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蛋氨酸水平对杂交鳢仔稚鱼生长、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覃瑶 胡波 +4 位作者 熊攀 梁浩辉 邹记兴 朱喜锋 王国霞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4,共9页
为研究饲料蛋氨酸水平对杂交鳢(Channa maculate♀×Channa argus♂)仔稚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00 mg的杂交鳢2 40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置4个重复,每个重复放置100尾鱼,饲养于室外养殖系统水... 为研究饲料蛋氨酸水平对杂交鳢(Channa maculate♀×Channa argus♂)仔稚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00 mg的杂交鳢2 40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置4个重复,每个重复放置100尾鱼,饲养于室外养殖系统水体体积为50 L的尼龙网箱中,分别饲喂蛋氨酸添加量为0%、0.5%、1.0%、1.5%、2.0%、2.5%(实测值分别为0.67%、1.08%、1.43%、1.78%、2.22%、2.61%)的6种等氮等脂饲料,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蛋氨酸水平升高,试验鱼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饲料系数(FCR)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1.08%、1.43%、1.78%组的WGR、SGR均显著高于0.67%组(P<0.05),FCR显著低于0.67%组(P<0.05);脏体比(VSI)1.78%组显著小于其他试验组(P<0.05);肝脏中甘油三酯(TG)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胆固醇(TC)1.08%组显著大于2.22%和2.61%组(P<0.05),谷草转氨酶(AST)1.78%组显著大于其他试验组(P<0.05);肠道中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均在1.78%组时显著高于0.67%试验组(P<0.05);肝脏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1.78%组显著大于2.22%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0.67%组显著大于1.42%、1.78%和2.61%组,丙二醛(MDA)2.61%组显著小于其他试验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宜蛋氨酸可以提高杂交鳢仔稚鱼的生长性能,降低饵料系数,提高消化酶活力和抗氧化能力。本研究为杂交鳢养殖提供营养素需求参数和开发其配合饲料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鳢仔稚鱼 蛋氨酸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消化酶活性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磷脂含量对杂交鳢仔稚鱼生长、消化和抗氨氮胁迫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胡波 郑雨顺 +6 位作者 李瑜琬 覃瑶 熊攀 黄文 鲁慧杰 邹记兴 王国霞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99-2613,共15页
为探究饲料磷脂含量对杂交鳢仔稚鱼生长、消化和抗氨氮胁迫能力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磷脂含量不同(分别为1.35%、4.30%、7.45%、9.96%和13.33%)而总氮、总脂水平相同的4种试验饲料对杂交鳢仔稚鱼[初始体重为(119.94±0.14)mg]进行为期... 为探究饲料磷脂含量对杂交鳢仔稚鱼生长、消化和抗氨氮胁迫能力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磷脂含量不同(分别为1.35%、4.30%、7.45%、9.96%和13.33%)而总氮、总脂水平相同的4种试验饲料对杂交鳢仔稚鱼[初始体重为(119.94±0.14)mg]进行为期4周的养殖试验。每个网箱投放60尾试验鱼,每5个网箱投喂同一种试验饲料。结果显示:随着饲料磷脂含量的增加,杂交鳢仔稚鱼的特定生长率先增加后降低,在磷脂含量为9.96%时达到最高,且此时饲料系数最低,全鱼粗脂肪含量最高。杂交鳢仔稚鱼肠道绒毛高度和肌层厚度也在磷脂含量为9.96%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磷脂含量为1.35%和4.30%时(P<0.05)。杂交鳢仔稚鱼的肝脏甘油三酯含量、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均随饲料磷脂含量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在磷脂含量为9.96%时达到最低;同时,在磷脂含量为9.96%时肝脏补体3含量最高,显著高于磷脂含量为1.35%时(P<0.05)。无论是氨氮胁迫前还是胁迫后,杂交鳢仔稚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在磷脂含量为9.96%时有最高值,显著高于磷脂含量为1.35%时(P<0.05)。氨氮胁迫后,杂交鳢仔稚鱼的存活率在磷脂含量为9.96%时最高,显著高于磷脂含量为1.35%、4.30%、7.45%和13.33%时(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适宜含量的磷脂可促进杂交鳢仔稚鱼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健康、肝脏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增加鱼体粗脂肪含量,提高其免疫与抗氧化能力,进而增强抗氨氮应激能力。本试验条件下,以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全鱼粗脂肪含量、部分肝脏生化和抗氧化指标以及氨氮胁迫后存活率为评价指标,综合分析得出杂交鳢仔稚鱼饲料中适宜磷脂含量为9.46%~1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鳢仔稚鱼 磷脂 生化指标 肠道 氨氮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脂肪水平对杂交鳢仔稚鱼生长、肝脏生化指标、消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胡波 熊攀 +3 位作者 胡俊茹 鲁慧杰 邹记兴 王国霞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16-3125,共10页
【目的】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脂肪对杂交鳢(Channa argus♂×Channa maculate♀)仔稚鱼生长、体成分、肝脏生化指标、消化和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的影响,探究杂交鳢仔稚鱼饲料中脂肪的适宜水平。【方法】825尾初始体重为(299.87±... 【目的】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脂肪对杂交鳢(Channa argus♂×Channa maculate♀)仔稚鱼生长、体成分、肝脏生化指标、消化和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的影响,探究杂交鳢仔稚鱼饲料中脂肪的适宜水平。【方法】825尾初始体重为(299.87±0.15)mg的试验鱼被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5尾鱼,分别投喂脂肪水平为11.22%、13.22%、16.25%、19.28%和22.54%的5种饲料,分别记为L10、L13、L16、L19和L22组,在网箱(0.50 m×0.30 m×0.50 m)中养殖28 d。试验结束后统计每个网箱试验鱼的重量和数量,计算生长性能;于每个网箱随机挑选15尾鱼分析体成分;取全肠和肝脏,测定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1)L19组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L10和L22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L10、L13和L22组(P<0.05);L19和L16组鱼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L10和L13组(P<0.05);存活率、肥满度和脏体比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L19和L22组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L10、L13和L16组(P<0.05);全鱼水分、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在试验鱼肝脏中,L19和L22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L10、L13和L16组(P<0.05),L19组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L10组(P<0.05),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4)L10组试验鱼肝脏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L16、L19和L22组(P<0.05);L19和L22组鱼肠道胰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L10组(P<0.05),L22组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L10和L13组(P<0.05)。(5)L19组鱼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L10组(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L10和L22组(P<0.05);L22组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饲料中适宜的脂肪水平可促进杂交鳢仔稚鱼的生长性能、增加鱼体脂肪含量,提高其抗氧化能力,以杂交鳢获得最大生长性能与抗氧化能力为评价指标,经回归分析,其脂肪需要量为17.71%~19.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脂肪水平 杂交鳢仔稚鱼 生化指标 消化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