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水源涵养区生态系统服务要素时空演变及权衡与协同分析
1
作者 鞠琴 卜媛媛 +5 位作者 申同庆 蔡辉艺 王乐扬 金君良 于磊 格桑卓嘎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6,共9页
为探究黄河水源涵养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演变规律,采用InVEST模型对2000—2020年黄河水源涵养区碳储量、土壤保持、生境质量、产水能力和水源涵养5个生态系统服务要素进行计算,并分析了各要素的时空演变特征和相互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 为探究黄河水源涵养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演变规律,采用InVEST模型对2000—2020年黄河水源涵养区碳储量、土壤保持、生境质量、产水能力和水源涵养5个生态系统服务要素进行计算,并分析了各要素的时空演变特征和相互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结果表明:2000—2020年黄河水源涵养区产水能力、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呈现一致波动时间变化趋势,生境质量、碳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各生态系统服务要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协同相关性,其中,土壤保持与产水能力和土壤保持与碳储量间协同关系最强,其他要素之间呈现中等或弱协同关系;5个生态系统服务要素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要素差异较大;各项生态系统服务要素间以协同为主,整体协同关系在时间上呈波动轻微增强趋势,空间分布上中南部草地以高-高协同为主,低-低协同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草地和林地,高-低和低-高权衡主要分散在东西部地区的耕地和建设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要素 权衡与协同 InVEST模型 黄河水源涵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演变、集聚特征及权衡与协同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安健吉 杨悦 +2 位作者 员学锋 苏强俊 安骐岷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6-327,335,共13页
[目的]揭示2000-2020年陕北地区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丰富生态系统服务的系统研究框架,为陕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借助INVEST模型、RUSLE方程和NDVI指数量化生态系统固碳、产水、土壤保持和食物供给服务;应用Ge... [目的]揭示2000-2020年陕北地区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丰富生态系统服务的系统研究框架,为陕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借助INVEST模型、RUSLE方程和NDVI指数量化生态系统固碳、产水、土壤保持和食物供给服务;应用Getis-Ord G_(i)^(*)工具识别冷热点乡(镇、街道)的集聚特征;应用聚类和异常值分析判断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的时空格局。[结果](1)2000-2020年陕北地区单位面积碳储量、产水量、土壤保持量和食物供给量增加的区域分别占10.23%,77.91%,90.44%和47.80%;(2)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均呈现出集聚分布的模式(p<0.01),且高值集聚效应均有所增强,产水和食物供给服务的低值集聚效应同步增加,固碳和土壤保持服务的低值集聚效应减弱;(3)生态系统服务的相互作用关系逐渐由权衡主导过渡到由协同主导,多数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关系减弱、协同关系增强。[结论]陕北地区生态系统整体呈现向好趋势,但部分区域仍需因地制宜地缓解水资源短板,提高食物供给能力,促进生产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时空演变 集聚特征 权衡与协同 陕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色林错流域生态服务权衡与协同及驱动因素
3
作者 袁正蓉 赵慧 +2 位作者 强巴克珠 梁钰凌 王小丹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216-5228,共13页
色林错流域是青藏高原内流区中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子流域,其生态功能决定区域生态环境稳定性。明确其生态功能空间分布及变化,了解生态服务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对流域的保护与管理至关重要。基于InVEST和权衡与协同关系等模型分析了色林错流... 色林错流域是青藏高原内流区中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子流域,其生态功能决定区域生态环境稳定性。明确其生态功能空间分布及变化,了解生态服务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对流域的保护与管理至关重要。基于InVEST和权衡与协同关系等模型分析了色林错流域2000—2020年土地利用和主要生态服务的现状与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0年水域面积增加明显,增大了147.09 km^(2)。年均产水、土壤保持、固碳和生境质量分别为56.23 mm,218.78 t/km^(2),132.01 g C/m^(2)和0.71,产水呈东北高西南低,土壤保持中部低、两侧高,固碳从西南向东北依次降低,生境质量空间异质性较小。二十年来,产水略微降低,土壤保持和固碳服务稳中有升,呈增加趋势区域占色林错流域的28.33%—58.21%,生境质量较为稳定,87.93%的区域基本保持不变。产水与三种生态服务整体呈权衡关系,东北部权衡关系明显;土壤保持、固碳服务和生境质量三种服务之间呈协同关系。色林错流域生态服务主要受由气温、降水和植被的空间分布不均影响,其中温度和降水对产水的解释力最高,海拔对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的解释力最高;NDVI对固碳的解释力最高。研究为色林错流域生态保护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支持,助力于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色林错流域 生态服务 权衡与协同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坊沟流域典型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
4
作者 王舒民 刘招 +3 位作者 管子隆 肖瑜 张晋霞 申思齐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85,共15页
【目的】黄河流域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所面临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黄土台塬区典型小流域油坊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无人机实测高程数据及气象、土地利用等... 【目的】黄河流域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所面临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黄土台塬区典型小流域油坊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无人机实测高程数据及气象、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运用InVEST模型,探究油坊沟流域的产水、土壤保持、碳储量以及生境质量共4项生态系统服务;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4项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厘清其相关性;同时基于不同土地类型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对研究区的多重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识别。【结果】结果显示:2001—2020年油坊沟流域产水服务和土壤保持都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碳储量持续上升,生境质量基本稳定。