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黔西北杉树林铅锌矿床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松平
包广萍
+4 位作者
兰安平
卢贸达
徐磊
黄林
安琦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0-609,共10页
杉树林铅锌矿床是黔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中型矿床,相关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程度较低,成因认识有较大分歧。本文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该矿床主成矿阶段硫化物(闪锌矿和方铅矿)的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以期从元素地球化学角...
杉树林铅锌矿床是黔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中型矿床,相关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程度较低,成因认识有较大分歧。本文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该矿床主成矿阶段硫化物(闪锌矿和方铅矿)的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以期从元素地球化学角度揭示该矿床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硫化物中的Cu、As、Cd、Sb、Tl和Bi明显富集,而其它微量元素则相对亏损或没有明显富集。这些元素的富集特征表明该矿床既有较高温元素组合,亦有低温元素组合,暗示杉树林矿床成矿作用的复杂性。此外,Cu和Cd在闪锌矿中更为富集,而Sb、Tl和Bi在方铅矿中更为富集,可见这些微量元素与不同寄主矿物的亲缘性。此外,杉树林铅锌矿床中闪锌矿的颜色较深,以深棕色为主,且闪锌矿和方铅矿中的Ga/In比及均值都明显大于1,而它们的Zn/Cd均值在500附近,暗示该矿床形成温度较高(>250℃),这与闪锌矿-方铅矿矿物对计算S同位素平衡温度(135~292℃)较一致。硫化物总REE含量很低(ΣREE<1×10-6),Eu正异常显著(δEu=1.6~2.5),但Ce负异常明显(δCe=0.2~0.6),而方解石中总REE含量相对较高(ΣREE=12.71×10-6),但Eu呈负异常明显(δEu=0.7),且Ce亦呈负异常显著(δCe=0.25),推测杉树林矿床成矿流体的演化经历了从还原到氧化的变化过程,其中的REE来源于多个潜在源区岩石。综合已有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杉树林铅锌矿床是较高温度流体与较低温流体混合的产物,成矿过程经历了还原向氧化环境转变的过程,其属于后生热液矿床,与低温盆地卤水成因的典型MVT矿床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硫化物
成矿环境
矿床
成因
杉树林铅锌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黔西北杉树林铅锌矿床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松平
包广萍
兰安平
卢贸达
徐磊
黄林
安琦
机构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四地质大队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0-609,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2502)
贵州省地矿局科研项目(2017[4]
+4 种基金
2016[40]
2016[09])
贵州省地矿局科研专项(黔地矿纪要2015[14])
云南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YJRC4201804)
云南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培育项目(2018YDJQ009)
文摘
杉树林铅锌矿床是黔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中型矿床,相关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程度较低,成因认识有较大分歧。本文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该矿床主成矿阶段硫化物(闪锌矿和方铅矿)的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以期从元素地球化学角度揭示该矿床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硫化物中的Cu、As、Cd、Sb、Tl和Bi明显富集,而其它微量元素则相对亏损或没有明显富集。这些元素的富集特征表明该矿床既有较高温元素组合,亦有低温元素组合,暗示杉树林矿床成矿作用的复杂性。此外,Cu和Cd在闪锌矿中更为富集,而Sb、Tl和Bi在方铅矿中更为富集,可见这些微量元素与不同寄主矿物的亲缘性。此外,杉树林铅锌矿床中闪锌矿的颜色较深,以深棕色为主,且闪锌矿和方铅矿中的Ga/In比及均值都明显大于1,而它们的Zn/Cd均值在500附近,暗示该矿床形成温度较高(>250℃),这与闪锌矿-方铅矿矿物对计算S同位素平衡温度(135~292℃)较一致。硫化物总REE含量很低(ΣREE<1×10-6),Eu正异常显著(δEu=1.6~2.5),但Ce负异常明显(δCe=0.2~0.6),而方解石中总REE含量相对较高(ΣREE=12.71×10-6),但Eu呈负异常明显(δEu=0.7),且Ce亦呈负异常显著(δCe=0.25),推测杉树林矿床成矿流体的演化经历了从还原到氧化的变化过程,其中的REE来源于多个潜在源区岩石。综合已有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杉树林铅锌矿床是较高温度流体与较低温流体混合的产物,成矿过程经历了还原向氧化环境转变的过程,其属于后生热液矿床,与低温盆地卤水成因的典型MVT矿床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硫化物
成矿环境
矿床
成因
杉树林铅锌矿床
Keywords
trace elements
rare earth elements
sulfide minerals
ore-forming environment
ore genesis
the Shanshulin Pb-Zn deposit
分类号
P618.4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黔西北杉树林铅锌矿床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杨松平
包广萍
兰安平
卢贸达
徐磊
黄林
安琦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