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源CMS-FA杂交稻系统的亲本资源筛选 被引量:7
1
作者 王乃元 梁康迳 +7 位作者 李毓 王颖 王洪飞 仇秀丽 韦新宇 张瑛英 柯蓓 赵建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49-1556,共8页
用新质源雄性不育系金农1A(CMS-FA)作母本,分别与来自10个国家和国内13个省份的220个水稻品种组配成杂交种,考察F1代的花粉染色率、套袋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在F1代中,当这3项育性指标均≤10%时,显示父本品种具有雄性不育保持能力,因而... 用新质源雄性不育系金农1A(CMS-FA)作母本,分别与来自10个国家和国内13个省份的220个水稻品种组配成杂交种,考察F1代的花粉染色率、套袋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在F1代中,当这3项育性指标均≤10%时,显示父本品种具有雄性不育保持能力,因而将其划分为保持系资源;当3项育性指标均≥80%时,显示父本品种具有雄性不育恢复能力,将其划分为恢复系资源;此外的其他父本品种,即3项育性指标中任何一项指标>10%或<80%,既不能作为保持系,也不能作为恢复系,被划分为非杂交稻亲本资源。在220个水稻品种中,可作为金农1A保持系的有122个,占55.5%;未发现恢复系亲本;非杂交稻亲本品种有98个,占44.5%。CMS-FA型的杂交稻亲本资源利用率为55.5%。对照野败型不育系珍汕97A(CMS-WA)的保持系亲本品种有44个,占20.0%;恢复系亲本品种42个,占19.1%;非杂交稻亲本品种134个,占60.9%。CMS-WA型的杂交稻亲本资源利用率为39.1%。CMS-FA系统比CMS-WA系统的亲本稻种资源利用率高16.4个百分点,尤其是保持系资源利用率高35.5个百分点(近1.8倍)。国外品种的育性普遍低于国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S-FA 保持系 杂交稻亲本资源利用率 花粉染色率 套袋结实率 自然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败型“三系”光身杂交稻选育初报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文炳 郑旋 +1 位作者 张建新 蔡为铭 《中国稻米》 2003年第4期16-18,共3页
利用美国光身稻种质资源可以创造“三系”光身杂交稻新的种质资源 ,以遗传改良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采用复交选育、回交改良 ,系谱选择保持系、选育不育系的技术路线 ,我们率先培育出野败型“三系”光身杂交稻配套亲本光香A、光... 利用美国光身稻种质资源可以创造“三系”光身杂交稻新的种质资源 ,以遗传改良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采用复交选育、回交改良 ,系谱选择保持系、选育不育系的技术路线 ,我们率先培育出野败型“三系”光身杂交稻配套亲本光香A、光香B、光香R,并选育出具有光身稻特性、中国水稻品种的适应性和配合力、国际水稻所品种的株叶型 ,即“三合一”的优质高产“三系”光身杂交早稻光香优德87和光叶与非光叶籼爪交“三系”超泰米优质早稻光香优菲7号、光香优D13等亮点组合。“三系”光身杂交稻选育成功具有四大创新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野败型“三系”光身杂交稻 选育 光身稻 亲本 种质资源 杂交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两杂”种子闯新路
3
作者 伍先知 《种子科技》 1990年第3期26-27,共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过辛勤努力,在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的种子生产上闯出一条新路,由过去调入省一跃成为全国“两杂”种子基地之一。1989年实现了“两杂”种子自给有余,还远调给广东、海南、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六省杂交水稻种子250多万...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过辛勤努力,在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的种子生产上闯出一条新路,由过去调入省一跃成为全国“两杂”种子基地之一。1989年实现了“两杂”种子自给有余,还远调给广东、海南、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六省杂交水稻种子250多万公斤,调给广东、江西、湖南、湖北、福建五省杂交玉米种子50万公斤。广西的基本经验除稳定政策、增加投入外,主要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玉米种子 种子生产 杂交水稻种子 亲本种子 制种产量 杂交稻制种 光温资源 南方稻区 地膜覆盖 遗传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