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FDCA基芳香族聚酰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振环 石月 苏坤梅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09-114,122,共7页
利用2,5-呋喃二甲酸(FDCA)与3,4′-二氨基二苯醚、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4-双(4′-氨基苯氧基)苯、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通过改进溶液法聚合得到呋喃二甲酸基芳香族聚酰胺材料,并通过凝胶色谱分析仪、核磁共振光谱... 利用2,5-呋喃二甲酸(FDCA)与3,4′-二氨基二苯醚、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4-双(4′-氨基苯氧基)苯、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通过改进溶液法聚合得到呋喃二甲酸基芳香族聚酰胺材料,并通过凝胶色谱分析仪、核磁共振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合成的聚酰胺的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然后使用X射线衍射仪、热失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分别对合成的聚酰胺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表征。合成的4种呋喃二甲酸基芳香族聚酰胺材料热分解温度在440~470℃之间,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60~270℃之间,证明所制备的新型环境友好型呋喃二甲酸基聚酰胺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2 5-呋喃二甲酸 呋喃基芳香酰胺 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族聚酰胺酰亚胺纤维的鉴别
2
作者 王海娟 孙剑涛 +1 位作者 张元 兰浩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65,共3页
采用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以及红外光谱法对芳香族聚酰胺酰亚胺纤维进行鉴别研究,并将其与性能相近的间位芳纶、对位芳纶、P84纤维进行对比分析。芳香族聚酰胺酰亚胺纤维燃烧时发出红光,横截面呈圆形,可在常温下溶解于N,N-二甲基甲... 采用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以及红外光谱法对芳香族聚酰胺酰亚胺纤维进行鉴别研究,并将其与性能相近的间位芳纶、对位芳纶、P84纤维进行对比分析。芳香族聚酰胺酰亚胺纤维燃烧时发出红光,横截面呈圆形,可在常温下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其红外吸收光谱具有特征频率。利用上述某一特征,或多个特征相结合,可实现对该纤维的准确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酰胺酰亚胺纤维 鉴别 燃烧法 显微镜法 溶解法 红外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杂环的共聚芳香族聚酰胺的热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高宝山 陈蕾 +3 位作者 朱礼梁 胡祖明 于俊荣 诸静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2-277,共6页
选用带杂环结构的二胺为第三单体,低温溶液聚合自制了含杂环的共聚芳香族聚酰胺.杂环结构的引入使得聚合物的耐热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采用热失重的方法在不同升温速率、不同气氛下对杂环共聚芳香族聚酰胺进行热分解动力学分析,并使用... 选用带杂环结构的二胺为第三单体,低温溶液聚合自制了含杂环的共聚芳香族聚酰胺.杂环结构的引入使得聚合物的耐热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采用热失重的方法在不同升温速率、不同气氛下对杂环共聚芳香族聚酰胺进行热分解动力学分析,并使用热失重-傅里叶变换红外联用分析了分解产物,运用Friedman和Kissinger两种方法计算分解动力学参数.热失重-傅里叶变换红外联用显示分解产物主要是C,N,H等氧化物,Friedman和Kissinger两种方法算得分解活化能在第二失重峰处分别为321.7和316.5 kJ/mol,在第三失重峰处分别为185.1和179.3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共聚芳香族聚酰胺 热稳定性 热分解动力学 热失重-傅里叶变换红外(TG-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半芳香族共聚酰胺PA5T/56与脂肪族聚酰胺PA56的性能对比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海洋 郭小炜 +3 位作者 宋云鹤 田卫东 管清宝 游正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4,共6页
生物基聚酰胺PA56凭借其绿色低碳的原料来源以及与商业化PA66相近的综合性能而受到关注,但受限于脂肪族的柔性主链结构,无法满足高温场景下的使用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引入对苯二甲酸构筑生物基半芳香族共聚酰胺PA5T/56,对PA5T/56的结... 生物基聚酰胺PA56凭借其绿色低碳的原料来源以及与商业化PA66相近的综合性能而受到关注,但受限于脂肪族的柔性主链结构,无法满足高温场景下的使用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引入对苯二甲酸构筑生物基半芳香族共聚酰胺PA5T/56,对PA5T/56的结构及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并与生物基脂肪族聚酰胺PA56进行对比分析。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氢谱的表征结果验证了PA5T/56与PA56结构上的差异;相比PA56,PA5T/56具有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113℃)、更优的热稳定性(t_(d,5%)=392℃,t_(dmax)=423℃),以及更佳的热机械性能,同时其在高温下具有适宜加工的熔体黏度(<10^(3)Pa·s),这些优势赋予生物基半芳香族PA5T/56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酰胺 芳香酰胺 脂肪酰胺 熔融结晶行为 热稳定性 热机械性能 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苯二甲酸/异氰酸酯反应的芳香族聚酰胺的合成 被引量:1
