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权矩阵分析法的微型离心泵多目标正交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1
作者 冷洪飞 郝开元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39,共5页
针对微型离心泵设计时缺乏理论公式指导的问题,采取基于权矩阵分析的多目标正交试验方法,进行微型泵叶轮设计参数优化研究。采用CFD方法对正交试验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计算出影响扬程、效率和功率3种考察指标的各因素各水... 针对微型离心泵设计时缺乏理论公式指导的问题,采取基于权矩阵分析的多目标正交试验方法,进行微型泵叶轮设计参数优化研究。采用CFD方法对正交试验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计算出影响扬程、效率和功率3种考察指标的各因素各水平的权重值大小,确定离心泵叶轮的优化方案。比较优化方案和原方案的内外特性,结果发现,在设计工况下,优化方案的效率提高约10%,功率下降56%以上。该方法为后续微型离心泵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离心泵 优化设计 正交试验 权矩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分析法优化臭氧膜接触传质技术
2
作者 姚福春 毕莹莹 +4 位作者 刘超 唐晨 李泽莹 张耀宗 孙晓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553-6562,共10页
将疏水性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膜组装成膜接触式反应器,开发了膜接触式臭氧(O_(3))无气泡传质技术。当搅拌速度达到1000r/min时,膜传质的传质情况(表观传质系数K_(L)a=0.0807min^(-1))与气泡传质(K_(L)a=0.0791min^(-1))相当。进行... 将疏水性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膜组装成膜接触式反应器,开发了膜接触式臭氧(O_(3))无气泡传质技术。当搅拌速度达到1000r/min时,膜传质的传质情况(表观传质系数K_(L)a=0.0807min^(-1))与气泡传质(K_(L)a=0.0791min^(-1))相当。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及L_(16)(4~4)正交实验,研究了进气流量、O_(3)进气浓度、pH、苯酚浓度等对中空纤维膜接触式反应器O_(3)传质情况的影响;采用极差分析、方差分析、综合平衡分析及权矩阵分析进行数据处理,优化膜接触式O_(3)无气泡传质技术的传质条件。结果表明,四种实验因素均对O_(3)无气泡传质效果产生了显著性的影响;优化后的传质条件为:进气流量100mL/min,O_(3)进气浓度100mg/L、初始pH为10、污染物浓度30mg/L。优化条件下三次重复实验O_(3)传质通量均保持在170mg/(m^(2)·min)以上,O_(3)吸收率均达到了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膜接触式反应器 无气泡传质 正交实验 综合平衡分析 权矩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吸式地铁轨间区域清扫流场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鸣凤 章易程 +4 位作者 张方圆 吴强运 刘晓静 郭员畅 刘凡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7-143,共7页
为提高清扫车的清扫效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吹吸式清扫流场进行计算,结合气固两相流模型分析结构参数对清扫效果的影响规律,并采取基于权矩阵分析的多目标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位置参数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吹嘴宽度在不大于吸嘴宽度... 为提高清扫车的清扫效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吹吸式清扫流场进行计算,结合气固两相流模型分析结构参数对清扫效果的影响规律,并采取基于权矩阵分析的多目标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位置参数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吹嘴宽度在不大于吸嘴宽度的0.93倍之内增大有利于提高清扫效率;吹嘴高度不小于吸嘴高度的0.92倍时,增大吹嘴高度可提高清扫效率,但降低了近地面平均速度和吹嘴出口速度,不利于尘粒的起动;吸嘴倾角为20°、吹嘴倾角为20°、吹嘴和吸嘴之间的距离为700 mm、吹吸嘴离地高度为20 mm时,吹吸式清扫方式的清扫性能最优;吹吸式清扫流场的近地面气流速度大,气流从吹嘴向吸嘴方向运动且紧贴地面,不存在气流外泄造成的二次污染.吸嘴倾角和吹嘴倾角对吹吸式清扫流场的清扫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吹嘴和吸嘴之间的距离,吹吸嘴距离地高度对清扫性能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吸式清扫 轨间区域 计算流体力学 气固两相流 正交试验 权矩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机器换刀的一体式刀座结构的承载性能
4
作者 夏毅敏 郎宇杭 +1 位作者 暨智勇 任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2-403,共12页
为了提高一体式刀座系统的承载性能,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一体式刀座系统受载状态进行分析.结合滚刀的自动拆装过程,研究一体式刀座系统各结构参数间的联动关系及不同结构参数对其承载性能的影响.基于正交试验权矩阵... 为了提高一体式刀座系统的承载性能,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一体式刀座系统受载状态进行分析.结合滚刀的自动拆装过程,研究一体式刀座系统各结构参数间的联动关系及不同结构参数对其承载性能的影响.基于正交试验权矩阵分析法,对显著影响一体式刀座系统承载性能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正交试验各因素对一体式刀座系统承载性能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转动块颈部圆角半径、转动块宽度、刀轴与转动块转轴竖直距离.得到一体式刀座系统综合性能最优方案为:转动块宽度107.5 mm,转动块颈部圆角半径60.0 mm,刀轴与转动块转轴竖直距离97.5 mm.优化方案较原始方案整体最大变形降低了11.31%,端盖最大应力降低了34.07%,转动块最大应力降低了4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换刀 一体式刀座 承载性能 正交试验 权矩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优化700℃四角切圆锅炉烟温偏差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周长鑫 刘建全 +3 位作者 武振新 苏统 胡伟晨 孔争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2-70,共9页
700℃切圆锅炉存在较严重的烟温偏差问题,利用Fluent软件,对1台660 MW的700℃四角切圆锅炉进行数值模拟。采用数值模拟正交试验法,对燃尽风的反切角度(因素A)、燃尽风的速度偏置(因素B)、燃尽风反切角度与燃尽风速度偏置两者可能存在的... 700℃切圆锅炉存在较严重的烟温偏差问题,利用Fluent软件,对1台660 MW的700℃四角切圆锅炉进行数值模拟。采用数值模拟正交试验法,对燃尽风的反切角度(因素A)、燃尽风的速度偏置(因素B)、燃尽风反切角度与燃尽风速度偏置两者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因素A×B)、燃烧器的上摆角度(因素C)以及二次风的偏转角度(因素D)5个因素,每个因素分别设置2个水平,以炉膛出口烟温偏差为试验指标进行优化。对模拟所得数据采用极差、方差、权矩阵等3种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试验指标重要程度的排序为:D>A>B>A×B>C,因素D的影响非常显著,因素A影响显著,其余3个因素影响不明显;各因素权重占比为:因素A(0.184)、因素B(0.068)、因素A×B(0.033)、因素C(0.024)、因素D(0.544);数值模拟得出最佳因素与水平组合为A_(2)B_(2)C_(2)D_(1),该组合下锅炉炉膛出口截面左、右两侧烟温偏差为6.6 K,锅炉炉膛出口截面左、右两侧烟温偏差可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温偏差 四角切圆锅炉 正交试验法 方差分析 权矩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