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适配体-杂交链式反应比色检测生鲜牛乳中四环素类抗生素
1
作者 刘长勇 卢春霞 +3 位作者 兰国伟 王娟 唐宗贵 陈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1-377,共7页
)以特异性识别四环素类抗生素(TCs)的广谱型适配体为识别元件,结合杂交链式反应(HCR)信号放大策略,提出了一种TCs多残留比色检测方法,并优化了检测条件和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取40 nmol·L^(-1)生物素化检测探针(bio-DP)溶液加入到包... )以特异性识别四环素类抗生素(TCs)的广谱型适配体为识别元件,结合杂交链式反应(HCR)信号放大策略,提出了一种TCs多残留比色检测方法,并优化了检测条件和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取40 nmol·L^(-1)生物素化检测探针(bio-DP)溶液加入到包被有亲和素的酶标板中,室温孵育后加入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封闭反应1 h。加入生鲜牛乳样品稀释液,室温孵育20 min,如果样品中含有TCs,TCs与bio-DP的适配体序列结合,其发夹结构被打开。加入200 nmol·L^(-1)生物素化发夹DNA1(bio-H1)溶液和200 nmol·L^(-1)生物素化发夹DNA2(bio-H2)溶液,室温下进行HCR 40 min,从而形成具有多个重复单元的双链DNA(dsDNA)纳米线。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链霉亲和素(SA-HRP),室温孵育标记dsDNA。加入显色剂[含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HRP催化TMB生成蓝色物质,显色5~8 min后终止反应,在酶标仪中于450 nm测量上述体系的吸光度。结果显示,bio-DP对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和多西环素具有高特异性,和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泰乐菌素、磺胺嘧啶和恩诺沙星等抗生素无交叉反应。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和多西环素的质量浓度总和在0.8~100μg·L^(-1)内与对应的吸光度总和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18μg·L^(-1)。对生鲜牛乳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TCs回收率为86.4%~106%,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3)为2.5%~7.1%。方法应用于生鲜牛乳样品的分析,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GB 31658.6-2021差异不显著(P>0.05),检出的TCs总量也均未超标(GB 31650-2019)。与文献报道的其他方法相比,上述方法兼具简单、快速、检出限低、准确度高等优点,适用于食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多残留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类抗生素 适配体 杂交链式反应 比色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杂交链式反应扩增检测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的适配体磁珠荧光传感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瑞安 杜再慧 +5 位作者 康帅帅 田洪涛 李晨 王鑫昕 王妙姝 许文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1-197,共7页
构建一种基于杂交链式反应(hybridization chain reaction,HCR)扩增的适配体磁珠荧光传感器。巧妙设计序列HP和发卡序列H1、H2,其中HP是由适配体序列与触发序列结合而成的,并且序列互补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然后采用戊二醇反应和亲和素... 构建一种基于杂交链式反应(hybridization chain reaction,HCR)扩增的适配体磁珠荧光传感器。巧妙设计序列HP和发卡序列H1、H2,其中HP是由适配体序列与触发序列结合而成的,并且序列互补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然后采用戊二醇反应和亲和素-生物素反应进行适配体功能化磁珠的制备。将阪崎肠杆菌与适配体磁珠一起孵育,HP中的适配体序列识别靶标,引起HP构象变化,露出触发序列,通过HCR触发H1和H2的链状组装,产生长双链DNA。荧光指示剂SYBR Green I以插层和小槽结合的方式与HCR产物的长双链结合。最后加入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后,游离的H1、H2和SYBR Green I将通过π-π堆积紧密吸附在GO表面,荧光信号被猝灭。HCR产物不能被吸附在GO表面,因此与HCR产物结合的SYBR Green I发出依赖于靶浓度的强荧光信号,从而实现阪崎肠杆菌的定量检测。本方法在纯培养条件下的检出限为2CFU/mL,对奶粉的检出限为8CFU/g,对奶粉样品的检测结果与传统微生物培养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该方法具有无需DNA提取,快速、稳定性高、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等优点,因此为阪崎肠杆菌的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很有潜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阪崎肠杆菌 适配体功能化磁珠 杂交链式反应扩增 磁珠荧光传感器 氧化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负载银修饰电极杂交链式反应检测DNA 被引量:3
3
作者 牛淑妍 崔欢欢 娄晓飞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1-555,576,共6页
