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善辉 李云龙 +1 位作者 强成魁 成子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61-965,共5页
鸭坦布苏病毒(DTMUV)为新出现的病毒,主要引起鸭的产蛋量急剧下降。为评价真核表达DTMUV的E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构建表面展示DTMUV JSXZ株E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r BV-DTMUV-E),将其感染昆虫细胞,从而将E蛋白... 鸭坦布苏病毒(DTMUV)为新出现的病毒,主要引起鸭的产蛋量急剧下降。为评价真核表达DTMUV的E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构建表面展示DTMUV JSXZ株E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r BV-DTMUV-E),将其感染昆虫细胞,从而将E蛋白展示在杆状病毒的表面,并对表达的重组E蛋白(r E)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进行研究。经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r E能够在Sf9细胞中有效表达;并且呈可溶性表达。重组蛋白经镍柱纯化,并采用氢氧化铝乳化(0.1μg/m L),分别以0.2 m L、0.4 m L和0.6 m L的剂量免疫雏鸭,通过ELISA抗体检测结果证明,r E可以诱导产生高水平的Ig G血清抗体;MTT试验结果表明,r E能够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其0.2 m L组免疫保护率为80%,0.4 m L和0.6 m L组保护率均为100%,而对照组雏鸭均表现为典型的DTMUV感染症状,其中4只死亡。以上研究结果为DTMUV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MUV E蛋白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 免疫原性 保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丙型肝炎病毒结构蛋白及其对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
2
作者 李祥 金爱慧 +2 位作者 邹立林 高基民 吕建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10-1916,共7页
目的:利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对丙型肝炎病毒(HCV)进行早期检测。方法:利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baculovirus surface display)技术,构建展示HCV结构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vAc-Flag-HCV C-GP64、vAc-Flag-HCV E-GP64和vAc-Flag-CE-GP64。结... 目的:利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对丙型肝炎病毒(HCV)进行早期检测。方法:利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baculovirus surface display)技术,构建展示HCV结构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vAc-Flag-HCV C-GP64、vAc-Flag-HCV E-GP64和vAc-Flag-CE-GP64。结果:(1)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重组杆状病毒表达了C(HCV核心蛋白)、E(HCV包膜蛋白)和CE蛋白。(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重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Sf9后在昆虫细胞膜上表达了C、E和CE蛋白。(3)免疫金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重组蛋白展示在杆状病毒囊膜上。(4)重组病毒进行浓缩纯化后,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技术对HCV样本进行检测,vAc-Flag-CE-GP64的检测阳性率可达80.2%。结论:vAc-Flag-CE-GP64可用于对HCV进行早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丙型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RSV GP5蛋白和CSFV E2蛋白在杆状病毒囊膜表面的共展示及展示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许信刚 王志昇 +2 位作者 李兆才 张琪 童德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2-898,共7页
本试验旨在构建以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为基础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双价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候选株。利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构建展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蛋白和猪瘟病毒(CSFV)E2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BacSC-Dual-ORF5... 本试验旨在构建以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为基础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双价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候选株。利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构建展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蛋白和猪瘟病毒(CSFV)E2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BacSC-Dual-ORF5-E2。该重组病毒带有His6标签,且胞质区域(CTD)和跨膜区域(TM)均来源于杆状病毒囊膜蛋白gp64的CTD和TM。对重组病毒进行Western blot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免疫金电子显微镜检测、动物免疫试验以及淋巴细胞增殖试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重组杆状病毒中表达了重组GP5和E2蛋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表明,重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Sf-9后在细胞膜上展示了重组GP5和E2蛋白;免疫金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重组GP5和E2蛋白展示在杆状病毒囊膜上;动物免疫试验表明,重组杆状病毒免疫小鼠后产生了抗PRRSV和抗CSFV的特异性抗体;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表明,重组杆状病毒能诱发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本试验成功构建表面展示PRRSV GP5蛋白和CSFV E2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为下一步应用该重组杆状病毒作为双价亚单位疫苗预防PRRSV和CSFV的混合感染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 PRRSV CSFV GP5蛋白 E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在杆状病毒表面的展示 被引量:2
4
作者 邢福珊 许信刚 +2 位作者 童德文 王志昇 张彦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9,共3页
本试验将猪圆环病毒2型(PCV2)去核定位区ORF2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表面展示转座载体pBacSC中,转化DH10Bac大肠杆菌感受态,经抗性及蓝白斑筛选得到含ORF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DNA,以脂质体介导法将此重组DNA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 本试验将猪圆环病毒2型(PCV2)去核定位区ORF2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表面展示转座载体pBacSC中,转化DH10Bac大肠杆菌感受态,经抗性及蓝白斑筛选得到含ORF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DNA,以脂质体介导法将此重组DNA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对重组病毒进行Western-blot分析和免疫金电子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PCV2 Cap蛋白在重组杆状病毒中获得表达;免疫金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重组蛋白展示在杆状病毒囊膜上。本试验成功构建表面展示PCV2 Cap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为下一步应用重组杆状病毒作为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 猪圆环病毒2型 CAP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囊膜蛋白在杆状病毒表面的展示及展示蛋白的免疫原性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许信刚 童德文 刘宏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3-79,共7页