5
作者 韩福林 董杰 +3 位作者 李琇廷 许青松 赵昕 张清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2,共7页
以对苯二甲酸(TPA)、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反应单体,基于羧基与异氰酸酯基团的反应合成了芳香族聚酰胺。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测试研究了聚酰胺的化学结构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以对苯二甲酸(TPA)、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反应单体,基于羧基与异氰酸酯基团的反应合成了芳香族聚酰胺。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测试研究了聚酰胺的化学结构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聚合物的分子质量为(3.18~7.81)×10^(4) g/mol,且随着TDI含量的提高,聚酰胺溶解度提高,分子质量有明显提升。所制备的聚酰胺薄膜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和模量分别为98~127 MPa和3.33~3.95 GPa,断裂伸长率高于20%,通过调控TDI/MDI的摩尔比可将其断裂伸长率提高至50%,表现出优异的柔韧性。所制备的聚酰胺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 g)均高于290℃;在氮气中,薄膜10%热失重温度为431~447℃,这表明该类芳香族聚酰胺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同时,聚酰胺薄膜颜色较浅,薄膜的截止波长均低于383 nm,在530 nm波长处的透光率均接近80%,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酰胺 对苯二甲酸 二异氰酸酯 结构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聚反应体系对芳香-脂肪族共聚酰胺序列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陆晓中 谷立广 +3 位作者 王晓工 徐延林 周其庠 刘德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18,共5页
用NMR分析配合计算机分峰,分析和计算共缩聚物序列结构参数的方法,研究了单体、酸吸收剂的加料顺序和两种二元胺的投料比对由已二胺和乙二胺为代表的脂肪族二胺,对苯二胺和对苯二甲酰氯合成的芳香-脂肪族共聚酰胺序列结构的影响... 用NMR分析配合计算机分峰,分析和计算共缩聚物序列结构参数的方法,研究了单体、酸吸收剂的加料顺序和两种二元胺的投料比对由已二胺和乙二胺为代表的脂肪族二胺,对苯二胺和对苯二甲酰氯合成的芳香-脂肪族共聚酰胺序列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脂肪族二胺用量占二胺总量33.3%(mol)时,所获得的共聚物具有最大的无规度和最短的数均序列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 酰胺 结构 三元共聚 芳香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型聚芳酯/半芳香族聚酰胺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周丽云 王乐 +1 位作者 宋 宋才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0,共5页
以双酚A(BPA)、1,6-己二胺(HMDA)、对苯二甲酰氯(TPC)、间苯二甲酰氯(IPC)为单体,采用相转移界面缩聚法,通过改变单体的物质的量配比,合成了系列双酚A型聚芳酯-半芳香族聚酰胺(PAR/PA)共聚物,并对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 以双酚A(BPA)、1,6-己二胺(HMDA)、对苯二甲酰氯(TPC)、间苯二甲酰氯(IPC)为单体,采用相转移界面缩聚法,通过改变单体的物质的量配比,合成了系列双酚A型聚芳酯-半芳香族聚酰胺(PAR/PA)共聚物,并对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主链中聚对苯二甲酰-1,6-己二胺(PA6T)结构单元的增加,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Tg)呈现鞍马形变化,熔融温度(Tm)降低,而热分解温度(Td)变化不大。半芳香族尼龙结构单元的引入,使聚合物呈结晶聚集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酯 芳香酰胺 无规共聚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位芳香族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制备及高温纳滤性能
8
作者 王纯 赖星 +2 位作者 颜鼎荷 付梦洁 郑文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443,共10页