将银纳米粒子固定在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同时利用杂交链式反应进行放大,以邻菲罗啉钴为指示剂,制备了一种新的灵敏度高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法(EIS)对修饰电极进行表征。由于碳纳米管和银... 将银纳米粒子固定在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同时利用杂交链式反应进行放大,以邻菲罗啉钴为指示剂,制备了一种新的灵敏度高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法(EIS)对修饰电极进行表征。由于碳纳米管和银纳米粒子的修饰,大大增强了玻碳电极的有效表面积及导电性能,提高了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对目标DNA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10^-10~1.4×10^-9 mol·L^-1,检测限为1.35×10^-11 mol·L^-1(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DNA检测 碳纳米管 银纳米粒子 杂交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杂交链式反应的0-1整数规划问题计算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崔建中 殷志祥 +1 位作者 唐震 杨静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4-9,共6页
杂交链式反应因具有DNA链的设计简单且无酶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核酸、蛋白质检测,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本文将0-1整数规划问题的解空间映射为二叉树,问题的解被映射为该二叉树从根节点至叶的有向路.发夹结构的DNA链被褪火在二维DNA折纸... 杂交链式反应因具有DNA链的设计简单且无酶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核酸、蛋白质检测,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本文将0-1整数规划问题的解空间映射为二叉树,问题的解被映射为该二叉树从根节点至叶的有向路.发夹结构的DNA链被褪火在二维DNA折纸基底的订书钉链上,表示该二叉树.随后加入启动链诱发杂交链式反应,生成所有的路.根据0-1整数规划问题的约束条件设计探针,逐步搜索满足约束条件的路,得到所求0-1整数规划问题的最优解.模型的优点是编码简单,减少了搜索过程中的人工干预,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链式反应 0-1整数规划问题 DNA折纸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链式反应技术结合纳米材料用于核酸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永新 袁旦 +1 位作者 陈沁 钮冰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5-331,共7页
核酸检测在疾病早期诊断、分期、治疗监测、预后判断以及产前基因诊断等许多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核酸的检测技术不仅存在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而且工作量大、操作繁琐,严重影响其在诊断中的应用。杂交链式反应(hybridization c... 核酸检测在疾病早期诊断、分期、治疗监测、预后判断以及产前基因诊断等许多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核酸的检测技术不仅存在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而且工作量大、操作繁琐,严重影响其在诊断中的应用。杂交链式反应(hybridization chain reaction,HCR)是一种新型信号扩增技术,它通过单链DNA(ssDNA)引发两种稳定的DNA发夹探针在恒温下发生杂交反应,从而放大检测信号,实现选择性检测靶分子的目的。不仅如此,HCR还可以结合不同的纳米材料用于检测各种目标物如核酸、蛋白质、细胞、金属离子等等。对HCR技术结合几种常见的纳米材料(银纳米颗粒、金纳米颗粒、氧化石墨烯以及几种其他纳米材料)用于核酸的检测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链式反应(HCR) 银纳米颗粒 金纳米颗粒 氧化石墨烯 纳米材料 核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配体识别-杂交链式反应可视化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 被引量:2
6
作者 卢春霞 王昌烜 +5 位作者 黄巧 陈霞 李红敏 付家莉 张云红 王双慧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4-279,共6页
该研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适配体为识别分子,结合杂交链式反应和酶催化双重信号放大策略,建立了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高灵敏可视化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在适配体包被浓度60 nmol/L、检测探针浓度80 nmol/L、发夹DNA浓度80 nmol/L、10 g/... 该研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适配体为识别分子,结合杂交链式反应和酶催化双重信号放大策略,建立了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高灵敏可视化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在适配体包被浓度60 nmol/L、检测探针浓度80 nmol/L、发夹DNA浓度80 nmol/L、10 g/L牛血清白蛋白封闭4 h、链霉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稀释体积比1∶40 000、靶标与适配体反应时间30 min、发夹DNA杂交时间60 min等优化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在10~10^(5)CFU/mL呈良好线性(R=0.992),可视化检测限为10 CFU/mL,与其余食源性致病菌无交叉反应。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并与国标法对比验证,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加标回收率为91.8%~98.2%,相对标准偏差<6%。该研究所建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检测成本低、准确性好,适用于批量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核酸适配体 杂交链式反应 比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zyme和杂交链式反应用于检测铅离子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汪小坤 易怀超 +5 位作者 林峰仪 顾荣梦 聂泓宇 李志慧 戴建远 袁红雁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943-2949,共7页
