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权利正义论视角下土地财产权宪法条款之解构 被引量:3
1
作者 阮兴文 《法治研究》 2013年第1期17-22,共6页
权利正义论为分析我国土地财产权宪法条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我国现行土地财产权宪法条款存在国有土地所有权优位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城市化不向集体土地和农民开放、市场化不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开放、土地财产权平等保护正义程序缺... 权利正义论为分析我国土地财产权宪法条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我国现行土地财产权宪法条款存在国有土地所有权优位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城市化不向集体土地和农民开放、市场化不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开放、土地财产权平等保护正义程序缺失等诸多严重正义性缺陷。以改革的精神,重构正义性土地财产权宪法条款,是促进我国宪政制度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正义论 土地财产权 平等权 新宪法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女性主义对诺齐克权利正义论的批判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晓燕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5-177,共3页
针对诺齐克以权利为基础的持有正义理论,女性主义者奥金从妇女的再生产活动出发,分析并论证了再生产使权利理论必然陷入母权制的困境中。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诺齐克的权利正义论进行质疑和分析,表明权利正义论的论证逻辑和论证基础本身... 针对诺齐克以权利为基础的持有正义理论,女性主义者奥金从妇女的再生产活动出发,分析并论证了再生产使权利理论必然陷入母权制的困境中。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诺齐克的权利正义论进行质疑和分析,表明权利正义论的论证逻辑和论证基础本身都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正义论 再生产 自我所有权 获取原则 转让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对抽象正义话语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廖维晓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3,共8页
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建构的权利正义话语不过是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财产权—按要素分配”体系的诉求,对于黑格尔而言,这种抽象意义上的形式正义往往导致“荒淫和贫困的景象”,普遍正义要在更高阶段的伦理国家中才能够实现。马克思揭示了伦... 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建构的权利正义话语不过是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财产权—按要素分配”体系的诉求,对于黑格尔而言,这种抽象意义上的形式正义往往导致“荒淫和贫困的景象”,普遍正义要在更高阶段的伦理国家中才能够实现。马克思揭示了伦理国家的逻辑混乱及其运行恶果,批驳了这种“经由政治国家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非正义问题”的理论进路,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论及正义议题(无论是权利正义还是普遍正义),都会不自觉地陷入资本主义的正义意识形态之中。资本扩张逻辑引发“资本流向世界—利润回流西方”,福利国家政策尤为凸显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非正义性,中国经由“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人民至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创设共享共富的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正义 普遍正义 共享共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配正义、权利正义与权力的正当性——从司法审查的视角看罗尔斯与诺齐克的正义之争 被引量:6
4
作者 欧阳景根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7-162,共6页
司法审查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审查公共权力是否应当为了改善经济处境最差者的境遇,而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分配,而是审查在实行分配正义的过程中,公共权力与政府行为本身的正当性。通过对权力正当性的司法审查,可以调和经济领域中的自由... 司法审查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审查公共权力是否应当为了改善经济处境最差者的境遇,而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分配,而是审查在实行分配正义的过程中,公共权力与政府行为本身的正当性。通过对权力正当性的司法审查,可以调和经济领域中的自由与平等的关系。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自由基础上的公平正义观,并致力于在意识形态、制度与公共政策三个向度上,实现自由基础上的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正义 权利正义 司法审查 权力的正当性 罗尔斯 诺齐克 比较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利正义还是价值正义:教育正义的矛盾与选择 被引量:5
5
作者 吕伟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12,共6页
