靠,能为林分近自然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CEL VBA 杉阔混交人工林 空间结构 择伐 空间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采伐5年后杉阔混交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差异 被引量:12
3
作者 巫志龙 周成军 +4 位作者 周新年 刘富万 朱奇雄 黄金湧 陈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2-149,共8页
【目的】比较不同采伐强度下闽北杉阔混交人工林土壤及其各组分的呼吸速率差异,揭示土壤总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以期为区域森林采伐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闽北杉阔混交人工林为研究对象,2011年8... 【目的】比较不同采伐强度下闽北杉阔混交人工林土壤及其各组分的呼吸速率差异,揭示土壤总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以期为区域森林采伐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闽北杉阔混交人工林为研究对象,2011年8月实施了不同蓄积量采伐强度(中度择伐34.6%、强度择伐48.6%、极强度择伐67.6%、皆伐)作业试验,并与未采伐对照;2016年7月—2017年7月运用Li-8100 A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对土壤及其各组分的呼吸速率、土壤5 cm深处的温度和湿度开展了为期1年的定位观测。【结果】未采伐和各种强度择伐5年后,土壤总呼吸速率最大值都出现在7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3月份;皆伐5年后,土壤总呼吸速率最大值出现在6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1月份;各种强度采伐林地的矿质土壤呼吸速率与未采伐林地无显著差异( P >0.05);各种强度择伐林地的凋落物和根系呼吸速率都与未采伐林地无显著差异( P >0.05),而皆伐林地的凋落物和根系呼吸速率都显著低于未采伐林地( P <0.05),分别比未采伐林地(1.45和1.11 μmol ·m^-2 s^-1 )减少了0.93和0.53 μmol ·m^-2 s^-1;各种强度择伐林地的土壤总呼吸速率与未采伐林地无显著差异( P >0.05),而皆伐林地的土壤总呼吸速率显著低于未采伐林地( P <0.05),比未采伐林地(4.39 μmol ·m^-2 s^-1 )减少了1.64 μmol ·m^-2 s^-1;中度、强度和极强度择伐林地5 cm深处的土壤温度与未采伐林地没有显著差异( P >0.05),而皆伐使林地土壤温度显著升高( P <0.05),比未采伐林地(18.52 ℃)增加了4.7 ℃;中度、强度择伐林地的5 cm深处土壤湿度与未采伐没有显著差异( P >0.05),而极强度择伐和皆伐使林地土壤湿度显著降低( P <0.05),分别比未采伐林地(30.67%)减少了2.17%和3.98%;土壤总呼吸速率的土壤温度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优,能解释未采伐和各种强度择伐林地土壤总呼吸变化的77.8%~83.3%以及皆伐林地土壤呼吸变化的35.5%;未采伐、中度、强度和极强度择伐林地土壤总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参数Q 10 为1.77~2.72,皆伐林地的 Q 10 为1.49。【结论】不同强度采伐5年后,各种强度择伐林地土壤及其各组分的呼吸速率与未采伐林地没有显著差异;皆伐使凋落物呼吸速率、根系呼吸速率和土壤总呼吸速率都显著降低;各种强度择伐没有改变土壤总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规律,但皆伐使土壤总呼吸速率最大和最小出现时间有所提前;研究区土壤温度是土壤总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伐 土壤呼吸速率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杉阔混交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伐强度对杉阔混交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及形态特征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巫志龙 周成军 +3 位作者 周新年 刘富万 陈文 蓝建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8-133,共6页
[目的]比较杉阔混交人工林在不同采伐强度下细根生物量及形态特征的差异,探究林木细根生长与采伐强度的关系,以期为区域杉阔混交人工林科学经营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方法]以闽北杉阔混交人工林为研究对象,2011年8月实施4种不同采... [目的]比较杉阔混交人工林在不同采伐强度下细根生物量及形态特征的差异,探究林木细根生长与采伐强度的关系,以期为区域杉阔混交人工林科学经营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方法]以闽北杉阔混交人工林为研究对象,2011年8月实施4种不同采伐强度(按蓄积量计算分别为中度择伐34.6%、强度择伐48.6%、极强度择伐67.6%和皆伐100%)试验,并与未采伐对照;经自然恢复5 a后,采用根钻法分2层(0~10、10~20 cm)获取乔木树种活细根(≤2 mm),分析采伐强度对0~20 cm土层细根总生物量及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中度和强度择伐细根总生物量分别为225.31、257.96 g·m^(−2),与未采伐(219.35 g·m^(−2))差异不显著(P>0.05),极强度择伐和皆伐分别比未采伐显著降低了47.0%和66.3%(P<0.05);各种强度的择伐下细根比根长和比表面积与未采伐无显著差异(P>0.05),皆伐比未采伐分别显著增大了41.5%和71.2%(P<0.05);细根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随采伐强度增大而变化的规律与细根总生物量的变化规律一致,极强度择伐比未采伐分别显著降低了51.9%和46.9%(P<0.05),皆伐比未采伐分别显著降低了54.9%和49.2%(P<0.05)。[结论]杉阔混交人工林不同采伐强度5 a后,中度和强度择伐仍能维持林木细根生物量和吸收水分与养分能力,而极强度择伐和皆伐都出现显著降低;从有效维持和促进林木细根生长的角度,建议类似林分适宜采伐强度不超过强度择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伐强度 细根生物量 细根形态 杉阔混交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伐强度对杉阔混交人工林生长及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周成军 巫志龙 +2 位作者 周新年 曾浩 曾灵秀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3,62,共9页
探讨择伐强度对杉阔混交人工林生长及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促进林分生长和提高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以闽北杉阔混交人工林为对象,2011年8月实施不同强度择伐,择伐强度(蓄积量强度)分别为中度择伐(medium intensi... 探讨择伐强度对杉阔混交人工林生长及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促进林分生长和提高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以闽北杉阔混交人工林为对象,2011年8月实施不同强度择伐,择伐强度(蓄积量强度)分别为中度择伐(medium intensity, MI)34.6%、强度择伐(high intensity, HI)48.6%和极强度择伐(extra-high intensity, EHI)67.6%,并设未采伐(non-cutting,NC)为对照;基于不同择伐强度后当年及3、5、10 a跟踪调查数据,分析择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和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平均胸径年增长量由大到小为MI、HI、EHI、NC,MI比NC提高17.2%,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林分平均树高年增长量略低于NC,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林分单株胸高断面积年增长量由大到小为MI、EHI、HI、NC,MI比NC提高了84.8%,单株蓄积年增长量由大到小为MI、EHI、HI、NC,MI比NC提高了82.6%,MI、HI和EHI都显著高于NC(P<0.05);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由大到小均为EHI、HI、MI、NC,EHI显著高于NC(P<0.05),分别是NC的1.76倍、1.43倍和1.13倍;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由大到小均为EHI、HI、MI、NC,EHI显著高于NC(P<0.05),分别是NC的2.17倍和1.92倍,各处理间草本层物种均匀度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短期内,择伐有效促进了杉阔混交人工林林分生长和提高了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植被物种多样性,其中中度择伐最有利于促进林分生长,极强度择伐最有利于促进林下灌草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伐强度 分生长 物种多样性 杉阔混交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