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系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318的选育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雪瑜 陈伟雄 +3 位作者 邓启云 陈玉英 梁青 刘峰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5期188-189,共2页
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318是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不育系是以Y58S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R318为父本选育成的感温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于2013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13020)... 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318是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不育系是以Y58S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R318为父本选育成的感温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于2013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13020)。该组合具有高产、中抗稻瘟病、耐寒性中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新组合 Y两优318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谷优3301”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翁钰玲 《福建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1-2,共2页
关键词 杂交稻新组合 高产制种技术 福建省农科院 高抗稻瘟病 水稻研究所 强恢复系 生物技术 汕优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T优898在上杭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炼生 钟干清 《农技服务》 2007年第6期3-3,共1页
介绍了T优898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稻新组合 T优898 上杭县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Ⅱ优03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戴蓉花 《福建稻麦科技》 2010年第2期41-42,共2页
Ⅱ优039是泉州市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自育的优质恢复系泉恢039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经福建省区试及多点试种,表现产量高,株叶形态理想,熟期转色好,适应性广;中感(MS)稻瘟病;米质较优。于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 Ⅱ优039是泉州市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自育的优质恢复系泉恢039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经福建省区试及多点试种,表现产量高,株叶形态理想,熟期转色好,适应性广;中感(MS)稻瘟病;米质较优。于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9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新组合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特性 特征 三系杂交水稻 Ⅱ-32A 株叶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产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浙优18 被引量:1
5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期102-102,共1页
浙优18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组合,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2020)。2010--2011年参加浙江省区试,平均667m^2产量分别为634.7和689.5kg,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8.2%和7.5%,列参试品种... 浙优18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组合,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2020)。2010--2011年参加浙江省区试,平均667m^2产量分别为634.7和689.5kg,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8.2%和7.5%,列参试品种第1位和第2位;生产试验平均667m^2产量672.4kg,比对照品种增产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新组合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籼粳 超高产 参试品种 生产试验 对照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广优明118特征特性及作烟后稻的示范表现
6
作者 黄祥萍 蔡光璟 +2 位作者 林燕清 张生毅 郑小苹 《福建稻麦科技》 2010年第1期39-40,共2页
广优明118(原名广抗优明118)系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广抗13A×明恢118选育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9005)。尤溪县西城镇农技站2009年引进,在西城镇联建村作烟后... 广优明118(原名广抗优明118)系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广抗13A×明恢118选育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9005)。尤溪县西城镇农技站2009年引进,在西城镇联建村作烟后稻示范种植,表现优势较强、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新组合 烟后稻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示范表现 特性 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征 广抗1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宜优99特征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
7
作者 陈进兴 《福建稻麦科技》 2010年第2期33-34,共2页
宜优99系四川省眉山市裕丰种业有限公司育种研究院用宜香1A与恢复系R99E-37配组育成的杂交稻组合。由福建省种子总站和福安市种子站共同引进在福建省种植,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7018)。云霄县2007年引... 宜优99系四川省眉山市裕丰种业有限公司育种研究院用宜香1A与恢复系R99E-37配组育成的杂交稻组合。由福建省种子总站和福安市种子站共同引进在福建省种植,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7018)。云霄县2007年引进试种,表现优质、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新组合 丰产栽培技术 优99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特性 特征 杂交稻组合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永丰优9802
8
作者 林世强 陈鸿 《中国种业》 2014年第10期78-78,共1页
永丰优9802是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用永丰A与粤恢9802组配育成的优质、高产、高抗稻瘟病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2013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13045,适宜广东省中南和西南稻作区的晚造种植。
关键词 杂交稻新组合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高抗稻瘟病 广东省 弱感光型 稻作区 育成 组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型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内香优18号
9
《农家科技》 2012年第3期7-7,共1页
“内香优18号”现已分别经过国家长江上游和长江中下游审定(国审编号:国审稻2005018),适宜在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种植。
关键词 杂交稻新组合 优质 香型 长江流域地区 长江中下游 长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稻新组合“闽丰优3301”
10
作者 赖元洪 黄学文 杨德标 《福建农业科技》 2010年第5期5-6,共2页
关键词 杂交稻新组合 优质高产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福建省农科院 籼型杂交水稻 试种示范 低海拔地区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组合深优9516晚造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赖健清 《中国种业》 2012年第5期67-67,共1页
深优9516是广东省现代耕耘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感温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品种审定编号:粤审稻2010042)。晚造全生育期120-122d。植株株型中集,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后期熟色好,抗稻瘟病,高产栽培每667m^2产量可达600kg... 深优9516是广东省现代耕耘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感温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品种审定编号:粤审稻2010042)。晚造全生育期120-122d。植株株型中集,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后期熟色好,抗稻瘟病,高产栽培每667m^2产量可达600kg以上,米质优,属大穗型高产稳产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11年晚造大面积推广种植获得丰收,深受农民群众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新组合 超级杂交水稻 栽培技木 晚造 全生育期 抗稻瘟病 高产栽培 高产稳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组合金山优196高产栽培技术
