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芳香杂环聚合物紫外-可见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冯东东 庄启昕 +1 位作者 吴平平 韩哲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2-526,共5页
在 AM1方法优化构型的基础上 ,用 ZINDO/ CI方法计算了系列芳香杂环聚合物的紫外 -可见光谱 ,探索分子结构与其光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理论计算结果表明 ,模型化合物 ABPBO,PBO,PBOV和 PBODV的紫外 -可见光谱最大吸收波长 (λmax)依次增... 在 AM1方法优化构型的基础上 ,用 ZINDO/ CI方法计算了系列芳香杂环聚合物的紫外 -可见光谱 ,探索分子结构与其光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理论计算结果表明 ,模型化合物 ABPBO,PBO,PBOV和 PBODV的紫外 -可见光谱最大吸收波长 (λmax)依次增加 ,且相应吸收强度与分子链共轭长度相关 .根据线性递变规律推导的理论 λmax值与其实验值 (薄膜干态紫外吸收 )符合得较好 .由于质子化效应等环境因素 ,溶液中测量值较理论值和薄膜紫外吸收偏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杂环聚合物 量子化学 紫外-可见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反应法制备菲基-螺-氧杂环聚合物及其光电性质
2
作者 王志明 王京 +2 位作者 侯雪 张晓娟 路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47-2052,共6页
利用聚-(菲醌-alt-芴)(L-PPQF)中邻位羰基高效的反应活性,将L-PPQF与乙二醇进行缩合反应,制备了一类新型的含有菲基-螺-氧杂环的聚合物:聚-(芴-alt-螺氧菲)(L-PPOF),同时将L-PPQF的齐聚物二芴基-菲醌(L-DFPQ)与乙二醇反应生成二芴基-螺-... 利用聚-(菲醌-alt-芴)(L-PPQF)中邻位羰基高效的反应活性,将L-PPQF与乙二醇进行缩合反应,制备了一类新型的含有菲基-螺-氧杂环的聚合物:聚-(芴-alt-螺氧菲)(L-PPOF),同时将L-PPQF的齐聚物二芴基-菲醌(L-DFPQ)与乙二醇反应生成二芴基-螺-氧-菲(L-DFPO).对比L-DFPQ与L-DFPO的核磁、质谱和元素分析,确定了螺-氧杂环结构的生成.L-PPQF和L-PPOF的核磁和红外光谱等分析结果也证实了L-PPOF同样具有螺-氧杂环结构.L-PPOF的光物理和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L-PPQF和商业化产品聚芴(PF),新生成的L-PPOF具有较高的溶液和固态效率以及合适的电子注入能级.初步的电致发光器件测试结果证明,L-PPOF在电致发光功能性材料开发领域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基-螺-氧杂环聚合物 菲醌 螺环 杂环 功能化 光电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间相互作用对芳杂环聚合物PBO光谱性能影响的理论研究
3
作者 庄启昕 冯东东 +1 位作者 吴平平 韩哲文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5-210,共6页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AM1-ZINDO/CI对芳杂环聚合物PBO的光物理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BO分子链共轭平面结构间的面面相互作用,影响到前沿分子轨道的电子跃迁方式,从而导致聚集态电子光谱相对于理论单分子链存在红移现象。由含3个单元...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AM1-ZINDO/CI对芳杂环聚合物PBO的光物理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BO分子链共轭平面结构间的面面相互作用,影响到前沿分子轨道的电子跃迁方式,从而导致聚集态电子光谱相对于理论单分子链存在红移现象。由含3个单元的PBO聚集态分子模型模拟计算显示,PBO分子链共轭平面结构间的面面相互作用使得电子光谱最大吸收峰由383.06 nm红移至407.19 nm。结合同系线性规律,推导出PBO聚合物聚集态的电子光谱最大吸收峰为425.33 nm,从本征结构上解释了PBO聚集态电子光谱的光谱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光物理性能 杂环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环取代联苯型聚醚酮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0
4
作者 孟跃中 蹇锡高 +2 位作者 郑海滨 宋宏 张鸿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2-25,共4页