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主要表现为协同关系,碳储量和产水量之间表现出区域性权衡关系,在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以土壤保持功能为主,生态系统服务的热点区主要集中在流域北部的林地地区。【结论】结果表明:植被恢复提高了生态系统服务水平,但对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影响有时空差异,应对其分区管理以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高值区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密切相关,在规划管理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时,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以提升服务效益;生态系统服务的冷热点区变化表现出林地在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制定生态保护和管理策略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此次对油坊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量化研究,阐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演变规律,为该区生态环境评价和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 黄土台塬区 小流域 InVEST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北粮食主产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作用强度及其驱动因素
5
作者 胡和兵 申雪萌 +1 位作者 黄智祥 张梦蕾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3-396,共14页
[目的]探究粮食主产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权衡/协同关系的作用强度及其驱动因素,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依据。[方法]以皖北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对象,在测定2000—2023年产水量、碳储存、土壤保持、生境质量和粮食生产... [目的]探究粮食主产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权衡/协同关系的作用强度及其驱动因素,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依据。[方法]以皖北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对象,在测定2000—2023年产水量、碳储存、土壤保持、生境质量和粮食生产力5种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上,运用Morans’I度量各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自相关性,构建动态权衡协同度(DESTI)模型量化23 a间5种生态系统服务变化量的权衡/协同关系作用强度和方向,利用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OPGD)探求自然与社会因子对其的驱动力。[结果]①近23 a来,皖北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力服务提升91.97%,其余各生态系统服务均有所下降。②5种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协同作用强度和方向存在较强空间异质性,呈现条带型、点状型、均质型和离散型4种空间格局,且以条带型和点状型为主。③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强度受自然因素(土壤侵蚀力、NDVI)的驱动作用明显,自然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也增强了权衡协同的空间差异。[结论]皖北粮食主产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作用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自然因素为主要驱动因素,且自然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增强了其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 地理探测器 粮食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世豪 徐新良 +3 位作者 黄麟 师华定 谷庆宝 刘寒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504-9519,共16页
东北黑土区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土地退化问题日趋严峻,严重影响了生产—生态功能的协同发展。采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降水贮存量法、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 东北黑土区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土地退化问题日趋严峻,严重影响了生产—生态功能的协同发展。采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降水贮存量法、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和修正的风蚀方程(Revised Wind Erosion Equation,RWEQ)量化了东北黑土区供给、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防风固沙4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并分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采用残差分析法厘定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因素对供给服务的贡献率,从栅格尺度和县域尺度刻画了不同地区、不同主导驱动因素下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特征。结果显示:(1)近20年东北黑土区供给、水源涵养和防风固沙服务量总体上小幅提升,县域数量分别占96.6%、76.9%和75.4%,其中内蒙古东部和黑龙江的供给服务量、黑龙江和吉林的水源涵养量以及辽宁的防风固沙量增势明显。土壤保持量总体上小幅下降,县域数量占60.7%,特别是吉林下降趋势最明显。(2)东北黑土区供给服务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促进作用。人类活动是主导驱动因素,总体贡献率为62.65%,县域数量占76.6%。(3)东北黑土区供给与水源涵养、防风固沙之间主要表现为协同关系,约有88.67%和77.14%的县域表现为协同,而供给与土壤保持之间主要表现为权衡关系,县域数量占比为68.25%,人类活动因素加重了各服务之间的权衡作用。研究有助于明晰东北黑土区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矛盾,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制定生态保护修复相关政策,对提升东北生态功能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驱动因素 权衡与协同 东北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间序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驱动因素——以芜湖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区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颂 张浩鹏 +1 位作者 裴新生 王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0-1790,共11页
