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流并存、政教纷争与权势转移:1938~1943年甘肃卓尼地区的政治生态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志通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54,共13页
甘肃卓尼地区是位于甘肃西南部、甘川交界地带的一个藏文化区。自明初以后,中央政府在此推行土司制度,因俗而治,延续时间长达五百余年。1937年,第十九代卓尼杨土司被哗变部属杀害,国民政府趁机施行“改土设流”,由此卓尼政教体系开始走... 甘肃卓尼地区是位于甘肃西南部、甘川交界地带的一个藏文化区。自明初以后,中央政府在此推行土司制度,因俗而治,延续时间长达五百余年。1937年,第十九代卓尼杨土司被哗变部属杀害,国民政府趁机施行“改土设流”,由此卓尼政教体系开始走向崩解。代表传统政治势力的洮岷路保安司令部、代表新型国家权力的卓尼设治局与代表宗教权力的禅定寺各自为营,相互较量。设治局与禅定寺为划拨香火租粮进行反复商讨,保安司令部与禅定寺围绕寺权明争暗斗,保安司令部与设治局围绕禁烟问题不断角逐。在纷繁复杂的政教争斗中,权势转移明显,保安司令部的权力逐渐减弱,设治局的权力渐有增长,禅定寺的自主性有所加强,部落的独立性亦有凸显。这些权力纷争和权势转移不仅没有消解边疆地区“国家化”的趋势和进程,反而在博弈互动中推动了边疆社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尼地区 土司政治 政治生态 权势转移 边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祀入礼:权势转移中的国家形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光华 邹芙都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礼制是中华文明模式和统治秩序的核心制度。礼制与王权相适应,起源于祭祀神权并逐步发展。礼制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与神权与王权之间的消长转移过程相一致。红山、良渚时期神权为主,龙山、二里头时期王权占优。以夏禹时期大型青铜礼器... 礼制是中华文明模式和统治秩序的核心制度。礼制与王权相适应,起源于祭祀神权并逐步发展。礼制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与神权与王权之间的消长转移过程相一致。红山、良渚时期神权为主,龙山、二里头时期王权占优。以夏禹时期大型青铜礼器的出现为标志,王权国家最终形成。礼制完善与国家形成之间的互应关系,宜视为古代文明的动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制 祭祀 权势转移 国家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重建与权势转移:以晚清官书局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晓霞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4-128,共5页
官书局是晚清政治危机的知识应对,是朝廷及地方督抚重构政权合法性和重建政治权威的重要举措。其主要由地方督抚创办,是地方督抚意志的集中体现。在战后知识重建的过程中,地方督抚掌控着重建意识形态的实际权力,这冲击和改变着清廷既有... 官书局是晚清政治危机的知识应对,是朝廷及地方督抚重构政权合法性和重建政治权威的重要举措。其主要由地方督抚创办,是地方督抚意志的集中体现。在战后知识重建的过程中,地方督抚掌控着重建意识形态的实际权力,这冲击和改变着清廷既有的权力格局,使得中央与地方时常处于紧张的状态。从官书局的创办、兴盛、转型到最终的命运,可以看出晚清知识重建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权势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知识重建 官书局 权势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世纪性的权势转移--中美关系的新型政策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丹.斯泰因博克 《国际展望》 CSSCI 2014年第1期39-54,共16页
中美两国在经历一场具有世纪性意义的经济权势转移的同时,各自都通过在亚洲建立各种联盟和加入贸易集团而实施着自身的再平衡战略。但不同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轨迹和战略目标使得中美这两个大国在亚洲的再平衡方式截然不同:美国加强了... 中美两国在经历一场具有世纪性意义的经济权势转移的同时,各自都通过在亚洲建立各种联盟和加入贸易集团而实施着自身的再平衡战略。但不同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轨迹和战略目标使得中美这两个大国在亚洲的再平衡方式截然不同:美国加强了与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合作,而中国继续深化国内改革并在东南亚和南亚实施再平衡战略。需要指出的是,对新型"欧亚挑战者"的担忧已经过时。尽管中美都试图在亚洲建立有利于自身的贸易和投资集团,但建构新型大国关系在中国和美国都既有其国内动力,也有其国际动力。中美两国的政策方法表面上看是相互排斥的,美国政策大致是归纳式的,而中国的政策则总体是演绎式的,但两者在某些领域的确存在交集。为了务实地发展两国关系,中美必须学会在某些领域携手合作,虽然在另外一些领域可能是竞争对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构需要创新、务实、有力的政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权势转移 新型大国关系 政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江南社会变迁与市镇权势更迭——以江阴县长泾市为中心 被引量:4