成功地合成了一种新的双酚单体-1-羟基-4-(4-羟基苯基)二氮杂萘,并通过IR、DSC、1H-NMR、13C-NMR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其结构和纯度进行了研究。用此双酚单体与4,4′-二氟二苯酮反应,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得... 成功地合成了一种新的双酚单体-1-羟基-4-(4-羟基苯基)二氮杂萘,并通过IR、DSC、1H-NMR、13C-NMR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其结构和纯度进行了研究。用此双酚单体与4,4′-二氟二苯酮反应,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得到特性粘度为0.25~0.80的改性聚醚酮树脂,并用1H-NMR和13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检测。性能测定样品由浇膜和模压方法制得,经测定,改性聚醚酮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很高的玻璃化温度(Tg=263℃),优良的机械性能(σy=104MPa)、粘附性和可溶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酮 杂环聚合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环聚芳醚砜、聚芳醚酮及其共聚物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蹇锡高 张守海 +1 位作者 朱秀玲 陈连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8-541,共4页
以自制的新型类双酚化合物 4 -( 2 -甲基 -4 -羟基苯基 ) -2 ,3-二氮杂萘 -1 -酮( m M-HPPZ)为单体 ,与 4 ,4′-二氟二苯酮、4 ,4′-二氯二苯砜进行溶液缩聚反应 ,合成了一类新型间甲基取代聚芳醚砜 ( PPES)、聚芳醚酮 ( PPEK)及其共聚... 以自制的新型类双酚化合物 4 -( 2 -甲基 -4 -羟基苯基 ) -2 ,3-二氮杂萘 -1 -酮( m M-HPPZ)为单体 ,与 4 ,4′-二氟二苯酮、4 ,4′-二氯二苯砜进行溶液缩聚反应 ,合成了一类新型间甲基取代聚芳醚砜 ( PPES)、聚芳醚酮 ( PPEK)及其共聚物聚芳醚砜酮 ( PPESK,n( S) /n( K) =1 /1 )材料 ,并对其聚合条件作了初步探讨 ;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双酚单体及其聚合物的结构 ,利用 DSC、TGA对聚合物的耐热性能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该类双酚单体具有与双酚类似的活性 ,可以进行聚合反应 .新型间甲基取代聚芳醚玻璃化转变温度高 ( Tg =5 2 0~ 5 5 8K) ;耐热稳定性好 ,其在氮气氛下 5 %热失重温度为 693K左右 .合成的间甲基取代聚芳醚砜、聚芳醚酮及其共聚物聚芳醚砜酮在氯仿、四氯乙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杂环聚合物 二氮杂萘 溶解性 聚芳醚砜 聚芳醚酮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取代杂环联苯聚芳醚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蹇锡高 朱秀玲 陈连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932-1935,共4页
由自制的二甲基取代类双酚 4 -( 3,5 -二甲基 -4 -羟基苯基 ) -2 ,3-二氮杂萘 -1 -酮 ( DM-HPPZ)单体和4 ,4 -二氟二苯酮、 4 ,4 -二氯二苯砜进行亲核缩聚反应 ,制备了一类新型的二甲基取代聚芳醚酮、聚芳醚砜及其共聚物聚芳醚砜酮树... 由自制的二甲基取代类双酚 4 -( 3,5 -二甲基 -4 -羟基苯基 ) -2 ,3-二氮杂萘 -1 -酮 ( DM-HPPZ)单体和4 ,4 -二氟二苯酮、 4 ,4 -二氯二苯砜进行亲核缩聚反应 ,制备了一类新型的二甲基取代聚芳醚酮、聚芳醚砜及其共聚物聚芳醚砜酮树脂材料 .在适宜的聚合条件下 ,获得了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其特性粘度为 0 .4 4~0 .75 d L· g- 1 .利用 DSC和 TGA研究了聚合物的耐热性能 ,结果表明 ,新型聚芳醚玻璃化温度高 ( 5 6 8~5 95 K) ,耐热稳定性好 ( 5 %热失重温度大于 4 1 6℃ ) ;拉伸强度为 4 5 .4~ 85 .0 MPa,力学性能优良 .新型聚芳醚在氯仿、DMAc等极性有机溶剂中可溶解并浇铸得到透明、韧性高的薄膜 .共聚物结合了聚醚酮好的力学性能和聚醚砜高的耐热性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聚合物 合成 溶解性 耐热性 力学性能 二甲基取代杂环聚芳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甲基芳杂环聚醚酮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
7
作者 陈连周 高峡 +1 位作者 蹇锡高 张守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8-159,共2页
