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服卵黄抗体对杂交鳢弹状病毒(HSHRV)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
1
作者 刘田 李硕 +4 位作者 汪铭书 赵立宁 黄锦炉 吴艺琳 贾爱卿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6,共7页
为了研究抗杂交鳢弹状病毒(hybrid snakehead rhabdovirus,HSHRV)卵黄抗体的制备方法并评价其免疫保护效果,将杂交鳢弹状病毒经白油乳化制备疫苗,免疫蛋鸡收集高免蛋,采用喷雾干燥方法制备成卵黄抗体粉,以细胞中和试验评估卵黄抗体中和... 为了研究抗杂交鳢弹状病毒(hybrid snakehead rhabdovirus,HSHRV)卵黄抗体的制备方法并评价其免疫保护效果,将杂交鳢弹状病毒经白油乳化制备疫苗,免疫蛋鸡收集高免蛋,采用喷雾干燥方法制备成卵黄抗体粉,以细胞中和试验评估卵黄抗体中和病毒的效果。按照每kg鱼投喂卵黄抗体0.25 g、0.40 g、0.60 g的比例制备低、中、高3种添加剂量的饲料,持续投喂杂交鳢10 d,在口服免疫第4天时以104 TCID50/0.1mL的杂交鳢弹状病毒江门I株(HSHRV-JMI)病毒经腹腔注射对杂交鳢进行攻毒,并记录6 d内各组死亡情况。结果显示,四次免疫后卵黄抗体中和效价达到高峰,为1∶46.8,抗体维持时间为60d。高中低剂量组的存活率分别为64.4%、70.6%、78.5%;相对保护率分别为61.1%、67.9%、76.5%,三者均显著高于非特异性卵黄抗体对照组(P<0.001)。表明杂交鳢弹状病毒能有效刺激卵黄抗体产生,高效价卵黄抗体经口服免疫后可以有效抑制杂交鳢弹状病毒的侵染,显著提高杂交鳢存活率和相对保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弹状病毒(hshrv) 卵黄抗体 口服免疫 中和效价 免疫保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常用水产消毒剂对杂交鳢弹状病毒体外抑制效果研究
2
作者 刘轩鸣 赵建 +7 位作者 王庆 李莹莹 尹纪元 莫绪兵 张德锋 郑树城 周文礼 王英英 《饲料博览》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针对杂交鳢弹状病毒(HSHRV)频发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抗病毒效果评价,筛选出对HSHRV具有有效抑制作用的消毒剂。采用CCK-8与CPE结合的方法确定五种常用水产消毒剂对杂交鳢脾脏细胞系(CAMsp)的安全浓度并进一步评价了5种消毒剂在不... 针对杂交鳢弹状病毒(HSHRV)频发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抗病毒效果评价,筛选出对HSHRV具有有效抑制作用的消毒剂。采用CCK-8与CPE结合的方法确定五种常用水产消毒剂对杂交鳢脾脏细胞系(CAMsp)的安全浓度并进一步评价了5种消毒剂在不同处理方式下体外对病毒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蛋氨酸碘在前处理和后处理时,最大安全浓度组显著降低了病毒载量,分别减少了3.6×10^(8)copies·μL^(-1)和3.63×10^(8)copies·μL^(-1);而聚维酮碘在同时处理作用方式下,在10μg·mL^(-1)浓度时降低了3.53×10^(8)copies·μL^(-1)病毒载量。在前处理和后处理作用方式下,蛋氨酸碘在4.5×10^(-3)μg·mL^(-1)时抗病毒效果最佳。在同时处理条件下,聚维酮碘在10μg·mL^(-1)抗病毒效果最佳。结合降低病毒载量数据综合比较,消毒剂的抗病毒效果依次为:蛋氨酸碘>聚维酮碘>苯扎溴铵>浓戊二醛>戊二醛苯扎溴铵。本研究在细胞水平上成功筛选出有效降低HSHRV增殖的消毒剂,为杂交鳢弹状病毒的防控提供了参考数据,以期为杂交鳢养殖产业提供新的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弹状病毒 消毒剂 病毒体外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杂交鳢(Channa argus×C.maculate)弹状病毒卵黄抗体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田 李硕 +4 位作者 汪铭书 赵立宁 黄锦炉 吴艺琳 贾爱卿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56-1765,共10页