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管理和干预促使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向协同转化,有助于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效益提升。但当前缺乏对长时间序列分析背景下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驱动因素及其非线性影响的理解与把握。以芜湖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区”为... 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管理和干预促使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向协同转化,有助于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效益提升。但当前缺乏对长时间序列分析背景下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驱动因素及其非线性影响的理解与把握。以芜湖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区”为研究案例,考虑生境质量、碳固定和土壤保持三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基于多源数据,运用逐像元趋势叠加分析法评估1990—2020年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趋势及其权衡协同空间分布规律,采用随机森林模型探索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形成的关键驱动因素及其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31年间芜湖市域生境质量显著下降区域面积约为提升面积的两倍,存在进一步衰退的风险。同时,城市扩张导致市郊边缘地带碳固定、土壤保持显著下降。(2)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受权衡协同影响显著,受影响区域总面积占比达64.48%。受权衡影响区域与协同影响区域存在显著空间差异。(3)土地利用强度是管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向协同转化的主导因素。土地利用强度对权衡协同的影响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并且存在影响阈值。当强度等级介于弱与中且偏向弱强度时对不同服务协同增益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间序列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驱动因素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空间异质性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鹭莹 李小马 +3 位作者 甘德欣 刘鹏翱 郭胜 李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9-979,共11页
生态系统服务间存在复杂的权衡或协同关系并表现出显著空间异质性,明确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空间分异特征并阐明其驱动因素,对生态系统可持续规划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InVEST模型和城市生态智慧管理系统(IUEMS)量化2020年... 生态系统服务间存在复杂的权衡或协同关系并表现出显著空间异质性,明确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空间分异特征并阐明其驱动因素,对生态系统可持续规划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InVEST模型和城市生态智慧管理系统(IUEMS)量化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6项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水源涵养(WC)、土壤保持(SC)、碳固存(CS)、生境质量(HQ)、粮食供给(FP)和景观美学(LA)),并运用相关系数法揭示1 km格网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及其空间分异特征,最后通过逻辑斯蒂回归分析阐明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SC、WC、CS、HQ和LA均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FP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特征。2)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空间差异明显。SC与CS、WC、HQ、LA间协同关系面积占比超过60%,协同关系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和南部的山区以及西部农田地区,而权衡关系主要位于建成区及其周边地区。FP与CS、WC、HQ、LA间权衡关系面积占比超过65%,权衡关系主要位于北部的平原区域和南部的山区,而协同关系主要位于城市区域及其周边非林地区域。3)自然、社会经济和政策管理因素共同影响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空间异质性。陡坡会抑制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协同;温度、降水、NDVI的增加能够促进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间的协同,但抑制FP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协同;社会经济发展会促使生态系统服务间趋向低-低协同或权衡关系;绿心保护政策促进SC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以及CS与LA之间的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 逻辑斯蒂回归 生态保护政策 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滦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
9
作者 周怡宁 张自正 +3 位作者 关颖慧 林一诚 周金星 刘玉国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135,共10页
生态系统服务间的相互作用及时空特征是维护人类福祉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笔者以小滦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InVEST模型、修正版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模型和RDA分析,系统评估流域4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协同... 生态系统服务间的相互作用及时空特征是维护人类福祉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笔者以小滦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InVEST模型、修正版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模型和RDA分析,系统评估流域4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协同关系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林地、草地的生境质量最高,林地的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服务优势明显,耕地水质净化服务供给能力较强。2)2000—2020年小滦河流域生境质量、水源涵养与水质净化呈增强趋势,土壤保持与水质净化服务由协同向权衡关系转变,与生境质量服务则表现为逐渐增强的协同关系。3)生态系统服务受多因子共同影响。降水、NDVI、林地比例对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境质量服务表现为正向影响,对水质净化服务表现为负向影响。小滦河流域应全面考虑生态系统服务和经济发展的情况,依据实际不断调整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制定合理的生态系统管理措施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 小滦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保护政策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以长株潭绿心地区为例
10
作者 何易 覃子权 +2 位作者 何雨潼 王鹭莹 李小马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2期125-130,共6页