12
作者 邢福能 陈海雄 《中国种业》 2011年第4期61-61,共1页
金山优196系福州纳科农作物育种研究所选用金山A-1与恢复系R196配组育成的三系感温型高产杂交稻新组合。经过在海南多年试验、试种和示范,表现优质、抗病、高产、稳产等优点,2009年12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琼审稻2009... 金山优196系福州纳科农作物育种研究所选用金山A-1与恢复系R196配组育成的三系感温型高产杂交稻新组合。经过在海南多年试验、试种和示范,表现优质、抗病、高产、稳产等优点,2009年12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琼审稻2009014),适合在海南作早、晚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新组合 杂交水稻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金山 作物育种研究所 海南省 晚稻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716在海南的高产栽培技术
13
作者 邢福能 陈海雄 《中国种业》 2010年第11期70-71,共2页
特优716系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用龙特浦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716配组育成的三系感温型高产杂交稻新组合。经过在海南多年试验、试种和示范,表现出高产、抗病、优质、结实率高、熟色好等优点.2009年12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特优716系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用龙特浦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716配组育成的三系感温型高产杂交稻新组合。经过在海南多年试验、试种和示范,表现出高产、抗病、优质、结实率高、熟色好等优点.2009年12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海南作早、晚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新组合 海南省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杂交水稻 农业科学研究所 龙特浦A 晚稻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新品种赣优673及高产栽培技术
14
作者 廖盛水 《中国种业》 2016年第8期83-84,共2页
赣优673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三系不育系赣香A为母本、恢复系福恢673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3—2015年在福建沙县连作晚稻种植示范,表现生育期适中、分蘖力强、群体整齐、... 赣优673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三系不育系赣香A为母本、恢复系福恢673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3—2015年在福建沙县连作晚稻种植示范,表现生育期适中、分蘖力强、群体整齐、叶姿挺直、熟期转色好、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适宜机插栽培方式等特点。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稻2015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新组合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品种 水稻研究所 三系不育系 晚稻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杂交组合辽优853选育报告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毓珩 赵海岩 +3 位作者 迟克生 郑文静 张燕之 王昌华 《北方水稻》 CAS 2007年第2期64-65,77,共3页
介绍了水稻恢复系853及杂交稻新组合辽优853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增产效果,并指出栽培技术要点、制种技术要求和该组合的适种地区。
关键词 水稻 杂交稻新组合 辽优8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两系杂交稻深两优9152的高产制种技术
16
作者 吴凡 侯光辉 +1 位作者 曹思洲 周雷 《中国种业》 2014年第4期51-52,共2页
深两优9152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用自选的深51s和强优势恢复系R9152组配而成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的品种权由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占取得(CNA008096E)。2009—2010年参加江西省水稻... 深两优9152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用自选的深51s和强优势恢复系R9152组配而成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的品种权由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占取得(CNA008096E)。2009—2010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09年每667m^2平均产523.08kg,比对照Ⅱ优838增产1.66%;2010年平均产546.44kg,比对照Ⅱ优1308增产0.54%;2年平均产534.76kg。2009年全生育期130.2d,比对照Ⅱ优838迟熟5.9d;2010年全生育期132.0d,比对照Ⅱ优1308迟熟2.3d。该品种株型适中,叶片挺直,长势繁茂,分蘖力较强,稃尖无色,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熟期转色好。株高122.0cm,亩有效穗数15.4万,每穗总粒数164.7粒,实粒数133.3粒,结实率80.9%,千粒重27.2g。出糙率81.0%,精米率71.4%,整精米率64.0%,粒长7.3mm,粒型长宽比3.5,垩白粒率20%,垩白度3.0%,直链淀粉21.1%,胶稠度60mm,米质达国优2级。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2013年在福建建宁制种40hm^2,每hm^2制种产量平均达3.5t,最高达4.5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制种技术 优质高产 两系杂交稻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Ⅱ优838 每穗总粒数 稻瘟病抗性 杂交稻新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两系杂交稻“福两优366”尤溪百亩示范片通过验收
17
作者 翁国华 《福建稻麦科技》 201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2014年10月19日,受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组织有关同行专家,对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承担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稻新组合福两优366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在尤溪县西滨镇建立的福两优366百亩示范... 2014年10月19日,受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组织有关同行专家,对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承担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稻新组合福两优366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在尤溪县西滨镇建立的福两优366百亩示范片,进行产量现场机收实割验收。示范片面积110亩,经田间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优质 尤溪县 两系杂交稻 示范 福建省农科院 杂交稻新组合 农业科学院 水稻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品种“金优785”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冉启玉 张羽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稻新组合 水稻品种 金23A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特性 特征 水稻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优质杂交粳稻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鉴定 被引量:1
19
《北方水稻》 CAS 2010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该项目选育杂交稻新组合2个,“吉辽杂优1”通过审定,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16.9%;育成“长白17A”、“T176A”、“T12A”、“富士光A”、“五优一号A”、“吉特639A”、“哈04A”、“哈774A”、“系选一号A”、“东农0418A”、“... 该项目选育杂交稻新组合2个,“吉辽杂优1”通过审定,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16.9%;育成“长白17A”、“T176A”、“T12A”、“富士光A”、“五优一号A”、“吉特639A”、“哈04A”、“哈774A”、“系选一号A”、“东农0418A”、“五98-131A”等11个稳定不育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选育 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杂交粳稻 吉林省 鉴定 杂交稻新组合 对照品种 不育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稻中优608亲本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宗东 顾亚佟 +1 位作者 彭朝才 张金明 《中国种业》 2010年第12期64-65,共2页
中优608系黔东南州农科所和贵州友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恢复系凯恢608与不育系中9A组配而成的一个中晚熟广适性杂交稻新组合,具有适应广、高产、抗病、抗寒性强等优点。2008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 中优608系黔东南州农科所和贵州友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恢复系凯恢608与不育系中9A组配而成的一个中晚熟广适性杂交稻新组合,具有适应广、高产、抗病、抗寒性强等优点。2008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08001号:2009年被贵州省农业厅列为贵州省农业动植物育种专项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杂交稻 高产制种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亲本特性 杂交稻新组合 贵州省 黔东南州 抗寒性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