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检察制度与“权力制衡原则”的内在关联的排除之辩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云生 《政法论丛》 2011年第1期74-82,共9页
对于中国检察制度与"权力制衡原则"的内在关联,"撤检派"基于检察制度与"权力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不兼容的理由而主张撤销中国检察机关的建制,而"挺检派"虽拒斥"三权分立"... 对于中国检察制度与"权力制衡原则"的内在关联,"撤检派"基于检察制度与"权力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不兼容的理由而主张撤销中国检察机关的建制,而"挺检派"虽拒斥"三权分立"的理念,但同时又笃信"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权力制衡原则",并以此作为主张维护和完善中国检察机关的"理论根据"或"原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即通过对"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的前世今生以及是是非非的深入考察,以及对中国政权建构的原理和制度特色的精细解读,从中国政权建构的理念和政制上排除了中国检察制度与"权力制衡原则"的内在关联,则认为应当另辟蹊径,为中国的检察制度建构更科学的"理论基础"或"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权分立 权力制衡原则 中国检察制度 中国政权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立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定位原则
2
作者 唐宏强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2-24,44,共4页
确立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定位原则○唐宏强具有跨世纪意义的党的“十五大”就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明确指出:一,对现有企业进行重组,加强股份制改造的力度;二,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经常活动,即进一步深化政企分开的改革过程,尽快完... 确立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定位原则○唐宏强具有跨世纪意义的党的“十五大”就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明确指出:一,对现有企业进行重组,加强股份制改造的力度;二,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经常活动,即进一步深化政企分开的改革过程,尽快完善宏观调控手段和调控机制。这使得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定位 私法主体 可持续 公法主体 国家角色 市场经济体系 权力制衡原则 法治国家 市民社会 政治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文明、宪政与违宪审查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旺洪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4-100,共7页
政治文明意味着现代政治的文明化 ,这种文明的政治是政治的人文关怀与宪法和法律理性秩序的统一。现代政治文明首先是宪法文明 ,更是宪政文明。宪政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宪法治理下的政治秩序。要实现从宪法文明到宪政文明的历史进步 ,关键... 政治文明意味着现代政治的文明化 ,这种文明的政治是政治的人文关怀与宪法和法律理性秩序的统一。现代政治文明首先是宪法文明 ,更是宪政文明。宪政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宪法治理下的政治秩序。要实现从宪法文明到宪政文明的历史进步 ,关键是宪法的权威 ,而宪法审查机制的建立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即人权保障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政治文明 宪政文明 人文关怀 政治秩序 违宪审查制度 人权保障原刚 权力制衡原则 宪法审查权独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德治与法治思想的历史生成及其人性论基础 被引量:1
4
作者 田薇 胡伟希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1期168-172,共5页
本文从人性论的角度探讨了中西德法之治的历史生成及其特点:西方法治理论或以“原罪”说的神圣预设,或以人性恶的世俗预设为前提,主张以外部法律约束人的行为的必要性;中国德治思想则以人性善的预设为前提,提倡从人的善性出发推己... 本文从人性论的角度探讨了中西德法之治的历史生成及其特点:西方法治理论或以“原罪”说的神圣预设,或以人性恶的世俗预设为前提,主张以外部法律约束人的行为的必要性;中国德治思想则以人性善的预设为前提,提倡从人的善性出发推己及人,通过道德教化的方式,从内部实现对人的治理。中西不同方向的政治建构可以互补并济。内举德治,外举法治,缺一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分离原则 权力制衡原则 程序正当性原则 民主 西方国家 法律至上原则 人性论 法治 中国 德治 历史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