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耕地多功能权衡-协同关系与分区管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素霞 李珍珍 王兵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3-374,共12页
研究耕地多功能权衡协同关系对于保护耕地资源、确保粮食安全、维护生态安全及推动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南省105个县(市)为研究对象,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K-means聚类分析法等方法,对河南省2000—2020年耕地多功能水... 研究耕地多功能权衡协同关系对于保护耕地资源、确保粮食安全、维护生态安全及推动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南省105个县(市)为研究对象,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K-means聚类分析法等方法,对河南省2000—2020年耕地多功能水平及其权衡协同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2000—2020年,河南省耕地多功能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且各功能之间呈现出不同的时空分异特征,东部地区粮食生产功能强而西部生态服务功能优,经济贡献功能整体呈下降趋势,社会保障功能虽弱却逐年提升;耕地多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时空差异变化显著,多功能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出协同减弱与权衡加剧的特点,尤其是粮食生产与经济贡献功能、生态服务功能之间的权衡关系显著;结合耕地主导功能类型和多功能耦合协调特征,将河南省划分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城市农业休闲区、生态农业建设区、现代农业建设区4个多功能类型区,并提出了差别化的管制措施。研究结果对于指导粮食主产区耕地的合理配置以及提高耕地多元化利用效率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多功能 权衡-协同关系 分区管制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郊区乡村景观多功能权衡-协同关系演变 被引量:18
2
作者 任国平 刘黎明 +1 位作者 李洪庆 袁承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73-285,共13页
针对景观功能相互表征的科学性和景观多功能间关系定量化问题,采用Spearman秩次相关系数分析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相方法,对上海市青浦区184个行政村1980-2015年的乡村景观多功能间权衡-协同关系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生产功... 针对景观功能相互表征的科学性和景观多功能间关系定量化问题,采用Spearman秩次相关系数分析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相方法,对上海市青浦区184个行政村1980-2015年的乡村景观多功能间权衡-协同关系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生产功能不能取代经济发展功能,青浦区经济发展功能已成为主导的功能形态。2)该区乡村景观多功能间权衡-协同关系时空差异显著,表现为:生产功能-生活功能以协同为主,空间上沿中轴线扩散;生产功能-生态功能以权衡为主,空间上从中部向东部扩散;生活功能-生态功能权衡-协同关系较为均衡,权衡区由中部向东部扩散,协同区由西部向北部和南部扩散。农业生产功能与经济发展功能、经济发展功能与生态调节功能/环境维衡功能为该区不可回避的矛盾;经济发展功能与景观美学功能间权衡关系显著,且两者关系格局呈东部权衡西部协同,且权衡区的数量递增;经济发展功能与空间承载功能呈现东部权衡和西部协同,且协同区呈增长趋势;景观美学功能与生态调节功能/环境维衡功能间权衡区集中在青东区域,协同区分布于青西区域,且权衡区数量先增后减,协同区先减后增。3)时空结合的分析方法能准确全面的反映乡村景观多功能间权衡-协同关系演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景观 多功能 演变 权衡-协同关系 青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淡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的空间粒度效应 被引量:7
3
作者 韩会庆 杨建强 +3 位作者 陈思盈 徐晶 汪田归 侯佳威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5-55,共11页
选择贵州省作为喀斯特山区的典型代表,基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气候等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从空间粒度角度分析淡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的空间粒度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水源涵养对空间粒度变化的敏感... 选择贵州省作为喀斯特山区的典型代表,基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气候等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从空间粒度角度分析淡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的空间粒度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水源涵养对空间粒度变化的敏感性较低,而土壤保持和营养物净化对空间粒度变化的敏感性较高;随着空间粒度增大,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之间以及土壤保持与营养物净化之间由协同关系转向权衡关系,水源涵养与营养物净化之间的权衡强度增加,营养物净化与水源涵养、土壤保持之间权衡-协同关系粒度效应的空间格局接近,但与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之间的粒度效应空间格局差异较大;气候因子、地形、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和分布对空间粒度效应的响应差异是影响喀斯特山区淡水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粒度效应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淡水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协同关系 空间粒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保护-开发”权衡协同关系的国土空间功能综合分析研究——以武鄂黄黄都市圈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晓茜 江志猛 +5 位作者 陈金文 黄冠宇 李岩 樊凯旋 周寒 吴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6-858,共13页
国土空间功能是区域地理空间要素发展状态的综合表征,科学分析自然资源要素保护的重要性与国土空间功能开发合理性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对国土空间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文以武鄂黄黄都市圈为例,在综合考虑国土空间保护重... 国土空间功能是区域地理空间要素发展状态的综合表征,科学分析自然资源要素保护的重要性与国土空间功能开发合理性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对国土空间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文以武鄂黄黄都市圈为例,在综合考虑国土空间保护重要性和国土空间开发合理性的协同或权衡关系基础上,从“保护-开发”均衡匹配的角度科学分析国土空间功能.结果表明:1)武鄂黄黄都市圈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呈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自然资源禀赋较优的区域承载各类开发利用活动的能力较强;2)武鄂黄黄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人为对国土空间资源要素的开发利用水平整体呈中等偏低水平;3)武鄂黄黄都市圈国土空间功能综合指数呈现出“东部高、西部低,南部高、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国土空间功能综合指数水平最低的为武汉市,而最高的则是黄石市;4)武鄂黄黄都市圈国土空间功能整体上呈协同关系,局部上呈权衡关系,空间功能综合指数具有显著的地区分布差异.该文依据国土空间资源要素“保护-开发”间的权衡/协同关系,挖掘出了国土空间功能在人为利用与自然保护共同作用下的综合现实特征,探索了重构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合理路径,完善了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的理论与技术范式,研究成果可为当前大型都市圈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功能 资源环境承载力 开发强度 权衡-协同关系 武鄂黄黄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