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HT-6M杂质通量和杂质循环
被引量:
2
1
作者
徐伟
万宝年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17-420,共4页
利用多道光学分析仪和可见多道光谱探测系统测量了HT┐6M两种主要杂质的朝内的通量,分析了它们产生的机制和循环途径。
关键词
杂质
通量
杂质循环
等离子体
托卡马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T-6M托卡马克边界杂质循环的研究
2
作者
徐伟
万宝年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利用多道可见光谱探测系统测量了Hα、CⅢ (4 6 4.7nm)和OⅡ (4 41.5nnm)谱线的时间行为 ,得出了碳、氢和氧元素的入射通量。在简化模型下算出了氧碳间的化学溅射率 ,结果表明HT 6M托卡马克边界杂质产生机制主要是氢氧间的化学溅射和氧...
利用多道可见光谱探测系统测量了Hα、CⅢ (4 6 4.7nm)和OⅡ (4 41.5nnm)谱线的时间行为 ,得出了碳、氢和氧元素的入射通量。在简化模型下算出了氧碳间的化学溅射率 ,结果表明HT 6M托卡马克边界杂质产生机制主要是氢氧间的化学溅射和氧碳间的化学溅射 ,因此控制氧杂质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质
通量
溅射率
杂质循环
TH-6M托卡马克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T-6M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紫外-可见谱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伟
万宝年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244-1246,共3页
利用光学多道分析仪 (OMA)拍摄了HT 6M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近紫外可见谱 系统分析了杂质行为 ,给出了主要杂质碳和氧的朝内的通量 ,在简化模型下计算了碳氧的化学溅射率 ,并由此得出碳氧杂质产生机制和可能的循环途径 结果表明 ,氧杂质...
利用光学多道分析仪 (OMA)拍摄了HT 6M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近紫外可见谱 系统分析了杂质行为 ,给出了主要杂质碳和氧的朝内的通量 ,在简化模型下计算了碳氧的化学溅射率 ,并由此得出碳氧杂质产生机制和可能的循环途径 结果表明 ,氧杂质在循环途径中起关键性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杂质
通量
杂质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T-6M杂质通量和杂质循环
被引量:
2
1
作者
徐伟
万宝年
机构
广州师范学院物理系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出处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17-420,共4页
文摘
利用多道光学分析仪和可见多道光谱探测系统测量了HT┐6M两种主要杂质的朝内的通量,分析了它们产生的机制和循环途径。
关键词
杂质
通量
杂质循环
等离子体
托卡马克装置
Keywords
impurity influx, impurity recycling, recycling ways
分类号
TL631.24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TL612.2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T-6M托卡马克边界杂质循环的研究
2
作者
徐伟
万宝年
机构
广州师范学院物理系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出处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文摘
利用多道可见光谱探测系统测量了Hα、CⅢ (4 6 4.7nm)和OⅡ (4 41.5nnm)谱线的时间行为 ,得出了碳、氢和氧元素的入射通量。在简化模型下算出了氧碳间的化学溅射率 ,结果表明HT 6M托卡马克边界杂质产生机制主要是氢氧间的化学溅射和氧碳间的化学溅射 ,因此控制氧杂质尤其重要。
关键词
杂质
通量
溅射率
杂质循环
TH-6M托卡马克
等离子体
Keywords
impurity influx
sputtering yield
impurity recycling
分类号
TL631.24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TL612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T-6M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紫外-可见谱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伟
万宝年
机构
广州大学物理系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出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244-124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号 :19975 0 13和 10 2 75 0 14 )资助项目
文摘
利用光学多道分析仪 (OMA)拍摄了HT 6M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近紫外可见谱 系统分析了杂质行为 ,给出了主要杂质碳和氧的朝内的通量 ,在简化模型下计算了碳氧的化学溅射率 ,并由此得出碳氧杂质产生机制和可能的循环途径 结果表明 ,氧杂质在循环途径中起关键性的作用 。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杂质
通量
杂质循环
Keywords
Plasma
Impurity influx
Impurity recycling
分类号
O433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HT-6M杂质通量和杂质循环
徐伟
万宝年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HT-6M托卡马克边界杂质循环的研究
徐伟
万宝年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HT-6M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紫外-可见谱
徐伟
万宝年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