本文以对位芳香族聚酰胺(PPTA)超滤膜为基膜,无水哌嗪(PIP)与1,3,5-苯三甲酰氯(TMC)分别作为水相单体和油相单体,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得高通量耐热PPTA/PA复合纳滤膜.研究了反应条件对PPTA/PA复合纳滤膜高温纳滤性能影响,观察了复合纳滤膜... 本文以对位芳香族聚酰胺(PPTA)超滤膜为基膜,无水哌嗪(PIP)与1,3,5-苯三甲酰氯(TMC)分别作为水相单体和油相单体,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得高通量耐热PPTA/PA复合纳滤膜.研究了反应条件对PPTA/PA复合纳滤膜高温纳滤性能影响,观察了复合纳滤膜表面形貌与致密层结构,考察了渗透通量、耐热性以及抗污染等性能.结果表明,当PIP浓度为15%wt,TMC浓度为2.5%wt,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0℃和8 min时,所得PPTA/PA复合纳滤膜对不同染料分子截留率可达95%以上,对二价盐截留率可达90%以上.在高温条件下,所得PPTA/PA复合纳滤膜表现出优良的染料脱盐性能,在刚果红染料与Na_(2)SO_(4)截留率保持在99%的同时,渗透通量可达50 L·m^(-2)·h^(-1)·MPa^(-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位芳香酰胺 界面 复合纳滤膜 耐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芳香族耐热性共聚酰胺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冰肖 吴京 +4 位作者 崔泽华 柴亚基 吴晨阳 尚妍 王玉龙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31,37,共6页
以癸二胺、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为主要原料,通过一步熔融缩聚法合成了半芳香族共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己二胺(PA10T/6T),采用核磁共振碳谱确认了其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和热重分析仪对其熔融温度、结... 以癸二胺、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为主要原料,通过一步熔融缩聚法合成了半芳香族共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己二胺(PA10T/6T),采用核磁共振碳谱确认了其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和热重分析仪对其熔融温度、结晶温度、晶体生长方式、结晶活化能、结晶度以及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显示,PA10T/6T具有较宽的加工窗口,当PA6T链段的物质的量分数达到10%,30%和50%时,PA10T/6T熔融温度较PA10T分别下降了10.97,37.41,7.8℃;PA6T链段的引入并没有改变聚合物的晶体生长方式且对聚合物的热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随着PA6T链段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的结晶温度、熔融温度、结晶活化能的绝对值以及结晶度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这是聚合物分子链结构和聚合物晶体完整性综合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酰胺 对苯二甲酰癸二胺 熔融缩 结晶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杂环均聚芳香族聚酰胺纺丝溶液流变特性的研究
10
作者 蒋港 陈蕾 +3 位作者 王加龙 于俊荣 诸静 胡祖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9-702,共4页
采用ARES-RFS流变仪研究了低温缩聚法制备含氮杂环均聚芳香族聚酰胺纺丝溶液的流变特性,讨论了聚合物的质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温度对纺丝溶液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氮杂环均聚芳香族聚酰胺溶液为切力变稀的非牛顿流体;溶液的非... 采用ARES-RFS流变仪研究了低温缩聚法制备含氮杂环均聚芳香族聚酰胺纺丝溶液的流变特性,讨论了聚合物的质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温度对纺丝溶液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氮杂环均聚芳香族聚酰胺溶液为切力变稀的非牛顿流体;溶液的非牛顿指数随溶液中聚合物质量分数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聚合物质量分数在三者中的影响作用尤为显著;纺丝溶液的结构化指数随影响因素变化的范围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杂环芳香酰胺 流变特性 非牛顿指数 结构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的合成及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蕾 谢欣宇 +2 位作者 顾新飞 胡祖明 刘兆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9,共5页
采用低温溶液法共缩聚反应合成了对苯二甲酰氯(TPC)摩尔分数为0.05~0.15的改性间位芳香族聚酰胺(PMIA)共聚物.用1H-NMR对改性共聚物进行分析,讨论了TPC的含量对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对改性聚合物进行了热失重分析,并用红外光... 采用低温溶液法共缩聚反应合成了对苯二甲酰氯(TPC)摩尔分数为0.05~0.15的改性间位芳香族聚酰胺(PMIA)共聚物.用1H-NMR对改性共聚物进行分析,讨论了TPC的含量对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对改性聚合物进行了热失重分析,并用红外光谱跟踪法探讨了共聚物的热降解过程,并和纯的PMIA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用TPC改性PMIA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而且随着TPC含量的增加,耐热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位芳香酰胺 对苯二甲酰氯 共聚 改性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位、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热分解过程的Py/GC-MS与TGA-DTA/MS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新威 胡祖明 刘兆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9-354,359,共7页