通过将GR-5 DNAzyme的序列设计进发生杂交链式反应的发夹DNA中,在引发DNA的触发下,发夹DNA H1与H2反应生成具有重复双螺旋结构的纳米线T-H1-H2-H1-H2…。在H1与H2结合部分存在碱基不配对区域,此处将形成GR-5 DNAzyme结构,在铅离子的存在... 通过将GR-5 DNAzyme的序列设计进发生杂交链式反应的发夹DNA中,在引发DNA的触发下,发夹DNA H1与H2反应生成具有重复双螺旋结构的纳米线T-H1-H2-H1-H2…。在H1与H2结合部分存在碱基不配对区域,此处将形成GR-5 DNAzyme结构,在铅离子的存在下,该部分GR-5 DNAzyme的底物链被裂解,HCR产物即被裂解成许多DNA双链小分子从而实现信号扩增,以此构建了简便灵敏的荧光生物传感器。该生物传感器可在30min完成对Pb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1μM~7μM,检测限为23.2nM。对实际水样进行检测,加标回收率在96.7%~106.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5 DNAzyme 杂交链式反应 荧光生物传感器 铅离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及杂交链式反应检测DNA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晓艳 尹文硕 +1 位作者 杨晓燕 宋维玲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18-21,共4页
通过结合杂交链式反应(HCR)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进行信号放大,构造了一种简便、免酶检测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方法。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实验的可行性,并对杂交链式反应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检测不同浓度的DNA... 通过结合杂交链式反应(HCR)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进行信号放大,构造了一种简便、免酶检测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方法。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实验的可行性,并对杂交链式反应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检测不同浓度的DNA,计算出检测限为1.47nmol·L^(-1),并且证明了本实验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能实现均相中的简便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链式反应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DNA 信号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配体杂交链式反应检测郫县豆瓣中黄曲霉毒素B1 被引量:9
9
作者 黄玉坤 陶璇 +4 位作者 邵坤 王冲 王力均 车振明 陈祥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01-307,共7页
建立一种基于AFB1适配体杂交链式反应的荧光检测方法。研究cDNA和HP1、HP2浓度、杂交孵育时间、氧化石墨烯质量浓度对该方法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优条件为cDNA浓度50 nmol/L,HP1、HP2浓度60 nmol/L,杂交孵育时间60 min,氧化石墨烯质量浓度5... 建立一种基于AFB1适配体杂交链式反应的荧光检测方法。研究cDNA和HP1、HP2浓度、杂交孵育时间、氧化石墨烯质量浓度对该方法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优条件为cDNA浓度50 nmol/L,HP1、HP2浓度60 nmol/L,杂交孵育时间60 min,氧化石墨烯质量浓度50μg/mL。在该条件下,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60 ng/mL,检测限为1.84 ng/mL,在郫县豆瓣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5.73%~94.25%。该方法用于12种不同品牌的郫县豆瓣的检测,与国标中的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能简单、快速、灵敏的检测郫县豆瓣中的AFB1含量,具有用于复杂基质样品中AFB1快速检测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B1 适配体 氧化石墨烯 杂交链式反应 郫县豆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生物条形码和杂交链式反应构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蛋白激酶活性分析
10
作者 张慧莲 苏爱雯 +4 位作者 吴永菊 张艳丽 王红斌 杨文荣 庞鹏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52-1460,共9页