以自制的新型双酚单体 4- ( 2 -甲基 - 4-羟基苯基 )二氮杂萘与 4,4′-二氟二苯酮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聚芳醚酮 ,对其聚合条件作了初步探讨 ;并利用红外光谱、DSC对双酚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了测试 ,该聚合物具有较高... 以自制的新型双酚单体 4- ( 2 -甲基 - 4-羟基苯基 )二氮杂萘与 4,4′-二氟二苯酮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聚芳醚酮 ,对其聚合条件作了初步探讨 ;并利用红外光谱、DSC对双酚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了测试 ,该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g=2 4 7.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塑料 聚醚酮 杂环聚合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溶性杂环聚芳醚酮及其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谭甲辉 汪称意 +2 位作者 彭为亚 李光 江建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3-127,171,共6页
以2,6-二异丙基苯酚、苯酐为起始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类双酚单体:4-(3,5-二异丙基-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35DP—DHPZ),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和元素分析(EA)证实了其结构.由35DP—D... 以2,6-二异丙基苯酚、苯酐为起始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类双酚单体:4-(3,5-二异丙基-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35DP—DHPZ),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和元素分析(EA)证实了其结构.由35DP—DHPZ与4,4'-二氟二苯酮经亲核缩聚反应,并加入不同比例间苯二酚(m—HQ)单体,制备了一系列新型聚芳醚酮(PAEK)及其共聚物.通过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X射线衍射仪(WXRD)等对聚合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类PAEK是一类耐热等级高、可溶性好的无定形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26-263℃之间,并可通过控制35DP—DHPZ与间苯二酚摩尔量之比进行调控.氮气中5%和10%热失重温度分别在440-493℃和452-525℃之间,随着35DP—DHPZ摩尔分数的减小,热分解温度有所提高;同时发现随35DP—DHPZ摩尔分数的增加,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和溶解性逐渐提高,可溶于极性非质子溶剂NMP(N-甲基-2-吡咯烷酮)、DMAc(N,N-二甲基乙酰胺)、CHCl3(氯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酮(PAEK) 杂环聚合物 二氮杂萘酮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3-甲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结构聚醚酰胺的合成、表征与性能 被引量:11
9
作者 朱秀玲 蹇锡高 +2 位作者 卢冶 王瑞玲 张元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55-358,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芳香二胺双 -( 4 -氨基苯基 ) -4 -( 3-甲基 -4 -苯氧基 ) -2 ,3-二氮杂萘 -1 -酮 ( 1 ) [2 -( 4 -aminophenyl) -4 -( 3-methyl-4 -phenoxy) -2 ,3-phthalazinone-1 ,DAMPP].采用 Yamazaki体系 ,二胺 ( 1 )能与多种芳香... 合成了一种新型芳香二胺双 -( 4 -氨基苯基 ) -4 -( 3-甲基 -4 -苯氧基 ) -2 ,3-二氮杂萘 -1 -酮 ( 1 ) [2 -( 4 -aminophenyl) -4 -( 3-methyl-4 -phenoxy) -2 ,3-phthalazinone-1 ,DAMPP].采用 Yamazaki体系 ,二胺 ( 1 )能与多种芳香二酸进行溶液亲核缩聚反应 ,制得一类新型聚芳醚酰胺 ,其特性粘度为 0 .4 0~ 0 .6 0 d L/g;以 MS,FTIR和 1 H NMR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新型二胺单体及其聚合物的结构 ;利用 DSC和 TGA研究了聚合物的耐热性能 ,结果表明 ,新型聚芳酰胺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5 98~ 6 2 0 K,N2 气气氛中 1 0 %热质量损失温度在 6 73K以上 .