探究生态保护政策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时空演变的影响,对长株潭绿心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本研究对1995—2020年长株潭绿心区及其3km缓冲区的生境质量(HQ)和景观美学(LA)2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进行对比,... 探究生态保护政策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时空演变的影响,对长株潭绿心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本研究对1995—2020年长株潭绿心区及其3km缓冲区的生境质量(HQ)和景观美学(LA)2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进行对比,以期为长株潭绿心的生态管理和空间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结果表明:26年间,研究区HQ呈下降趋势,呈东北高,西部和东南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LA呈上升趋势,在绿心政策实施前,呈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实施后呈中部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体上,绿心区的LA与HQ都高于缓冲区。在绿心区HQ与LA的协同关系乡镇占比上升,且以高高协同为主,主要发生在东北部;权衡关系的乡镇占比下降,主要发生在绿心中部。缓冲区协同关系的乡镇数量下降,且以低低协同为主,主要发生西北、西南和东南部,权衡关系的乡镇数量上升,主要发生在缓冲区南部和东北部。影响HQ和LA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建设用地面积和高程,其次是绿心保护政策、温度和降水等,绿心保护政策抑制了绿心禁开区内HQ与LA的权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政策 权衡与协同 长株潭绿心 生境质量 景观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ST和GeoSOS-PLUS模型的宜都市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动态分析
11
作者 车成城 王婵 朱劲松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00-107,133,共9页
在宜都市城镇化进程加速背景下,为进一步优化宜都市生态系统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利用INVEST和GeoSOS-PLUS模型,对宜都市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宜都市2005—2020年的生态环境应力水平逐渐上升... 在宜都市城镇化进程加速背景下,为进一步优化宜都市生态系统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利用INVEST和GeoSOS-PLUS模型,对宜都市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宜都市2005—2020年的生态环境应力水平逐渐上升,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权衡增加、协同减弱。而2020—2035年的生态环境应力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表现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趋于平衡、权衡减少、协同增强。此外,宜都市城区和工业区的生态环境应力水平较高,而乡村和山区的生态环境应力水平较低。进一步分析显示,宜都市水服务与生境质量之间、碳排放与土壤污染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协作互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 INVEST模型 GeoSOS-PLUS模型 宜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 被引量:65
12
作者 王蓓 赵军 胡秀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7582-7595,共14页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研究是国际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借助In VEST模型,对流域2005、2010和2015年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水质净化、碳储存和生物多样性五项服务进行精准测度,分析服务的时空格局及...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研究是国际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借助In VEST模型,对流域2005、2010和2015年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水质净化、碳储存和生物多样性五项服务进行精准测度,分析服务的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并利用相关系数法逐像元定量计算5种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从不同尺度分析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各项服务具有空间异质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储存、生物多样性呈"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格局,且水质净化、碳储存服务的高值区沿河流分布。(2) 10年期间,水源涵养、水质净化、碳储存、生物多样性服务呈现"整体增加-局部减少"的变化趋势,而土壤保持呈"整体减少-局部增加"的变化特征。(3)多种服务之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具有区域依赖特征: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水源涵养与水质净化、水质净化与碳储存、水质净化与生物多样性、土壤保持与碳储存、土壤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以权衡关系为主;水源涵养与碳储存、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土壤保持与水质净化、碳储存与生物多样性以协同关系为主。定量可视化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及权衡关系,为制定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其他流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INVEST模型 权衡与协同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脆弱生态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时空特征 被引量:52
13
作者 王晓峰 马雪 +2 位作者 冯晓明 周潮伟 傅伯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7344-7355,共12页
目前,有关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研究多集中在局地尺度,在宏观尺度上的研究较少。重点脆弱生态区是我国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目标区域,在定量评估我国重点脆弱生态区1990—2015年土壤保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和产水服务的基础... 目前,有关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研究多集中在局地尺度,在宏观尺度上的研究较少。重点脆弱生态区是我国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目标区域,在定量评估我国重点脆弱生态区1990—2015年土壤保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和产水服务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系数法并结合植被分布场数据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6年间,重点脆弱生态区的土壤保持服务、NPP、产水服务呈现出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且3种服务的年际变化较小,但均有上升的趋势;(2)重点脆弱生态区的3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是整体上协同,局部权衡的关系,并且协同关系呈减弱的趋势;(3)生态恢复区的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程度大于非生态恢复区,权衡关系减弱的动态变化趋势高于非生态恢复区。定量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时空特征,有利于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相互关系在时间上的非线性和空间上的异质性,对重点脆弱生态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脆弱生态区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典型退耕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以延安市为例 被引量:22