通过裂解/色谱-质谱联用(Py/GC-MS)与热失重-质谱联用(TGA-DTA/MS)对耐高温纤维间位、对位芳香族聚酰胺(PMIA,PPTA)在惰性气体下的热分解过程进行分析。Py/GC-MS迅速升温得到的裂解产物与TGA-DTA/MS连续升温得到的降解产物有较好的对应,... 通过裂解/色谱-质谱联用(Py/GC-MS)与热失重-质谱联用(TGA-DTA/MS)对耐高温纤维间位、对位芳香族聚酰胺(PMIA,PPTA)在惰性气体下的热分解过程进行分析。Py/GC-MS迅速升温得到的裂解产物与TGA-DTA/MS连续升温得到的降解产物有较好的对应,3步降解的PMIA与1步降解的PPTA在过程上的差异反映在不同阶段降解与裂解产物的区别上。通过水解、均裂等反应机制对二者不同的热分解进行解释:在低分解温度时,运用水解机制解释了PMIA纤维3步的失重过程和低的耐热性;而随着温度升高,均裂机制增强,使得PPTA纤维在1 000℃时失重较PMIA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色谱-质谱 热失重-质谱 间位芳香酰胺 对位芳香酰胺 水解 均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芳香族聚酰胺成炭剂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袁丹丹 殷海青 +1 位作者 任显诚 蔡绪福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7-182,共6页
采用对苯二甲酰氯与丙二胺通过低温溶液法合成了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PPTA)成炭剂,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摩尔比等因素对产物产率和比浓黏度的影响。确定了PPTA的最佳合成工艺:预聚温度0℃,单体摩尔比(丙二胺∶苯二甲二酰氯)1.0... 采用对苯二甲酰氯与丙二胺通过低温溶液法合成了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PPTA)成炭剂,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摩尔比等因素对产物产率和比浓黏度的影响。确定了PPTA的最佳合成工艺:预聚温度0℃,单体摩尔比(丙二胺∶苯二甲二酰氯)1.05∶1,助溶盐CaCl2用量4 g/100 mL溶剂,单体浓度0.7 mol/L,聚合时间4 h。用傅里叶红外、核磁共振氢谱和热失重分析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以PPTA为碳源,聚磷酸铵(APP)为酸源的膨胀型阻燃体系(IFR)对ABS的成炭阻燃效应。结果表明,PPTA的热分解性能与ABS的分解温度较为匹配,可显著提高ABS/APP阻燃体系在高温下的残炭量和阻燃性能。SEM形貌显示PPTA的加入能促进阻燃体系在燃烧后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炭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酰胺 成炭剂 膨胀型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链含吡啶杂环的半芳香聚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召朋 张彦昌 +4 位作者 张晨曦 刘民英 付鹏 崔喆 赵清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18,共4页
以含吡啶杂环的2,5-吡啶二羧酸和1,10-十碳二元胺为主要原料,经过酰氯化、界面缩合和固相后聚合三步合成了一种主链含吡啶杂环的新型长碳链半芳香聚酰胺。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 以含吡啶杂环的2,5-吡啶二羧酸和1,10-十碳二元胺为主要原料,经过酰氯化、界面缩合和固相后聚合三步合成了一种主链含吡啶杂环的新型长碳链半芳香聚酰胺。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光谱和溶解性测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该杂环半芳香聚酰胺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其初始分解温度(T_(d0))为410℃,熔点(T_m)为243℃,在常见的极性溶剂(如三氟乙酸、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和二甲基亚砜等)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且其透光性能优于同类别的含苯环半芳香聚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酰胺 吡啶杂环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溶液缩聚法制备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蕾 刘尊武 +1 位作者 潘婉莲 刘兆峰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2-135,共4页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的方法将间苯二胺(MPD)和间苯二甲酰氯(IPC)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进行缩聚,制得了较高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间位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研究了聚合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并对影响缩聚的各种因素如:单体浓度、起始反应...