教育正义是社会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近年来我国努力推进教育正义的重要举措,但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重权利正义,轻价值正义,并对精英教育的正当性提出质疑甚至否定的倾向。当前西方的正义理论本身尚存在瑕疵,具体表现... 教育正义是社会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近年来我国努力推进教育正义的重要举措,但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重权利正义,轻价值正义,并对精英教育的正当性提出质疑甚至否定的倾向。当前西方的正义理论本身尚存在瑕疵,具体表现在分配正义理论的局限和关系正义的欠缺两方面。教育实践中也存在优质师资资源稀缺和受教育个体先天禀赋存在差异的现实问题。精英教育是构成价值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权利正义为体,以价值正义为用"应该是今后我国教育改革所需秉持的基本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正义 价值正义 分配正义 教育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权利正义问题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孟桢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4-51,共8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虽然甚少论及权利正义,但在马克思历史观的视域中权利正义却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权利正义作为一个复合概念当然有抽象的方面,但是不能仅仅诉诸抽象化的理解。权利正义问题是具体的,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就会产生什么样...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虽然甚少论及权利正义,但在马克思历史观的视域中权利正义却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权利正义作为一个复合概念当然有抽象的方面,但是不能仅仅诉诸抽象化的理解。权利正义问题是具体的,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权利正义观。无论是权利产生中的正义、权利分配中的正义、权利享有中的正义,还是权利保障中的正义,都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革新、运动着的。正确理解权利正义问题不仅有助于抵制西方自由主义法权思想的侵蚀、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有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解,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以及助力社会主义权利文化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正义 社会规范 分配正义 权利与义务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齐克权利正义观的学理分析与逻辑解读
7
作者 聂圣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35,共6页
"权利正义"和"最弱意义上的国家"是理解诺齐克政治哲学的两个核心关键词,二者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被诠释为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换言之,诺齐克政治哲学的最高使命是实现"权利正义"、保障公民个人权利,... "权利正义"和"最弱意义上的国家"是理解诺齐克政治哲学的两个核心关键词,二者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被诠释为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换言之,诺齐克政治哲学的最高使命是实现"权利正义"、保障公民个人权利,而"最弱意义上的国家"是肩负这一崇高使命的现实载体。无论是"权利正义"还是"最弱意义上的国家"都存在着阿喀琉斯之踵,但瑕不掩瑜,诺齐克政治哲学理论对我国当前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诸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齐克 权利正义 最弱意义上的国家 无政府 乌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利和义务之合法性——诺齐克正义理论之评析
8
作者 青维富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6,共6页
社会公平原则下有关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问题既是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哲学的基本命题,同时也关涉到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哲学的基本方法问题。运用这种基本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个人进入政治社会后,作为政治社会组织的成员所应享有法律上的基本... 社会公平原则下有关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问题既是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哲学的基本命题,同时也关涉到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哲学的基本方法问题。运用这种基本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个人进入政治社会后,作为政治社会组织的成员所应享有法律上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在政治社会的自然人、公民和国家之间特殊的关系。基于此,诺齐克作为权利的正义理论无疑是对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以及哈特的公平理论的反思和完善,从而使我们深刻地理解西方社会正义理论下的公平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原则 权利和义务 权利正义 社会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和谐必须立足于权利正义的基础之上
9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8-238,共1页
李洪卫撰文《权利正义:和谐社会价值理念的导入》指出,和谐社会是一个事实概念,也是一个价值理念,它是中国传统观念和现代性价值相结合的一个观念,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其核心必须立足于权利正义的基础之上,社会和谐才是可能和可持... 李洪卫撰文《权利正义:和谐社会价值理念的导入》指出,和谐社会是一个事实概念,也是一个价值理念,它是中国传统观念和现代性价值相结合的一个观念,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其核心必须立足于权利正义的基础之上,社会和谐才是可能和可持续的。和谐社会是制度文明的社会,社会秩序化的基础是公众意志的相互依赖和平等,是所有意志的共存而不是个别或部分意志的凌驾。个体基本权利的保障既是先验理性乃至“天命”的使然又是经验的感性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和谐 权利正义 社会价值理念 公众意志 和谐社会 现代性价值 传统观念 积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自然法学派主要权利理论解读 被引量:8
