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运用PPP提供“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理论、实践与改进
被引量:
5
1
作者
贾康
陈通
唐丹彤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0,共10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权益和社会伦理内容不断演进,公共服务的范围也随之扩展,形成由“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组成的公共产品谱系。为解决公共产品供需之间的矛盾,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提供公共产品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权益和社会伦理内容不断演进,公共服务的范围也随之扩展,形成由“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组成的公共产品谱系。为解决公共产品供需之间的矛盾,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提供公共产品的PPP模式应运而生。PPP有多种具体模式,理论上讲,政府采购工程与服务、特许经营、股权合作分别适用于“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其中,“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是指根据传统经济学概念定义具有直观的私人产品属性,但社会共同价值取向和集体政治选择又确定其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然而,由于其在实际形态上存在或无法完全排除竞争性和排他性,传统的政府供给方式效率不高,让市场主体参与其供给成为最佳选择。采用PPP方式供给“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应选择兼具建设能力和运营资源的社会资本方,并让其参与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等公共产品供给全过程,进而形成和发挥建设运营聚合体的提质增效优势;在此过程中,既要保证社会资本方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以激励其积极参与,也要通过有效监督和绩效考评形成对社会资本方建设和运营行为的约束激励机制,进而实现公共产品的高效和优质供给。然而,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参与主体认识上的不清晰以及相关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目前在“权益-伦理型PPP项目”实践中存在建设与运营割裂、资产权属不清晰等问题:社会资本方往往具备建设资质但缺乏运营经验,在项目建设完成后将项目运营转交至事业单位或其他运营主体,项目建设筹资问题虽得到解决,但公共产品的高质量供给却被忽视,PPP模式的资源整合效应未能充分发挥;项目的资产权属问题在法律层面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社会资本方担心既得不到固有的产权利益,也拿不到长期的运营收益,因而更看重建设施工利润等短期回报,不利于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的长期互信和合作。因此,应加快PPP项目运作的法治化建设,在促进所有PPP项目规范化(法治化、专业化、阳光化)发展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强化、优化“权益-伦理型PPP项目”的“建设-运营一体化”机制。要在立法层面形成PPP模式明确的权属结构和权责分配架构,并建立和完善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综合绩效考评机制和多主体参与的监督机制。此外,还应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锐意创新,提高相关人员素质,促进“权益-伦理型PPP项目”的改进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
PPP模式
公共
产品
供给方式
社会资本
建设
-
运营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社保费改税理论与实践新探
被引量:
14
2
作者
冯俏彬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0,22,共8页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保制度的中心工作已由扩大覆盖面转向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社保制度,为此,社保费改税理应成为走向统一的第一步。从理论上讲,社保作为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政府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重议社保费改税的"时间...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保制度的中心工作已由扩大覆盖面转向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社保制度,为此,社保费改税理应成为走向统一的第一步。从理论上讲,社保作为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政府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重议社保费改税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社保费改税有利于推动社保制度迈出走向全国统一的"关键一步",有利于划清中央与地方的社保事权,深化财税改革,也有利于进一步打开"降成本"的巨大空间。本文认为社保费改税的主要操作要点包括:按"负担平移、略有下降"的原则确定税率;社保税宜定位为中央地方共享税;完善社保基金预算,全面保证社保税的专用性;社保税的征收职能应全面移交税务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保费改税
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
社保基金预算
专款专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支出测算与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
38
3
作者
张占斌
冯俏彬
黄锟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共7页
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将农村转移人口纳入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各级财政将会为此发生巨量支出。本文计算了将现在已经在城市居住的农村转移人口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按现行政策财政必须新增的资...