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的方法将间苯二胺(MPD)和间苯二甲酰氯(IPC)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进行缩聚,制得了较高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间位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研究了聚合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并对影响缩聚的各种因素如:单体浓度、起始反应温度、两种单体的摩尔比进行了研究,还对制得的浆液的稳定性进行了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住芳香酰胺 低温溶液缩 重均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磷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晓婷 辛金菲 +1 位作者 李楠 殷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8-160,共3页
以双(3-氨基苯基)苯基氧化膦、间苯二胺和间苯二甲酰氯为单体,采用低温溶液缩聚合法合成了含磷芳香族聚酰胺,共聚物的比浓对数粘度为1.44~2.41dL/g。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热失重分析研究了... 以双(3-氨基苯基)苯基氧化膦、间苯二胺和间苯二甲酰氯为单体,采用低温溶液缩聚合法合成了含磷芳香族聚酰胺,共聚物的比浓对数粘度为1.44~2.41dL/g。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热失重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随含磷单体的增加,共聚物的Tg略有升高;含磷单体的引入提高了聚合物热稳定性。薄膜的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共聚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LOI测试表明含磷单体的引入显著提高了聚合物的阻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位芳香酰胺 双(3-氨基苯基)苯基氧化膦 合成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生产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祖明 袁宝庆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5,共5页
叙述了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制备、结构性能、产品应用、技术发展趋势等 ,并对间位芳香族酰胺纤维和对位芳香族酰胺纤维产品进行了重点的阐述 。
关键词 芳香酰胺纤维 生产技术 制备 纤维产品 产品应用 结构性能 对策和建议 产业 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8
作者 戴信飞 尤秀兰 +2 位作者 王新威 曹煜彤 刘兆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04期304-306,共3页
本文综述了各种改善聚芳酰胺溶解性能的方法。主要介绍了在聚合物主链中引入刚性结构单元(联苯、联萘结构和芳杂环结构)、柔性结构单元、取代侧基、芳杂环结构以及共聚等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各种方法的改性效果作了评价。
关键词 研究现状 芳香酰胺 可溶性 对位 结构单元 溶解性能 酰胺 改性方法 改性效果 环结构 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间位芳香族聚酰胺低温溶液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蕾 刘兆峰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7-120,130,共5页
综述了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的低温溶液聚合方法,讨论了聚合温度、起始反应单体浓度、溶剂的种类和纯度及中和剂的使用对聚合反应过程及反应产物性能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关键词 间位芳香酰胺 低温溶液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族聚酰胺(PPTA)纤维弯曲疲劳的形变和断裂机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阎 捷 杨序纲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4-91,共8页
普通PPTA纤维和改性 PPTA纤维具有近似的应力应变曲线,但后者的弯曲疲劳寿命比前者要长的多。在 SEM下观察了弯曲疲劳过程的形态变化,发现该过程主要是结构沿纤维长度分裂即原纤化过程。改性PPTA纤维对原纤化的阻抗显著地大于普通PPTA... 普通PPTA纤维和改性 PPTA纤维具有近似的应力应变曲线,但后者的弯曲疲劳寿命比前者要长的多。在 SEM下观察了弯曲疲劳过程的形态变化,发现该过程主要是结构沿纤维长度分裂即原纤化过程。改性PPTA纤维对原纤化的阻抗显著地大于普通PPTA纤维。粉碎降解和低温断裂的结果也得出类似结果。表明大分子间结合力在PPTA纤维弯曲疲劳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弯曲疲劳作用被归结为对材料拉伸和压缩的复合作用。拉伸PPTA纤维的动态观察得出,拉伸或压缩纤维将出现剪切带或滑移带,它们引发纤维原纤间的分离。剪切屈服是其主要形变机制。PPTA纤维弯曲疲劳过程如下:重复弯曲引起材料局部区域的剪切屈服,出现剪切带,并随之发生结构分裂,纤维广泛地原纤化,最后原纤和原纤束相继破坏,纤维最终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酰胺 PPTA纤维 弯曲疲劳 形变 断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