14
作者 韩磊 杨梅丽 +3 位作者 刘钊 赵永华 赵子林 张永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8115-8125,共11页
在退耕还林的背景下,从多尺度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对促进该区经济发展和生态效益多赢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典型区延安市为例,运用InVEST模型评估1988—2018年农作物生产、碳储量、生境质量、... 在退耕还林的背景下,从多尺度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对促进该区经济发展和生态效益多赢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典型区延安市为例,运用InVEST模型评估1988—2018年农作物生产、碳储量、生境质量、土壤保持、产水量5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采用偏相关分析法探讨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受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延安市农作物生产水平、土壤保持年际变化趋势波动较大,农作物生产水平呈波动增加的趋势,土壤保持退耕还林前呈减少,退耕还林后呈波动增加的趋势,碳储量和生境质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产水量呈逐渐减弱的趋势。(2)生态系统服务与土地利用格局联系紧密。碳储量、生境质量的高值区域以及产水量的低值区域随林地分布格局变化而变化。(3)协同关系是延安市生态系统服务间相关关系的主体,主要发生在碳储量、生境质量、土壤保持、农作物生产之间,权衡关系主要存在于产水量和其他生态系统服务之间。(4)市、县域生态系统服务间关系的差异主要发生在生境质量和土壤保持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InVEST模型 权衡与协同 土地利用 典型退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权衡与协同作用分析 被引量:59
15
作者 潘竟虎 李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80-289,共10页
为了测度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权衡/协同关系,该文以干旱内陆河流域典型地区嘉峪关-酒泉地区为研究区,对其2000年和2010年食物供给、碳储存、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4种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进行定量测算。利用相关分析法和空间热点制图等方法,... 为了测度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权衡/协同关系,该文以干旱内陆河流域典型地区嘉峪关-酒泉地区为研究区,对其2000年和2010年食物供给、碳储存、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4种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进行定量测算。利用相关分析法和空间热点制图等方法,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从县域尺度和区域尺度上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识别了某种服务的物质量或价值量极高的热点区。结果表明:研究区单位面积食物供给的高值区分布在中东部的肃州区及嘉峪关市,碳储存表现为东部及南部较高的分布格局;土壤保持在2000年和2010年变化不大,呈现出从西到东逐渐增大的分布趋势;单位面积水源涵养值由2000年的0.40 mm/(m2·a)提高到2010年的0.99 mm/(m2·a)。县域尺度上,各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大多为协同关系,其中食物-碳和水源-碳之间的协同程度较高;区域尺度上,食物供给和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生态系统服务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4种生态系统服务的值均未超过各自平均值的0类服务区和只有1种生态系统服务的值超过其所对应平均值的1类服务区分别占总面积的58.50%和25.20%。该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差别化的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地貌 遥感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 嘉酒地区 干旱内陆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的影响 被引量:45
16
作者 黄麟 祝萍 曹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78-1188,共11页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相关关系的时空动态变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系统利益最大化,是兼顾生态保护、粮食安全、改善民生等多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县域粮食供给与地块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功能变化,...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相关关系的时空动态变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系统利益最大化,是兼顾生态保护、粮食安全、改善民生等多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县域粮食供给与地块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功能变化,评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生态系统关键服务之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5年,约76%工程县域的粮食供给增加,约46%和49%工程县域退耕还林还草地块的土壤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呈提升态势,而风蚀区仅约2%工程县域的地块防风固沙功能明显提升。(2)1897个工程县域中,约24%县域粮食供给与地块水源涵养、约18%县域粮食供给与地块土壤保持之间呈显著地空间协同关系,风蚀区约38%县域粮食供给与地块防风固沙之间呈显著地空间权衡关系。(3)31%工程县域表现为多重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其中双重服务供给县域占43%,三重服务供给县域占53%,四重服务供给县域占4%。(4)近16年,不同区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导致粮食供给与调节服务之间呈现权衡与协同相互转换、权衡或协同程度变化等差异的空间相关关系,反映了多重生态系统服务联合权衡与协同在未来工程生态效应评估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 工程县域 退耕还林还草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的权衡与协同关系——以普达措国家公园为例 被引量:27
17
作者 马月伟 潘健峰 +2 位作者 蔡思青 陈玉美 陈艳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83-1294,共12页