5
作者 杨茜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4-143,共10页
明清江南市镇中,有一类市镇的发育与巨姓大族聚居、贸易活动有关系。某些权势家族参与小区域水网改造、土地开垦,和"市屋"、桥梁等基础建设,促成市场形成。在晚明缙绅力量强大、赋役制度畸变、士商关系演变等社会变迁的作用下... 明清江南市镇中,有一类市镇的发育与巨姓大族聚居、贸易活动有关系。某些权势家族参与小区域水网改造、土地开垦,和"市屋"、桥梁等基础建设,促成市场形成。在晚明缙绅力量强大、赋役制度畸变、士商关系演变等社会变迁的作用下,市镇权势人群的身份向有科举功名的士绅家族转移,镇中大族的关系状态和权力格局随之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泾市 家族 权势转移 江南市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全球地缘政治大图景与大国地缘战略关切——简论中国的基本方略 被引量:13
6
作者 宋德星 《国际展望》 CSSCI 2015年第2期1-18,共18页
作为大国权势政治的内在逻辑之一,地缘政治至今仍不失其现实指导意义。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权势转移进程的加快,主要大国的首要地缘战略关切和基本战略取向既有其历史传承的一面,同时变化的趋势也十分明显。毫无疑问,大国间的地... 作为大国权势政治的内在逻辑之一,地缘政治至今仍不失其现实指导意义。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权势转移进程的加快,主要大国的首要地缘战略关切和基本战略取向既有其历史传承的一面,同时变化的趋势也十分明显。毫无疑问,大国间的地缘角逐和战略博弈,一方面牵引着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又在整体上塑造着当今国际政治的基本风貌。此外,全球地缘政治大图景,不仅直接作用于主要大国的内政外交,而且影响着它们的首要地缘战略关切,进而也影响其基本战略取向。本文重点探讨了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等大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地缘战略关切。同时在此基础上,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独特的地缘战略地位,明确中国的首要地缘战略关切,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言,意义非常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势转移 地缘政治 中国 战略关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地方军事化中的国家与社会——以广东团练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何文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4-121,共8页
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出于抑制地方绅权膨胀之需要,地方团练一度受到清王朝统治者压制。在清末广东,由于社会动乱加剧,团练得以复兴,但其过程则充满着国家与地方社会的冲突与调适。一方面地方政府不得不采取"以保甲之名行团练之实&qu... 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出于抑制地方绅权膨胀之需要,地方团练一度受到清王朝统治者压制。在清末广东,由于社会动乱加剧,团练得以复兴,但其过程则充满着国家与地方社会的冲突与调适。一方面地方政府不得不采取"以保甲之名行团练之实"的策略,以应对王朝体制的羁绊;另一方面官绅之间围绕团练的控制权问题而矛盾重重。伴随着地方军事化而出现的权势转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末国家威权衰微的不可逆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团练 保甲 地方绅权 权势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全球民调看“中国崛起”与“美国衰落”的相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翟石磊 《国际展望》 CSSCI 2014年第1期85-102,149,共18页
"中国崛起"与"美国衰落"是世纪之交出现的关于国际权势转移的两种相对应的论调。传统的评价标准是通过衡量中美硬实力和软实力指标,最终确定两国国际影响力和对世界格局的主导力。但这一评估体系始终难以获得一致... "中国崛起"与"美国衰落"是世纪之交出现的关于国际权势转移的两种相对应的论调。传统的评价标准是通过衡量中美硬实力和软实力指标,最终确定两国国际影响力和对世界格局的主导力。但这一评估体系始终难以获得一致认可。而通过考察全球民众的感知和反应无疑对理解这样的权势转移问题提供了一种更加直观判断的依据。根据近10年的全球民调数据,"中国崛起"和"美国衰落"更多的是一种相对变化,也是一种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国际公众更加认可中国的经济崛起,在其他事务中,美国依旧是主导地位。而中国在实现崛起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公共外交等多重手段提高国际公众的信任度,通过赢得国际舆论支持以减少对中国崛起所产生的安全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崛起 美国衰落 权势转移 相对性 全球民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