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字习读与记账登簿——兼谈明清以来民众识字率基准问题
1
作者 温海波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19,256,共12页
明代中叶以后,识字教学体系发展出多元结构,在科举启蒙教育之外,生产流传着一种专为登账记簿服务的记账杂字。这类读物通过拣选簿记的常用字,由字词类聚或韵文汇编,既用作集中识字的读本,也可当工具字典查用。记账杂字的使用大大降低了... 明代中叶以后,识字教学体系发展出多元结构,在科举启蒙教育之外,生产流传着一种专为登账记簿服务的记账杂字。这类读物通过拣选簿记的常用字,由字词类聚或韵文汇编,既用作集中识字的读本,也可当工具字典查用。记账杂字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登簿记账的难度,为重新认识传统民众的读写能力提供了直接有效的证据。基于记账杂字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有必要在明清以来的日常生活中定位识字率基准,认识到记账能力在乡民生活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由此,立足不同类型的民间文献的读写实践,理解识字的多重意义与功用,进而开启对传统中国民众识字率的微观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字记账 能力 账簿 明清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