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将农村转移人口纳入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各级财政将会为此发生巨量支出。本文计算了将现在已经在城市居住的农村转移人口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按现行政策财政必须新增的资金数额。结果表明,以2011年不变价格计算,为将现有15863万已在城市居住的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将新增支出18091.58亿元。如果将计算范围扩大到现有的2.6亿农村转移人口,则计算结果将增大到29 651.76亿元。笔者认为,尽管资金浩大,但只要精心进行时间、空间分布设计,注重全国范围内均衡启动、进行相关财政支出的结构性调整,并从"钱"、"地"、转移支付等方面进行机制设计,这一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浩大工程是完全可以期待圆满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权益
—
伦理
型
公共
产品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运用PPP提供“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理论、实践与改进
被引量:
5
1
作者
贾康
陈通
唐丹彤
机构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出处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082)。
文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权益和社会伦理内容不断演进,公共服务的范围也随之扩展,形成由“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组成的公共产品谱系。为解决公共产品供需之间的矛盾,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提供公共产品的PPP模式应运而生。PPP有多种具体模式,理论上讲,政府采购工程与服务、特许经营、股权合作分别适用于“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其中,“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是指根据传统经济学概念定义具有直观的私人产品属性,但社会共同价值取向和集体政治选择又确定其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然而,由于其在实际形态上存在或无法完全排除竞争性和排他性,传统的政府供给方式效率不高,让市场主体参与其供给成为最佳选择。采用PPP方式供给“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应选择兼具建设能力和运营资源的社会资本方,并让其参与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等公共产品供给全过程,进而形成和发挥建设运营聚合体的提质增效优势;在此过程中,既要保证社会资本方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以激励其积极参与,也要通过有效监督和绩效考评形成对社会资本方建设和运营行为的约束激励机制,进而实现公共产品的高效和优质供给。然而,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参与主体认识上的不清晰以及相关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目前在“权益-伦理型PPP项目”实践中存在建设与运营割裂、资产权属不清晰等问题:社会资本方往往具备建设资质但缺乏运营经验,在项目建设完成后将项目运营转交至事业单位或其他运营主体,项目建设筹资问题虽得到解决,但公共产品的高质量供给却被忽视,PPP模式的资源整合效应未能充分发挥;项目的资产权属问题在法律层面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社会资本方担心既得不到固有的产权利益,也拿不到长期的运营收益,因而更看重建设施工利润等短期回报,不利于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的长期互信和合作。因此,应加快PPP项目运作的法治化建设,在促进所有PPP项目规范化(法治化、专业化、阳光化)发展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强化、优化“权益-伦理型PPP项目”的“建设-运营一体化”机制。要在立法层面形成PPP模式明确的权属结构和权责分配架构,并建立和完善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综合绩效考评机制和多主体参与的监督机制。此外,还应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锐意创新,提高相关人员素质,促进“权益-伦理型PPP项目”的改进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
PPP模式
公共
产品
供给方式
社会资本
建设
-
运营一体化
Keywords
equity
-
ethical public goods
PPP model
public goods supply mode
social capital
integration of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分类号
F062.6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299.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社保费改税理论与实践新探
被引量:
14
2
作者
冯俏彬
机构
国家行政学院
出处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0,22,共8页
文摘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保制度的中心工作已由扩大覆盖面转向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社保制度,为此,社保费改税理应成为走向统一的第一步。从理论上讲,社保作为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政府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重议社保费改税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社保费改税有利于推动社保制度迈出走向全国统一的"关键一步",有利于划清中央与地方的社保事权,深化财税改革,也有利于进一步打开"降成本"的巨大空间。本文认为社保费改税的主要操作要点包括:按"负担平移、略有下降"的原则确定税率;社保税宜定位为中央地方共享税;完善社保基金预算,全面保证社保税的专用性;社保税的征收职能应全面移交税务部门。
关键词
社保费改税
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
社保基金预算
专款专用
分类号
F840.4 [经济管理—保险]
F812.42 [经济管理—财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支出测算与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
38
3
作者
张占斌
冯俏彬
黄锟
机构
国家行政学院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共7页
文摘
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将农村转移人口纳入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各级财政将会为此发生巨量支出。本文计算了将现在已经在城市居住的农村转移人口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按现行政策财政必须新增的资金数额。结果表明,以2011年不变价格计算,为将现有15863万已在城市居住的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将新增支出18091.58亿元。如果将计算范围扩大到现有的2.6亿农村转移人口,则计算结果将增大到29 651.76亿元。笔者认为,尽管资金浩大,但只要精心进行时间、空间分布设计,注重全国范围内均衡启动、进行相关财政支出的结构性调整,并从"钱"、"地"、转移支付等方面进行机制设计,这一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浩大工程是完全可以期待圆满完成的。
关键词
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权益
—
伦理
型
公共
产品
时空分布
Keywords
Citizenization cost of migrant workers Rights
-
Ethics public goods Temporal
-
spatial variations
分类号
F812.45 [经济管理—财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运用PPP提供“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理论、实践与改进
贾康
陈通
唐丹彤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社保费改税理论与实践新探
冯俏彬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我国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支出测算与时空分布研究
张占斌
冯俏彬
黄锟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