为确定杂交鳢(Channa argus×C.maculate)弹状病毒卵黄抗体效价水平消减规律并验证抗体对病毒的中和能力,采用杂交鳢弹状病毒灭活疫苗免疫蛋鸡,使用醋酸-醋酸钠-辛酸法制备卵黄抗体,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以监测卵黄抗体产生过程抗... 为确定杂交鳢(Channa argus×C.maculate)弹状病毒卵黄抗体效价水平消减规律并验证抗体对病毒的中和能力,采用杂交鳢弹状病毒灭活疫苗免疫蛋鸡,使用醋酸-醋酸钠-辛酸法制备卵黄抗体,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以监测卵黄抗体产生过程抗体水平消减情况,以中和试验评估卵黄抗体中和杂交鳢弹状病毒效果。结果显示,ELISA检测方法最佳条件为抗原包被浓度0.5×105.8TCID_(50)/0.1 mL,37℃包被2 h,37℃封闭2 h。与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卵黄抗体、SPF蛋黄提取物、免疫前蛋黄提取物以及MBC空细胞均无交叉反应。以S/N(sample/negative)>2.1且敏感性最高为标准确定阳性、阴性样品。卵黄抗体于首免后28 d产生效价,四免后达到最高水平,效价为1︰25600,平台期可持续40~60 d,通过中和抗体检测结果证明平台期内抗体中和效价在免疫周期内最高,约为46.3。通过ELISA检测方法对卵黄抗体产生规律进行监测,通过中和检测方法评估卵黄抗体中和病毒效果。高滴度卵黄抗体具有被开发为新型抗杂交鳢弹状病毒生物制品的潜力,杂交鳢弹状病毒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快速检测方法的构建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弹状病毒 卵黄抗体 间接ELISA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杂交鳢(乌鳢♂×斑鳢♀)弹状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温彩怡 江飚 +6 位作者 孙龑鑫 黄伟民 马壮 梁芝源 刘春 胡雄 苏友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108-114,共7页
【目的】杂交鳢(Hybrid snakehead)为我国重要的特种水产鱼类,为摸清杂交鳢弹状病毒(Hybrid snakehead rhabdovirus,HSHRV)的感染状况,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对珠三角地区养殖的杂交鳢弹状病毒病展开调查。【方法】对繁育阶段的杂交鳢亲... 【目的】杂交鳢(Hybrid snakehead)为我国重要的特种水产鱼类,为摸清杂交鳢弹状病毒(Hybrid snakehead rhabdovirus,HSHRV)的感染状况,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对珠三角地区养殖的杂交鳢弹状病毒病展开调查。【方法】对繁育阶段的杂交鳢亲本、鱼苗、水样进行随机采样;养殖阶段则选择固定时间进行随机采样,并在病害暴发时采样。监测周期内共采集333份样品,每尾鱼经无菌解剖后,取绿豆大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混样,保存于液氮中,用于提取RNA;以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采用qPCR技术进行HSHRV检测。【结果】感染HSHRV的鱼体主要临床症状为不规则游动、打转,体表无明显症状,解剖可见肝脏、脾脏、肾脏、肠道和鱼鳔充血发红或肿大;qPCR检测结果显示,333份样品的HSHRV平均阳性率为13.21%,阳性样品主要集中在4-11月,其中,8月份的样品阳性率高达23.91%;养殖阶段的HSHRV平均阳性率(17.01%)显著高于繁育阶段的平均阳性率(3.26%);从鱼体规格来看,HSHRV最易感10cm以内的鱼,阳性率高达32.20%,主要在3-9月检出;HSHRV最不易感20 cm以上的鱼,阳性率低至9.52%。【结论】明确了繁育阶段和养殖阶段以及不同养殖规格杂交鳢的HSHRV阳性率,为深入了解杂交鳢弹状病毒病的流行规律提供参考,以期为养殖过程中杂交鳢弹状病毒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弹状病毒 qPCR 阳性率 养殖阶段 鱼体规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