【目的】研制以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为基础的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方法】利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Baculovirus display)技术,构建展示猪瘟病毒(CSFV)囊膜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BacSC-E0E1E2,该重组杆状病毒带有His6标签,且胞质区域(C... 【目的】研制以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为基础的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方法】利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Baculovirus display)技术,构建展示猪瘟病毒(CSFV)囊膜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BacSC-E0E1E2,该重组杆状病毒带有His6标签,且胞质区域(CTD)和跨膜区域(TM)均来源于杆状病毒囊膜蛋白gp64的CTD和TM。对重组杆状病毒进行Western blot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免疫金电子显微镜检测、动物免疫试验、血清中和试验。【结果】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重组杆状病毒中表达了重组E0E1E2蛋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重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Sf9后在昆虫细胞膜上表达了重组E0E1E2蛋白;免疫金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重组蛋白展示在杆状病毒囊膜上;动物免疫试验表明,重组杆状病毒免疫小鼠血清OD450值达到1.82;血清中和试验表明,免疫小鼠的血清50%中和效价(PD50)达到512。【结论】成功构建了表面展示猪瘟囊膜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 猪瘟病毒 囊膜蛋白 动物免疫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展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纤突蛋白S1的重组杆状病毒及其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史翠萍 严婷婷 +3 位作者 崔康乐 陈琴 舒建洪 陈健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41-1048,共8页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纤突蛋白S1能够介导宿主抵御PEDV感染的中和抗体的产生,是PEDV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的重要靶抗原。将PEDV的S1基因克隆至杆状病毒基因组中,构建包含PEDV S1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使S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纤突蛋白S1能够介导宿主抵御PEDV感染的中和抗体的产生,是PEDV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的重要靶抗原。将PEDV的S1基因克隆至杆状病毒基因组中,构建包含PEDV S1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使S1蛋白表面展示表达。以该重组病毒作为活载体疫苗皮下接种BALB/c小鼠,验证S1蛋白在重组杆状病毒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Western blotting分析被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细胞中,PEDV S1蛋白能有效表达且呈现大小分别约120 k D和150 k D的2条带,其中前者至少比预期大30 k D左右,推测重组S1蛋白在Sf9细胞中被高度糖基化修饰。重组杆状病毒的胶体金免疫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显示S1蛋白展示于杆状病毒表面;间接ELISA试验结果证明重组杆状病毒可以诱导产生PEDV特异性抗体,抗体效价达到1∶5 000。血清中和试验及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证明,该重组杆状病毒能够激发有效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反应,S1蛋白在重组杆状病毒表面展示表达并具有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纤突蛋白S1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展示猪圆环病毒2型衣壳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
7
作者 程晓亮 林文耀 +4 位作者 叶煜 陈筱薇 严常燕 廖明 樊惠英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6-100,共5页
利用PCR方法扩增猪圆环病毒2型核定位信号区缺失的Cap蛋白基因,将其亚克隆入杆状病毒表面展示质粒pBACsurf-1的gp64信号肽和gp64成熟蛋白之间.将此融合片段亚克隆到质粒pcDNA3.1(+),获得重组质粒pcDNA3.1-gp64-dCap.然后将含有CMV启动子... 利用PCR方法扩增猪圆环病毒2型核定位信号区缺失的Cap蛋白基因,将其亚克隆入杆状病毒表面展示质粒pBACsurf-1的gp64信号肽和gp64成熟蛋白之间.将此融合片段亚克隆到质粒pcDNA3.1(+),获得重组质粒pcDNA3.1-gp64-dCap.然后将含有CMV启动子,gp64及dCap的基因片段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质粒pFastBac-V,得到重组质粒pFastBac-dCap-V.然后将此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获得的重组穿梭质粒Bacmid-dCap-V,经脂质体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Ac-dCap-V.该重组病毒感染Sf9细胞后可以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转导哺乳动物细胞后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该重组杆状病毒成功转导哺乳动物细胞并表达dCap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 猪圆环病毒2型 dCap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坦病毒G1和G2糖蛋白的基因克隆及糖蛋白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新红 张岩 +4 位作者 张野 王平忠 李光玉 黄长形 白雪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05-408,413,共5页
目的:克隆汉坦病毒G1和G2糖蛋白基因,构建基于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BSDS)的G1和G2糖蛋白杆状病毒表达质粒。方法:用PCR方法扩增汉坦病毒西安分离毒洙84FLi株G1和G2糖蛋白基因的编码区,将其克隆入T载体,构建糖蛋白基因的T-A克隆。然后... 目的:克隆汉坦病毒G1和G2糖蛋白基因,构建基于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BSDS)的G1和G2糖蛋白杆状病毒表达质粒。方法:用PCR方法扩增汉坦病毒西安分离毒洙84FLi株G1和G2糖蛋白基因的编码区,将其克隆入T载体,构建糖蛋白基因的T-A克隆。然后将糖蛋白编码区从T-A克隆中切下,插入杆状病毒表达转移载体pBAcsurf-1的gp64信号肽和gp64成熟蛋白之间。结果:获得四个分别含有汉坦病毒G1和G2糖蛋白编码区的T-A克隆,并构建成功G1和G2糖蛋白的杆状病毒表达质粒。结论:构建成功基于BSDS的G1和G2糖蛋白杆状病毒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用BSDS表达汉坦病毒糖蛋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糖蛋白 基因克隆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