10
作者 征汉年 章群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44,共8页
社会法学派是现代西方法学派的主要派别之一,其本质是现实主义法学。权利理论来源于庞德的社会学法学,其基本理论主张表现为对过去法律权利制度的批判,重视“实际的法”而排斥“书本的法”。对其主要代表人物庞德、塞尔兹尼克和卢曼的... 社会法学派是现代西方法学派的主要派别之一,其本质是现实主义法学。权利理论来源于庞德的社会学法学,其基本理论主张表现为对过去法律权利制度的批判,重视“实际的法”而排斥“书本的法”。对其主要代表人物庞德、塞尔兹尼克和卢曼的权利理论进行解读,明确法律的任务或作用并不是创造利益,而只是承认、确定、实现和保障利益或权利,从而使法律成为调整和控制社会经济的有力工具,追求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和社会秩序的条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法学派 权利自由说 权利公意说 权利正义 权利平等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正义批判的思想逻辑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传光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5,共7页
如何批判"塔克尔—伍德命题"依据"马克思谴责资本主义时并没有依据‘正义’的价值观"得出"马克思缺乏正义理论"的观点?对此,我们需要深入、透彻地理解马克思正义批判的思想逻辑。马克思为了澄清"私... 如何批判"塔克尔—伍德命题"依据"马克思谴责资本主义时并没有依据‘正义’的价值观"得出"马克思缺乏正义理论"的观点?对此,我们需要深入、透彻地理解马克思正义批判的思想逻辑。马克思为了澄清"私有财产是私有者的应得""个人权利构成了正义的基石和支点"和"市民社会是天然合理的社会模型"等错误观点,深入到强大的经济事实和鲜活的生产活动中,对"应得正义论""权利正义论"和"市民社会正义论"展开批判,澄清和阐明了私有制、权利平等、市民社会为什么不能作为正义不容置疑的前提和基础,以及它们为什么不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真正的正义,并在批判中完成了实践性和革命性的正义理论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正义批判 应得正义论 权利正义论 市民社会正义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政治哲学的两个正义概念与马克思的正义观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佃来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121,共10页
“正义”是政治哲学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但也是一个多义性的概念。在霍布斯、洛克之后发展起来的现代政治哲学中,主要包含了两个正义概念:一是基于权利的正义,二是基于规则的正义,它们在指代对象、内涵及侧重点上都存在很大差... “正义”是政治哲学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但也是一个多义性的概念。在霍布斯、洛克之后发展起来的现代政治哲学中,主要包含了两个正义概念:一是基于权利的正义,二是基于规则的正义,它们在指代对象、内涵及侧重点上都存在很大差异。不过,在罗尔斯建构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正义理论中,这两个正义概念是融合在一起的。马克思虽然没有主题化地探讨正义问题,但正义是其政治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在关于资本主义批判、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以及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叙事语境中,马克思要么介入到基于权利的正义问题中来,要么介入到基于规则的正义问题中来。所以,现代政治哲学的两个正义概念是我们理解马克思正义观的重要切入点。但我们也不能刻板地停留在权利和规则的层面来阐释马克思的正义观,因为与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相比,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并非以权利和规则本身为最终或最高目的,而是通向了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基于权利正义 基于规则的正义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需分配的正义性建构与现实阐释 被引量:6
13
作者 魏传光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5,共10页
马克思建构了一种层级式的正义类型,按需分配坐落于正义层级逻辑的顶端,构成了指引现实社会分配正义走向的灯塔。但由于文本资源不充足,对按需分配的理解歧义丛生。按需分配不能作为"超越正义"的正义来理解,否则会陷入"... 马克思建构了一种层级式的正义类型,按需分配坐落于正义层级逻辑的顶端,构成了指引现实社会分配正义走向的灯塔。但由于文本资源不充足,对按需分配的理解歧义丛生。按需分配不能作为"超越正义"的正义来理解,否则会陷入"马克思反对正义"的窠臼。在马克思那里,按需分配实际指向的是人的自主性的自由关系的生成,具有与虚假、虚幻、形式主义相对应的实质正义的品质。新时代虽然必须依靠权利正义合理激发市场和资本创造社会财富,分配社会财富和资源,但我们必须从"更高的观点看",依靠马克思关于按需分配的正义性建构规制资本逻辑和市场秩序,为塑造新的正义形态奠基制度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按需分配 实质正义 超越正义 权利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洛克的“论财产”
14
作者 曹培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7年第3期60-66,共7页
洛克关于财产法律的基本学说包括: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财产权利是天赋的、平等的,设立政府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人们的财产,劳动创造私人财产权,私人财产权利是有限的,超过限度就是无权利等。本文还剖析了洛克财产观念中的神学元素,并指出... 洛克关于财产法律的基本学说包括: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财产权利是天赋的、平等的,设立政府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人们的财产,劳动创造私人财产权,私人财产权利是有限的,超过限度就是无权利等。本文还剖析了洛克财产观念中的神学元素,并指出了洛克财产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对于我国财产制度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状态 自然法 理性 财产权利正义 财产文化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