聚合物 2 a~ 2 c的表面电阻系数为 3.75× 1 0 1 4 ~ 9.87× 1 0 1 5Ω,体积电阻系数为1 .39× 1 0 1 6~ 4 .0 9× 1 0 1 6Ω·cm.聚合物在二甲基甲酰胺、 1 -甲基吡咯烷酮和间甲酚等极性有机溶剂中可溶解 ,并经浇注得到透明、韧性薄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苯基-2 3-二氮杂萘-1-酮 聚醚酰胺 合成 表征 性能 聚芳酰胺 杂环聚合物 溶解性 工程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取代杂萘联苯型聚芳醚的合成、表征及性能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连周 蹇锡高 朱秀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57,61,共4页
以自制的新型甲基取代类双酚 4 - ( 3-甲基 - 4 -羟基苯基 ) - 2 - 3-二氮杂萘 - 1-酮 ( OM- HPPZ)为单体与4 ,4′-二氟二苯酮、4 ,4′-二氯二苯砜进行亲核缩聚反应 ,制得了一类新型甲基取代聚芳醚酮、聚芳醚砜及其共聚物聚芳醚砜酮树... 以自制的新型甲基取代类双酚 4 - ( 3-甲基 - 4 -羟基苯基 ) - 2 - 3-二氮杂萘 - 1-酮 ( OM- HPPZ)为单体与4 ,4′-二氟二苯酮、4 ,4′-二氯二苯砜进行亲核缩聚反应 ,制得了一类新型甲基取代聚芳醚酮、聚芳醚砜及其共聚物聚芳醚砜酮树脂。在适宜的聚合条件下 ,获得了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聚醚酮的特性粘度可达0 .70× 10 2 m L/ g;通过调节砜酮比例 ( S/ K)可获得不同分子量、不同玻璃化温度的共聚物 ( PPESK)。利用 DSC、TGA研究了聚合物的耐热性能 ,结果表明 ,新型聚芳醚玻璃化温度高 ( 2 5 2℃~ 2 90℃ ) ,耐热稳定性好 ( 5 %热失重温度高于 4 16℃ ) ,在氯仿、DMAc等极性有机溶剂中可溶解成膜 ,以 FT- IR和 1H-NMR研究了类双酚单体 OM- HPPZ和聚合物的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取代杂萘联苯型 聚芳醚 合成 表征 性能 杂环聚合物 二氮杂萘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度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的合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金焕 黄玉东 +1 位作者 龙军 王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86-889,892,共5页
从1,2,3-三氯苯出发合成了高纯度的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并采用FT-IR、元素分析、1H NMR等方法对各步中间体及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地制得了4,6-二硝基1,2,3-三氯苯及2-氯-4,6-二硝基-1,3-间苯二... 从1,2,3-三氯苯出发合成了高纯度的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并采用FT-IR、元素分析、1H NMR等方法对各步中间体及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地制得了4,6-二硝基1,2,3-三氯苯及2-氯-4,6-二硝基-1,3-间苯二酚中间体,结合Na元素分析证实,以H3PO4水溶液代替普遍采用的HAc-NaAc水溶液为介质的加氢工艺有效地解决了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无机盐污染问题,制得了合成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的高纯度单体--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 杂环聚合物 合成 聚对苯撑苯并二嗯唑 红外光谱 表征分析 加氢工艺 无机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的合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金俊弘 李光 江建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2-125,共4页
分别由对苯二甲酸(TPA)、对苯二甲酰氯(TPC)和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DAR)聚合得到了[η]=15.2、10.4 dL/g的PBO聚合物,对聚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聚合物膜的形态,同时比较了两种聚合体系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关键词 聚苯撑苯并二恶唑 液晶杂环聚合物 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纤维M5 被引量:7
