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教师教育惩戒的权力性质、合理性及实施保障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张家军
黄晓彬
-
机构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
出处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4-64,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小学教师减负的效果测度与治理长效机制研究”(BHA200150)。
-
文摘
教师教育惩戒的运用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与难点。教育惩戒属性不明导致当前教师教育惩戒实践的困境从“滥用”和“误用”逐渐转向“弃用”,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通过对“权力”与“权利”“、教育行为”与“职务行为”属性辨析和古今中外教育惩戒立法与实践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教育惩戒应是教师的一种法定的职业性权力,其权力属性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要保障教师教育惩戒权力的合理实施,应当以育人作为教师教育惩戒权的内部规约,以多元主体监管作为教师教育惩戒权的外部制约,以法规、校规和班规三规并行作为教师教育惩戒权的操作指南。使教育惩戒回归育人有德的价值取向,让教师敢用、适用并用好教育惩戒权力。
-
关键词
教育惩戒
育人本真
法定职业权力
权力合理性
实施保障
-
Keywords
education punishment
education authenticity
legal profession power
legitimacy of power
implementation guarantee
-
分类号
G40-011.8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行政人假设视角下的权力极化及其治理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杨华锋
郑文渊
-
机构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
国际关系学院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19,共5页
-
基金
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高精尖学科建设科研专项“国家安全协同治理:‘情境-意识-行动’沙漏模型的构建与思考”(项目编号:2019GA33)。
-
文摘
近年来,随着腐败治理与行政问责的持续深化,高官腐败与基层懒政成为观察权力运行之两端的途径。在行政人假设视角之下,在权力体系中居高位者的逐权与身处基层者的去权努力,预示着权力极化现象的存在。权力极化的精神实质表现为对他人的影响力与对自身安全力的强化,实践中呈现为极大化与极小化两种倾向。处权力高位者安全敏感度低,偏好权力极大化以增加影响力,呈现出权力扩张、组织膨胀、权力侵蚀等极大化倾向;居低位者因应时局,安全敏感度高,偏好权力极小化以规避责任,渐成权力收缩的极小化倾向。权力极化在治理实践中预示着权力公共性迷失、权力结构失衡以及社会道德失序的风险。在治理现代化不断推进的历史进程中,需要重视权力的自生产与调控机制,重视权力制度生态的培育,警惕官僚个体的理性,规避权力极化带来的治理风险。
-
关键词
行政人假设
官员
权力理性
权力极化
风险
治理
-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美国高等教育多元权力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顾来红
王力
-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87,109,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YJA880042)
-
文摘
文章从马克斯·韦伯的权力三类型理论出发,剖析了美国高等教育权力体制,并探究了其多元权力模式的各种表现形式及其形成原因,指出中国大学治理结构变革的过程中,彰显大学传统型权力,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前提和基础;释放学术卡里斯玛,彰显学术权力,是安排大学治理结构的关键;做好面对市场的理性化选择,则是大学治理结构重构的难点所在。
-
关键词
大学治理结构
多元权力模式
理性化权力
传统型权力
个人魅力型权力
-
Keywords
university's governance structure
multiple power mode
rationalized power
traditional power
power of personal charm
-
分类号
G64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卡珊德拉:特洛伊的“疯女人”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姜小卫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
出处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60,共7页
-
文摘
《卡珊德拉》是后现代文化语境中重新读解和改写西方传统经典文本的一个范例。德国女作家克里斯塔.沃尔夫从"女性书写"的视角出发,借用卡珊德拉这个人物创造了一个后现代的神话世界。沃尔夫在小说中揭示了卡珊德拉面临身份认同危机时的困惑,揭示了女性声音遭到压抑而产生的疏离感和挫败感,揭示了个体在自我认知的艰难旅途中保持道德良知与肩负社会责任的矛盾与冲突。沃尔夫借古讽今、对冷战时期核军备竞赛造成的人类生存危机的严峻现实进行了冷静的反思,抨击了西方男性理性权力话语中所隐含的人类自我毁灭的可怕欲望。
-
关键词
女性书写
身份认同
自我认知
社会责任
男性理性权力
-
Keywords
women' s writing
identification
self-knowledge
social respsdonsibility
male logic power
-
分类号
I518.07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