该文结合纳米生物条形码和杂交链式反应(HCR)双重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一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蛋白激酶A(PKA)的活性分析。以MoS2/AuNPs纳米复合材料作为玻碳电极修饰材料,半胱氨酸修饰的底物肽链通过Au-S键自组装到修饰电极表面。当存... 该文结合纳米生物条形码和杂交链式反应(HCR)双重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一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蛋白激酶A(PKA)的活性分析。以MoS2/AuNPs纳米复合材料作为玻碳电极修饰材料,半胱氨酸修饰的底物肽链通过Au-S键自组装到修饰电极表面。当存在目标物PKA时,底物肽链被磷酸化,可与纳米生物条形码(S1-AuNPs-Ab)特异性结合,以S1-AuNPs-Ab探针中S1链作为引发链,可诱导发夹DNA(H1和H2)发生杂交链式反应。HCR产物吸附亚甲基蓝(MB)电活性分子,产生放大的电化学响应信号,实现对PKA活性的定量分析。该电化学传感器检测PKA的线性范围为10^(-3)~20 U/mL,检出限(S/N=3)为3×10^(-4) U/mL。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实际样品细胞裂解液中PKA的活性测定和蛋白激酶抑制剂的筛选及激酶相关药物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A 纳米生物条形码 杂交链式反应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纳米粒子聚集与杂交链式扩增的microRNA传感
11
作者 舒杨 杨曼 +1 位作者 李志豪 王建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7,共9页
MicroRNA(miRNA)是癌症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对miRNA的实时准确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用于miRNA测定的信号放大/扩增策略多依赖于辅助酶的参与。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AuNPs)聚集和杂交链... MicroRNA(miRNA)是癌症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对miRNA的实时准确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用于miRNA测定的信号放大/扩增策略多依赖于辅助酶的参与。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AuNPs)聚集和杂交链式反应(HCR)无酶扩增的高灵敏、特异性miRNA检测方法。为此,设计了一个辅助发夹探针(HP)和两个通用发夹探针(H1/H2),均为单链DNA(ssDNA)且具有粘性末端,可稳定水溶液中的AuNPs而有效防止盐诱导其聚集。靶miRNA与HP环区杂交,启动HCR触发双链DNA(dsDNA)聚合物的形成。dsDNA聚合物无粘性末端,对AuNPs的稳定能力减弱,从而产生盐诱导的AuNPs聚集,导致金胶体溶液由酒红色至蓝色的变化。据此可对miRNA进行光度法检测。该策略无需依赖酶促反应、分离过程及化学修饰,操作简单。通过设计HP环区序列,即可实现对不同靶标的检测,具有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杂交链式反应 聚集 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恒温无蛋白酶核酸扩增反应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思媛 杨慧然 +4 位作者 翁本锐 冉家兵 王慧敏 杨昌英 邓张双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104-112,共9页
恒温无蛋白酶的核酸扩增反应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反应效率高,以及不需要温度循环和蛋白酶参与的特点,可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的高灵敏检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和生物医学应用等领域.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基于恒温无蛋白酶的核酸扩增... 恒温无蛋白酶的核酸扩增反应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反应效率高,以及不需要温度循环和蛋白酶参与的特点,可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的高灵敏检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和生物医学应用等领域.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基于恒温无蛋白酶的核酸扩增反应的生物传感器在检测领域中的发展和应用,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扩增反应 熵驱动反应 杂交链式反应 催化发卡自组装反应 核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末端保护和寡核苷酸分子杂交的荧光传感器检测叶酸受体
13
作者 黄祎炜 黄希竞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18年第2期25-31,共7页
叶酸受体(FR)与寡核苷酸的DNA修饰的叶酸(FA)相互作用,可以保护寡核苷酸的DNA不被核酸外切酶(Exo I)剪切,起到末端保护作用。之后,受到叶酸受体保护的寡核苷酸的DNA通过等温杂交链反应(HCR)可形成DNA聚合物(长双链DNA),该DNA聚合物与SYB... 叶酸受体(FR)与寡核苷酸的DNA修饰的叶酸(FA)相互作用,可以保护寡核苷酸的DNA不被核酸外切酶(Exo I)剪切,起到末端保护作用。之后,受到叶酸受体保护的寡核苷酸的DNA通过等温杂交链反应(HCR)可形成DNA聚合物(长双链DNA),该DNA聚合物与SYBR Green I作用发出较强的可以检测的荧光信号。在此基础上,我们构建了一个可以检测叶酸受体的高灵敏度荧光生物传感器。叶酸受体的浓度与增强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其检测范围为10p M至10n M及检测限为3.3p M。该方法可应用于检测人宫颈癌细胞当中的叶酸受体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受体 末端保护 杂交链式反应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CR放大的无标记型荧光传感器的构建及H5N1 DNA检测
14
作者 龚亮 单秀芝 +2 位作者 朱琳 徐琳 汤力 《包装学报》 2024年第3期52-60,共9页