13
作者 章伟 李虹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26,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液晶芳族杂环聚合物,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简称M5或PIPD。简述了M5纤维的制作方法、M5纤维特殊的分子结构特征,并通过与碳纤维、超高强聚乙烯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苯并双恶唑(PBO)纤维等高性能... 介绍了一种新型液晶芳族杂环聚合物,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简称M5或PIPD。简述了M5纤维的制作方法、M5纤维特殊的分子结构特征,并通过与碳纤维、超高强聚乙烯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苯并双恶唑(PBO)纤维等高性能纤维的比较,阐述了M5纤维优良的机械性能,特别是其良好的压缩与剪切特性。除此之外,M5纤维的高极性还使其更容易与各种树脂基体粘接,这使M5纤维的综合机械性能比目前其它高性能纤维都好。文中还展望了M5纤维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纤维 M5 分子结构 液晶芳族杂环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O/PPA液晶溶液的多重有序结构及其转变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俊弘 杨胜林 +1 位作者 李光 江建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0-132,136,共4页
通过DSC,SALS等研究了PBO/PPA液晶溶液的多种有序结构及其转变过程。结果表明,PBO/PPA体系在85℃左右发生明显的质子化作用,质子化的PBO大分子与溶剂PPA阴离子形成有序相;由于体系吸湿程度的不同,会形成两种有序相。分别在140℃... 通过DSC,SALS等研究了PBO/PPA液晶溶液的多种有序结构及其转变过程。结果表明,PBO/PPA体系在85℃左右发生明显的质子化作用,质子化的PBO大分子与溶剂PPA阴离子形成有序相;由于体系吸湿程度的不同,会形成两种有序相。分别在140℃~150℃和180℃~200℃该两种有序相被瓦解,向本体PBO结晶相过渡.这种转变是可逆的,降温后在溶剂存在下,一定长时间后又可形成上述两种有序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杂环聚合物 聚苯撑苯并二噁唑 有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杂萘联苯聚醚砜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连周 蹇锡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58-160,共3页
以新型类双酚单体 4- (2 ,6 -二甲基 - 4-羟基苯基 ) - 2 ,3-二氮杂萘 - 1-酮 ,与 4,4′-二氯二苯砜反应 ,合成了一种新型聚芳醚砜 ,对其聚合条件作了初步探讨 ;并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双酚单体及聚合物的结构 ,利用DSC、TG... 以新型类双酚单体 4- (2 ,6 -二甲基 - 4-羟基苯基 ) - 2 ,3-二氮杂萘 - 1-酮 ,与 4,4′-二氯二苯砜反应 ,合成了一种新型聚芳醚砜 ,对其聚合条件作了初步探讨 ;并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双酚单体及聚合物的结构 ,利用DSC、TGA对聚合物的耐热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该类双酚单体具有与双酚类似的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聚合物 合成 二甲基杂萘联苯聚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芳香族聚酰亚胺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谢美丽 张菊华 +2 位作者 刘新华 温华容 蔡兴贤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5-38,共4页
本文研究了以二胺基四苯基乙烯与均苯四甲酸二酐为主要原料合成新型聚酰亚胺的工艺条件及性能,并应用IR、TG、DTA等对研制的新型聚酰亚胺薄膜的热行为作了较全面的讨论。
关键词 芳香族 聚酰亚胺 杂环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化聚吡咯甲烷的制备与光学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攀 刘国龙 王泽中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68,共8页