以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为研究区,借助SolVES模型和InVEST模型,分别度量其社会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游憩价值)和生态价值(生境质量、碳储量、水源供给)的空间特征,并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对二者空间权衡与协同关系进行研究... 以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为研究区,借助SolVES模型和InVEST模型,分别度量其社会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游憩价值)和生态价值(生境质量、碳储量、水源供给)的空间特征,并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对二者空间权衡与协同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①社会价值的高值区呈“多核心,多条状”的空间格局,社会价值指数高达8.6(该指数介于1~10),且距水体的距离越近对社会价值的贡献越大(贡献度为45.9%);②生态价值良好及优的空间范围占园区面积的1/2(49.91%),主要位于原始森林保存良好的碧塔海片区和尼汝东北部扎诺一带;③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其中社会价值低,生态价值高的区域是园区最主要的空间聚集特征。该研究可为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及有助于完善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社会价值 生态价值 社会−生态系统 权衡与协同 普达措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机制及其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岳邦瑞 钱芝弘 《风景园林》 2022年第10期20-25,共6页
景观规划师常会面临在特定区域协调多种生态系统服务(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现实需求,而当前针对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及其机制研究如何应用于景观规划的研究仍不足。首先,回顾国内外关于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进展,从形成基础和变化... 景观规划师常会面临在特定区域协调多种生态系统服务(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现实需求,而当前针对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及其机制研究如何应用于景观规划的研究仍不足。首先,回顾国内外关于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进展,从形成基础和变化动因两方面揭示其机制,并梳理机制研究的方法与进展。其次,以3类景观规划为例,分析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及机制研究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结合研究案例探索将其应用于景观规划的途径。研究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及机制,能够在景观规划中为实现ESs降权衡升协同提供重要信息:1)在生态功能区划中,能指导ESs目标的分区分配;2)在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中,能指导空间网络优化方案的制定;3)在生态修复规划中,能指导关键修复区域识别及修复策略的提出。最后,提出应以规划实践为导向展开研究,加强学科合作交流,完善研究方法,并探索整合多种研究成果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将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及机制研究应用于景观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规划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流域水文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时空异质性及其归因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王启名 杨昆 +2 位作者 李立晓 朱彦辉 樊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876-4891,共16页
城市化扩张影响流域水文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导致水文生态环境压力增加。明晰滇池流域水文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及归因,对于滇池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可持续管理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nVEST模型估算了滇池流域2000、2010、201... 城市化扩张影响流域水文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导致水文生态环境压力增加。明晰滇池流域水文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及归因,对于滇池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可持续管理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nVEST模型估算了滇池流域2000、2010、2018年碳存储、氮输出、土壤保持和产水量4种水文生态系统服务,分析了水文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变化,利用双变量Moran′s I指数分析了滇池流域水文生态系统服务间时空异质性,通过冗余分析和条件效应分析等方法识别水文生态系统服务归因。结果表明:(1)水文生态系统服务的高值分布与土地利用覆盖有密切关系。(2)水文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变化主要体现在滇池周边人类活动干扰强烈的区域,表现为氮输出、土壤保持和产水量增加,碳存储减小。(3)水文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变化明显。碳存储和土壤保持为协同;氮输出和产水量先呈协同后呈权衡;产水量、氮输出均与碳存储和土壤保持为权衡,前者空间变化不明显,后者协同范围扩大,权衡范围缩小。(4)水文生态系统服务主要受多个因素共同影响,主要包括:高程、耕地比例、林地比例、建设用地比例。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水文生态系统环境治理和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生态系统服务 冗余分析 条件效应分析 双变量Moran′s I 指数 权衡与协同 滇池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服务簇的南宁市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韦钧培 杨云川 +3 位作者 谢鑫昌 廖丽萍 田忆 周津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31,共11页
阐明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可有效提高生态系统可持续供给能力。采用InVEST模型估算了南宁市6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运用双变量Moran′s I指数探讨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与协同关系,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识别出... 阐明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可有效提高生态系统可持续供给能力。采用InVEST模型估算了南宁市6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运用双变量Moran′s I指数探讨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与协同关系,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识别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簇。结果表明:(1)南宁市6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格局呈现显著空间异质特征,除产水量以外,其余生态系统服务均呈郊区高、城区低的分布格局;(2)支持服务与调节服务呈现协同关系,供给服务与其他服务之间既有协同关系也有权衡关系;(3)主成分1和3反映生态系统服务受共同驱动因子影响,主成分2反映生态系统服务的相互抑制作用;(4)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南宁市分为5类生态系统服务簇,分别为山地生态均衡区、森林生态保育区、城市生态脆弱区、丘陵产量区和河谷水土流失区。研究成果可为南宁市土地利用配置优化和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簇 权衡与协同 双变量Moran′s I指数 聚类分析 南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