对于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构建检测该病毒的高灵敏生物传感器,并与智能包装相结合用于实时监测,这对禽流感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杂交链式反应(HCR)信号放大策略,以AgNCs作为荧光信号基团,构建了一种无标记“turn on”型荧光生物... 对于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构建检测该病毒的高灵敏生物传感器,并与智能包装相结合用于实时监测,这对禽流感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杂交链式反应(HCR)信号放大策略,以AgNCs作为荧光信号基团,构建了一种无标记“turn on”型荧光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代表H5N1病毒的H5N1基因序列。该传感器以H5N1 DNA作为触发剂引发HCR过程,使AgNCs产生强的荧光信号变化。研究表明,当H5N1 DNA浓度在0.2~800.0 nmol/L内,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响应信号,且在0.2~200.0 nmol/L之间的荧光强度与H5N1 DNA浓度呈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y=10.982C+567.435(R^(2)=0.99273),检测限为176 pmol/L。核酸传感体系具有通用性,通过简单调整目标序列,可实现对不同目标物的特异性灵敏检测。该研究有望为高灵敏分析禽流感病毒标志物的通用传感平台设计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链式反应 银纳米簇 荧光生物传感器 禽流感病毒标志物H5N1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超支状液晶核酸传感器用于p53突变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玉霞 谭慧 +3 位作者 留玲微 吴朝阳 沈国励 俞汝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06-812,共7页
基于核酸杂交链式反应影响液晶取向的原理,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超支状液晶核酸传感器用于检测p53突变基因.本文突破传统构建超支状分子的方式,采用杂交链式反应方法,以目标序列p53突变基因作为引发剂,3种不同的发卡探针Hairpin A,Hairpin B... 基于核酸杂交链式反应影响液晶取向的原理,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超支状液晶核酸传感器用于检测p53突变基因.本文突破传统构建超支状分子的方式,采用杂交链式反应方法,以目标序列p53突变基因作为引发剂,3种不同的发卡探针Hairpin A,Hairpin B和Hairpin C为单体,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单体的浓度和反应时间自发杂交组装形成尺寸和分子量可控的超支状DNA(branched-like DNA,bDNA).借助捕获探针将该超支状DNA连接到液晶传感基底表面,观察液晶分子取向改变前后的光学信号,实现了p53基因含249密码子突变序列的快速检测.本方法有望为核酸诊断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链式反应 取向改变 超支状DNA 液晶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氯化血红素/G-四链体DNA酶比色生物传感器检测食品中苏丹红 被引量:4
16
作者 卢春霞 闫圣坤 +3 位作者 刘成江 林祥群 王双慧 冯晓汀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346-352,共7页
以苏丹红Ⅲ核酸适配体为识别元件,以氯化血红素/G-四链体DNA酶为信号探针,结合杂交链反应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一种简单、新颖、高灵敏的生物传感器,用于苏丹红比色检测。在优化条件下,对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特异性进行评估,最后将其... 以苏丹红Ⅲ核酸适配体为识别元件,以氯化血红素/G-四链体DNA酶为信号探针,结合杂交链反应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一种简单、新颖、高灵敏的生物传感器,用于苏丹红比色检测。在优化条件下,对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特异性进行评估,最后将其应用食品中苏丹红Ⅲ快速检测,并与GB/T 19681-2005法对比验证。结果显示,在优化条件下,苏丹红Ⅲ质量浓度在0.5~250 ng/mL范围与45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方法检测限为0.09 ng/mL。特异性分析显示,本方法可用于苏丹红I~IV的检测。实际样品分析中表明,食品中苏丹红Ⅲ加标回收率为84.3%~101.6%,相对标准偏差为4.13%~8.36%,本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与GB 19681-2005法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批量食品中苏丹红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红 适配体 杂交链式反应 氯化血红素/G-四链体DNA酶 比色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核酸放大技术在重金属检测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婷婷 王嫦嫦 +5 位作者 白向茹 王利华 夏定 战艺芳 姚琪 郑思洁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38-44,共7页
等温核酸放大技术是一种可以实现重金属污染物痕量分析的高灵敏性检测方法,在分析检测中有着广泛且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几种不同的等温核酸放大技术及其在重金属检测方面的应用,阐述分析了各方法的检测原理,为之后建立更加灵敏、快... 等温核酸放大技术是一种可以实现重金属污染物痕量分析的高灵敏性检测方法,在分析检测中有着广泛且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几种不同的等温核酸放大技术及其在重金属检测方面的应用,阐述分析了各方法的检测原理,为之后建立更加灵敏、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提供了参考。虽然等温核酸放大技术目前主要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并且检测目标有限,但是由于该技术的高灵敏性、特异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紧密的联系性,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核酸放大技术 重金属检测 杂交链式反应 链置换扩增技术 滚环扩增技术 催化发夹组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