聚吡咯的溶解性较差,为其光学性能研究带来了诸多困难。将吡咯类和苯甲醛类单体通过缩聚反应可制备出具有较好溶解性的聚吡咯甲烷发光材料。以吡咯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为原料,对苯二甲醛为支化单体,采用溶液共缩聚法制备了不同原料比的... 聚吡咯的溶解性较差,为其光学性能研究带来了诸多困难。将吡咯类和苯甲醛类单体通过缩聚反应可制备出具有较好溶解性的聚吡咯甲烷发光材料。以吡咯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为原料,对苯二甲醛为支化单体,采用溶液共缩聚法制备了不同原料比的支化聚吡咯甲烷,并对其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支化聚吡咯甲烷的热稳定性较好,高于300℃后出现明显的降解;在275、319和370 nm附近的紫外光的激发下,支化聚吡咯甲烷能够产生约为430 nm的可见光,为蓝紫色的发光材料,其中支化单体的用量对可溶的支化聚吡咯甲烷的发光行为影响不大。支化聚吡咯甲烷在高分子发光二极管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聚合物 支化高分子 聚吡咯甲烷 荧光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带隙聚吡咯甲烷衍生物的制备与光学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攀 江玉婷 陈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8-74,共7页
由于高分子发光材料具有柔韧性好、合成简单、可大面积制备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成为近年来显示和照明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N-甲基吡咯和苯甲醛类为单体,采用缩聚法制备了3种可溶性、窄带隙、分子主链为部分共轭的聚吡咯甲烷衍生物,并... 由于高分子发光材料具有柔韧性好、合成简单、可大面积制备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成为近年来显示和照明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N-甲基吡咯和苯甲醛类为单体,采用缩聚法制备了3种可溶性、窄带隙、分子主链为部分共轭的聚吡咯甲烷衍生物,并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谱和热失重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光致发光性质和热稳定性能等进行了测试分析,比较了大分子链上苯环对位取代基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衍生物的热稳定性较好且具有部分结晶性,其光学禁带宽度均小于1.6 eV,属于窄带隙聚合物;在355 nm左右激发光下,3种衍生物均会产生约420 nm的发射光,为蓝紫色发光材料,且大分子链上苯环的对位取代基对该类材料的发光行为基本没有影响;在循环伏安曲线中,3种衍生物均存在较为明显的氧化还原峰。聚吡咯甲烷衍生物在光电器件材料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聚合物 窄带隙 聚吡咯甲烷衍生物 发光材料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I的内光电发射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怀国 罗瑾 +2 位作者 张红平 吴玲玲 林仲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2-436,共5页
利用电化学方法在自组装一层对氨基硫醇 (PATP)的金电极上制备三种氧化还原态的聚苯胺 (PANI)膜 . PANI膜底层比较致密 ,表面呈山包状 ,该膜在 K3Fe(CN) 6 /K4 Fe(CN) 6 溶液的循环伏安图表明了部分氧化态 PANI膜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性... 利用电化学方法在自组装一层对氨基硫醇 (PATP)的金电极上制备三种氧化还原态的聚苯胺 (PANI)膜 . PANI膜底层比较致密 ,表面呈山包状 ,该膜在 K3Fe(CN) 6 /K4 Fe(CN) 6 溶液的循环伏安图表明了部分氧化态 PANI膜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性能 .从光电流谱得到氧化态 PANI的禁带能为 1 .45 e V.首次发现部分氧化态 PANI膜的光电流谱遵循 Fowler定律 (IPCE1 / 2 ~ hν呈线性 ) ,具有内光电发射的性质 .通过 Fowler图得出部分氧化态 PANI的绝缘母体的禁带宽度为 3 .3 3 e V,并且证实该绝缘母体为还原态 PANI.从 Mott-Schottky图得到部分氧化态和还原态 PANI的平带电位都为 0 .63 V(vs. SCE) .提出了和 PANI的颗粒金属岛导电模型一致的内光电发射机理来解释部分氧化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光电化学 内光电发射 PANI 杂环导电聚合物 电化学 循环伏安法 PANI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